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如何保持這個生命,叫做衛生,【學佛法則是衛死。】保護怎麼樣不死,我們如果成佛就不死,所以儒家是說:未知生,焉知死,講求這個不討論生死的東西,只有佛教徹徹底底來了解生死的問題,所以說生死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我們明天這個《勸發菩提心文》,頭一篇是致功能性靜遠的書信,省庵大師就勸告他,這個在家居士很喜歡做善事,明天講了你就知道,很喜歡做善事造橋、鋪路,省庵大師卻勸告他,說:你只知道行善卻不知道生死的大問題在哪裏。整天只知道行善、布施,這是其次,最急的,燃眉之急就是生死的問題,就是我們生死的問題,所以說我們不生就不死,如果不死當然就沒有生,當然就沒有生。所以電視上常說:你要做好你個人的衛生。其實他們哪懂得衛生,如何保持不死,所以佛法做好你個人的衛死,這個如果廣告出去人家會嚇到,佛教怎麼這麼講,對不對?要怎麼不死?要怎麼不死?對不對?【死得好即生得好,】我們死到極樂世界去,那不得了了,如果到極樂世界就解脫了,【乃成真衛生。】你到極樂世界出生,生死就解決了,【念佛求生淨土,有障礙則不得生。如惑障業障報障,】業障、報障都現前,【皆障礙也。】業障、報障、惑障,我解釋一下:惑障是指內心裏面的一種宿世的執著加上後天的培養,一種錯誤的思想,這個叫做惑障,譬如說我們這一生,照理我們要淡泊名、利、色,這叁關,但是名利色叁關賺得凡夫團團轉,我們生活在錯誤的知見,以爲誤導、誤導,容易受到誘惑,所以我們克製不了內心裏面的憤怒、這個貪嗔癡,所以一直到死亡,這執著仍放不下,所以我們人死,這時候眼睛會睜開閉不起來。業障,業障的意思就是現前、現前,現世報,業障現前,業障現前,業障跟報障,報障就是苦的意思,報障大部分都是指什麼?指病苦、殘障、車禍、橫死。業障大部分是指現世報,譬如說她要來學佛聽經,但是家裏一些事情還沒處理,或是老公不造贊成,所以業障表示現世,報障表示不幸的打擊,譬如說出車禍斷了一只腿,或是死亡,報障,果報現前,報障就是定業不可轉的意思,簡單講就是定業不可轉,這個都會障礙,【凡死于非命,】死于非命就是不該死而死的,【或八苦交煎,】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皆恐怖萬狀,即是報障。】果報現前,【縱無報障,而有業障,亦不能生淨土。業即惡業,或未完事業。致命終時心有挂礙,故曰業障。或有惑障,】惑障簡單講就是無明,因爲無明不了解事理,【不明事理,正念不現前,故皆不生淨土。】因此我們的八正道裏面要正知見,要正思惟,正思惟,就是我們平常所安排的思想,一定要正確而且一定要善良,依照佛所說的思惟。你如果看過《阿含經》,《阿含經》:釋迦牟尼佛教小乘的阿羅漢或是示成阿羅漢的,他一定告訴你觀照無常,透徹地觀照無常,然後會歸無常進入空性,兩大觀照,修小乘一定是修這個法,無常,你透視的觀照無常,今天你如果透視地觀照無常,你絕對不敢去造業,無常一到業報就現前了,道業未成,業造了一大堆,你那嘴巴絕對清清淨淨,不敢亂講話,別人的是是非非,你也絕對不敢去插手,爲什麼?你沒有親眼看到,所以你就沒有迷惑,他整天所安排在他內心裏面的,只有佛陀的正思惟、正知見,好話、正法他要聽,其他的他絕對不聽。爲什麼?會讓他失去正念的,他爲什麼要聽這個?他爲什麼要聽這個?衆生的習慣沒有辦法,叁叁兩兩圍在一直就講人家的是非,這個沒有辦法,無量億劫以來就是這種很不好、很不好的習慣性,很不好的習慣性,所以我們一般的正念提不起來,都是被錯誤是非卷走了,卷走了。大修行人什麼事到他面前,什麼事都沒事,你要叫他起心動念難如登天,所以,師父以前就有跟徒弟講過了,我說: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人就像擺脫大氣層的太空艙一樣,一動就不能停止,明心見性的人從本性起妙有就不能停止,你要叫他産生凡夫的貪嗔癡,他絕對不可能。凡夫如果叫他寂靜,靜靜地不要有妄想也很困難;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人,你要叫他有妄想也很困難,簡單講聖人要變成凡夫是不可能的,凡夫一下子要變聖人也很難,簡單講都是念頭的問題,所以正念不現前這很糟糕,很糟糕,就所謂沒有正思惟。今天我們如果是聰明人,一天同樣二十四個小時,二十四個小時,我們是圍在一直聊蠕,我們又沒看到別人對不對?與我們的生死沒有關系,是在那裏講是是非非比較重要,或是,今天我來聽經聞法比較重要,或是我坐著好好地來思惟極樂世界的莊嚴,善知識、佛怎樣開示比較重要,我們提這個正思惟,這個講歸講,師父在這裏勸告歸勸告,圍一大堆還是圍一大堆,那個沒有辦法,那個沒有辦法的,尤其是我們男衆,我們男衆,我們男衆比較會說人家是非,我們男衆要改,我們男衆,你知道我的意思就好了,我們男衆要改,我如果講這個,女衆就想笑,所以說我們正念不現前,大部分都是被外境不必要,可以說不必要。