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行願品親聞記>講記▪P51

  ..續本文上一頁手這樣伸出去【即到蓮池,】屈伸臂頃表示極短的時間的意思,屈伸臂頃:手伸出去就到極樂世界的蓮花池裏,【化生勝蓮華中。“親睹如來無量光”, 】親自見到阿彌陀佛的光明,【上雲面見彌陀,此雲親睹如來。重言之者,前乃見佛接引,此是已生西方,親觐彌陀也。】見到阿彌陀佛,【見佛即蒙佛授記,當來于某劫中某世界成佛。正法乃至像末,各若幹年,此是別記。】此是莂(造字:艹+別)記,就是授記的意思,【如《法華經》雲:“若人散亂心,】我們如果散亂心,【入于塔廟中,】塔廟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地方,【一稱南無佛,】只要他稱念一句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一定會成佛的,一定會成佛的,所以我們如果暑假、寒假帶孩子都盡量帶去什麼地方,帶去有佛的地方,但是重要的是不要吵到別人,不要吵到別人,【是爲普通授記。“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蒙佛授記,即增威力,化無數身。俱胝即億也。“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衆生界。”行遍法界方得成佛故。此約生報化土解釋。】往生極樂世界,那麼報化土來解釋。往生實報莊嚴土,或是凡聖同居土的解釋,【若約生常寂光淨土者,當另有解釋。】就是法身,法身佛住的地方,常寂光淨土,其實法身佛根本無所住,常寂光淨土簡單講就是沒有這個淨土,一片光明盡虛空遍法界,無所不在叫做常寂光淨土,但是不得不用一個常寂光淨土來假設,這個常寂光淨土,它是絕對的東西,它是絕對的東西,簡單講所有的包括娑婆世界、極樂世界都是常寂光淨土,包括一切淨土,所以這個常寂光淨土不是有一個土叫做常寂光淨土,意思是說包容盡虛空遍法界無相證得本來的面目這樣子,把這個我擴大到跟虛空一樣大,叫做常寂光淨土,充滿著什麼?充滿著智慧跟光明,【“我時于勝蓮華生”者,我即真我,即是理智一如之涅槃真我。此我自無始劫來,在六道輪回不減,在四聖不增,即妙不可思議之心。】不增不減就是八不中道的思想,【我時者,謂我轉識成智時,】轉識成智,識就是分別,識是執著,識是汙染,智是清淨,智是放下,智是理性,【或雲打破八識時。八識去後來先作主翁。】去後就是最慢去,我們人要死的時候,第八意識最慢去,來先就是來投胎,第八意識先來,叫做去後來先作主翁,這個是唯識學裏面講的,去是最慢,來是最快作主翁,【破八識時,即轉成大圓鏡時。】大圓鏡智,【“面見彼佛”,即見自性佛也。彼者彼岸,明自心即登彼岸見自性佛。】我們自己的本性就是佛,【住常寂光土,】剛才就跟你們講過了,常寂光淨土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自己清淨的法身,【法性身住法性土,何以雲往?】爲什麼說往呢?【背覺合塵是往外故。】背覺,違背了覺性,合汙染的外在這個,就是往外。如果【背塵合覺即往內故。】就是往內回光返照,背塵就是遠離汙染的五欲六塵,合就是合覺性,就是往內回光返照,【生即顯也。顯即生也。願生極樂世界,即願見自】己本【性。願見佛,即願見自】性清淨【心。自性恒沙淨德圓滿,即能利樂衆生。“彼佛”即心王。心王清淨,心所亦清淨。心所即心中所起之念。心所有善有惡,今以善心所合清淨心王。】所以我們在百法就講過了,有“心王”、有“心所”,所以“心所”有善有惡。善,譬如說慚、愧,慚愧、精進、不放逸等等這個善心所,不貪、不嗔、不癡,叁善根善,惡就是貪、嗔、癡、慢、疑、惡見等等,【“親睹如來”者,轉識成智,即見自心故。】清淨心,【而無能睹所睹,】因爲法性是絕待,我們的本性是絕對的東西,【以能睹是即識之智,】我們的意識已經轉變成智慧,【所睹乃即智之理也。】如如智照如如理的意思,通達有智慧的人,他就是明理的人,明理的人,簡單講就是他是有智慧的人,明理的人,所以明理的人,他的面貌愈修會愈廣,愈修面貌會愈好看,眉毛會愈修愈好看,愈修愈明亮,如果修法修錯了會皺在一起,五官分不清楚,修行修到最後像著魔似的,講起話來就憤怒,修到整個臉變黑,變黑有兩種,一種是生病那個沒話講,有的人沒生病修到臉變黑,眉頭深鎖、煩惱,煩惱,有的衆生從很遠來,來要做什麼?來只是要看慧律法師長像如何,如此而已,我說:你怎麼了?他說他是聽錄音帶而來的:我看到師父我就很爽快,很爽快。我說:如果沒有看到的時候要怎麼辦?說:對啊,我就是要來看看,這是我畢生的願望。意思是說看到很高興,意思是說看到師父……其實我們內心就有無量無邊的智慧了,你何須大老遠跑來看我,你如果依法修行,當下你就有無量無邊的智慧了,你不必來,你如果了解你本來的面目,你何須走這麼遠來,對不對?當然他是要來參,聽師父開示。我跟他說要來參要聽開示,要會歸本性,這個才是真正在參,真正在聽開示,如果不能會歸我們的本性,這個不是在參,開示也沒有用,【“現前授我菩提記”者,自己承當,必定作佛,】直下承擔,【授自心記也。】