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终一刹那就到极乐世界了,整天都念,整天整夜,被人说是疯子也甘愿,没有关系疯子就疯子,疯子结果能够到极乐世界,你没疯才没去极乐世界,对不对?所以说如果能够往生,疯子也没关系,看你要怎么说都没关系,【如前已释。
到极乐世界、不但见阿弥陀佛、并见文殊、普贤、观音、弥勒诸大菩萨。梵语文殊师利、此云妙吉祥。普贤菩萨行遍法界曰普。】就是说他普度众生的十大愿是遍法界,【位邻极圣曰贤。】他的位接近极圣,就是佛,接近佛这个叫做贤,【观自在菩萨证耳门圆通、解六结、越三空、】这个就要在《楞严经》讲了,解六结就是动、静、根、觉、空、灭,是动、静、根就是六根,觉,觉悟的觉,空、灭,灭掉的灭,动、静、根、觉、空、灭,越三空就是破除我空、法空、空空叫做三空,【获二殊胜。】上启佛陀之诸法,下化众生的慈悲,得到两种殊胜,这个在《楞严经》有讲,这个地方要讲没有那么多时间。【梵语弥勒此云慈氏。】慈氏,非常地慈,仁慈。
【内中有疑难处、所言疑难者、普贤菩萨引导众生求生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为阿弥陀佛上首弟子、到极乐世界固应见也。若此土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何亦得见?
以菩萨已证法身、体普遍故、相用亦遍。】他的相作用也遍法界,【法身大士、】把笔拿起来,法身大士就是证悟本性的称呼,证悟到平等性智的称呼,叫做法身大士,简单讲就是明心见性,见什么?见无相法,无相叫做法身,所以法身就是【无处不现身、】为什么?因为他法界无身,无身,应众生心为身,【故无处不得见。有大福报故。色相端正威严。性具修显功德、悉皆得见。“其人”即诵《普贤行愿品》之人。因诵《普贤行愿品》功德、】刹那间【报终】就是临命终,【弹指之顷、】一刹那,【即于西方莲花化生。自见从莲花化生已、即蒙佛授记、】蒙佛授记,佛就跟我们摩顶,我们现在给谁摩顶呢?给谁摩顶呢?给剃发女郎摩顶,去就帮你理头发,有一阵子我的手扭到了,手扭到了不能弯,不然我的头发都自己理,自己理,后面都看不到,会留几根下来像在拜天公,看不到。师父,你后面没理干净。没有办法都理不干净,所以我现在理发都自己理,那个时候扭到手没有办法,去拜托人家理,我理发一定尽量选男众,如果没有男众都选五十几岁的,五十几岁的。我没有给小姐理发的,绝对没有给小姐理,都选最丑的,最丑的那种,很丑的,五十多岁当祖母的,当祖母的。那是不得已的,那个时候没有收这些徒弟。再来,蒙佛授记就是摩顶授记,【当来于某世界成佛。
《观无量寿佛经》说:西方莲台有九品。今略说之。
上品上生生因、发三种心:一者至诚心。】至诚恳切的心,这个至诚恳切的心非常不简单,至诚恳切的心就是理智、感情,达到了非常的平衡点,这个说我对佛非常地恭敬,但是同时具足无生,我们如果对佛恭敬,恭敬得念到佛就哭,那是感性,那个太感性了,太过感性了,至诚恳切的心,至诚心,所以至诚恳切的心就是感性跟理性达到非常balance,就是平衡点,他对佛非常地恭敬,而且他通达到自己也有佛性,一切法无生,自佛、他佛统统平等,你如果简单就事相来讲就是对佛恭恭敬敬,对经典恭恭敬敬,至诚恳切,每天都跪在佛陀面前拜佛、念佛、用功,求生极乐世界,佛你要来接引我,不然我要磕破头,佛你要来接引我,不然我要磕破头这样子。像平因法师,平因法师,他是读师大附中的,那个时候我是读建国中学,两个人晚上在图书馆都碰到面,所以平因师算是在高中大家在图书馆认识的,平因师读书很厉害,他考上交通大学,他考上交通大学的时候,我就度他,我就度他,度他的时候他就信佛,他很伟大,这个孩子他就……平因师,他在大学就持八关斋戒了,就等于放弃课业,所以课业都随便读,读交通大学他就随便读了,他是出家命就是出家命,很厉害,他一听到佛法知道世间的学问都是糟糠,发个愿他要出家,他亲近忏公,我先剃度,我说:我先去,我先剃度,我先剃度你跟在后面,所以他差不多慢我四、五年,他慢我四、五年,学佛的时间比我慢,他在拜佛……,一开始他的个性很刚强,非常刚强,他以前的个性不是这样子,所以他最近来那个一百八十度,不一样,现在很谦虚人又很好,那个时候初学佛跟我一样年轻气盛,他很狂、我慢、骄傲,会读书的孩子差不多都是这样,会读书,这个不是在赞叹,差不多都是这样,骄傲、狂妄、自负都是这样,他考上交通大学是第一志愿考进去的,他的分数能上台湾大学,不简单的,他很厉害。他在忏公那里拜佛,他拜佛拜下去都一定有声音,(师父拿醒木击桌面发出“咚、咚”声)这样子,忏公就跟他开示,那个时候就:见章,他叫做杨见章。他现在不在,我泄他底没有关系。见章,要用功心地要下功夫。意思是说不必磕得这么用力,平因如果来你注意看,那里黑黑的那个就是拜佛的,他一天六百拜,很不简单,我看得很感动,那个时候我跟他都在莲因寺,看他在修行看得很敬佩,他耍狠招的硬拼,硬拼要求往生。