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行願品親聞記>講記▪P11

  ..續本文上一頁所有的功德,施舍一點就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因爲他與空性會合。我們世間人就沒有辦法這樣子,所以佛就這樣講,在《佛遺教經》就這樣講:你布施一百個惡人,不如布施一個善人,布施一百個善人,不如布施一個持五戒的人,布施一千個持五戒的人不如布施一個沙彌,布施一萬個沙彌不如布施一個比丘,布施一萬個比丘不如布施一個持戒清淨的人,布施持戒清淨的人,不如布施一個發大菩提心的大修行人。因爲我們衆生由點所産生的叁度究竟的交會,這個就演變成我們的業力、業識,佛不一樣,佛布施給持戒清淨的比丘和拿去喂狗都一樣,他都不會起心也不會動念,他恢複本來的面目,但是我們凡夫當然要有選擇,因爲凡夫沒辦法這樣子,所以我們衆生沒有辦法做到像普賢菩薩這樣子。人家如果對不起我們,我們要對他恭敬說真的很困難,很困難。在這個世間人家對不起我們,我們不一直不理他,這已經是聖賢的人才有辦法做到這樣子。在這個世間人家對不起我們,我們真的也不抱怨也不解釋,也不報複,這個世間有幾個人能做到這樣子,不可能的,對不對?世間人就是要人家一直對他好,對他比較不好就牢騷抱怨,他都不想自己對別人多好,我們付出去多少代價,所以說衆生就是不知足,他只會抱怨而已,他不曾體諒我們的立場是什麼?別人的立場是什麼?如果交換我們有辦法做到別人那樣嗎?沒有辦法體諒這樣,所以我們要恭敬上輩的人,我們有辦法,要你恭敬對不起我們的人,實在不太可能,所以我們要學到像普賢菩薩,十方又叁世,叁世就是現在、過去、未來,未來就是包括一切衆生,這個沒有辦法做到這樣子,這個要絕對的平等心,才有辦法做到這樣,所以說意業要常敬,這是講一講而已,實在很難。【既知諸佛遍一切處、塵刹身毛、】一個毛孔當作一個叁千大千世界,【皆有無盡佛身、安得不隨時隨處、常修禮敬。

  ○二別顯

  【經】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身、】這個不是讀作不可說不可說,這是這樣讀法,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刹,這個要詩作不可說不可說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佛。】每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身,那麼多,一一身遍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佛,你看看每一個身體,又遍禮這麼多叫做事事無礙,多身禮一佛,多身禮多佛,一身禮多佛,多身禮多佛,統統可以合用,不可說不可說這個要運用得當,運用不當會誤解意思。有一位老菩薩來這裏哭,她很痛苦,很痛苦。我說:老菩薩你哭什麼?說:家境又不是很差,我女兒卻待不住,我們又不是不幫她,奇怪怎麼要走這條路。我說:做什麼工作?她就說:不可說不可說。我說:這句話不是用在這個地方,不可說是表示很多的意思,她的意思是不可以說不可以說。我說:意思弄錯了,不可說用在這裏。還真厲害,用得還稍微有點意思,不可說不可說,所以我們以後如果不好意思說,都說不可說不可說。底下看小字:

  【記】“一一佛所”句、多身禮一佛、多身禮多佛也。“一一身”句、一身禮多佛、多身禮多佛也。】都是一跟多在交換而已,【多禮一、多禮多、一禮多、一禮一】就是都多加一個佛,一佛禮多佛,一佛禮一佛,這【四句、皆于一身禮一佛上顯、】一身禮一佛上顯現出來,【心能轉境、將一切質礙境轉爲唯心、】所以,【棹子枱凳】這個念xǐ,歡喜的喜,一個木再一個臺,這個是草,一種茅草,凳就是沒有靠背的椅子,沒有背的椅子,以前人家的圓板凳,枱凳就是說用草紡織的椅子,沒有靠背的椅子,用草紡織的,後面沒有靠背的椅子。【一切皆心、心通故一切融通、轉成大光明藏。】一切唯心光明所現,就唯識學來講所有的相分都是由見分所産生的,所以我們的物質,皆因我們的精神強烈地執著,執著所以産生錯覺,不是聖人唯心所造,【所禮佛身、能禮我身、隨光明藏轉多。】所以,【常修轉境觀行、】因此,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修行的,要轉境觀行,觀照唯心所造,所以你的心就安住于清淨裏。譬如說你見到金錢,你會說這是唯心所造,你見到女色這是唯心所造,一切境界皆是虛妄,所以你慢慢觀照,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什麼境界現前你就不會被迷惑,你密密地觀照,你二十四小時密密地觀照。前兩天有一位比丘尼寫信給我,她說:我住在茅蓬,我自己一個人修行比較好,還是兩個人修行比較好,請法師幫我訂早晚課,早晚課要怎麼做?所以我就告訴她:如果遇到明師,明心見性,即心即佛,一人修也行,兩人修也行,一百人修也行,一千人一起修行,乃至無人一起修行也行,因爲本來面目,就沒有寂寞這個名詞,如果沒有明心見性,頓明心地和無生法,就是十人修也沒用,一百人修也沒用,所以說不遇出世大法明師,枉服大乘法藥,你沒有遇到出世間大徹大悟的明師,枉費你修大乘法,因爲你究竟都在那裏團團轉而已,在相上打轉不能會歸到自性,所以我們一定要轉境變爲唯心,就是唯心,【生處轉熟、自然轉動、】生處就是我們沒有做過法界觀,我們當然要轉熟一點,所以自然轉動,【而能現一身拜多佛、多身拜多佛。即或未轉動、亦要信得諸佛境界、法爾如是、豎窮】叁際【橫遍。】十方。底下。

