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讲记▪P14

  ..续本文上一页。又“如说修行”,不外止持二法。】止持跟作持,止持还有作。止持就是消极地止恶,作持就是积极地行善。一切的经典三藏十二部就是讲这两个,止持、作持,止恶作善的意思。止、作二法。【佛教诸恶不作即应止,】这个就是止持,要停止,【佛教众善奉行即应行。教作者】就是作持,【不作即无功德。如小儿不能作大人事,故亦无过,但不得超出世间。教止者不止,】该停你不停就是教你持戒你不持,【即有罪过。故欲上升者,常众善奉行。惧下堕者,当诸恶不作。佛以利生为事业,视大地众生犹如一子,故利益众生得佛欢心,以四摄法】四摄法,我们中就讲过了,(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摄受众生得佛欢心,勤修善根得佛欢心,不舍菩萨业得佛欢心,不离菩提心得佛欢心,】这些都能令佛欢喜,【皆法供养也。普贤菩萨财供即是法供,平等平等,何用校量,】因为通达空性是无法比较的,【为无观行无愿力之人,财供非供法者,而较量之,财供实不及法供功德之大。佛赞叹供养如来,故修供养,即是如说修行。须以义消文,切勿以文害义,谓普贤财供非法供。】如此是误解经典的意思,意思就是普贤菩萨财供即是法供。

  ○子三,正明校量

  【经】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我现在就是在供养你们法,你们现在听师父讲经,以前你们都供养师父三餐,现在我在供养你们法,【百分不及一,】你们布施给我的不及百分之一,【千分不及一,】不及千分之一,【百千俱胝】俱胝叫做万亿,意思就是百千万亿【那由他分,】百千万亿分之一。再来,【迦罗分,】迦罗分就是人毛的百分之一,把这根毛分成百分之一,【算分,数分,喻分,】用任何譬喻,【优波尼沙陀分,】就是极微,优波尼沙陀分就是极微,【亦不及一。】因为你所有的钱财就是供养几百亿也不能了生死,一句话就能够使你了生死,你若听师父的话,好好地持戒、念佛,老实念佛、老实持戒、老实用功,当下这一生你就能够了生死。

  【记】如前供养,若非普贤行愿,纵有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是以法供一念功德,分为百分,以一分与无量财供功德较量,不及其一也。“千分”又将法供一念功德分为千分,以一分与财供功德较量也。向下亦是将一念法供功德,分为百千俱胝之一分,乃至优彼尼沙陀分,与财供功德较量亦不及一。“迦罗分”竖析人身毫毛为百分也。】就是像针孔那么大的毛端,【“优波尼沙陀分”此云近少分,与微尘分为七分名邻虚分义同。】就是接受虚空,【言极微少也。

  ○癸二征释

  【经】何以故?】为什么?【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记】征:何以法供胜过财供?

  释:以尊重行愿因法故,出生诸佛果法故。

  ○辛三总结

  【经】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记】此亦同前,先以有尽反显,而后顺释供养无尽。

  ○庚四释忏悔业障三,辛初牒名

  【经】复次善男子,言忏除业障者。】我们人都会犯错,犯错要求忏悔,忏悔最大的意义是改过,而不是习惯的应付。我们常说惭愧,惭愧,忏悔、忏悔,忏悔就包括改过,这是最大的意义。最大的意义就是要改过,这才是真正的叫做忏除,你有忏有悔却没改过,这样没有用。

