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讲记▪P47

  ..续本文上一页这样,你怪你先生是不对的,要怪你,他是凡夫,你能不应付他吗?你不简单应付一下,逃得过去吗?他不是圣人,对不对?所以这种事情不要埋怨,你学佛自己学偏了,所以说学佛的人就是一样这样生活,听经闻法把家里照顾好,对先生要非常地好,也一样的生活得正常一样,而且对她的先生要特别地好,你不能一眼珠子就把他束缚起来,你知道我在讲什么就好了,你一下子把他束缚起来,你想想看,他外面哪有可能没有女人。因此要以深智慧彻底地,彻彻底底地了解佛法,不能一下子就……,扭转力太大东西就断掉了,扭转力太大,你精进,使出的精进力太大,你们两个人不是出家,夫妻是在家,你们不是出家人,出家人我当然赞叹你精进,你是在家人,在家人就要按部就班来,慢慢、慢慢地感化,慢慢、慢慢地来,对不对?这才是佛法,我说:你所行非法,你那个不是佛法,释迦牟尼佛有这样叫你一听到佛法知道这个是生命,抛夫弃子,舍弃了先生,什么家庭都不顾,学佛的人常常说一句话:我先生我不要,我叫他到外面找女人,那个都没有关系,我都看得开。这个真正要归咎你,你常常说这一句,你先生以后真的会变成这样子,有时候你就真的后悔来不及,对不对?你常常说这个没有关系,这个没有关系,婚姻就破裂,婚姻就破裂。要是没关系,如果你要让你先生在外面……,很简单,我如果是女人,我学佛会先把钱抓紧再说,要不然被他跑了该怎么办,我如果吃穿靠他该怎么办,对不对?我如果至少有五千万、一亿,先把它抓紧,你在外面有女人没有关系,你没钱,没有关系,钱在我这里,对不对?我也是很聪明,我如果是女人,也不会让我先生装傻,不可能的事情,我也是很聪明,所以说我们学佛的人要圆融,世法、出世法你要兼顾,我们是在家人不是出家人,不是出家人,所以有的学佛学到家庭破裂,婚姻痛苦,佛哪有这样教你的,佛哪有这样教你修行法的,对不对?讲到最后说念观世音菩萨没有感应,观世音菩萨没有帮你看管先生,你不跟先生配合还说,观世音菩萨不帮你看管先生,对不对?你有照顾家庭吗?话不是这么讲的,老说念佛没感应,师父,我《大悲咒》一天念多少,愈念她先生愈不见人影,她就是整天念《大悲咒》,也没知道她先生在干什么,对不对?我不能这样子我念珠拿着,我如果是女人,我在念《大悲咒》的时候,我注意看我先生跑到哪里去了,不在我视线里面他就该死,把他看好,家庭也要照顾好,念到他外面生了好几个,你也不知道,到最后带回来取名字,没有办法太多了。所以佛法,今天当然是对在家人讲的,佛法是圆满法,它不是二分法,世法、出世法本来无二法,你学佛怎么可以学到这么偏,偏得这么极端,不可以。底下:

  ○八净土愿

  【经】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我能够深入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这个就是化长时间为短时间,突破了时间跟空间的束缚,就没有所谓时间的长跟短,能够化一劫于一念刹那之间,为什么?这一念就是尽法界,但是你说尽法界,是因为对成点……,对点线面而讲的,说由点线面扩张到法界,因为我们人长时间生存在意识观念里面,讲到法界他就觉得很大,有这个观念就是没有觉悟到法界的东西,法界当下就是一切法,空性的东西,与一切法合,一切法当体即空,法界,你如果想像法界很大很大,那是凡夫的知见,法界不大就在你的心中,所以我们人长时间生存在意识的推论的观念里面,因此讲到法界他就觉得很大,讲到针的话他就觉得很小,就是因为习惯于这种运用的思考方式,意识的强烈的一种错觉,所以讲法界就很大讲针就很小,其实都是心在作用而已,时间也是这样,尽一切劫当下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我皆入,“我于一念见三世”,见到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一切人师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记】来,看小字的:【净土愿,即初地菩萨第七愿。言净土者,净其不净。】第一个当动词用,净其不净,除掉那一些不清净就是净土,【安住佛法及众生故。有宏法之所,即是化度众生之所也。偈中净土之意不显影在第二偈中。文中多分约时,时融通故。时不离处,即时以显净佛国土。一念能入三世一切劫者,念劫圆融也。】念就是短时间,劫就是长时间,在佛菩萨来讲,没有所谓的长短时间,【入即是摄。入一切劫,即是摄一切劫,摄归于一念。时圆融,即是清净时。土圆融,即是清净土。清净即空义,】我们如果要修清净,所以,我一直两三地劝告诸位菩萨,要修空观,空一切法才能立一切法,修行人对空性的道理不懂的话,看你多会修行,看你要搞多久才有办法成道,【妙有即真空故。因为大家修念佛法门,求生净土,于净土义须明了。净土有三类,一常寂光净土。二实报净土。三方便净土。亦名变化净土。实报土开自受用他受用,】自受用就是佛自受用,他受用就是利益众生的意思,实报庄严土是诸佛菩萨在利益那些初地菩萨以上到十地菩萨以前,【则有四土常者不生不灭,不受生灭,故寂而不动。光者能照为义。常寂光土,非土言土,就性义言也。】常寂光净土就是一片光明,什么都没有,【土即是法性理体,为智身所依,故曰土。其实理智一如,身土不二,皆非对眼根之色相。念佛法门,三根普被。】三根就是上、中、下的根器,普被,【被等觉菩萨】加被等觉菩萨,【上根之机,求生净土,即常寂光净土。等觉菩萨岂未证寂光土,以是分证未圆故。欲圆满证得,故须念佛求生净土,证究竟之常寂光土。参禅虽大彻大悟,与佛所证理同,而事相差悬远。故历代大彻大悟祖师,尚且念佛求生西方,】这一段你要注意看,历代大彻大悟的祖师尚且念佛求生净土,如果学净土法门的人中途又被禅宗转走,或是被密宗转走是悲哀的人,是很悲哀的人,【再证常寂光净土。

