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十疑论讲记(1990年)▪P8

  ..续本文上一页之十智力。四无畏,其中有一个叫做“说法无畏”,佛说法无畏,词无碍,四无畏,说法无畏,佛度众生心无恐惧。心无恐惧,四无畏,亦然,也是一样。

  【又云:“譬如净满月,普应一切水。影像虽无量,本月未曾二。】譬如净满月,譬如十五夜的月亮,普应一切水,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见到月亮。影像虽无量,意思就是说:每一个水缸里能见到月亮,河川、大海中都能见到月亮,影像虽然是无量,但是本月未曾二。本月就是指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完全相同。虽然我们念佛,佛来我们心中;你说佛有来,其实佛不来,等于月亮有来到水中吗?月亮没有来到水中,你也同样能见到月亮。所以说不来亦不去,这是诸佛本性。所以本月未曾二,本来就不曾有两个月亮,只有一个月亮,就是同一本性。【如是无碍智,成就等正觉。】像这种无碍的智慧,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成就等正觉就是成佛。【应现一切刹,】一切刹就是我们所说的诸佛刹,就是三千大千世界。应现一切三千大千世界,【佛身无有二。”】佛身都是同一体,因为佛是空性的,佛身就是空性,他只有妙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有智慧的人就能藉着譬喻得到解答。【智者若能达一切月影即一月影,】有智慧的人若是能了解,达,就是了解。一切月影就是一月,简单来说,一切诸佛就是同一佛,【一月影即一切月影。】一佛就是一切佛,【月影无二故,】意思就是说,诸佛佛佛皆相同,所以说:【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法身无二故,】“法身”的旁边写个:空、无相、无念、无作,故无二。法身,法身就是空相,法身就是无相,就是因为无相才能不二。【炽然念一佛时,即是念一切佛也。】炽然就是说你发大愿力,认真地念、专念,炽然就是像火在烧,炽像火在燃烧。简单来说,你若是专心念一佛时,那就是念一切佛。

  

【第四疑】第四个疑问:

  【问:等是念求生一佛净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随念一佛净土,随得往生?何须偏念弥陀佛耶?】意思就是说:既然念一佛净土就是代表一切净土,那么十方净土你不念,为什么只念阿弥陀佛这个净土呢?

  【答:凡夫无智,不敢自专。专用佛语,故能偏念阿弥陀佛。】凡夫是没有智慧的,我们凡夫是没有智慧的。不敢自专,就是不敢用自己的意思,自专就是用我自己的意思去判断。既然诸佛平等,同一法身,那么随便念一净土都行,为什么偏念阿弥陀佛净土呢?他现在就解释了:凡夫根本没有智慧,不敢自用,不敢用自己的意思去判断。专用佛语,“专”括号起来,就是绝对相信佛所讲的话,叫做专用,而且是绝对相信,专用就是我绝对相信本师释迦牟尼佛不会打妄语,所以称为专用佛语。“故能偏念阿弥陀佛”,所以我们今天会偏念阿弥陀佛,所以阿弥陀佛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介绍的。有些人问:本师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有何不同?我来说明一下:释迦牟尼佛是应化身,阿弥陀佛是圆满报身,圆满的报身;释迦牟尼佛是应化身,阿弥陀佛是报身,不一样,不一样!释迦牟尼佛出生在印度,他有父有母、有兄弟;而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我们见不到,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的,为我们介绍极乐世界有多么殊胜,那个世界有一尊佛非常慈悲,教我们要专念阿弥陀佛。这个问题许多年纪大的人都会这样问,年轻人也会这样问: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有何不同呢?阿弥陀佛不是出生在印度,是经典经过佛的语言,透过佛的语言来介绍,所以我们认识了一尊阿弥陀佛,我们想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又是最简单的,临命终只要你专心念十声,就了脱六道轮回,生生世世就不必再当小鸟被人杀害。“做鸡做鸟无了时”(台语);来生也不用被拿去做汉堡,被剁成肉酱。这辈子汉堡也吃了不少,不是我哦,我是说你们,我是说你们。所以说今生若没有往生,麻烦就很大了,麻烦就很大了!来生会做什么也没有人知道?更别说是遇到佛陀了,若是能遇到像我慧律,这样就很不错了,我还会指引你们一条修行的道路;若是遇到某某人,你就很麻烦了,我在说什么你们知道吗?某某人,听不懂就算了。若是遇上邪知邪见的人,你的麻烦就大了!【云何用佛语?】为什么你要专门信用佛陀的语言呢?【释迦大师一代说法,】释迦佛祖一生说法,【处处圣教,】处处都是圣人的教化,就是不打妄语。【唯劝众生,专心偏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下面说:【如《无量寿经》、《观经》、】就是《观无量寿佛经》。【《往生论》等,】昙鸾大师亦有注解《往生论》。【数十余部经论文等,殷勤指授,劝生西方,】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殷勤就是不厌其烦,再三叮咛,非常勤恳。一遍又一遍劝导: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你一定要记得求往生极乐世界,你千万不要修别种法门,要好好专心念佛,殷勤指授劝生西方,劝导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故偏念也。】特别偏念阿弥陀佛。【又弥陀佛别有大悲四十八愿,】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时,发下四十八大愿,要来【接引众生。】我有时看到丧葬的挽联就很想笑,看了就很想笑,上面写着:驾鹤西归。那只鹤要飞多久啊?十万亿佛土就算坐太空梭也飞不到,还“驾鹤西归”?那种鹤是什么鹤

