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讲记▪P11

  ..续本文上一页所有的功德,施舍一点就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因为他与空性会合。我们世间人就没有办法这样子,所以佛就这样讲,在《佛遗教经》就这样讲:你布施一百个恶人,不如布施一个善人,布施一百个善人,不如布施一个持五戒的人,布施一千个持五戒的人不如布施一个沙弥,布施一万个沙弥不如布施一个比丘,布施一万个比丘不如布施一个持戒清净的人,布施持戒清净的人,不如布施一个发大菩提心的大修行人。因为我们众生由点所产生的三度究竟的交会,这个就演变成我们的业力、业识,佛不一样,佛布施给持戒清净的比丘和拿去喂狗都一样,他都不会起心也不会动念,他恢复本来的面目,但是我们凡夫当然要有选择,因为凡夫没办法这样子,所以我们众生没有办法做到像普贤菩萨这样子。人家如果对不起我们,我们要对他恭敬说真的很困难,很困难。在这个世间人家对不起我们,我们不一直不理他,这已经是圣贤的人才有办法做到这样子。在这个世间人家对不起我们,我们真的也不抱怨也不解释,也不报复,这个世间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子,不可能的,对不对?世间人就是要人家一直对他好,对他比较不好就牢骚抱怨,他都不想自己对别人多好,我们付出去多少代价,所以说众生就是不知足,他只会抱怨而已,他不曾体谅我们的立场是什么?别人的立场是什么?如果交换我们有办法做到别人那样吗?没有办法体谅这样,所以我们要恭敬上辈的人,我们有办法,要你恭敬对不起我们的人,实在不太可能,所以我们要学到像普贤菩萨,十方又三世,三世就是现在、过去、未来,未来就是包括一切众生,这个没有办法做到这样子,这个要绝对的平等心,才有办法做到这样,所以说意业要常敬,这是讲一讲而已,实在很难。【既知诸佛遍一切处、尘刹身毛、】一个毛孔当作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皆有无尽佛身、安得不随时随处、常修礼敬。

  ○二别显

  【经】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这个不是读作不可说不可说,这是这样读法,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这个要诗作不可说不可说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每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那么多,一一身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你看看每一个身体,又遍礼这么多叫做事事无碍,多身礼一佛,多身礼多佛,一身礼多佛,多身礼多佛,统统可以合用,不可说不可说这个要运用得当,运用不当会误解意思。有一位老菩萨来这里哭,她很痛苦,很痛苦。我说:老菩萨你哭什么?说:家境又不是很差,我女儿却待不住,我们又不是不帮她,奇怪怎么要走这条路。我说:做什么工作?她就说:不可说不可说。我说:这句话不是用在这个地方,不可说是表示很多的意思,她的意思是不可以说不可以说。我说:意思弄错了,不可说用在这里。还真厉害,用得还稍微有点意思,不可说不可说,所以我们以后如果不好意思说,都说不可说不可说。底下看小字:

  【记】“一一佛所”句、多身礼一佛、多身礼多佛也。“一一身”句、一身礼多佛、多身礼多佛也。】都是一跟多在交换而已,【多礼一、多礼多、一礼多、一礼一】就是都多加一个佛,一佛礼多佛,一佛礼一佛,这【四句、皆于一身礼一佛上显、】一身礼一佛上显现出来,【心能转境、将一切质碍境转为唯心、】所以,【棹子枱凳】这个念xǐ,欢喜的喜,一个木再一个台,这个是草,一种茅草,凳就是没有靠背的椅子,没有背的椅子,以前人家的圆板凳,枱凳就是说用草纺织的椅子,没有靠背的椅子,用草纺织的,后面没有靠背的椅子。【一切皆心、心通故一切融通、转成大光明藏。】一切唯心光明所现,就唯识学来讲所有的相分都是由见分所产生的,所以我们的物质,皆因我们的精神强烈地执著,执著所以产生错觉,不是圣人唯心所造,【所礼佛身、能礼我身、随光明藏转多。】所以,【常修转境观行、】因此,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修行的,要转境观行,观照唯心所造,所以你的心就安住于清净里。譬如说你见到金钱,你会说这是唯心所造,你见到女色这是唯心所造,一切境界皆是虚妄,所以你慢慢观照,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什么境界现前你就不会被迷惑,你密密地观照,你二十四小时密密地观照。前两天有一位比丘尼写信给我,她说:我住在茅蓬,我自己一个人修行比较好,还是两个人修行比较好,请法师帮我订早晚课,早晚课要怎么做?所以我就告诉她:如果遇到明师,明心见性,即心即佛,一人修也行,两人修也行,一百人修也行,一千人一起修行,乃至无人一起修行也行,因为本来面目,就没有寂寞这个名词,如果没有明心见性,顿明心地和无生法,就是十人修也没用,一百人修也没用,所以说不遇出世大法明师,枉服大乘法药,你没有遇到出世间大彻大悟的明师,枉费你修大乘法,因为你究竟都在那里团团转而已,在相上打转不能会归到自性,所以我们一定要转境变为唯心,就是唯心,【生处转熟、自然转动、】生处就是我们没有做过法界观,我们当然要转熟一点,所以自然转动,【而能现一身拜多佛、多身拜多佛。即或未转动、亦要信得诸佛境界、法尔如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底下。

