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讲记▪P39

  ..续本文上一页刚上师,密宗我灌过好几个顶,也开过好几个顶,后来没有办法密宗不容易,还是回归来念佛,老实念佛。这是说供养。

  【记】底下。看下面小字的,读一下就知道,【最胜花鬘,胜过一切也。最妙华鬘,妙有华鬘也。华鬘分说,最胜妙之华,最胜妙之鬘。合说。以最胜妙华,贯穿成鬘,供养如来。佛固不用人供,但行菩萨道要成佛,必须供佛。表法,华者心华,】因地心,果地觉,【唯心所现。又智慧华也。鬘者鬘网,】把这个花连接起来,【智慧重重也。“香”表戒定慧香。“伞盖”表法性理体,为大白伞盖也。】大白伞盖,人家常常在说:【以伞盖供佛,愿佛荫覆众生之意。前二偈皆三句供具,末一句正供养。

  第三一偈表胜解深信。长行】长行文就是前面所讲的,【先信后解,此偈颂先解后信。众生对于佛法,或先解后信,或先信后解,各有其义。先解后信,拣非迷信,先信后解。即是从信起解,解以成信。】简单讲就是完全为了培养信心,你如果了解,你就渐渐对佛教、佛深具信心,假使有研究经典、时间比较短的人,但是他一下子就深信佛法,他就是解比人家更清楚,等于解比人家更清楚,因为你所有的解都自这个信,你如果宿世的善根,听到就深信不已,你就等于了解佛法一样。我对净土法门绝对不怀疑,那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典你都能,深信不疑。【如《华严经》中贤首品,即先信而后解,大开圆解,】大开圆解就是大彻大悟的意思,【有深信胜解,即信得澈底。】信得很彻底。【三世佛者。过去佛久已涅槃,现在佛现座道场,未来佛九法界众生皆是。乃至一跳蚤亦具佛性,皆未来佛,一一佛前,皆以普贤行愿,普遍供养。普贤行愿,弥遍法界,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无时无处不修供养。

  ○庚四忏除业障

  【经】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我昔所造诸恶业,”我以往所造的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从身体、语言、心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记】恶业极多,】我们的恶业很多又很重,【束广为略,不出十恶业。

  无始即】就是没有一个开始,【无头,】有时候人家会曲解为没有头,因为基督教是说有始,天主教,有始,回教也有一个开始,譬如说基督教说七千多年前,上帝耶和华创造人类天地万物,人家依照他的形象,肋骨拿起来吹一个风,他就会呼吸,会呼吸,是吧。土捏一捏叫做亚当,肋骨拿起来说叫做夏娃,当然这是他们说的,佛,他就不是这么说,我们人是由无明的业而来,你不能说出时间性来,讲出一个时间性,就落入了比较推论法,简单讲就是犯了一个logical,logical就是逻辑,犯了一个逻辑的严重的错误,就是第一因问题,所以基督教、天主教或是回教,没有办法解释这个第一因,没有办法解释这个第一因,没有办法,你说七千年前的上帝,那么七万年前是什么?不要说七万年前,七亿年前是什么?七亿年,不要说七亿年,七百亿年前是什么?你说从上帝开始,上帝的以前是什么?所以这一直没有办法,没有办法有一个答案,所以佛讲无始,无始的旁边写三个字:“方便说”。根本就不生不灭的,哪里无始……。始是对终讲的,终是对始讲的,因为无明才讲无始,因为没有智慧,卡到意识的观念,意识,因为从推论的意识状态里面去衍生出来,所以它是一种累积的数目,既然这个累积的数目就是有一个开始,这个开始就是一个假设,假设,正因为人类的思想、智慧有限,他有一个limit就是极限指数,先有一个limit,因为人类的智慧有限,所以,不假设,他没有办法来解释宇宙天地万物,因此,在人类的有限的思想界限之下,他必须有一个假设,所以必须讲出一个什么?开始,有始。佛教讲无始,无始是因为破除外道的有始,讲无始就是要破除外道的有始,但是方便说而已,释迦牟尼佛讲无始,那是因为无明的关系,法执不破所以有无始,法执主破一切法毕竟空,你讲无始也是个观念,连这个观念都不可以有,因为无始它是对无终讲的,无始无终它也是一种形容,有所形容,也是离开本性上的东西,所以无始无终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强以形容本性的无始无终,因为没有办法的办法,只有用文字,但是无始无终是破外道,外道,破除外道的执著才说无始,其实无始也是错误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然没有一样东西,你又定位在哪里,没有可定位的地方,你讲什么无始呢?所以无始叫做方便说,为了破外道方便说,所以无始叫做无头,无头就是没有开始,没有开始。【有二义:

