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如何保持这个生命,叫做卫生,【学佛法则是卫死。】保护怎么样不死,我们如果成佛就不死,所以儒家是说:未知生,焉知死,讲求这个不讨论生死的东西,只有佛教彻彻底底来了解生死的问题,所以说生死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我们明天这个《劝发菩提心文》,头一篇是致功能性静远的书信,省庵大师就劝告他,这个在家居士很喜欢做善事,明天讲了你就知道,很喜欢做善事造桥、铺路,省庵大师却劝告他,说:你只知道行善却不知道生死的大问题在哪里。整天只知道行善、布施,这是其次,最急的,燃眉之急就是生死的问题,就是我们生死的问题,所以说我们不生就不死,如果不死当然就没有生,当然就没有生。所以电视上常说:你要做好你个人的卫生。其实他们哪懂得卫生,如何保持不死,所以佛法做好你个人的卫死,这个如果广告出去人家会吓到,佛教怎么这么讲,对不对?要怎么不死?要怎么不死?对不对?【死得好即生得好,】我们死到极乐世界去,那不得了了,如果到极乐世界就解脱了,【乃成真卫生。】你到极乐世界出生,生死就解决了,【念佛求生净土,有障碍则不得生。如惑障业障报障,】业障、报障都现前,【皆障碍也。】业障、报障、惑障,我解释一下:惑障是指内心里面的一种宿世的执著加上后天的培养,一种错误的思想,这个叫做惑障,譬如说我们这一生,照理我们要淡泊名、利、色,这三关,但是名利色三关赚得凡夫团团转,我们生活在错误的知见,以为误导、误导,容易受到诱惑,所以我们克制不了内心里面的愤怒、这个贪嗔痴,所以一直到死亡,这执著仍放不下,所以我们人死,这时候眼睛会睁开闭不起来。业障,业障的意思就是现前、现前,现世报,业障现前,业障现前,业障跟报障,报障就是苦的意思,报障大部分都是指什么?指病苦、残障、车祸、横死。业障大部分是指现世报,譬如说她要来学佛听经,但是家里一些事情还没处理,或是老公不造赞成,所以业障表示现世,报障表示不幸的打击,譬如说出车祸断了一只腿,或是死亡,报障,果报现前,报障就是定业不可转的意思,简单讲就是定业不可转,这个都会障碍,【凡死于非命,】死于非命就是不该死而死的,【或八苦交煎,】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皆恐怖万状,即是报障。】果报现前,【纵无报障,而有业障,亦不能生净土。业即恶业,或未完事业。致命终时心有挂碍,故曰业障。或有惑障,】惑障简单讲就是无明,因为无明不了解事理,【不明事理,正念不现前,故皆不生净土。】因此我们的八正道里面要正知见,要正思惟,正思惟,就是我们平常所安排的思想,一定要正确而且一定要善良,依照佛所说的思惟。你如果看过《阿含经》,《阿含经》:释迦牟尼佛教小乘的阿罗汉或是示成阿罗汉的,他一定告诉你观照无常,透彻地观照无常,然后会归无常进入空性,两大观照,修小乘一定是修这个法,无常,你透视的观照无常,今天你如果透视地观照无常,你绝对不敢去造业,无常一到业报就现前了,道业未成,业造了一大堆,你那嘴巴绝对清清净净,不敢乱讲话,别人的是是非非,你也绝对不敢去插手,为什么?你没有亲眼看到,所以你就没有迷惑,他整天所安排在他内心里面的,只有佛陀的正思惟、正知见,好话、正法他要听,其他的他绝对不听。为什么?会让他失去正念的,他为什么要听这个?他为什么要听这个?众生的习惯没有办法,三三两两围在一直就讲人家的是非,这个没有办法,无量亿劫以来就是这种很不好、很不好的习惯性,很不好的习惯性,所以我们一般的正念提不起来,都是被错误是非卷走了,卷走了。大修行人什么事到他面前,什么事都没事,你要叫他起心动念难如登天,所以,师父以前就有跟徒弟讲过了,我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人就像摆脱大气层的太空舱一样,一动就不能停止,明心见性的人从本性起妙有就不能停止,你要叫他产生凡夫的贪嗔痴,他绝对不可能。凡夫如果叫他寂静,静静地不要有妄想也很困难;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的人,你要叫他有妄想也很困难,简单讲圣人要变成凡夫是不可能的,凡夫一下子要变圣人也很难,简单讲都是念头的问题,所以正念不现前这很糟糕,很糟糕,就所谓没有正思惟。今天我们如果是聪明人,一天同样二十四个小时,二十四个小时,我们是围在一直聊蠕,我们又没看到别人对不对?与我们的生死没有关系,是在那里讲是是非非比较重要,或是,今天我来听经闻法比较重要,或是我坐着好好地来思惟极乐世界的庄严,善知识、佛怎样开示比较重要,我们提这个正思惟,这个讲归讲,师父在这里劝告归劝告,围一大堆还是围一大堆,那个没有办法,那个没有办法的,尤其是我们男众,我们男众,我们男众比较会说人家是非,我们男众要改,我们男众,你知道我的意思就好了,我们男众要改,我如果讲这个,女众就想笑,所以说我们正念不现前,大部分都是被外境不必要,可以说不必要。