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手这样伸出去【即到莲池,】屈伸臂顷表示极短的时间的意思,屈伸臂顷:手伸出去就到极乐世界的莲花池里,【化生胜莲华中。“亲睹如来无量光”, 】亲自见到阿弥陀佛的光明,【上云面见弥陀,此云亲睹如来。重言之者,前乃见佛接引,此是已生西方,亲觐弥陀也。】见到阿弥陀佛,【见佛即蒙佛授记,当来于某劫中某世界成佛。正法乃至像末,各若干年,此是别记。】此是莂(造字:艹+别)记,就是授记的意思,【如《法华经》云:“若人散乱心,】我们如果散乱心,【入于塔庙中,】塔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地方,【一称南无佛,】只要他称念一句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一定会成佛的,一定会成佛的,所以我们如果暑假、寒假带孩子都尽量带去什么地方,带去有佛的地方,但是重要的是不要吵到别人,不要吵到别人,【是为普通授记。“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蒙佛授记,即增威力,化无数身。俱胝即亿也。“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行遍法界方得成佛故。此约生报化土解释。】往生极乐世界,那么报化土来解释。往生实报庄严土,或是凡圣同居土的解释,【若约生常寂光净土者,当另有解释。】就是法身,法身佛住的地方,常寂光净土,其实法身佛根本无所住,常寂光净土简单讲就是没有这个净土,一片光明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在叫做常寂光净土,但是不得不用一个常寂光净土来假设,这个常寂光净土,它是绝对的东西,它是绝对的东西,简单讲所有的包括娑婆世界、极乐世界都是常寂光净土,包括一切净土,所以这个常寂光净土不是有一个土叫做常寂光净土,意思是说包容尽虚空遍法界无相证得本来的面目这样子,把这个我扩大到跟虚空一样大,叫做常寂光净土,充满着什么?充满着智慧跟光明,【“我时于胜莲华生”者,我即真我,即是理智一如之涅槃真我。此我自无始劫来,在六道轮回不减,在四圣不增,即妙不可思议之心。】不增不减就是八不中道的思想,【我时者,谓我转识成智时,】转识成智,识就是分别,识是执著,识是污染,智是清净,智是放下,智是理性,【或云打破八识时。八识去后来先作主翁。】去后就是最慢去,我们人要死的时候,第八意识最慢去,来先就是来投胎,第八意识先来,叫做去后来先作主翁,这个是唯识学里面讲的,去是最慢,来是最快作主翁,【破八识时,即转成大圆镜时。】大圆镜智,【“面见彼佛”,即见自性佛也。彼者彼岸,明自心即登彼岸见自性佛。】我们自己的本性就是佛,【住常寂光土,】刚才就跟你们讲过了,常寂光净土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自己清净的法身,【法性身住法性土,何以云往?】为什么说往呢?【背觉合尘是往外故。】背觉,违背了觉性,合污染的外在这个,就是往外。如果【背尘合觉即往内故。】就是往内回光返照,背尘就是远离污染的五欲六尘,合就是合觉性,就是往内回光返照,【生即显也。显即生也。愿生极乐世界,即愿见自】己本【性。愿见佛,即愿见自】性清净【心。自性恒沙净德圆满,即能利乐众生。“彼佛”即心王。心王清净,心所亦清净。心所即心中所起之念。心所有善有恶,今以善心所合清净心王。】所以我们在百法就讲过了,有“心王”、有“心所”,所以“心所”有善有恶。善,譬如说惭、愧,惭愧、精进、不放逸等等这个善心所,不贪、不嗔、不痴,三善根善,恶就是贪、嗔、痴、慢、疑、恶见等等,【“亲睹如来”者,转识成智,即见自心故。】清净心,【而无能睹所睹,】因为法性是绝待,我们的本性是绝对的东西,【以能睹是即识之智,】我们的意识已经转变成智慧,【所睹乃即智之理也。】如如智照如如理的意思,通达有智慧的人,他就是明理的人,明理的人,简单讲就是他是有智慧的人,明理的人,所以明理的人,他的面貌愈修会愈广,愈修面貌会愈好看,眉毛会愈修愈好看,愈修愈明亮,如果修法修错了会皱在一起,五官分不清楚,修行修到最后像著魔似的,讲起话来就愤怒,修到整个脸变黑,变黑有两种,一种是生病那个没话讲,有的人没生病修到脸变黑,眉头深锁、烦恼,烦恼,有的众生从很远来,来要做什么?来只是要看慧律法师长像如何,如此而已,我说:你怎么了?他说他是听录音带而来的:我看到师父我就很爽快,很爽快。我说:如果没有看到的时候要怎么办?说:对啊,我就是要来看看,这是我毕生的愿望。意思是说看到很高兴,意思是说看到师父……其实我们内心就有无量无边的智慧了,你何须大老远跑来看我,你如果依法修行,当下你就有无量无边的智慧了,你不必来,你如果了解你本来的面目,你何须走这么远来,对不对?当然他是要来参,听师父开示。我跟他说要来参要听开示,要会归本性,这个才是真正在参,真正在听开示,如果不能会归我们的本性,这个不是在参,开示也没有用,【“现前授我菩提记”者,自己承当,必定作佛,】直下承担,【授自心记也。】