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讲记▪P9

  ..续本文上一页是静,动静语默,乃至沉默寡言,【皆有规则、我辈既为佛弟子、即应随佛学。常随佛学、即回向菩提、向智慧日、背尘合觉。】背就是远离,尘就是污染,远离污染而合,合就是起观照,与本性跟觉性配合。

  【“九者恒顺众生” 】这个也是很难。随喜功德跟恒顺众生,这都非常难,恒顺众生永远不忤逆众生,你看这个有可能吗?有的众生根本很可恶,你怎么恒顺众生,这个很难。要是我,今天我没有办法做到这样,【我与众生、同共一体、故应随顺众生之善法、】注意听!善法,恒顺众生的善法,但是问题是善、恶很难定夺,善、恶很难定夺,很难定夺。善跟恶没有一个标准性,本来就很难了。【随顺众生之本性、以有我人知见、】因为我们人有知见,【故与众生互相残杀、】见解不同。我跟诸位讲过,我见、我爱、我慢、我痴是四大根本烦恼,最大根本烦恼就是我见,就是看法不同,看法不同,众生的看法不同他就会起争执,【互相偷盗、互相淫欲、互相诳骗、互相吞啖。一切众生本性本善、】现在却是【违背本性、故成众生。若能恒顺众生本性、即可返妄归真。恒顺众生、除我执障。

  “十者普皆回向”于前九门所有一切功德、普以回向一切众生、愿成佛道、愿证真常。】真常就是我们的本性,真就是不假,常就是永恒,贯通三世当然就是真常,【普皆回向有三:】第一、【称众生回向、名回向众生、即回自向他。】回自己的功德向一切众生,所以称众生回向,名回向众生,或者是回自向他。再来,【称诸佛回向、名回向诸佛、即回因向果。】回因向果。【称真如回向、名回向真如、即回事向理。】回事相向真如的理体。所以简单讲就是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回事向理,三种,三种,三种道理。

  【以上略释十大行愿、向下广释。】前面是简单地解释,底下是广大(深入)地解释,【《华严经》中、随拈一法、皆具十法、以六相圆融、】六相就是总相、别相、同相、异相、共相、坏相,等一下在后边那里会讲到:六相。总相、别相、同相、异相、共相、坏相,总、别、同、异、共、坏,六相圆融,【互摄互融、一中具十、表十十无尽。】华严是以十做为圆满之数,十信、十行、十回向、十住、十地,都是十,十层的法藏世界,十,层层无尽的十。十大愿。【经中未明指出一中具十之文、而学法人不可不知也、故将一门具十之义、特列总别十门之相、俾一览便知。】一看就知道。

  先明六相

  什么叫做六相呢?【十大行愿为总相、】十大行愿为总相,【一一行愿为别相、】十把它总和起来,每一个叫做别,【同称行愿曰同相、】但是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每一条又都不同,【礼异赞等曰异相、】就像一间房子,同在一间房子,不过每一根柱子不同叫做异相,【共成普因曰共相、】礼敬诸佛乃至普皆回向,这些都是普贤菩萨的因,这个叫做共相,却是【各住自位】礼敬诸佛就是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就是称赞如来,叫做各住自位,每一个都是普贤的因,每一个却都不相同,安住在其位。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这些都不相同,这个【曰坏相。】这个坏相并不是成住坏空的坏,这个坏相在六相里面的解释叫做不同,安住不同各个的自相叫做坏相,这个不解释真的没办法了解,因为我们一般都认为这个“坏”是好坏的坏,不,不是这个意思,在《华严经》所说的六相,讲到这个坏就是各个安住各个的相叫做坏相。

  后明一门具十

  【(一、)礼敬诸佛:】你一礼敬诸佛,【二、便礼便赞、】就是说你如果礼敬诸佛,就是等于第二的称赞如来。你如果礼敬诸佛,就是等于【三、身心供养、】第三就是广修供养,【四、为忏而礼、】你如果礼敬诸佛,就是在忏悔你的业障,【五、喜德而礼、】你如果礼敬诸佛,就是在随喜功德,【六、礼请为说、】你如果礼敬诸佛,就是在请转*轮,你如果礼敬诸佛,就是【七、礼请住世、】你如果礼敬诸佛,就是【八、学佛礼佛、】常随佛学,你如果礼敬诸佛就是恒顺众生,顺什么呢?【九、顺自性礼、】你在礼敬诸佛的礼就是拜你的自性,拜你的自性。礼敬诸佛就是【十、向佛而礼。】普皆回向就是向佛而礼。也就是说仅一个礼敬诸佛,它就具足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

