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剛上師,密宗我灌過好幾個頂,也開過好幾個頂,後來沒有辦法密宗不容易,還是回歸來念佛,老實念佛。這是說供養。
【記】底下。看下面小字的,讀一下就知道,【最勝花鬘,勝過一切也。最妙華鬘,妙有華鬘也。華鬘分說,最勝妙之華,最勝妙之鬘。合說。以最勝妙華,貫穿成鬘,供養如來。佛固不用人供,但行菩薩道要成佛,必須供佛。表法,華者心華,】因地心,果地覺,【唯心所現。又智慧華也。鬘者鬘網,】把這個花連接起來,【智慧重重也。“香”表戒定慧香。“傘蓋”表法性理體,爲大白傘蓋也。】大白傘蓋,人家常常在說:【以傘蓋供佛,願佛蔭覆衆生之意。前二偈皆叁句供具,末一句正供養。
第叁一偈表勝解深信。長行】長行文就是前面所講的,【先信後解,此偈頌先解後信。衆生對于佛法,或先解後信,或先信後解,各有其義。先解後信,揀非迷信,先信後解。即是從信起解,解以成信。】簡單講就是完全爲了培養信心,你如果了解,你就漸漸對佛教、佛深具信心,假使有研究經典、時間比較短的人,但是他一下子就深信佛法,他就是解比人家更清楚,等于解比人家更清楚,因爲你所有的解都自這個信,你如果宿世的善根,聽到就深信不已,你就等于了解佛法一樣。我對淨土法門絕對不懷疑,那就是叁藏十二部經典你都能,深信不疑。【如《華嚴經》中賢首品,即先信而後解,大開圓解,】大開圓解就是大徹大悟的意思,【有深信勝解,即信得澈底。】信得很徹底。【叁世佛者。過去佛久已涅槃,現在佛現座道場,未來佛九法界衆生皆是。乃至一跳蚤亦具佛性,皆未來佛,一一佛前,皆以普賢行願,普遍供養。普賢行願,彌遍法界,豎窮】叁際【橫遍,】十方,【無時無處不修供養。
○庚四忏除業障
【經】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我昔所造諸惡業,”我以往所造的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從身體、語言、心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記】惡業極多,】我們的惡業很多又很重,【束廣爲略,不出十惡業。
無始即】就是沒有一個開始,【無頭,】有時候人家會曲解爲沒有頭,因爲基督教是說有始,天主教,有始,回教也有一個開始,譬如說基督教說七千多年前,上帝耶和華創造人類天地萬物,人家依照他的形象,肋骨拿起來吹一個風,他就會呼吸,會呼吸,是吧。土捏一捏叫做亞當,肋骨拿起來說叫做夏娃,當然這是他們說的,佛,他就不是這麼說,我們人是由無明的業而來,你不能說出時間性來,講出一個時間性,就落入了比較推論法,簡單講就是犯了一個logical,logical就是邏輯,犯了一個邏輯的嚴重的錯誤,就是第一因問題,所以基督教、天主教或是回教,沒有辦法解釋這個第一因,沒有辦法解釋這個第一因,沒有辦法,你說七千年前的上帝,那麼七萬年前是什麼?不要說七萬年前,七億年前是什麼?七億年,不要說七億年,七百億年前是什麼?你說從上帝開始,上帝的以前是什麼?所以這一直沒有辦法,沒有辦法有一個答案,所以佛講無始,無始的旁邊寫叁個字:“方便說”。根本就不生不滅的,哪裏無始……。始是對終講的,終是對始講的,因爲無明才講無始,因爲沒有智慧,卡到意識的觀念,意識,因爲從推論的意識狀態裏面去衍生出來,所以它是一種累積的數目,既然這個累積的數目就是有一個開始,這個開始就是一個假設,假設,正因爲人類的思想、智慧有限,他有一個limit就是極限指數,先有一個limit,因爲人類的智慧有限,所以,不假設,他沒有辦法來解釋宇宙天地萬物,因此,在人類的有限的思想界限之下,他必須有一個假設,所以必須講出一個什麼?開始,有始。佛教講無始,無始是因爲破除外道的有始,講無始就是要破除外道的有始,但是方便說而已,釋迦牟尼佛講無始,那是因爲無明的關系,法執不破所以有無始,法執主破一切法畢竟空,你講無始也是個觀念,連這個觀念都不可以有,因爲無始它是對無終講的,無始無終它也是一種形容,有所形容,也是離開本性上的東西,所以無始無終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強以形容本性的無始無終,因爲沒有辦法的辦法,只有用文字,但是無始無終是破外道,外道,破除外道的執著才說無始,其實無始也是錯誤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既然沒有一樣東西,你又定位在哪裏,沒有可定位的地方,你講什麼無始呢?所以無始叫做方便說,爲了破外道方便說,所以無始叫做無頭,無頭就是沒有開始,沒有開始。【有二義:
