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十疑论讲记(1990年)▪P15

  ..续本文上一页淫欲的束缚。二乘就是小乘之心,没有发菩提心的人,【纯一大乘清净良伴。为此烦恼恶业毕竟不起,】意思就是说:到极乐世界绝对没问题,【遂至无生之位。】一直到证悟无生。无生就是不灭,不灭就是涅槃。绝对成佛果,决定修成佛果,绝对没有障碍。【如此比较,优劣显然,】这样去比较弥勒净土与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好坏你自己就很清楚了,【何须致疑也。】你何必怀疑呢?

  【如释迦佛在世之时,大有众生见佛】大有就是有很多众生见到释迦牟尼佛了,【不得圣果者】也没有证得圣果,也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如恒沙。】经典有这样记载: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三分之一的印度人有见到佛;三分之一的人有听到佛的名号;还有三分之一的人,连有一尊释迦佛在他的国家都不知道。佛当时在世在印度时,三分之一的人见不到佛;三分之一的人只闻佛名,没有见过佛陀;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完全不知道有一位圣人在自己的国家。而我们今天离佛世两、三千年了,说不幸也是很不幸;若要说很幸运也是非常幸运,能够听到翻译得这么清楚的经典,还有一位法师为我们演说,也不须费很大的力气,不用自己费很多力气,只要抄些笔记资料就一直来,非常轻松!如恒河沙。【弥勒出世亦尔,大有不得圣果者。】弥勒佛出世,也是会有很多人不能证得圣果,同样也有很多人不能证得圣果。【未如弥陀净土,但生彼国已,】不像阿弥陀佛净土,只要你往生彼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悉得无生法忍,】都能证得无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三界,为生死业缚也。】为生死业束缚也。

  【又闻《西国传》云:】不是西国传,是传说,【有三菩萨,】已经是菩萨了,这种菩萨不是大菩萨,是小菩萨,定力还不够的菩萨。【一名无著,二名世亲,三名师子觉。】无著、世亲、师子觉三人,【此三人契志同生兜率】现在是要说一个故事。契志就是意志相同,大家的看法都相同,都想往生兜率天宫,见弥勒佛,【愿见弥勒,】三人都希望去见弥勒佛。【若先亡者得见弥勒誓来相报。】就是约好:先死亡的人、先走的人,若是见到弥勒佛,你要记得先来通报我,你知道吗?因为他是菩萨,有这种能力,【师子觉前亡,】也就是先死亡了。师子觉前亡,就是先死亡了。【一去数年不来,】就这样一去不回头,不回头,【后世亲无常,临命终之时无著语云:】临命终时无著就告诉他了,现在换世亲要往生了,无著就告诉他:【“汝见弥勒】你或是见到弥勒佛,【即来相报。”】你要赶紧来跟我相报,【世亲去已三年始来。】世亲菩萨一去就是三年才回来。

  【无著问曰:】我叫你速去速回,你为什么?【“何意如许多时始来?”】你怎么去那么久,让我等了三年,等到现在你才回来呢?

  世亲菩萨就告诉他了:【世亲报云:“至彼天中,】我到兜率天宫,【听弥勒菩萨一坐说法,】只听弥勒佛两个小时的一座说法而已,在那里听两个小时的一座说法而已,仅是这样而已,【旋绕即来相报。】就立刻回来,赶紧来向你报告了。【为彼天日长,】就是因为那个世界,第四天的寿命时间长,我们这里两百年是兜率天宫一天,兜率天宫是第四层天,所以阳间两百年是兜率天宫一天,所以世亲去兜率天听法,位子都还没有坐热,虽然马上就回来,【故此处已经三年。”】阳间也已经过了三年了。

  【又问:“师子觉今在何处?”】就是先前往生者现在在何处呢?

  【世亲报云:“师子觉为受天乐,】师子觉到天庭,受到天上快乐之欲,【五欲自娱】有唱歌、饮酒、女色,五欲自娱。【在外眷属,】把笔拿起来,“在外”就是兜率弥勒分内苑跟外苑,内苑是圣人,外苑是凡夫,苑就是苑里的“苑”,也有人读作院长的“院”,弥勒内院,这种解释也可以。弥勒内院,弥勒外院。内是圣人,外是凡夫,所以第四天弥勒内院是圣人居住之处,弥勒外院是凡夫所住,不一样。师子觉不住内院却跑到外院去了,已经又迷惑了。“在外眷属”,可能已经娶老婆了。既然有眷属,可能已经娶老婆了,你想想看!初发心的菩萨已经有神通力了,到天庭照常被美女迷惑,照常颠倒,在座诸位!所以要修行谈何容易?没有那么简单!【从去已来总不见弥勒。”】你看看!师子觉自生天以后从来不曾见过弥勒佛。

  下面说:【诸小菩萨生彼】生兜率天宫,【尚著五欲,】仍然会执著太快乐的五欲六尘,【何况凡夫?】他是菩萨、小菩萨,何况我们这类凡夫到天庭,怎么可能不被迷惑呢?【为此愿生西方定得不退,】所以总而言之,一定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一定能不退转,【不求生兜率也。】不求往生兜率天宫。