  ○辛叁總結二、壬初顯無盡二、癸初別明虛空二、先反顯

  【經】虛空界盡、我禮乃盡。】我們沒有辦法,我們衆生怎麼說虛空盡,一個就不太受得了了,還說虛空盡,虛空界所有的衆生他都尊重,你想想看嚇死人了,虛空界盡,虛空界怎麼盡,虛空界怎麼盡?我的禮才盡,禮敬諸佛,就是說尊重每一個衆生,包括豬、狗、羊,一切有能力的、沒有能力的,贊歎的、毀謗的、有錢的、沒錢的、貧窮的、男的、女的、孩子、殘障、精神病的,統統尊重。菩薩這種是何等的胸量,要是我,我哪有辦法做到這樣,那個沒有辦法。一個對不起我們,我們就快受不了了,真的沒有辦法如此,我看不只是我而已,你們也是沒辦法。所以普賢菩薩修這種行,實在是不得了的。

  【記】虛空界無盡、而言盡者、反顯我禮無盡也。

  ○後順釋

  【經】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因爲虛空界不可盡,所以我此禮敬無有窮盡,這個和地藏王菩薩所發願一樣。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所以大家都知道地藏菩薩的偉大,就是不知道普賢菩薩的偉大,地藏菩薩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是不得了的願,我初學佛時看到這一句嚇一跳,我說這個世間有人發這種願,地獄的衆生怎麼度得完?活人都度不完了,都已經度得很懶,想跑到山上躲起來了。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但是我們如果再看普賢菩薩十大願都是虛空界:虛空界盡,我禮乃盡,因爲虛空界不可盡,所以禮敬無有窮盡,包括普皆回向都是這麼說,嚇死人了發這種願,所以爲什麼說普賢菩薩他的偉大,偉大到說大行普賢菩薩,有人把他讀作大xíng,大行是走路很大步,美國人那種走路很大步的,才叫做大xíng,大行就是走路很快很大步,大行hèng(有注音爲héng)就是願力很大,願力很大。美國人叫作大行,我不就叫小行,讀要讀好,大行hèng普賢菩薩,所以大行普賢菩薩騎象,騎象,象有六只牙,六只牙,六只牙表示六度,六度,六只牙,表示六度,所以普賢菩薩他騎象表示忍辱負重,他這種深責重任無怨無悔,發大菩提心,就是沒有什麼怨恨,所以說要偉大,就要像普賢菩薩這樣的偉大,嚇死人的偉大,那種忍辱,忍辱得……,所以普賢菩薩不曾有抱怨,不曾有不滿,不曾有不滿,他的心沒有恨,無論別人如何對他,他都是禮敬,禮敬。我們比得上普賢菩薩的一根毛嗎?連一根毛都比不上,無法可比。底下:

  【記】順釋虛空無盡、發無盡之行願、禮體俱到也。

  ○癸二總列余叁

  【經】如是乃至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界也不可盡,衆生的業怎麼能盡呢?【衆生煩惱盡、我禮乃盡、】我的禮敬才盡。後面還有一句更偉大:【而衆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記】如是者、以虛空一法、例衆生界衆生業衆生煩惱叁法。此橫說一一無盡、以顯禮敬行願無有窮盡。】底下看中間的黑字,這個才偉大。

  ○壬二彰無間

  【經】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這怎麼得了,你怎麼去形容他呢?念念相續,每一念出來都是禮敬諸佛,到普皆回向,還無有間斷,就是不曾休息不曾停止,身語意,叁業沒有疲倦,不曾喊累,打哈欠也繼續禮敬諸佛,他不曾喊累,說真的我們沒有辦法這樣子,沒有辦法,這個實在是……。所以如果講到這個,我們發菩提心算什麼?菩薩這個算是什麼心?這實在是不得了,無量無邊,所以菩薩值得我們禮拜、禮敬,不是沒有道理的,不是沒有道理的。人家發這種願,我們敢嗎?你敢發……別說什麼,別說發普賢菩薩盡虛空界、遍法界,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不要發這樣的願,你就發:我今生碰到的一切衆生,無論遇到哪一咱衆生,我都不埋怨,我自己能有頭腦有智慧安排事情能安排得恰到好處,不要被騙,不要被拐,而引發我們的恨,該處理的我們處理,不該處理的能處理妥當。你發這種願,說:我一生一世不抱怨,而且精進不退,禮敬衆生這樣就好,這樣就好。今生不要說虛空界、未來際,都不要說那一些,今生這樣就好了。我看發願的頭叁天,可能不會發脾氣,叁個月就很忍耐了,叁年,依我看……孔子的弟子裏面只有顔淵叁月不違仁,只有顔淵(顔回)這個學生叁個月沒有違背仁慈,叁個月,顔淵才叁個月而已,而我們呢?沒有辦法。你們可能有辦法。小字的。

  【記】禮敬無間、乃普賢菩薩由大悲心故、代衆生禮拜、而發無盡行願、念念相續、】念念相續,【叁業】身口意【無有疲厭、】就是沒有疲倦,【豎說禮敬諸佛之行願無有窮盡。此禮敬一行、既無間斷之時、余九行願、】九種行願,【即不暇行矣…

《<普賢行願品親聞記>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