  ○辛三总结二、壬初显无尽二、癸初别明虚空二、先反显

  【经】虚空界尽、我礼乃尽。】我们没有办法,我们众生怎么说虚空尽,一个就不太受得了了,还说虚空尽,虚空界所有的众生他都尊重,你想想看吓死人了,虚空界尽,虚空界怎么尽,虚空界怎么尽?我的礼才尽,礼敬诸佛,就是说尊重每一个众生,包括猪、狗、羊,一切有能力的、没有能力的,赞叹的、毁谤的、有钱的、没钱的、贫穷的、男的、女的、孩子、残障、精神病的,统统尊重。菩萨这种是何等的胸量,要是我,我哪有办法做到这样,那个没有办法。一个对不起我们,我们就快受不了了,真的没有办法如此,我看不只是我而已,你们也是没办法。所以普贤菩萨修这种行,实在是不得了的。

  【记】虚空界无尽、而言尽者、反显我礼无尽也。

  ○后顺释

  【经】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因为虚空界不可尽,所以我此礼敬无有穷尽,这个和地藏王菩萨所发愿一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大家都知道地藏菩萨的伟大,就是不知道普贤菩萨的伟大,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是不得了的愿,我初学佛时看到这一句吓一跳,我说这个世间有人发这种愿,地狱的众生怎么度得完?活人都度不完了,都已经度得很懒,想跑到山上躲起来了。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但是我们如果再看普贤菩萨十大愿都是虚空界:虚空界尽,我礼乃尽,因为虚空界不可尽,所以礼敬无有穷尽,包括普皆回向都是这么说,吓死人了发这种愿,所以为什么说普贤菩萨他的伟大,伟大到说大行普贤菩萨,有人把他读作大xíng,大行是走路很大步,美国人那种走路很大步的,才叫做大xíng,大行就是走路很快很大步,大行hèng(有注音为héng)就是愿力很大,愿力很大。美国人叫作大行,我不就叫小行,读要读好,大行hèng普贤菩萨,所以大行普贤菩萨骑象,骑象,象有六只牙,六只牙,六只牙表示六度,六度,六只牙,表示六度,所以普贤菩萨他骑象表示忍辱负重,他这种深责重任无怨无悔,发大菩提心,就是没有什么怨恨,所以说要伟大,就要像普贤菩萨这样的伟大,吓死人的伟大,那种忍辱,忍辱得……,所以普贤菩萨不曾有抱怨,不曾有不满,不曾有不满,他的心没有恨,无论别人如何对他,他都是礼敬,礼敬。我们比得上普贤菩萨的一根毛吗?连一根毛都比不上,无法可比。底下:

  【记】顺释虚空无尽、发无尽之行愿、礼体俱到也。

  ○癸二总列余三

  【经】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界也不可尽,众生的业怎么能尽呢?【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我的礼敬才尽。后面还有一句更伟大:【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记】如是者、以虚空一法、例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三法。此横说一一无尽、以显礼敬行愿无有穷尽。】底下看中间的黑字,这个才伟大。

  ○壬二彰无间

  【经】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怎么得了,你怎么去形容他呢?念念相续,每一念出来都是礼敬诸佛,到普皆回向,还无有间断,就是不曾休息不曾停止,身语意,三业没有疲倦,不曾喊累,打哈欠也继续礼敬诸佛,他不曾喊累,说真的我们没有办法这样子,没有办法,这个实在是……。所以如果讲到这个,我们发菩提心算什么?菩萨这个算是什么心?这实在是不得了,无量无边,所以菩萨值得我们礼拜、礼敬,不是没有道理的,不是没有道理的。人家发这种愿,我们敢吗?你敢发……别说什么,别说发普贤菩萨尽虚空界、遍法界,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不要发这样的愿,你就发:我今生碰到的一切众生,无论遇到哪一咱众生,我都不埋怨,我自己能有头脑有智慧安排事情能安排得恰到好处,不要被骗,不要被拐,而引发我们的恨,该处理的我们处理,不该处理的能处理妥当。你发这种愿,说:我一生一世不抱怨,而且精进不退,礼敬众生这样就好,这样就好。今生不要说虚空界、未来际,都不要说那一些,今生这样就好了。我看发愿的头三天,可能不会发脾气,三个月就很忍耐了,三年,依我看……孔子的弟子里面只有颜渊三月不违仁,只有颜渊(颜回)这个学生三个月没有违背仁慈,三个月,颜渊才三个月而已,而我们呢?没有办法。你们可能有办法。小字的。

  【记】礼敬无间、乃普贤菩萨由大悲心故、代众生礼拜、而发无尽行愿、念念相续、】念念相续,【三业】身口意【无有疲厌、】就是没有疲倦,【竖说礼敬诸佛之行愿无有穷尽。此礼敬一行、既无间断之时、余九行愿、】九种行愿,【即不暇行矣…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