直下承担,直下承担,这个是《六祖坛经》里面,菩提自性,本自具足,菩提自性,本不缺少,所以我们继《劝发菩提心文》后,要讲一年的禅宗的思想,本性的东西,要用一年的时间,《劝发菩提心文》讲完,《金刚经》、《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六祖坛经》,最后讲《永嘉禅宗证道歌》,一年的时间全部讲禅,为什么?因为禅是叫你放下,师父不是跟你们讲过念佛不是每天都念佛就可以,一定要先懂得放下,这个禅就是最厉害的,一下子就断掉这个烦恼了,一年里面禅的思想听了以后,你如果还会跟别人计较,那就不是修行人,不是修行人,你师父以前的个性就是很凶很执著,学禅以后发现这个是错误、错误,你看我现在会跟谁计较,现在里里外外每一个都说师父很好,大慈大悲,为什么?我也不管他们,他们不管我算很好了,我也不管他们,我常跟徒弟说:你跟我住在一起,随我出家算你倒霉,算你倒霉,我又不是什么高僧大德,不过我这个环境能够让你学佛,听经闻法,五年后就各走各的,你走你的,我走我的,五年,如果还要住这个讲堂,算是我的福气,我的福气,我常常自己这样想:我何德何能收到四十个男众徒弟,没有办法,对不对?你们算很委屈,跟我住在一起算委屈了,算委屈了,因此我都不敢奢望,这些徒弟能跟我住多久,所以说我们人最大的快乐不是拥有多少而是要求得很少,要求得很少,要求得很少。为什么?如此我们才会快乐,所以我现在觉得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我们对禅的思想了解,对净土的思想了解,不论《法华》、《涅槃》、《楞严》、《华严》,师父都看过,《中观》、《唯识》,我这个人很奇怪,八宗统统都修,统统都修,不敢讲都通,统统修,所以说第一个学习放得下,所以我百分之百临命终绝对往生极乐世界,绝对没有疑问,为什么?你要我哪一样放不下的,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不可能的事情,你什么放不下,你说,你说给我听听看,什么叫放不下?对不对?什么叫放不下?有时候没吃我也是这样过日子,像我在雷音寺的时候,如果有人煮就吃,没人煮,吃泡面我也是这样过,这个没有什么,也没有什么欲望,到今天何况已经经过七、八年佛法的薰习,我今天不是一直赞叹师父自己,不是这样子,我的意思是跟诸位讲,今天你生死一定要了,你要什么都放得下,这个是最大的,今天我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个问题,接着出家人第一个要学的就是不能斗争,不管别的法师怎么样,至于我今天的立场:全国的高僧大德我都赞叹你,我不毁谤人家的,每一个我都赞叹你,弘法利生也好,修行也好,每一个我都赞叹你,只要你不要邪知邪见就好,把佛法说正确,每一个出家人我都赞叹你,我的胸量绝对不曾嫉妒,哪一个法师比我们行,或是他的事业做比我们大,这个法师愈行我愈高兴,愈高兴,真的,如果说谁伤害到我们佛教,我们就感慨,很感慨这个人很愚痴,因此我们如果有内在的功夫,我们如果直下承担,明心见性: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学佛,你如果没有在这个地方,生死的关卡就是执,破除这个执,你很难,非常地难,在家人要注意什么?在家人要怎么样才能往生极乐世界,除了精进以外最大的,耳朵要使它无所著,无所著,我们在家是非非常的多,听了会难过,我们现在要学什么?学铜墙铁壁,你说什么都没有差别这样子,在家人要先学这种功夫,至于出家人要先学无诤,不能斗乱僧团,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就是不可以斗乱僧团,这样你要往生才有机会,斗乱僧团,免谈,免谈。底下,【“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者,自承当授记,即是得体。理虽顿悟事须渐除故。】慢慢、慢慢除掉习气,【“化身无数”利乐众生者,法身无相,无所不相故,】法身无相就是坏一切法,无所不相就是立一切法,不坏一切相叫做无所不相,【随类化身,人非人身,无身不化,此约生常寂光土言也。此土不离报化。】报身跟化身,【寂光理也,】常寂光净土是理性土,根本没有,理也就是没有。我们一般人都把常寂光净土当成一个土,那是不对的,常寂光净土就是一片光明充满智慧什么都没有,它的范围就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意思,报身佛就是修无量的福报,跟智慧所结合而成的一个清净的身,他的色身比我们地球大,无量百千万亿俱胝由旬,在《十六观经》已经讲得很清楚,报身、化身是为了度化众生方便,【报化事也,理不碍事故。
○己二颂总结十门无尽
【经】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要怎么样虚空才会尽,哪有可能众生尽,业的烦恼尽,要如何一切无尽,“我愿究竟恒无尽”,我愿究竟恒无尽,我们这种愿恒无尽。
【记】“乃至”超略之词。前无文而超略者,因无尽义多故。如华严三十四,法界涅槃界等十无尽,略说…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