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十疑论讲记(1990年)▪P17

  ..续本文上一页要拿出来,没有自己的,不能属于自己的。因为你们不知道,若是出去诵经有钱,一出门有两、三千元,大家就争着出要去诵经,他就坐不住,因为在这里诵经没有钱,到外面诵经有钱,大家就争着要出去。所以不行,诵经的钱都要拿出来,让我老人家来处理,不能让你太享受(众笑),不能让你太享受(众鼓掌)。你若是让徒弟身上有太多钱,他就会想买辆车来开,于是早课、晚课都看不到他,跑得不见人影,每天都假藉理由:牙齿痛、肚子痛、要买冰淇淋;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痛,全身上下老是病痛,车子一开就出去跑得不见人影,每到晚课就看不到他,所以身上都不能有钱。所以我教徒弟也有我的一套,住不下去的就出去,很简单!住得下去的就继续住,你是为法而来的,你不是为吃、不是为了收徒弟。所以做师父的人要有智慧,要有智慧,钱要控制得好,否则徒弟们不懂会做一些五花八门的事,后果就很难收拾了。或是要分就大家都有,徒弟收的供养都不属于自己的红包,所以你们过年拜三千佛,不管供养哪一个人,每个人都要交出来,不交出来的枪毙(师父微笑,众笑),很严格,说笑的。交出来之后我就帮每个人平均,譬如有十个出家人,就分成十份,完全平均分配,知道吗?收三万元一个人就是三千,因为有的钱多、有的钱少,自己都不能拿,所收的红包都要交回来,我就打开来平均分配,师父是不是做得很公正?很公正,很公正!(众鼓掌)这是我想出来的招术,否则让徒弟有太多钱也不行,因为才初出家。所以说我们若是有智慧,处理一件事情,我们要断烦恼、贪嗔痴就有办法。【又如千年积柴,】用来当柴火的木柴累积了一千年,【以一豆火焚,少时即尽。】只要点燃一根火柴,就像一粒豆子的微细火苗,只要一点燃一下子就烧得精光。意思就是说:你若是有智慧,刹那之间见本性;或是你在临命终时,用最强的力量去念佛,这口气一断,立即往生极乐世界。

  【又如有人】譬如说有人,【一生以来,修十善业应得生天。】应该照理说他是要往生天道的,【临命终之时】但是临命终之时,【起一念决定邪见,即堕阿鼻地狱。】所以我再三劝告诸位:你们在临命终时,这一生若是有和你过意不去的人——媳妇与婆婆不合,公公与媳妇不合,或是儿子与母亲不合,或是女儿与母亲不合、或是与父亲不合,临命终时最好不要让他靠近,最好是这样。你若是有办法,应该如何磨练呢?要磨炼到:我心中没有仇人——所有要害我的人,都是我欠你的,不要紧!我很欢喜地偿还你!那么你临命终时,任何人靠近你都不碍事,因为你有这种肚量。我觉得是用这种心比较稳当。万一我临命终百年之后时,刚好遇到我最讨厌看到的人,那就完了!本来临命终念佛已经念到面貌红润,成桃红色了,看到讨厌的人来,脸色马上变黑,马上变黑,光是气就气死了,这样就很凄惨了!所以说平时要尽量学着肚量大一些,若是有人欺负我们、侮辱、诽谤我们,要致我们于死地,我们就当作:是我欠你的,我很欢喜得偿还,若是还有欠你,就继续讨回去吧,拜托你继续讨,尽早索讨完毕,不要等到临命终时才来索讨。所以我遇到业障时我会很欢喜:已经来讨了、已经来讨了,尽早讨完才会尽早轻松。若是累积到临命终时,就像整笔会钱要一次还清,那就很困难了。若是分期偿还就比较轻松,所以一期一期欠人的都要渐渐偿还,应该起欢喜心。所以有智慧的人遇到逆境他会很欢喜;若是没有智慧的人遇到逆境会很气愤,他会觉得自己很委屈,却不知道自己前世是怎么陷害别人的。这样了解吗?所以说修行当中不论有什么委屈,逆境来时,都欢喜地接受,业障就拿我们没办法了!那么临命终时你就有几分把握了,就有几分把握了。不然的话,临命终你想想看,平时修十善,应该是能出生到天上,临命终一念决定邪见就堕落了,嗔恨心一起就堕地狱了!【恶业虚妄以猛利故,尚能排一生之善业】,意思就是说:临命终那一念,就能将我们一生所造的善业排除,【令堕恶道。岂况临命终猛心念佛真实,】何况临命终时,你发一念极猛利的念佛真实心,【无间善业不能排无始恶业,得生净土,无有是处。】无间的善业,无间断的善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怎么可能无法排除无始劫以来的恶业呢?所以我劝告诸位:你们要准备“西方三圣像”。“西方三圣像”,讲堂还会继续印,我会叫竹阳继续去印,西方三圣先准备好,若是这个人有学佛,看情形不对了,赶紧拿西方三圣给他(她)看:“妈妈!这一张你要看清楚,要这三尊来你才能跟他走。若不是这三尊来,看到有胡子的,你可不能跟他走!”唯独看到这三尊——就是西方三圣。要赶紧拿给临终的人看。诸位要记得,要记得师父的话:随时都要在你家中挂好西方三圣像。真的,这很重要,这很重要!平时就要框好,知道吗?看情形不对了,赶紧拿出来:这三尊有没有来?有没有来?你看到了吗?他若是点点头,就告诉他(她):你要赶紧跟他走,快断气、快跟他回去吧(众笑)。这样他很快就断气了(众笑)。你若是问他:你有没有看到这三尊?他若是回答:有!有看见了。那还不赶紧断气、不不赶紧断气,等一下西方三圣消失,业障现前,佛消失了,所以说西方三圣很重要!平时就要框(装裱)好准备着,看情形不对就赶紧拿给临命终的人看。徒弟们你要记得:我若是要回去时,你们要记得!不过不知道是我先死还是你们先死,因为我才三十几岁,你们也三十几岁,年纪都差不多(师父微笑、众笑),不晓得是我拿给你看,或是你拿给我看,还不知道!也许我活到八、九十岁,这里十几个人都已死光了,我还没有往生也不一定(师父微笑、众笑)。我看还是我准备一张让你们看比较稳当(师父微笑、众笑)。所以说临命终的意识非常重要,你要赶紧拿佛像给他看,教他要放下,赶紧念佛!所以无间善业,这是无间断的善业,不能排除,如何说不能排除无始劫以来的恶业呢?“得生净土,无有是处。”这根本不可能的,意思就是说绝对有可能!刹那之间,念十句佛号决定往生,绝对不必怀疑!不论你造多大的恶业,念佛一句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是生死重罪,何况你犯了重戒、轻轻戒,在刹那之间就化消了,刹那之间就化消了,何况我们这里每天都在念《楞严咒》、《十小咒》,怎可能有哪一个人不能往生极乐世界呢?《大悲心陀罗尼》下说:若有人持《大悲咒》五遍,五逆十恶罪、比丘四重戒、比丘尼八重戒,化为冰销,一念顷刹那之间,四重、八重戒全部灭尽。五遍而已,不然佛会打妄语吗?所以在座诸位,你们不要烦恼,你曾经做过多少坏事,或是如何,不过我说这个意思不是鼓励你们做坏事,你可不要想:既然《大悲咒》这么管用,那就可以继续造业了。这样就吃力了!又跑去酒家奢靡、花天酒地了。那可就麻烦了。这是要安慰诸位,教你们不要自责而产生障碍,因为临命终念佛力强。