一者一一衆生,過去還有過去。過去還有過去,】從前,從前,再過去的一個從前,再過去還有一個從前,這個沒有辦法,【無頭可尋,故曰無始。由無始貪嗔癡惑,使身語意生諸惡業。而此惑業又依無始不貪不嗔不癡之真如,不覺妄有。】不覺妄有就是你無法去查覺它,因爲太微細了,譬如說你晚上要睡眠,晚上要睡眠,躺下去的時候就怎麼樣?不知不覺而睡著了。在座諸位,你晚上要睡著以前,你知道你要睡覺的舉手,你晚上幾點幾分睡著,你告訴我,什, 麼時候開始睡覺。你如果說:師父,我知道,我九點半正睡著,那個就是還沒有睡著,因爲你知道九點半,知道九點半你就是還沒有睡著,睡著就是不知不覺睡著了,睡著了,人家叫你去看守田園,已經睡叁、四個小時,爬起來,說:我差點睡著了。都已經睡叁個多鍾頭了,差點睡著了。所以說不貪、不嗔、不疾之真如,不覺妄有,這個就是衆生相,衆生就是這四個字,你根本就沒有去查覺,這個虛妄的有,虛妄的有,學佛的人他就是偉大,所以學佛的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如果貧病交迫,他也甘之如饴,爲什麼?因爲他內心充滿著大智慧,無量無邊的智慧,無量無邊的容忍、慈悲,他僅僅內在的智慧就不得了了,所以釋迦牟尼佛說了一句非常偉大的話:入我門中絕不貧窮,出我門外不見得富有。這一句太棒了,太棒了!佛說:入我門中絕不貧窮。釋迦牟尼佛真是講得太好了,我看了這一句真的是拍拍自己的胸部,這個算胸部,胸前,幸好,幸好今生學到佛,聽到佛法,這個佛不得了,實在太偉大了。“入我門中絕不貧窮”,所以每天都真的法喜、歡喜,歡歡喜喜地過日子,你說外面的那一些快樂,怎麼跟這個比較呢?有一次我去中原大學上課,中原大學旁邊有跳土風舞的,我那個時候去是現出家相,我那一天去講唯識學,同學就說這個土風舞社的,土風舞社的這樣跳這樣跳,這樣跳,沙漠情歌,在那邊跳那個,就這樣在那邊跳,我都這樣看、看、看。師父,你有什麼感想?我說:看他能跳多久。跳到最後死翹翹,老是跳最後死翹翹,他也是一樣要死的。所以學佛的人就是聰明,一眼就貫穿世間,透視,簡單講學佛的人一點都不迷糊,清清楚楚,高雄的國語就是這樣子,清清楚楚。因此不覺妄有就是最大的病根。底下那一句,【既稱妄有,】既然稱爲妄有,【實無頭緒,】它本來就是假的沒有一個開始,【故曰無始。此言無始妄本空。】虛妄本來就是空的,簡單講無始破除有始,因爲虛妄有而假設存在,所以【信妄本空,】相信虛妄的本空,【知真本有,】知道這個真實的本性,是確確實實有的,知真本有,【即是廣大勝解深信之心。】你如果聽到這一句,你就不會和世間人計較了,你既然知道這個世間是虛妄的。諸位,你就會歸到本性來,至今,我都常常勸告這些來參訪的,大老遠坐浏覽車來的信徒:今天你們跋山涉水,包括有的從新加坡來,有的從馬來西亞來的,我都誠心誠意地:你們從國外來。一個從阿根廷來,坐叁十幾個小時的飛機,轉機來見師父。你們從大老遠來,話說要參訪善知識,我說:善知識在哪裏?就在你的心中,今天你要把師父說的話放在心中細嚼慢咽讓它消化,變成你自己的東西,你今天來參訪師父才有用,今天不是來文殊講堂,我煮一餐很豐盛請你們,很豐盛請你們,請師父開示一下,開示,請歸講習氣照樣存在,師父講一講,講得不錯,回去忘記了,你無法把師父講的道理會歸到人鐵心中密密地觀照,今天你來這一趟白費的,所以我們今天參訪道場,簡單講就是湊熱鬧,湊熱鬧的。爲什麼?他就來,來,來,比較看哪一間道場煮得較好吃,這樣子而已,你說參訪,參訪,要徹底地解決你內心的問題,才說是參訪善知識,今天來師父跟你講的你也當作 馬耳東風,風馬牛不相及,所講的你不能拾起來嚼爛把它消化,這樣你來參訪有用嗎?所以我現在常說拜山,要去一起去,去到那個地方,爲什麼?不能密密觀照,毫不受益,毫不受益,因此我都勸告來參訪的人,一定要把師父的話,把它咬碎吞下去消化,變成自己的營養,所謂營養就是智慧,這才是行的人,這才是真正在參訪道場,要不然我在這裏講你在那裏講,我在這裏講她也在那裏講,對不對?沒有辦法,你跟她講一講叫她放下,等一下她就說:師父,我有事情跟你講,一講起就哭,我先生欺負我,如何打我,放不下,所以現在的參訪變成是湊熱鬧,湊熱鬧,也不能說沒有用,因爲種善根,所以說無始妄本空,信妄本空,所以知真本有,要知道本性本來就有的,即是廣大勝解心。【佛之所以爲佛者,空本空之妄故。】第一個空當做動詞,除掉,除掉那個自性本空的虛妄,叫做空本空之妄,第一個字這個空當做動詞用,空掉本來就空的虛妄之相,【衆生之所以爲衆生者,迷本有之真故。】本有就是沒有增加東西,它本來就有的東西,你也不須增加,本來就有的東西。【又者經雲:一切衆生本來是佛。一念不覺,而有無明。似說無明有始。】所以才假設,似說就是不得已、勉強,【執此而言,諸佛已成佛,還有一念不覺時,如是即爲謗佛。衆生無始,本來是佛,蓋約理接流之談也。】就是說這樣比較好講,約理接流就是這樣接下來比較好講,【有其理…
《<普賢行願品親聞記>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