  【记】此牒名也。忏者忏其前愆,】以前的过失。【悔者悔其后过。】将来如果犯错。【身口意三业有过,皆障菩提涅槃,故须忏悔,不敢复作。】说忏悔要有两种力量,第一要有定力。你脾气不好或是没有办法控制欲望的引诱,第一要有定力,定力先伏住烦恼,譬如说你脾气很坏,我们现在学定力,先学如如不动,然后再用般若智慧来观照的力量再断掉烦恼,所以,忏悔一定要通过定跟慧的阶段,他才有办法完全说:他是真在求忏悔。我们一般来讲平常都是口头上忏悔、忏悔,忏悔、忏悔,这个大家都会讲,谁不会讲这些?就像现在的人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这么晚还打扰你。电话都不挂断,就开始讲:慧律法师,我讲给你听,不好意思,这么晚了还打电话吵你。说一句不好意思差不多三分钟,经过三分钟以后,他又说一句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这么晚了。最后要挂断:不好意思现在这么晚还吵你。他这句不好意思就是要延续他说话的时间,所以这种不是真的不好意思,真的不好意思的人不会那么晚打电话给师父,不会这样子,不会把人家吵起来,不听又不行。这是做个比喻。所以这个忏除,忏悔一定要包括改过,这才是真正的所谓的忏悔,只是流眼泪那有什么用,对不对?流眼泪、流眼泪。有一位妇人脾气很坏,儿子不听话,联考没考中差点把他打死,后来她来拜忏摩,唱得很大声,忏摩时把电灯关掉又很庄严,哭得很伤心,哭得很伤心,但脾气还是控制不住,还是控制不住。所以人只有肤浅的意识状态并没有真正的生命,人只有肤浅的意识状态,在应付这个世间种种的reaction,就是一种反射而已,并没有真正的透彻到生命的核心,生命的核心就是绝对的安详,那份宁静不需要借重任何的立场,宁静、安详没有任何条件,是绝对的,如果你一定要别人对我们好,我们心情都会爽快,有一天因为别人对我们不好,我们一定会痛苦,简单讲这个世间你只要借重某一种东西快乐,你就会因为那一种东西后悔和痛苦。譬如说你因为钱而快乐,有一天你就会因钱而痛苦。譬如说我整天都冀望我的先生,有一天你地因为你的先生痛苦又烦恼,你如果把你的希望都寄托在你的妻儿,有一天你就会为了你的妻儿痛心疾首,因为这是无常法变化的世间,你对他十年好,有时候因为一句话两个人就分开了,这个娑婆世界,这个叫做娑婆世界,你要先认识你的立场是什么?我们现在住的这个地方叫做娑婆世界,不是叫极乐世界,是绝对让你事事不如意,所以你要用什么心来活在这个世界呢?你如果事事不如意,你要把它当成这才是正常,人家对我们好,使我们觉得很快乐,这个不正常,这个不是正常的世间,这叫做娑婆世界,堪忍就是叫你要忍耐,忍耐,对,他也讲,不对,他也要讲,这个世间不可能他不讲话的余地,他不讲会贬低他的身份。有一种狂人他不贬低你,不能显示自己的存在,他是一定要嫌弃你,好也讲,坏也讲,好也毁谤,坏也毁谤,他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状况是什么?他不曾认识他自己的生命是什么?他好也讲,坏也讲,他不攻击跟伤害别人,他不能显示自己的存在,他为了要显示他高高在上,他就必须把别人看低,弄错了。记住!底下师父要讲一句:真正伟大的人是让别人统统伟大,而不是只有自己伟大,这才是伟大的人,真正伟大的人是让每一人统统伟大,做圣人,那才是真正伟大的人。如果愚笨的人就是说:你们都很傻只有我最行。这个世间就是这样子。所以要学菩萨的心肠,学佛,我们众生的哲学,这是最基本上的观念,你一定要弄清楚,所以来这个世间你就要先接受一切不如意的痛苦:这个世间本来就是这样,本来就是这样,没有办法!你要很平淡地接受这种事实。譬如说当老师,当老师,当老师,每天老师去:小朋友,小朋友,早!老师好!你们回家要孝顺父母,你要孝顺爸爸、妈妈。老师都很会讲,回家跟她的公公、婆婆吵翻天。明天去,老师来笑笑的:小朋友,好!教书,教书,因为她要教书,对不对?她拿薪水她不教他孝顺父母做什么?她一定要教他孝顺父母,对不对?教是这样教,所以老师最会讲,老师最不会做,她没有办法,气起来也是歇斯底里,一直抖、一直抖……。所以你不要说为人师表,当老师的就……。在学校是一种脸回到家气起来,你如果照几张照片:老师、老师,这就是你的嘴脸。(师父从上至下摩自己脸一下)羞死了。老师,因为老师也是一个无明的产物,他虽然知道道理,但是他没有大智慧的空性,他没有办法,压不过,他要忍,忍不住,他感性跟理性不能调和,他没有佛教的观念,对不对?他硬要压,所以老师也会得到精神分裂症,歇斯底里症,受不了,受不了,对不对?所以在这个世间的人,只要他没有碰到佛法,他就是不幸,他办法,他不晓得怎么办?书读二十几年读到博士,到最后变成博土,底下那一划比较长,像我的朋友,我的朋友台大土木工程系的博士,来到这里很痛苦、很痛苦,我还要跟他上课,我们两个好朋友还要跟他上课,好好地跟他讲,对不对?这个人家的私事,他老婆的事情这不可以讲,这种没有道德我不会造口业的,我是不会这样子,所以一个读到台湾大学的博士,我说:你也好了,读到三十七、八岁,拿到台大博士,我说:你再来呢?他说要再到美国拿超博士,读一读,我说:你太太不在了。 一个女众她没有学佛,你一直读硕士读博士,读一读,整天都在做研究这样子,你太太要怎么办?脑袋坏了,对不对?要是我,我不会这样子,我读博士叫我太太来坐在我旁边,叫她帮我查资料,要不然她会乱来,要不然她会乱来,她会跑出去……你就知道。如果先生只注意这一点,你就没有办法注意这一点,人是欲望的动物,先生一攻读博士,外面的男人,如果对他太太好一点就完蛋了,完蛋了,就完蛋了,这个我很了解,很了解,他说:你没结婚怎么什么都懂,懂,当然懂,听也听得很多、很多,所以说只有忏悔,只有一直求忏悔,或是像世间人这样,那个没有用,一定要有大智慧。底下:

  ○辛二释相二,壬初举所忏二,一正举

  【经】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贫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

  【记】“菩萨自念”是发菩提心能知痛痒,】观照自己,【起觉照之人也。】觉悟,觉照的人,【自念者,自…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