  下面说:【又云:一念念佛,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你想想看!虔诚地念,专念一佛,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为念佛时心猛利故,伏灭恶业决定得生,不须疑也。】不要怀疑。所以为什么我告诉诸位《净土十疑论》太重要了,因为这些怀疑都是生生世世众生的怀疑。

  【上古相传判十念成就,作别时意者,】别时意,就是宿世的善根。意思就是说:临命终念十句,都说是宿世善根才能成就。【此定不可。】绝对不能这样解释。这样解释的人,前世若无善根,那么我今生临命终十念岂不是不能往生了吗?所以【何以得知?】下面就要为我们解释了,【《摄论》】(《摄论》(全名《摄大乘论》,无著造,陈·真谛译)【云:“由唯发愿故,全无有行。”】只要唯发愿故,你全无行,就是全无修行,全无修行。下面说:全无有行,就是全无修行,只有发愿,全无修行。下面又解释,【《杂集论》云:】《杂集论》中这样说:【“若愿生安乐国土即得往生,】你看看!只要你发愿要往生安乐国,也就是极乐世界,你就能往生,你想想看!现在再看上面那一句:由唯发愿故,“由唯发愿”就是,把笔拿起来,只有发愿,决定往生,没有任何怀疑!下面说:【若闻无垢佛名即得阿耨菩提者。”并是别时之因,全无有行。】意思就是说,把笔拿起来,这个才是所谓的宿世的善因,完全没有修行,临命终你只要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你只要听闻无垢佛的名字,你将来就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并是,闰是就是这个才是宿世的善因,这才能说是因为宿世的善因,全无有修行,只要临命终发愿,或者是听到佛名,你就能成就。现在下面说:【若将临命终,无间十念猛利】你现在若是将临命终十念猛利,认真来念佛,【善行是别时意者,】别是旁边写个:宿世,是因为宿世修行至今,所以临命终十念才能往生。意者,若是这种意思,【几许误哉。】这样会误了许许多多众生。意思就是说:不管你前世有没有善根;不管你有没有听到佛法;不管你有没有发愿,过去有多少恶业全部不管,十念必定成就,不是生生世世修来,不须种生生世世的善根,不必要你前世有发愿、有结善缘,完全不用,只要你此刻听到佛法,肯往生极乐世界,不管你生生世世有没有善根、十念你就能往生,所以那个“别时”就是宿世的意思。不能把念十句即往生,当作是因为宿世有善根,临命终十念才能往生,不是!不须这样,不须这样,只要今生闻佛名号,不论宿世有无善根、有没有发愿,决定往生!这样解释了解吗?意思就是说:我们今天要有决定心。【愿诸行者深思此理,】希望诸位修行人好好深入思惟这个道理,【自牢其心莫信异见,】这一句太重要了!“自牢其心”,你要坚固自己的心。我今天听到净土法门之后,我今天听到师父所讲的,我今天要将我的生命完全牺牲在念佛,将我生命全部贡献给三宝,我一生当中绝对不改变念佛的念头,不…

《净土十疑论讲记(1990年)》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