我看到佛法里面讲一句话很了不起,他说:其实我们的烦恼根本是我们制造出来的,哪有什么人给你烦恼不烦恼。事实上就是如此,你会去杀人放火,也都是你内心里面的烦恼,对不对?你去伤害别人,也是你内心的烦恼,其实我们没有办法处理我们内在里面的世界,哪里有办法处理外在的世界,释迦牟尼佛说:摆平你内在的世界,一切万物就与之合,天地万物就与你相合,摆平你内在的世界,但是我们没有处理内在的世界,我们哪里有办法去处理外在纷纭的世界,根本就没有办法,所以这个世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个斗争没有办法停止。底下,【如五阴身亦报障所摄。贪生怕死,不求生西方,即色阴障。领纳苦乐受,】因为过这种日子已经过惯了,好像厕所的虫,它整天吃大便,你把它捞起来,你把它捞起来,捞起来,说:我把你捞起来放到清净的水,帮你换个环境给你。厕所的虫,它会跟你说:不要这样做,我会饿死。它会饿死。为什么?没有大便可吃,众生就是这个样子,在娑婆世界已经污染惯了,一下子你请他到西方极乐世界,他认为这样离开娑婆世界,这样他要依靠什么?他不知道那个地方更清净,比这个娑婆世界千百万倍清净,不知道,所以他领纳苦受和乐受已经习惯了,【即受阴障。】受阴,【颠倒思维,即想阴障。】整天都用妄想心,【如是迁流不停,即行阴障。了别妄境,即识阴障,皆障往生。或有软冤家号泣呼叫,】那个念号háo,号泣,软冤家就是我们的太太,她用软的来,你就没有办法,她又不是拿刀子杀你,【令心放不下。】软冤家还有一种是男女的感情,男女的感情,这种感情的执著确实很困难,很难、很难放得下,这个软冤家,对你很好的人,很好的人,【或强冤家,令心嗔恨。或有命债债主,】要来索命,【或索命之无常。如是一切障碍,皆由我见执著生起,亦即惑障。故欲除障碍,先除我见执著。无我见则一切障碍皆空矣。】无我见,但是要谈无我见谈何容易,所以第一个师父只要求众生伏惑,伏惑令烦恼不起来,如此临命终往生就有希望,你不能伏惑你就没有办法,最基本上就是伏惑,伏惑就是与天地万物不计较,吃亏就是占便宜,【此障当在平日除,】平日就是平常,平常密密地观照。师父早就跟你们教过了,密密观照得到安详,外面多少纷纷扰扰的暴风雨,对我们内心安详的世界都毫无障碍,【勿待命终之时。】不要等到临命终的时候才要来处理我们内心的执著,【不过临命终时,是生死关头,更要加功进步。此约凡夫说,平时渐渐除,命终时而顿除也。至若声闻,虽除烦恼障,尚有所知障。】所知障就是法执,【菩萨虽除所知无明,还有习气者有之。凡夫有障,即碍见阿弥陀佛。不得见佛接引。除障即得见佛,】去除障碍即得见佛,【往生安乐刹土。“现前成就此大愿”者,当下成就愿生净土之愿也。】我如果到阿弥陀佛净土的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尽虚空遍法界,你就可以去进行,【“一切圆满尽无余”者,成就大愿故。未断之惑已断,未证之真已证,未得之神通已得,圆满无余也。
前有一比丘尼,临命终时,我问他有何愿?】我问她有何愿?这是慈舟大师做的。
【彼云:愿转男身,愿得智慧。
我说:你何不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到西方,不求男身,自然转成男身。以极乐无女人故。不求智慧,自然有智慧,常见佛闻法故。
彼首肯而终。】点头,就往生了。
有一位菩萨差不多四十多岁,四十多岁,我说:菩萨,你念佛做什么?
她说:我来世要像慧律法师这样。
我说:像我这样腹泻、头痛?我说:你怎么发这种愿?
她说:我也要像这样度众生。
我说:你错了,这条路你走错了、发的愿也错了,像我,有什么好处,你看,我有什么好处,你说说看我有什么优点?
她说:你口才好,书读得高,智慧高。
我说:接下来呢?你知不知道,我的螺丝钉没有一根锁得紧的。
我说:要像我,是不知道的人才说要像我,如果是我,打死我来生不敢再来了,你发愿发错了,你应该说我来世要像佛,像阿弥陀佛那样到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化生才对,怎么要像我这样,像我是很不得已,我前生业障不知道怎样,牵到这里来的也不知道,业障也是很重,对不对?前世没舍掉,今生才在这里六道轮回。
那个都是没有了解净土法门,所以她不了解事理,她认为法师就是很伟大,那是错误的,大大的错误,不要说来世要来出家,要修行要像师父这样,这样完全错误,完全错误,今生就决定求生极乐世界了,不要再等来世。
【“利乐一切众生界”,见佛悟无生法忍,还入娑婆,而能利乐众生故。“彼佛众会咸清净”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会下诸菩萨,皆是清净海众,谓与清净菩萨为伴侣也。“我时于胜莲华生”,时者命终时,即往生时也。屈伸臂顷】屈伸臂顷就是…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