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P3

  ..续本文上一页嗔恨之心。】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这个就是重点,你想修行吗?这一句就叫作修行。我告诉你:你拜佛、念佛、用功持咒,功德很大,如果能够加上平常的生活,加上这一点点的:离一切相,离相。哇!生命完全不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离一切相,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你不要说成佛了,如果你在生活当中,能够加上这一点离相的功夫,我说:诸位!你的生活会完全不一样,你跟你的老婆、跟你老公不会吵架,了解这是因缘,夫妇难能可贵,能够作为夫妇,大家要珍惜。如果你能离一切相,你就了解,今天所有的化妆都是短暂的,保持一个庄严,是佛弟子的一个礼貌:但是,如果太过于严重了,那生活就会乱掉,你不能离这个相,就非常严重。有一个非佛弟子,到泰国去玩,人家那个到泰国曼谷,到芭达雅去的,他去旅游。他去一趟泰国回来,花二十万,像是捆工(搬运工)一样。看到这个也买,看到那个也买,看到什么统统买,回来鞋子买多少?买十二双,买种种的胃药、头痛的什么药、万精油,什么什么统统买,像买那个名牌的,二十万喔,就这样子,中国人就是这样子,有这种习惯。去国外旅游,一天五千块,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有空买药,回家丢掉,(笑)到家统统丢掉。就是这样子。所以说:众生如果不能要下一点功夫,离这个相,烦你都烦死了。

   【应离一切相者,心常空寂。不生起灭。湛然清净。是离一切相也。】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你绝对不可以动一个念头,见一切色,不可以色生心,就是生执著心。这个生心有三个意义:生执著的心、生分别的心、生颠倒的心。这个有三个角度说。你见一切色,不应当住,“住”就是执著。你不应当住于哪里?住于色相,就是执著,不应当执著这个色法,色法有千差万别。看到有钱人,内心攀缘;看到贫穷的人,看都不看一眼。前几天新闻报导的,那个专柜的小姐,被人家批评得不得了。说:“那一套服装,借我们试穿一下。”如果你穿得很平淡,“那不适合你啦!”还不甩你呢!“你合不来啦!”她连试穿都不要。如果你把它穿得非常的光鲜亮丽,非常的时髦,都是名牌。“那个那一套拿来我试穿一下”。她马上:是!是!“就是那一套”。马上就拿下来。执著在这个色。专柜小姐没办法,她也要吃饭啊!就被人家批评得很厉害,连试穿都不行。我们到日本去的时候,你尽量试穿。日本人,哎呀!真了不起啊!我们到商店里面,你试穿,穿不好的时候,你又问他:有没有这种款式的?他还告诉你,出来:在那边右转第一间。还跟你:(日语:domo arigado gozaimashita.意即感谢光临)。进去的时候:是!椅子拿来坐(日语谐音iraixiaimase欢迎),每次都听到日本人非常有礼貌,你就是没有买,他都不生瞋恨心,还(日语hai是),你跟他指正,(日语hai是,hondoyo真的哦),真有礼貌,是真正的。所以说:我们住在这个色生心,就完了,就颠倒了。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不应当对这个声、六尘起心动念,不要执著。我们随便举个例子,你就知道这个众生多可怕。我看新闻报导的,我有看电视新闻报导的习惯,说:有一群人去KTV、MTV唱歌,连续唱几十天,好像三十几天,好像缴费缴了五十几万。我们唱歌就是声音啊,想要唱出什么?唱出快乐。世间人他不依靠这个,他不知道怎么过日子啊!唱歌…拼命的唱歌,希望唱出一个快乐出来;可是,你如果听歌听了一个月,还是那一句话:And so what?又如何?你又能怎么样?就是这样子。你一直唱…唱到最后,还是要死啊!就这样子,世间人没有依靠,空虚,由世间人的空虚,往外一直追求,他不知道,快乐在这一念知足当中,他不知道,快乐在这一念智慧当中,还往外一直追求。世尊就说:追求错了!要往内追求才能快乐,你往外追求,物质世界无穷无尽,你怎么追得了满足呢?我这一念很知足,马上就快乐了,够了,我已经很快乐了。所以,邓丽君她就这样子,邓丽君也很可惜,她是我很尊敬的一个歌手,我也很喜欢唱她的歌,以前啦,没出家,出家当然不能再唱了,是不是?很可惜,她会唱,不会悟,她会唱啊:“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师学唱)”无常,她就会唱无常,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就是无常,问题就是她不能体会,邓丽君就是没有碰到慧律法师,所以她死掉了,要不然我就救她一把。我告诉你:你唱那个不究竟,我度你来当比丘尼,邓丽君你这种歌声,来唱这个炉香赞,哇!那不得了!不过剃度邓丽君也很麻烦,我如果这大莲花居来剃度邓丽君,每天统统都跑来看歌星,我这里怎么修行?我就说:你回去吧!你太出名了,没办法!所以,剃度那个也很麻烦,所以说: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我们去KTV、MTV拼命唱歌…还是一样,生灭无常。

   【应生无所住心。】要生什么心?无所执著的心。【若心有住。】“住”就是著相。如果你这个心著相,【即为非住。】注意听!“非住”就是心无法安住。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意思就是:如果你心有所执著,你的心就安不下来。执著金钱,钱就是困扰。世间没办法,我一直重复地讲:生存本身就是很残酷的一件事实,金钱不是万能,但是,没有钱万万不能,没办法!