  有些人不懂写:金童玉女接引西方,根本就不懂,都是道士乱写的。极乐世界怎么会有金童玉女呢?皆是金刚不坏身,清净之身,怎么会有金童玉女呢?那么极乐世界岂不是还有男女之别了?有人说:金童玉女不是在观世音菩萨座下吗?我说:那是电影演的,我都不曾看过经典有写金童玉女,那里有写?你在哪一本经典上看到?翻遍《大藏经》也没有看到“白衣神咒”,《大藏经》从头翻到尾,也没有看过“白衣神咒”,念什么: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众笑)我不曾看过,叫他不要念,他又已经念三、四年了,我告诉他这是没有根据的,在《大藏经》上根本看过这个。《大藏经》里有《大悲咒》,《大悲神咒》,与其念这个不如念《大悲咒》。难道不是吗?对不对?《大藏经》上,《大悲咒》写得一清二楚:《大悲心陀罗尼》。有根据的不念,老是念那些没有根据的。有些人最后还喊了一个ㄒㄟ(嘿!),“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ㄒㄟ。”喊这一个ㄒㄟ(嘿!),国语不知道要怎么写?念过这么多咒,我没有念过这个字。都是自己创造的,自己念也没人教他,还会自己比个手印(师学他人比手印,众笑),放一杯水在面前。我问他:这是什么手印?他说: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手印你知道吗?叫做甘露手印。他为了装得像观世音,自己也比得有模有样的,老鼠跑过去还一直偷瞄它;观世音菩萨会偷瞄老鼠吗?真是受不了!比那个能看吗?合掌认真念就行了,还比那个做什么?比手印时还把女儿叫来:“来,看看!妈妈像不像观世音啊?”真是让人很头痛!现在是观世音很自在,晚上丈夫回来就开始吵架了。观世音又名观自在,“观自在”是指自利而言,他观照五蕴皆空,所以得到自在;“观世音”是指能救度众生,听到世间的音声要来救度众生,故观世音,观察世间的音声来救度众生,是为了救度众生的,不是你空坐在那里,外表装得像观世音,长得很漂亮,等先生晚上回来给她两个耳光,就不像观世音了,像什么呢?像夜叉、罗刹,(众笑)两个巴掌一打下去,观世音就跑掉了,也不用打两个巴掌,大声吼几句观世音就不见了!所以说众生实在很悲哀!想做观世音有那么简单吗?修无量劫以来,再大的侮辱他也能够忍耐,哪里会像我们这些众生?

  所以说佛有大悲四十八愿,以四十八大愿要来接引众生。所以说我告诉诸位:我们下一部要演讲的《无量寿经》非常地重要,“净土经王”就是我们十五日要讲的《无量寿经》。这部经我要把它讲得很浅,要让年纪大的人都听得懂,因为我们上一部经是讲《(阿)弥陀经要解讲义》,所以年纪大的人、书读得少的人会听不懂,所以《无量寿经》这部经若是再听不懂就不行了,现在要用很浅显的名词来解释,否则听不懂就很可惜,《无量寿经》实在是太重要了,太重要了,非常重要!所以我尽量要解释得很浅,所以用白话文注解,认真来研读解释,要普利一切众生,普利一切众生。

  凡夫没有智慧,不敢自以为是自己做判断。但是众生相信释迦佛语真实不虚,本师释迦佛告诉我们专念阿弥陀佛,所以我们才会专念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处处都是圣人的教化,释迦佛劝我们专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例如《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往生论》等等的几十部的经典、论著、文章中再三劝导娑婆世界的众生,一定要求生极乐世界,要好好专心念佛,所以特别偏念阿弥陀佛。而且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接引众生。

  所以下面说:【又《观经》云:“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为什么佛有八万四千相呢?这里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佛是无相,以众生相为其相,所以八万四千,简单来说就是无量无边,因为众生无量无边,所以看到佛的相也有无量无边。所以简言来说有八万四千,其实佛岂是仅有八万四千相呢?每一个众生的境界(不同,见到佛的相便不同)。譬如我们今天,凡夫没有断惑,往生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见到的佛身就比较小尊,身相比较小;若是证得菩萨果之人,证得初地菩萨,或是明心见性之人、证悟本性的人,大开悟之人,他以实相念佛,他一往生就是上品上生,他所见到的佛,就是无量无边极大的佛身。不像我们这种业障的凡夫,我们这种业障的凡夫造业多端求忏悔、持戒、修善,往生后花开见佛,看到的佛身就比较小。佛无相,因为他证得平等本性,他怎么会有相呢?所以“诸佛无相,以众生心为相”,所以说佛有八万四千相。这是第一种解释。第二种解释:本性自有具足,性色真空,真空…

《净土十疑论讲记(1990年)》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