我看到佛法裏面講一句話很了不起,他說:其實我們的煩惱根本是我們製造出來的,哪有什麼人給你煩惱不煩惱。事實上就是如此,你會去殺人放火,也都是你內心裏面的煩惱,對不對?你去傷害別人,也是你內心的煩惱,其實我們沒有辦法處理我們內在裏面的世界,哪裏有辦法處理外在的世界,釋迦牟尼佛說:擺平你內在的世界,一切萬物就與之合,天地萬物就與你相合,擺平你內在的世界,但是我們沒有處理內在的世界,我們哪裏有辦法去處理外在紛纭的世界,根本就沒有辦法,所以這個世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個鬥爭沒有辦法停止。底下,【如五陰身亦報障所攝。貪生怕死,不求生西方,即色陰障。領納苦樂受,】因爲過這種日子已經過慣了,好像廁所的蟲,它整天吃大便,你把它撈起來,你把它撈起來,撈起來,說:我把你撈起來放到清淨的水,幫你換個環境給你。廁所的蟲,它會跟你說:不要這樣做,我會餓死。它會餓死。爲什麼?沒有大便可吃,衆生就是這個樣子,在娑婆世界已經汙染慣了,一下子你請他到西方極樂世界,他認爲這樣離開娑婆世界,這樣他要依靠什麼?他不知道那個地方更清淨,比這個娑婆世界千百萬倍清淨,不知道,所以他領納苦受和樂受已經習慣了,【即受陰障。】受陰,【顛倒思維,即想陰障。】整天都用妄想心,【如是遷流不停,即行陰障。了別妄境,即識陰障,皆障往生。或有軟冤家號泣呼叫,】那個念號háo,號泣,軟冤家就是我們的太太,她用軟的來,你就沒有辦法,她又不是拿刀子殺你,【令心放不下。】軟冤家還有一種是男女的感情,男女的感情,這種感情的執著確實很困難,很難、很難放得下,這個軟冤家,對你很好的人,很好的人,【或強冤家,令心嗔恨。或有命債債主,】要來索命,【或索命之無常。如是一切障礙,皆由我見執著生起,亦即惑障。故欲除障礙,先除我見執著。無我見則一切障礙皆空矣。】無我見,但是要談無我見談何容易,所以第一個師父只要求衆生伏惑,伏惑令煩惱不起來,如此臨命終往生就有希望,你不能伏惑你就沒有辦法,最基本上就是伏惑,伏惑就是與天地萬物不計較,吃虧就是占便宜,【此障當在平日除,】平日就是平常,平常密密地觀照。師父早就跟你們教過了,密密觀照得到安詳,外面多少紛紛擾擾的暴風雨,對我們內心安詳的世界都毫無障礙,【勿待命終之時。】不要等到臨命終的時候才要來處理我們內心的執著,【不過臨命終時,是生死關頭,更要加功進步。此約凡夫說,平時漸漸除,命終時而頓除也。至若聲聞,雖除煩惱障,尚有所知障。】所知障就是法執,【菩薩雖除所知無明,還有習氣者有之。凡夫有障,即礙見阿彌陀佛。不得見佛接引。除障即得見佛,】去除障礙即得見佛,【往生安樂刹土。“現前成就此大願”者,當下成就願生淨土之願也。】我如果到阿彌陀佛淨土的願,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盡虛空遍法界,你就可以去進行,【“一切圓滿盡無余”者,成就大願故。未斷之惑已斷,未證之真已證,未得之神通已得,圓滿無余也。
前有一比丘尼,臨命終時,我問他有何願?】我問她有何願?這是慈舟大師做的。
【彼雲:願轉男身,願得智慧。
我說:你何不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到西方,不求男身,自然轉成男身。以極樂無女人故。不求智慧,自然有智慧,常見佛聞法故。
彼首肯而終。】點頭,就往生了。
有一位菩薩差不多四十多歲,四十多歲,我說:菩薩,你念佛做什麼?
她說:我來世要像慧律法師這樣。
我說:像我這樣腹瀉、頭痛?我說:你怎麼發這種願?
她說:我也要像這樣度衆生。
我說:你錯了,這條路你走錯了、發的願也錯了,像我,有什麼好處,你看,我有什麼好處,你說說看我有什麼優點?
她說:你口才好,書讀得高,智慧高。
我說:接下來呢?你知不知道,我的螺絲釘沒有一根鎖得緊的。
我說:要像我,是不知道的人才說要像我,如果是我,打死我來生不敢再來了,你發願發錯了,你應該說我來世要像佛,像阿彌陀佛那樣到西方極樂世界蓮花化生才對,怎麼要像我這樣,像我是很不得已,我前生業障不知道怎樣,牽到這裏來的也不知道,業障也是很重,對不對?前世沒舍掉,今生才在這裏六道輪回。
那個都是沒有了解淨土法門,所以她不了解事理,她認爲法師就是很偉大,那是錯誤的,大大的錯誤,不要說來世要來出家,要修行要像師父這樣,這樣完全錯誤,完全錯誤,今生就決定求生極樂世界了,不要再等來世。
【“利樂一切衆生界”,見佛悟無生法忍,還入娑婆,而能利樂衆生故。“彼佛衆會鹹清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會下諸菩薩,皆是清淨海衆,謂與清淨菩薩爲伴侶也。“我時于勝蓮華生”,時者命終時,即往生時也。屈伸臂頃】屈伸臂頃就是…
《<普賢行願品親聞記>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