  第二也是同样如此,【称赞如来:】什么叫做称赞如来有具足十门呢?【一便赞便礼、】礼敬诸佛就是等于称赞如来,你不称赞如来,你要礼敬诸佛吗?你就是赞叹如来的威德,你才要礼敬诸佛,【三称德法供、】依照佛的德修供,也就是称赞如来,就是等于称德法供,称赞如来就是法的供养,念佛,所以我们称赞如来就是等于念阿弥陀佛,念佛号,也就是等于法的供养,称佛的德这个称德,赞叹佛的德,法供就是法的供养,也就是广修供养。【四忏谤佛业、】称赞如来他当然就不会毁谤了,不会毁谤。所以称赞如来就是等于忏悔以前毁谤佛的业,这个叫做忏悔业障。既然你能赞叹如来也就等于在忏悔业障一样,【五喜德而赞、】你称赞如来就是随喜功德,随喜佛的功德而赞叹,你如果称赞如来就是【六赞德请法、】你如果称赞如来就是【七不赞佛隐、】你如果不称赞如来,佛就隐;所以你赞叹如来,佛就显现,也就是善知识就显现。所以称赞如来就是等于请转*轮,也等于是请佛住世一样的。再来,称赞如来你就是【八学佛赞佛、】当然就是常随佛学,称赞如来你就是【九顺性而赞、】所以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念我的本性佛,也就是恒顺我们的本性的众生,所以你如果赞叹如来,你就是【十向佛而赞。】所以一个赞叹,所以,礼敬诸佛每一句都有一个礼,称赞如来每一个都有一赞,赞叹的赞。

  再来,【广修供养:】每一个都有一个供字,供养的供字。你如果广修供养,你礼敬诸佛就是广修供养,【一身业供养、】你的身体拜佛、供养佛,称赞如来,我【二口业供养、】口业供养,我广修供养,当然就【四为忏供养、】忏悔,为了忏悔才来修供养,以前没有,所以现在要忏悔,好好地供养一下,我广修供养,当然就是【五喜德而供、】随喜功德。我如果要广修供养,修供当然是为了求法,所以叫做【六修供求法、】我如果要广修供养,就是要请佛住世,就是【七请住受供、】我如果广修供养,我就是【八学佛修供、】我因为学佛,所以我修供养行。我如果广修供养,我就【九顺性而供、】顺性,顺着本性而供。我如果广修供养也就是【十平等普供。】平等普供。

  【忏悔业障:】这个就比较好解释了:【一礼忏身业、】礼敬诸佛也是为了忏悔,【二赞忏口业、】也是为了忏悔。再来就是【三为忏修供、】我如果广修供养,也是忏悔我自己的业障。随喜功德,也是忏悔我自己的业障。请转*轮也是一样。【五喜忏意业、】随喜功德忏悔自己意业,【六忏不请障、】不请转*轮,生生世世愚痴也不知道,要请善知识、请佛来转*轮,所以要忏悔。再来,【七忏前后障、】就是忏悔出生在佛前,要不然就忏悔出生在佛后,都没有遇到佛,忏前后障。忏前后障就是忏佛前和佛后,都遇不到佛。这个要写下来,否则你们搞不清楚什么叫做忏前后障,什么叫前后障?前后障就是佛前、佛后都是障碍。【八学佛劝请、】也就是忏悔业障,【九顺性而忏、】也是忏悔业障,【十忏狭劣障。】因为我们的心胸狭小,不能修普皆回向,所以我们要忏悔业障。

  【(五)随喜功德:】这个好解释:随喜功德这个每一条都是随喜功德,【一喜德而礼、】我欢喜佛的德,出欢喜心欢喜佛佛的德,所以我顶礼佛,【二喜德而赞、三喜德而供、四忏不随喜、】以前不懂得随喜,现在学会了随喜,求忏悔。再来,【六喜德请说、七喜德请住、八学佛随喜、九顺性而喜、十向佛随喜。】随喜功德就比较好解释。所以随喜功德也是具足十种,一样的。

  【(六)请转*轮:一礼敬请法、】我们为了要请转*轮,所以我礼敬诸佛,【二】我为了要【请】转【法】轮,【故赞、】叹如来,【三】我为了要【请】转【法】轮,【故】广修【供、】养,【四】我为了要请转*轮,请不到,所以我忏悔业障,【忏】悔我【不请】佛来*轮请善知识转*轮的业【障、】请转*轮也就是【五喜德请说、】请说法。【七请住常说、】请佛住世也就是要请佛转*轮,【八学佛】所以我必须请转*轮,【请法、】就是请转*轮,【九请随机说、】我请转*轮就是为了要恒顺众生随机而说。再来,【十请说普利。】我请转*轮到最后就是要普皆回向来利益一切众生。

  【(七)请佛住世:】请佛住世要做什么?我请佛住世请佛让我礼敬,所以【一请住】世,就能够【受】我【礼、】敬,请佛住世要做什么?如此我就能【二赞德请住、】赞佛的德,请佛住世要做什么?如此我就能【三请住受供、】请佛住世要做什么?【四请住受忏、】我向佛求忏悔,请佛住世要做什么?【五喜德请住、】请佛住世要做什么?【六请常住说、】好好地说法。再来,请佛住世要做什么?【八学佛请住、】再来,请佛住世,就是要【九顺生请住、】顺众生的意思,每个众生都喜欢佛住世。请佛住世要做什么?【十向性请住。】向着本性而请住,回向本性所以请住,这个向就是回向的意思。【

  【(八)常随佛学:前七后二皆随佛学、】前七就是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轮、请佛住世,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常随佛学,后二也是一样,【即回向菩提、除尘劳障。】所以我们今天冤枉受六道轮回。

  【(九)恒顺众生:前八后一皆顺众生性修二善、】性善就是本有的善,修就是后天的努力,性修二善都是善,【即回向众生、除我执障。】

  再来,【普皆回向:】普皆回向,【以前九愿功德回向三处、】回向三处,每一就是【菩提、】回向菩提,第二就是【众生、】回向众生,第三就更…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