  或曰:常寂光土,无处不遍。何妨就在娑婆世界证常寂光土,岂必定生西方耶?

  此义,前已讲过,乃普贤菩萨方便引。引众生发愿,生西方,以便得证常寂光土。寂光固遍娑婆,】因为尽虚空遍法界,【解知也。目击秽恶以为净土,一时难转。况即相见性。】何况当这个相,就见到我们的本性,【解时即知,不解复迷,】了解的时候就知道,知道几天不也解又迷了,【不能于念念中解,】每一念当中悟到,【裟婆即寂光,故普贤菩萨方便,引生西方极乐世界,即入常寂光净土。易启深信故。华藏世界即实报土。亦人人本具而在迷。八识未转成智故现有漏报土。八识田中有染污种子故受染污果报。苟能转八识成大圆镜智,而成无漏。(无漏即无惑业) 佛能彻底翻转有漏,而成无漏自受用报土。】自受用就是他得到最大的利益,【地上菩萨,亦分得佛自受用报土。】亦分得佛自受用报土,【以佛对菩萨,名他受用报土。】佛对菩萨名他受用,他是利益众生叫做他受用,【即佛转七识为平等性智,】我们的第七识,叫做我法二执分别意识,我执和法执分别的意识,现在转第七识为平等没有分别,一个人要做到没有分别不是那么简单,没有分别不是不知不觉的不分别,是平等不高不下,【为彼所现,若权小及修道凡夫但得净变化土,即佛转五识为成所作智故。或对凡夫现染变化土亦然。吾人念佛,求生西方,即证寂光。或见报土。纵不得报土,亦可得净变化土。】清净所变化的,【第二偈,“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二句。举正报以摄依报也。末二句佛境界即身土不二,】三身四土都圆融,【转识成智等境。令一切众生得生净土,皆佛如幻力解脱力及威力也。有净土愿者,常人佛力,为佛摄受。

  ○九承事愿

  【经】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

  “于一毛端极微中”,一根毛端,一根毛,“出现三世庄严刹”,三世一切庄严的清净,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都能够进去里面庄严、清净,“所有未来照世灯”,照世灯就是佛,所有未来照世间之灯就是佛,“成道转法悟群有”,群有就是众生,“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我都会不那个地方亲近他。

  【记】承事愿,即十地品中初地菩萨第六愿。所言承事者。谓愿入佛刹,承事诸佛故。初一偈承事处,处即国土。初二句妙有摄入重重。毛端极微,三世刹土,皆妙有故,即事事无碍真实义相。真实即真空,妙有不碍真空也。刹土无大相,毛端无小相,故三世庄严刹,皆在毛端中现。二句谓刹体相异,差别之相也。“十方尘刹诸毛端”句。言无量相。第一真实义相,及无量之相也。“我皆深入而严净”句。四祖云准梵本,谓菩萨入严净刹土故。策二偈云所承事之佛,举未来以该过现。以未来该者。普贤愿行,皆尽未来际故。末二句正承事时。谓于佛示现八相成道时,一一皆亲近承事。究竟佛事示涅槃者。谓作佛事已毕。而示现涅槃。非涅槃,故云示现。此二句有无尽义。佛于正报一一毛孔中,依报一一刹尘中,示现八相成佛,故曰无尽。

  ○十成正觉愿

  【经】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门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循净庄严胜福力,无著无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积集菩提力。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速疾”就是很快,“周遍神通力,普门遍入大乘力”,很快神通力就能周遍,简单讲就是自在的意思,那一句就是自在,普门遍入大乘力,大乘的力量很大,简单讲就是正等正觉的力量,正等正觉的力量,具足大乘力,“智行普修功…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