  一者一一众生,过去还有过去。过去还有过去,】从前,从前,再过去的一个从前,再过去还有一个从前,这个没有办法,【无头可寻,故曰无始。由无始贪嗔痴惑,使身语意生诸恶业。而此惑业又依无始不贪不嗔不痴之真如,不觉妄有。】不觉妄有就是你无法去查觉它,因为太微细了,譬如说你晚上要睡眠,晚上要睡眠,躺下去的时候就怎么样?不知不觉而睡着了。在座诸位,你晚上要睡着以前,你知道你要睡觉的举手,你晚上几点几分睡着,你告诉我,什, 么时候开始睡觉。你如果说:师父,我知道,我九点半正睡着,那个就是还没有睡着,因为你知道九点半,知道九点半你就是还没有睡着,睡着就是不知不觉睡着了,睡着了,人家叫你去看守田园,已经睡三、四个小时,爬起来,说:我差点睡着了。都已经睡三个多钟头了,差点睡着了。所以说不贪、不嗔、不疾之真如,不觉妄有,这个就是众生相,众生就是这四个字,你根本就没有去查觉,这个虚妄的有,虚妄的有,学佛的人他就是伟大,所以学佛的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如果贫病交迫,他也甘之如饴,为什么?因为他内心充满着大智慧,无量无边的智慧,无量无边的容忍、慈悲,他仅仅内在的智慧就不得了了,所以释迦牟尼佛说了一句非常伟大的话:入我门中绝不贫穷,出我门外不见得富有。这一句太棒了,太棒了!佛说:入我门中绝不贫穷。释迦牟尼佛真是讲得太好了,我看了这一句真的是拍拍自己的胸部,这个算胸部,胸前,幸好,幸好今生学到佛,听到佛法,这个佛不得了,实在太伟大了。“入我门中绝不贫穷”,所以每天都真的法喜、欢喜,欢欢喜喜地过日子,你说外面的那一些快乐,怎么跟这个比较呢?有一次我去中原大学上课,中原大学旁边有跳土风舞的,我那个时候去是现出家相,我那一天去讲唯识学,同学就说这个土风舞社的,土风舞社的这样跳这样跳,这样跳,沙漠情歌,在那边跳那个,就这样在那边跳,我都这样看、看、看。师父,你有什么感想?我说:看他能跳多久。跳到最后死翘翘,老是跳最后死翘翘,他也是一样要死的。所以学佛的人就是聪明,一眼就贯穿世间,透视,简单讲学佛的人一点都不迷糊,清清楚楚,高雄的国语就是这样子,清清楚楚。因此不觉妄有就是最大的病根。底下那一句,【既称妄有,】既然称为妄有,【实无头绪,】它本来就是假的没有一个开始,【故曰无始。此言无始妄本空。】虚妄本来就是空的,简单讲无始破除有始,因为虚妄有而假设存在,所以【信妄本空,】相信虚妄的本空,【知真本有,】知道这个真实的本性,是确确实实有的,知真本有,【即是广大胜解深信之心。】你如果听到这一句,你就不会和世间人计较了,你既然知道这个世间是虚妄的。诸位,你就会归到本性来,至今,我都常常劝告这些来参访的,大老远坐浏览车来的信徒:今天你们跋山涉水,包括有的从新加坡来,有的从马来西亚来的,我都诚心诚意地:你们从国外来。一个从阿根廷来,坐三十几个小时的飞机,转机来见师父。你们从大老远来,话说要参访善知识,我说:善知识在哪里?就在你的心中,今天你要把师父说的话放在心中细嚼慢咽让它消化,变成你自己的东西,你今天来参访师父才有用,今天不是来文殊讲堂,我煮一餐很丰盛请你们,很丰盛请你们,请师父开示一下,开示,请归讲习气照样存在,师父讲一讲,讲得不错,回去忘记了,你无法把师父讲的道理会归到人铁心中密密地观照,今天你来这一趟白费的,所以我们今天参访道场,简单讲就是凑热闹,凑热闹的。为什么?他就来,来,来,比较看哪一间道场煮得较好吃,这样子而已,你说参访,参访,要彻底地解决你内心的问题,才说是参访善知识,今天来师父跟你讲的你也当作 马耳东风,风马牛不相及,所讲的你不能拾起来嚼烂把它消化,这样你来参访有用吗?所以我现在常说拜山,要去一起去,去到那个地方,为什么?不能密密观照,毫不受益,毫不受益,因此我都劝告来参访的人,一定要把师父的话,把它咬碎吞下去消化,变成自己的营养,所谓营养就是智慧,这才是行的人,这才是真正在参访道场,要不然我在这里讲你在那里讲,我在这里讲她也在那里讲,对不对?没有办法,你跟她讲一讲叫她放下,等一下她就说:师父,我有事情跟你讲,一讲起就哭,我先生欺负我,如何打我,放不下,所以现在的参访变成是凑热闹,凑热闹,也不能说没有用,因为种善根,所以说无始妄本空,信妄本空,所以知真本有,要知道本性本来就有的,即是广大胜解心。【佛之所以为佛者,空本空之妄故。】第一个空当做动词,除掉,除掉那个自性本空的虚妄,叫做空本空之妄,第一个字这个空当做动词用,空掉本来就空的虚妄之相,【众生之所以为众生者,迷本有之真故。】本有就是没有增加东西,它本来就有的东西,你也不须增加,本来就有的东西。【又者经云: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似说无明有始。】所以才假设,似说就是不得已、勉强,【执此而言,诸佛已成佛,还有一念不觉时,如是即为谤佛。众生无始,本来是佛,盖约理接流之谈也。】就是说这样比较好讲,约理接流就是这样接下来比较好讲,【有其理…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