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四卷▪P19

  ..续本文上一页 width=379>

  触、作意、受、想、思。

  

别境(5)

  

  欲、胜解、念、定、慧。

  

善(11)

  

  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逢、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烦恼(6)

  

  贪、嗔、痴(无明)、慢、疑、恶见(不正见)。

  

随烦恼(20)

  

  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不定(4)

  

  悔(恶作)、眠、尊、伺。

  

色(11)

  

  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

  

心不相应行(24)

  

  得、命根、众瞬分、异生性、无想定、减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欠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无为(6)

  

  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想受灭、真如。

  

  再来,【五阴。】五阴是什么呢?【不出色(第一阴。)心(后四阴。)】色,心就是受、想、行、识。【二法。色】不出色、心二【法。】那么这二法就是包括天地万物,那么色心二法,色法【有地水火风四大。外身。皮肉筋骨。为地大。痰泪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热气。)。为火大。】人这若在生气说:你是在火大?就是在发脾气,你是在火大,要喝沙土,要喝沙土。【气息动转。为风大。】气息运转,呼吸,呼吸。【四大和合。外身生。四大分离。外身死】所以色身死的时候,看小字的:【(身死之时,风大先离,】就是先没有呼吸,呼吸先停止,【全身不动,气息亦绝;次火大离,】再来温度慢慢、慢慢就冷,【暖相尽,】再来,【冷触生;】我们全身就冷掉了。【后尸烂水流,】色身若烂掉,死,水就流出来,尸水就流出来,这是很有营养的,但是要经过化学作用,种植,种植,最有营养就是我们人的尸体,我们人的尸体,我们现在吃人家,百年之后换细菌吃我们,所以讲起来我们人实在是很迷惑,色身看不开,实在是很没办法,很没办法,因此有人主张用这个土葬,我是很不主张这样,用土葬的埋下去,虫啃,烂掉,尸水流出来,还要烂很久,还要烂很久,在座诸位!我们若对世间很执著的话,有须要去火葬场看看,有须要去埋死人的地方看看,或是去金山寺那里,专门放死人的停尸间,其实我们都看很多了,爱钱的还是爱钱,对不对?我们也知道有一天我们要躺在棺材里面,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知道要推入火葬场里面,每一个都知道,哪一个不知道,哪一个不知道一定要死,大家都知道,不过还是照常执著,还是照常相骂,对这世间五欲六尘还是照常,一样,众生确实没办法,所以有大智慧的人出污泥而不染,他在污泥里面他不会被污染到,随时觉悟,藉着境界在觉悟,我们是藉着境界在迷惑,所以说尸烂水流,我认为这四个字贴在墙上去参,尸烂水流,参参看,尸烂水流,尸烂水流(法师笑),回去你就闻到臭味了,这四个字真的让人开悟,啊!有一天你就会嘻嘻笑笑来到师父面前:师父!我觉悟。尸烂水流,人若死的时候水就流出来了,确实是真的,一无可乐。【筋骨终化为土。】筋骨终化为土。【《金光明经》云:四大假合,无可爱乐。)。心法。有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以此六十三法和合。假名众生。即众法和合而生。故称众生。

  色心并皆陋劣者。】陋劣,陋劣这台语不知该怎么读,劣,陋劣,热闹是人家迎神拜拜叫做热闹,陋劣。【陋则不美。劣则不胜。此之色心。不净(从头至脚,三十六】三十六物全都有,你去查字典就有。((名数)人身有三十六之不净物。《涅槃经•二十四》曰:“凡夫身三十六物不净充满。”分为三类:一、外相十二:发、毛、爪、齿、眵(chī 眼睛分泌出来的液体凝结成的淡黄色的东西。俗称“眼屎”,亦称“眵目糊)、泪、涎、唾、屎、溺、垢、汗。二、身器十二: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三、内含十二: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藏、赤痰、白痰。见《大疏演义钞•三十》)【物悉皆不净。)。无常(内外身心有生必灭。)。苦(众苦所集。)。空(到底成空。)。故并皆陋劣。名众生浊。极乐生身。莲华化生。清净庄严。微妙相好。我等自当念佛。求生彼国。超众生浊。但众生浊中。若非持名念佛。欣慕极乐。厌离娑婆。舍秽取净之行。必不能得度。】所以要舍这污秽的,肮脏,取这个清净。诸位!回去好好念佛吧!