直下承擔,直下承擔,這個是《六祖壇經》裏面,菩提自性,本自具足,菩提自性,本不缺少,所以我們繼《勸發菩提心文》後,要講一年的禅宗的思想,本性的東西,要用一年的時間,《勸發菩提心文》講完,《金剛經》、《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六祖壇經》,最後講《永嘉禅宗證道歌》,一年的時間全部講禅,爲什麼?因爲禅是叫你放下,師父不是跟你們講過念佛不是每天都念佛就可以,一定要先懂得放下,這個禅就是最厲害的,一下子就斷掉這個煩惱了,一年裏面禅的思想聽了以後,你如果還會跟別人計較,那就不是修行人,不是修行人,你師父以前的個性就是很凶很執著,學禅以後發現這個是錯誤、錯誤,你看我現在會跟誰計較,現在裏裏外外每一個都說師父很好,大慈大悲,爲什麼?我也不管他們,他們不管我算很好了,我也不管他們,我常跟徒弟說:你跟我住在一起,隨我出家算你倒黴,算你倒黴,我又不是什麼高僧大德,不過我這個環境能夠讓你學佛,聽經聞法,五年後就各走各的,你走你的,我走我的,五年,如果還要住這個講堂,算是我的福氣,我的福氣,我常常自己這樣想:我何德何能收到四十個男衆徒弟,沒有辦法,對不對?你們算很委屈,跟我住在一起算委屈了,算委屈了,因此我都不敢奢望,這些徒弟能跟我住多久,所以說我們人最大的快樂不是擁有多少而是要求得很少,要求得很少,要求得很少。爲什麼?如此我們才會快樂,所以我現在覺得我是一個很幸運的人,我們對禅的思想了解,對淨土的思想了解,不論《法華》、《涅槃》、《楞嚴》、《華嚴》,師父都看過,《中觀》、《唯識》,我這個人很奇怪,八宗統統都修,統統都修,不敢講都通,統統修,所以說第一個學習放得下,所以我百分之百臨命終絕對往生極樂世界,絕對沒有疑問,爲什麼?你要我哪一樣放不下的,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不可能的事情,你什麼放不下,你說,你說給我聽聽看,什麼叫放不下?對不對?什麼叫放不下?有時候沒吃我也是這樣過日子,像我在雷音寺的時候,如果有人煮就吃,沒人煮,吃泡面我也是這樣過,這個沒有什麼,也沒有什麼欲望,到今天何況已經經過七、八年佛法的薰習,我今天不是一直贊歎師父自己,不是這樣子,我的意思是跟諸位講,今天你生死一定要了,你要什麼都放得下,這個是最大的,今天我要告訴你的,就是這個問題,接著出家人第一個要學的就是不能鬥爭,不管別的法師怎麼樣,至于我今天的立場:全國的高僧大德我都贊歎你,我不毀謗人家的,每一個我都贊歎你,弘法利生也好,修行也好,每一個我都贊歎你,只要你不要邪知邪見就好,把佛法說正確,每一個出家人我都贊歎你,我的胸量絕對不曾嫉妒,哪一個法師比我們行,或是他的事業做比我們大,這個法師愈行我愈高興,愈高興,真的,如果說誰傷害到我們佛教,我們就感慨,很感慨這個人很愚癡,因此我們如果有內在的功夫,我們如果直下承擔,明心見性: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學佛,你如果沒有在這個地方,生死的關卡就是執,破除這個執,你很難,非常地難,在家人要注意什麼?在家人要怎麼樣才能往生極樂世界,除了精進以外最大的,耳朵要使它無所著,無所著,我們在家是非非常的多,聽了會難過,我們現在要學什麼?學銅牆鐵壁,你說什麼都沒有差別這樣子,在家人要先學這種功夫,至于出家人要先學無诤,不能鬥亂僧團,甯可犧牲自己的生命,就是不可以鬥亂僧團,這樣你要往生才有機會,鬥亂僧團,免談,免談。底下,【“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者,自承當授記,即是得體。理雖頓悟事須漸除故。】慢慢、慢慢除掉習氣,【“化身無數”利樂衆生者,法身無相,無所不相故,】法身無相就是壞一切法,無所不相就是立一切法,不壞一切相叫做無所不相,【隨類化身,人非人身,無身不化,此約生常寂光土言也。此土不離報化。】報身跟化身,【寂光理也,】常寂光淨土是理性土,根本沒有,理也就是沒有。我們一般人都把常寂光淨土當成一個土,那是不對的,常寂光淨土就是一片光明充滿智慧什麼都沒有,它的範圍就是盡虛空遍法界的意思,報身佛就是修無量的福報,跟智慧所結合而成的一個清淨的身,他的色身比我們地球大,無量百千萬億俱胝由旬,在《十六觀經》已經講得很清楚,報身、化身是爲了度化衆生方便,【報化事也,理不礙事故。

  ○己二頌總結十門無盡

  【經】乃至虛空世界盡,衆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恒無盡。

  “乃至虛空世界盡,衆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要怎麼樣虛空才會盡,哪有可能衆生盡,業的煩惱盡,要如何一切無盡,“我願究竟恒無盡”,我願究竟恒無盡,我們這種願恒無盡。

  【記】“乃至”超略之詞。前無文而超略者,因無盡義多故。如華嚴叁十四,法界涅槃界等十無盡,略說…

《<普賢行願品親聞記>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