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也绑住,那个也绑住。我们就在娑婆世界所看到的就完全不同,不必到极乐世界去,你的感受跟我的感受大不相同。
【第六疑】
【问:设令具缚凡夫】假设说:捆绑的凡夫,被绑得死死的凡夫,【得生彼国,邪见、三毒等常起,】三毒就是贪、嗔、痴。邪见:邪知邪见、恶知见,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没有正确的宇宙观,叫做邪见。三毒就是贪、嗔、痴等常常起来,【云何得生彼国,】哪里有办法了生死,到极乐世界去?【即得不退,】就有办法达到不退转呢?【超过三界?
答:得生彼国,有五因缘不退。云何为五?】有五种不退转的因缘,你只要到极乐世界去,不会堕落三途,不再做凡夫,没有六道轮回。为什么?【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娑婆世界没有,我们这个世界没有啊!对不对?到极乐世界去的话,阿弥陀佛摄持你。【故得不退。】到六道凡夫、三界轮回来。【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进不退。】我们这个世界,哪有佛光常照?能够找到一个善知识开导我们的,已经算不错了!摸不着边,六道轮回,长处于生死,没有办法解脱,哪有什么得到佛光常照?娑婆世界没有。【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极乐世界,水、鸟、树林、风声、乐响,在虚空当中种种的乐响,都是在说法。《弥陀经》里面就讲得很清楚,水、鸟就是有情说法,树林、风声,无情,到极乐世界,无情也说法,天乐鸣空,皆说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闻者】听到这个正法的人。【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所以,你一定要坚持求生极乐世界。【四者,彼国纯诸菩萨以为良友,】到极乐世界去,统统没有坏人,统统是好人,碰到你的,统统赞叹你,统统赞叹你。【无恶缘境。外无神鬼魔邪,】邪知邪见、恶知见的其他宗教,统统没有,完全是正法,到极乐世界去,完全是正法。【内无三毒等,烦恼毕竟不起,故不退。五者,生彼国即寿命永劫,】生到极乐世界去,你的生命,那就是永远,永远不会消失。不像我们现在,一天到晚轮回,今生今世做人,下辈子做牛做马不知道,没把握。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到极乐世界去。五者,生彼国者寿命永劫,我们现在能够活多久?像我现在回想到小学的时候,一刹那之间,我今年五十二,1953,五十二,念逢甲大学的同学有的到讲堂来拜访,或者是高中的同学,建国中学的同学有时候来拜访,结果,也是跟我同年龄层、年次的,因为他们结婚、生儿育女,一天到晚吵,我是一天到晚念佛……结果,一见到他,而发苍苍,而视茫茫,而齿牙动摇,完全走样!啊!同班同学,我跟他讲:哇!你怎么统统不一样?变了!他也很惊讶:哎呀!慧律法师!您怎么统统没有变呢?学佛就是有这个好处:永葆青春。(众鼓掌)你看到我那个高中的同学,哎呀!看到他的时候,就像我爸爸一样,很严重!头发统统是白的,那个皮肤的皱、皱纹,有的都当工程师,额头像五星上将一样的,皮肤又黑黑的,很操(劳)很操(劳),这个世间就是这样操(劳)……他每天就很高兴很高兴,看到老婆,只要叫一个:老公!他所有的辛苦就没了。看到孩子,回来,每天就是逗他玩,也不知道要念佛,每天就是逗着孩子玩,搞这个,没办法!整天都在搞这个,生死法的东西。你搞这个东西,后来就是要生老病死啊!对不对?是啊!他每天就这样子,而我每天是阿弥陀佛……生死重要,生死太重要了,不能再六道轮回了。他含饴弄孙,养得不亦乐乎,我是念阿弥陀佛,也是念得不亦乐乎,结果一看,哇!二十年不见,两个人一坐在客厅,你一看就知道,修行人的脸完全不同,你不觉得我很年轻吗?就是这样子。是不是?没烦恼嘛!我又不烦恼、不计较、不比较。我们徒弟就说:师父啊!您怎么度量那么大?什么都没什么计较,也没什么神经。对不对?政治看一看,就放下,看一看,就放下,受尽一切委屈,也放下,统统放下!生死无常嘛!你看!内无烦恼,念佛用功,拜佛消业障,你看!完全不同。不相信,有一天我那个同学来,来我客厅,我就叫你来看一下,你就会吓一跳,同班同学,一看,他是我高中的爸爸,真的不一样。就是大家要好好修行,记得!正常吃饭,正常上班,正常睡觉,怎么样?内心充满大智慧,要这样子做。无论出家,无论在家,内心要充满大智慧,什么都难不倒你,统统放下,不放下也是无常。对不对?也是无常。就像我们以前读大学的时候,要去听李炳南老居士讲经,说:林老师啊!您要等我一下。叫我等她,一到化妆台前面,(师父做女众化妆的动作)两个小时,从此以后,不跟女人一直去听经,只要她的名字叫做女人,I”m sorry. 我自己去。我等你两个小时,我早听完经回来了!