   【是故佛说菩萨心。】佛真正的说,真正的菩萨心,就是无所执著。【不应住色布施。】你布施,你不执著,你不但种下这个善根。譬如说:我们做佛像,每尊六十万,三尊一百八。如果说:你来布施这个佛像,你内心里面想:我布施无所求,这样子布施;或者是说:我只生一个心,这一百八不困难,我来布施,只要所有众生能拜佛,我就很快乐!你这个布施了不起,清净。我要布施三尊佛像的钱,我想:我的儿子能不能考台大?我的女儿基本测验,看看能不能考两百八?上北一女中啊!是不是?众生都是这样。世尊说:这样你还是有所求,著相这个布施。“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注意听!如果你内心有所执著,就不是真的安住。是故佛说菩萨心,如果加两个字:真正,是故佛说:真正菩萨的心,不应住色布施,布施绝对无所求。不过你布施要对,不要被诈财呀!有的人讲:真布施不怕假和尚。不!不!这一句话绝对要改过来,真布施一定要怕假和尚。你布施正法的法师,他拿来弘扬佛法,利益无量无边众生;你要布施假和尚,拿去喝酒、吃肉、玩女人,完蛋了,是不是?你帮助他造业。所以说:真布施要怕假和尚。观念要改变过来。我所谓的真布施,就是要用智慧布施,你知道这个是正法的道场,护持他没问题,布施无所求,相信三宝,相信师父。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者。心住六尘。即著诸相取舍爱憎。无有休期。应生无所住心者。心无所住。随处解脱。】换另外一个角度说:你执著也没有用,因为那个是无常的东西。有一次,我去台湾大学上课,一个女同学,她感情冲不过去,一直想要自杀。因为学佛很浅,虽然懂一点佛法,拼不过去,要告诉她:无常,要观照。后来还是自杀,死了。所以告诉诸位就是说:佛法这种东西,需要一点时间,观照无常,观照空,他需要相当的稳定力、功夫,没有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听一听,可以,你打下这个基础,你知道生命有方向感,有依靠了,依靠自己的清净自性,你了解万法不可得,一步一步来放…所以,因为是凡夫,不能一开始就要求所有的人都是圣人,没有办法的。所以我讲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修行是真枪实弹的东西,不是嘴巴说一说而已。所以说:我们一定要了解,这无所住,其实真的不简单,随处解脱。【内外根尘。悉皆销殒。若一切无心。】无心就是无执著心,无分别心。【即无所住也。】

   【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者。】非住就是无法安住,心一执著,安住不下来,你无所执著,就安住在无所执著那个地方,可是对初学佛法的人来讲,无所执著,那我安住在哪里啊?他看到这个现象,就建立种种的观念,透过观念,就透过种种的语言表达,取种种的相,进入观念,观念又用语言表达,都是这样循环,一直这样循环。他从小老师就是叫他这样子了,1+1=2,在佛法不是,佛法就不一定,1+1一定等于2吗?真的吗?这是什么?(师以大拇指与食指相圈出一个空心圆)中间这个,空,小小的空。是不是?这是什么?(师又以另一手的大拇指与食指相圈出一个空心圆)空,两样把它加起来,空(两手的空心圆相融还是空),一加一等于多少?一个虚空加一个虚空等于多少?告诉你:马上问倒老师,马上一下就倒,因为老师也是执著啊!老师也不知道这个真理。因此世间人那一套道理,就是从小他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教育就是执著的教育,佛法的教育刚好反过来,解脱的教育。从小就是告诉你,你要当总统,你要当科学家,你要当奥运的游泳健将,你要当这个,要当那个,从来没有解脱,所以,所有众生都没有办法尽所有智,我们后天的教育,没有办法尽所有智。所谓后天的教育就是说:先天性带来的,后天的教育就是语言、文字、数目,只要一直在这个世间的教育,没有听到正法,统统不究竟,统统没有办法尽所有智,产生真正大智慧。譬如说:世间的教育,它叫作执著教育,叫作金字塔的教育,注意听!我这一段在讲什么,你要注意听!金字塔教育就是,从小就是学中文,中文学到中文博士了,这个Super Doctor超博士,到这顶点就是这样子了,因为语言它一定有个极限,知道吗?学中文,学几个数字,学几个语言、文字,然后语文一直累积…到博士,到超博士…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