  我小时候曾经看过一部片子,叫做《七仙女》,这部七仙女》的剧情是叙述阳间有一个男子,忘记他叫什么名字了,好像是姓董吧?小时候去看的已经没有印象了。七仙女在天上玩乐,这个男孩子因为家里贫穷,就去给有钱人当佣人,负责纺丝的工作。这个老板很没有良心,拿给他的全是打结的丝,拿了打结的丝给他,所以他始终解不开。在七仙女当中,可能是第七个仙女吧,竟然爱上阳间这个很孝顺卖身还债的男孩子。这个男主角长得很英俊,仙女就喜欢上他了。通常是凡人爱上仙女,这是说仙女爱上凡间的人。演到天庭的场景时,荧幕上就会用干冰制造出云雾翻腾的感觉,那里还是小孩子,看了就一直想:天上实在好棒,仙女好美哦!那时候还不了解佛法,不懂啊,看过这部电影就常常想着:仙女实在好漂亮,不知道要怎么样都能去天庭?因为没听到佛法还不了解。当小仙女要下来阳间时,七仙女当中的大姊就拿了一支很粗大的香给她,差不多这么长(师父比出大约二、三十厘米的长度),拿香给她做什么呢?放在她的衣袖中,就是说你下去阳间若是遇到困难,你只要拿起香摇三下,这支香就自动点燃,烟雾就会飘上天庭,我们在天庭跳舞,就会看到烟飘上天来:小妹有难,众大姊下天庭去吧!就带了六、七个仙女下凡了。一下来人间大家就帮男主角纺丝,因为仙女有神通力,演到要处理打结的丝时,(片子一快转,)所有打结的丝就全变直了,非常厉害,很厉害!仙女都有神通。一个晚上就把他的工作全做完了,全都做完了,一个晚上就完成了,有七仙女来帮他,一个晚上就纺好丝了。小时候去看过这部《七仙女》,那时就觉得天庭已经是很棒的地方了。

  现在看到经典记载:玉皇大帝、七仙女所住的地方,千百万们也不如初禅天的庄严,比不上欲界初禅天的庄严;初禅千倍也无法比上二禅的庄严;二禅的庄严也无法比上三禅的庄严,千百万倍无法比拟,最后又说一句话:极乐世界正品下生比较娑婆世界三禅天,娑婆世界三禅天百千万分之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比。意思就是说:西方极乐世界光是下品下生,造恶多端的人,临命终求忏悔往生的下品下生,最差的品位,还比娑婆世界三禅天的快乐,胜过百千万倍,不是算数所能算出来的,根本是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会拍拍胸脯觉得我很有福气,我今生能够出家,又看到经典这样写,就算粉身碎骨都要去极乐世界,不想去找仙女了,(众笑)仙女算什么?仙女所住之处比起极乐世界算什么?要如何相比呢?仙女之处百千万倍都无法与初禅天相比;初禅无法与二禅相比;二禅无法与三禅天相比;三禅天又无法与下品下生相比,百千万倍不及一分,谁会不想去极乐世界呢?不去的人就随你们了,我是一定要去的,要认真地做善事,要持戒念佛,要持戒念佛。

  讲这个很好,听了很清凉!(师父笑)本来已经对人生没希望了,来到这里救了我一条老命,回去又开始念佛了。

  一个人来告诉我:师父!我已经三年没有念佛了,来听了之后很感动,我决定要往生!我说:这样很好!知道来听经,发愿往生,是很有善根的人。

  等一下再来解释第八条疑问。

  

【第八疑】第八个疑问:

  【问:众生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识,又复作一切罪业,无恶不造。云何临命终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过三界结业之事,云何可通?】“结业之事”,就是说:已经没有业了,结业就是了此一切业障,跳出三界,就如同证得果位,没有业障的束缚,一下子就出过三界了,所以我们说结业式就是指没有业了。

  现在要来解释:众生无始以来造无量无边的业,这一生又没有遇到善知识,而且又造一切罪业,无恶不作,怎可能在临命终十念成就呢?怎么可能临命终时,念十声“阿弥陀佛”,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就出过三界结业之事,这怎么讲得通呢?这样就变成无业了。

  【答:众生无始以来,善恶业种多少强弱并不得知,但能临命终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者,皆是宿善业强,始得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若恶业多者,善知识尚不可逢,何可论十念成就?】现在来解释一下:我们说众生无始以来,善业、恶业是多与少、强或弱,是无人能知晓的,但是他在临命终时能遇到善知识,十念成就,临命终念十句往生成就,这都是因为他宿世的善业强,他才有可能遇到善知识,十念都能成就。若是恶业多的人,根本连善知识都遇不到,更别说是十念了。所以有人说金光明沙一撒下去就能超度,这样大家都敢做坏事了!我说:你就一定能遇到金光明沙吗?有几千百万人也不知道金光明沙的用处。若不是师父介绍,你怎么知道金光明沙是专门超度用的?那也是要修无量的善因缘福报,才能认识金光明沙要怎么用。不然若是拿给(佛法的)美国人,美国人会说:你脑筋坏掉了,拿这一把沙给我做什么?或是拿给日本人,他怎么会知道这把沙要做什么呢?所以说在座诸位,知道要走进佛门,知道要请金光明沙;或是知道戴《楞严咒》的人,都要相当有福气、相当有因缘,才能遇到佛法。因为善知识都遇不上,更别说是临命终十念了。

  下面:【又汝以无始已来恶业为重,临命终十念为轻者。今以…

《净土十疑论讲记(1990年)》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