那个时候心地法门不够,拜得让忏公很不高兴。有蒲团他偏不拜,他一定要磕得很大声,有一次拜得使忏公很生气,他拜,拜得很大声,忏公走过去,说:见章,来,这里是水泥地比较大声。比较硬,因为里面是木板,里面是木板。大殿铺木板磕下去比较不会痛,你知道吗?磕下去很大声但是不会很痛,拜得师父很生气,叫他不要这样拜。见章,来,后面比较硬,后面是水泥地(师父笑)。意思是说修行不要耍狠招,只是一直要拼,一直要拼,拼要有方法,你知道吗?要慢慢的,要柔和。所以后来才发现人家高僧大德说一句话:修行是点滴功夫,慢慢地煎,慢慢地熬、慢慢地来这样、这样,真的,所以忏公如果在拜佛:南……无……阿……弥……陀……佛……。如果睡眠不足的话,拜下去会睡着的,都不知道要爬起来,睡着了,拜到最后,怎么都没有爬起来,睡着了。慢、很慢,他就慢慢来,慢慢来,就是这样子。所以高僧大德的话我们要听,我们现在的人发至诚心都是很感性,听到佛法,生死重要,我一定要拼生死,我一定要向前走,要用功,他就这样拼这样拼,拼到最后没力气,没力气。一个比丘尼,她听到师父的佛法一下子就跑去出家,一下子就跑去出家,就说要闭关修行就跑到山上,跑到山上,她很感恩师父,后来有一天下山没力气了,修得脸色发白。我说:你怎么修的?她说:我听到师父的录音带以后发心出家,耍狠招一下子就剃度,就剃度,剃度,剃度以后就躲到山上去说不管生死都要拼,拜佛念佛,一直拼一直拼,她不知道修行是长久的事情,生病都不吃药,就这样一直拜,一直拜,她说要拜到死,结果死不了,死不了,结果搞得全身都是病,搞得妇女病都出来,赤白带,赤白带,赤白带一直出来,月经不顺,经期不调开始一直痛苦,跟人家说又不好意思,不说又很痛苦,要拼,都快死了,如果不拼,是这样哀哀叫。这个就是错误的修行,身体都不管它。她的意思是说死也要念佛,没错,但是你现在是人,你要生活,这个就像我以前的观念,以前的观念。持午,就算会死我也要持午,持午,结果吐了很久,吐五年吐不死,也是没有办法,要吃,不然要怎么办?我们人在修行,久了就会改变观念,所以要听两种人的话,要听大智慧人的话,第二要听有经验人的话,师父如果跟你讲的那个就是十几、二十年累积的经验,你要听师父的好言相劝,你才不会步上错误的后尘,这样你知道吗?就是要听,那个善知识两三的跟你劝告,修行不是耍狠招硬要搞死自己,结果死不了在那里,佛也念不出来很痛苦,不要这样子。再来,所以说至诚心我们要善用之。【二者深心。】深心就是坚固不坏,永远不改变,这个不是那么简单,深心如果用现在的比喻就是钢钉钉入墙壁你拔不出来,那个叫做深心,用这种比喻印象最深,钢钉钉入墙壁,再用榔头钉进去,钉进去任你怎么拔都拔不出来,深心就是到死你不要想改变我的观念,我就是要一句佛号念到死,看你有没有我的办法,对不对?我常说单单发这个心就往生了,你只要发一个深心就往生,要不然《净土圣贤录》,他是怎么往生的?他是怎么往生的?你去看《净土圣贤录》,千千万万个人往生,那不就编一套骗我们的,对不对?释迦牟尼佛不就大妄语,对不对?所以说要深心坚固不坏。【三者回向发愿心。】回向发愿把你所修行回向极乐世界,回向极乐世界。
底下:【至诚心即直心、直心正念真如、】真即是不假,悟到空性叫做真,如就是不动,【即念法身佛、此一念即念遍十方三世佛矣。此即智慧心培慧、深心乐集诸善行、】乐集诸善行,欢喜的只要是善他就去做,就是大、小善事都做,【即培福也。】有一间道场我们来培福,这样就很好了,讲堂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事情。所以我常常告诉诸位:讲堂是我们出家人、在家人,把它当做自己家,一个是十方的道场,没有一样是属于我的,大家都可以来,所以回家的感觉真好,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自己的家,常常回来,常常回来。【回向发愿心、即大悲心。以大悲心化度众生、即福即慧。具三心者、必生上品。
复有三种众生。
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叫你要戒杀、持戒。
【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方”就是遍十方,等就是平“等”一切法。遍十方双是平等一切法就是大乘的别名,所以方等就是大乘的别名。
【三者修行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念的意思就是随时注意、恭敬的意思。六念就是说内心念佛,这个念佛跟我们那个念佛不一样,就是思惟佛的恩德、慈悲,修六念就是说心中有佛,常常念佛的愿力、慈悲心,佛的智慧,念法是心中具足真理。念僧呢?就是出家人的外相清净福田僧。念天呢?天就是光明,行十善的人。念戒:戒是佛之正…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