  【解】命浊者。因果并劣。寿命短促。】寿命很短,【乃至不满百岁。故名(命)[为]浊。命浊中。非不费时劫。不劳勤苦之行。(应量而饱。)必不能度。

  【讲】命浊者。色心连持为体。】色心连持为体,【催年减寿。即其相也。】催年减寿就是一年,一年一直过去,所以我们下次若过年到,我们就问人家:可怜!又减少一岁了。不要说:恭喜!又增加一岁了。要讲:可怜!寿命又减少一岁了。这样才对。【因果并劣。因。即见浊。烦恼浊。见思二惑。为受报之因。果。即是众生浊。粗弊五阴。为托生之果。若因若果。幷皆是劣。命以色心二法。互相连持为体。色。即地水火风之色法(身也。)。心。即见闻觉知之心法(心也。)。身心相依为命。若无识阴之心执持。则色法之身必烂坏。】会烂掉,我们若没有心在执持这个色身马上就烂掉,因为我们这色身就是有意识。【若无色法之身执持。则八识之心无所托。】无所寄托,【故曰连持。】连续地执持。

  ○【催年减寿。即寿命短促。乃至不满百岁。故名命浊。极乐国中。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我等自当发心念佛。求生彼国。超越命浊。但命浊中。若非一心念佛。七日功成。乃至十念一念。皆得往生。随人工夫善根。皆得满愿。如大海水。阿修罗。乃至蚊蚋。】蚊是蚊子,蚋就是小虫,它的形状像蚊虫。(蚋ruì:昆虫,体长二、三毫米,头小,色黑,胸背隆起,吸人畜的血液,幼虫栖于水中。)【饮之皆得应量而饱。并不费时劫。】没有费这个时劫,【不劳勤苦之行。必不能得度。

  【解】复次。只此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转劫浊。为清净海会。转见浊。为无量光。转烦恼浊。为常寂光。转众生浊。为莲华化生。转命浊。为无量寿。

  【讲】此明三资】三资就是信、愿、行。信、愿、行,【能转五浊】恶世,【。只此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者。谓不必假藉诸余法门。厌此信愿行三资。】什么叫做三次呢?就是要走远路要准备一些资粮,我们要往生要准备一些功德就是信、愿、行。【即可转五浊为五清。信愿是慧行。为能庄严。依慧行而起行行。执持一声(即一句六字洪名。)阿弥陀佛。即行行。又即以此二行。庄严净土。故能转五浊也。众生自心法界。本来清净。迷则成浊。】讲来讲去都是这颗心,都是这颗心。过去有一个人,过去有一个人他在缝衣服,缝衣服,缝衣服,缝一缝没有线,剪线,穿线,穿线,穿下去,那支针却不见了,一直觉得针小支,一直觉得刺刺的,刺刺的,很痛苦,找不到,我不晓得会不会吃下去,一支针,我不晓得会不会吃下去,一支针跑到哪里,寝食难安,都找不到,无法睡觉,很痛苦,自己都觉得一支针卡住,有一天她这个先生有学佛,他知道尽量负担很重,去拿一支同样的针来:你怎么了,你在哪里缝,在哪里缝衣服。在这里,我坐在这里,我用线,针却不见了,从那时候之后,我就觉得喉咙很痛苦。啊!在这里。找到了,找到了。那时候就:没有了,没有感觉了。结果是怎样,你知道吗?她先生去买一支针跟那支针一样的,那支针根本找不到。转移目标,你听得懂吗?转移心理的负担,所以说我们人的心是很厉害,你若觉得怎样就觉得怎样,一念之间而已,马上觉得喉咙不会卡住,其实那支针根本就找不到,所以众生自心的法界本来就是清净,迷了就成浊。【今既觉悟。而起信愿行三资粮。自可转浊成清。庄严净土矣。

  劫浊。为浊法聚会之时。】我昨天讲的劫浊没有一个体,就是综合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合起来这四浊叫做劫浊,【今念佛往生极乐。则转劫浊。为净法聚会。

  ○见浊。邪见增盛。今念佛往生极乐。则转见浊。成智德无量光。

  ○烦恼浊。烦惑增盛。今念佛往生极乐。则转烦恼浊。成断德常寂光。】成这个断德。断德就是后天的修成叫做断,先天叫做智,先天叫做智德,后天修行而产生的智慧、光明、德行叫…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四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