女人啊!业障……真轻啊!我们当然是讲外面的啦,怎么会讲大家?不可能!是不是?哎呀!这没办法。所以说:众生没有听到正法,他每天都忙没有意义的,统统忙没有意义的,搞这个,搞那个搞那个。我告诉你:全世界出国旅游就是食衣住行,全世界都一样,到其他的国家去,吃的,各式各样吃的,食嘛,衣,对不对?衣服,全世界穿的不一样,千变万化,离不开食衣住行,食衣住行,离不开缘起,所有的缘起,离不开观念,所有的观念,离不开一心,摄归回来就是观念,观念的问题。看得破,一杯开水,一个床铺,睡得快快乐乐的;没有智慧,拥有几克拉的钻石,有什么用啊?对不对?家财万贯,活得痛苦不堪,有什么用?财富不等于解脱,财富不等于快乐啊!要搞这个名闻利养、搞这个财富,就我慧律法师的智慧,智商158,学历读二十几年,如果搞世间快乐的话,那多了,真的也有办法,我统统放下,统统放弃。为什么?修行啊,生死重要啊!是不是?如果我今天去世间讨老婆、生儿育女,每天逗孩子玩,你今天听不到经了。对不对?你今天谁讲经给你听呀?没有!所以说:还是要修行。如果世间能够找得到快乐,我也要去找,可是找不到。不净、苦、空、无常、无我,就是样,怎么搞都是这样。底下,所以,【共菩萨、佛齐等,】生彼佛国,寿命就永劫,共菩萨佛,“齐”就是平等。【故不退也。
在此恶世,日月短促。】生死无常,寿命太短了,一刹那之间,生命消失了,一刹那之间,那个死了,一刹那之间,那个发生车祸了,天崩地裂,九一一、地震,你看!死多少人?一刹那,生命就消失了。如果生极乐世界,就不是这样子了,若生极乐世界,【经阿僧祇劫,】经过了阿僧祇劫无量无边的寿命,【复不起烦恼,】也不起种种的烦恼,不起种种的烦恼。【长时修道。云何不得无生忍也?此理显然,】这个道理是非常明显的,【不须疑也。】不须要疑问,不须要疑惑。
我们今天是《净土十疑论》的第二天。
诸位法师,护法居士,也都能够来随喜参加,重要的要开智慧。
我们在逢甲大学的时候,那个教授常常鼓励我们,就是说:你们一定要去听人家演讲。我们就问教授说:为什么呢?他说:听人家这个专业性的演讲,是人家累积三十年、一生一世的经验,在两个钟头就告诉你。所以,我们在逢甲大学的时候,我们这个教授一直劝我们,一定要听演讲,你可以省掉很多时间,很多的精力,很多不必要的错误,请专家、专家来修正我们。
今天,佛法它也是属于专业的领域,因为全部都是专有名词,special noun这个统统是专业的东西,自己看,没有办法。所以说:虽然说你们从台北起来,或者是高雄起来,时间花得很长,坐在这里两个钟头很辛苦;不过,省下诸位看经典,乃至于说:比你自己看十年的经典、二十年的经典,乃至于下辈子,你都没办法悟,还是须要善知识指点。你从一个故事里面体悟;从一句正知正见的善知识的指引,而开悟、而解脱,这个速度最快。那么,有智慧的人,跟没有智慧的人,所过的日子是完全不同。没有智慧的人,他从出生一直到死亡,他所过的日子,注定要争吵不休,因为他认为这个境界是实在的,他要生存,他要繁衍后代,他需要吃饭,他须要斗争,才能够爬到最顶端。这个世间,没有智慧,他的争吵是没办法停止的。如果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懂得禅学的人,了解我们清净自性,过的日子就会完全不一样。譬如说有个公案:外面两个小沙弥,老和尚坐在中间,后面有一个侍者,古时候没有电风扇,没有什么冷气,哪像我们这样好命的?听经还放冷气?以前哪有这么好命的?后面那个沙弥,就跟师父扇扇风,因为太热了,外面两个小沙弥,吵得不可开交,两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看法,哎呀!这甲沙弥跟乙沙弥,在门外吵得非常严重,很大声。老和尚就在那边坐着如如不动,后面小沙弥就一直扇风……老和尚解脱自在,外面两个吵得没办法,就跑进来。甲沙弥就先跑进来,跟师父说:师父啊!这个乙沙弥是怎么不对,他这样讲是不对,是错误的,我这样讲才是对,师父!您评评理,我这样的立场、我这样讲法,对不对?他就把自己的立场讲了一套。师父就说了:嗯!你对!这个甲沙弥非常高兴,跑到外面就告诉乙沙弥:人家师父说我对!这个乙沙弥也非常不服气,也是怒气冲冲地,跑进来跟他的师父就说了:我的立场是这样子,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甲沙弥这样子不对不对,是如何的不对。师父!您评评理,我的立场、我的看法就这样子,师父!您觉得呢?他师父转过头来,跟乙沙弥就说:嗯!你对!你也对啦,你对。乙沙弥很高兴地就跑出去了,后面这个沙弥看不下去了,看不下去了,就说:师父啊!您年纪大了!有一点老糊涂了,这事情不是甲对就是乙对嘛!哪有甲跑进来,你说他对,乙跑进来,你也说他对?这侍者沙弥有一点发火了,看不下去了,这个老和尚如如不动,就转过头来:嗯!你也对。(师父笑)
这个公案其实很清楚,就是说:圣人他没有诤。知道吗?大彻大悟…
《净土十疑论讲记(2004年)》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