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四卷▪P20

  ..续本文上一页做断德。

  ○【众生浊。色心陋劣。】刚才罗汉才教我的,陋劣,这不能读作lào,要读作陋劣,罗汉是我的老师,他教我台语的。色心陋劣,听了很好笑。【今念佛往生极乐。则转众生浊。为莲华化生。清净胜妙。

  ○命浊。寿命短促。今念佛往生极乐。则转命浊。】寿命很短,所以要赶快修行,不可以再等了,不可以再等了。【为无量寿。寿与佛同。】无量无边,【此皆以三资粮为能转。五浊为所转。举世之人。如果个个都能发心念佛。转秽令净。转苦为乐。则不难转娑婆而成极乐矣。

  【解】故一声阿弥陀佛。(净宗千古之蕴,一旦发尽希有哉。)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这句话很重要,意思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成佛,讲经三百多会,说一切经典就是要教人成佛,就是说一句阿弥陀佛就包括在内,全都包括在内,所以说一声阿弥陀佛就是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你看看!

  【讲】故字。承上文。】为什么?【一声佛号。能圆转五浊。圆成五清。则一声佛号功德。不可思议。即是本师。于五浊恶世。所修因行。所得果觉之全体也。

  【解】[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什么叫做果觉全体呢?就是释迦牟尼佛他成正等正觉,他所证的果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究竟的觉就是果觉,全体就是所有的法身,果觉全体,全都包括在里面,就是什么?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不是其他九界,九界就是六道轮回再加上声闻、缘觉、菩萨,若加上佛就十法界,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就是六道加个声闻、缘觉、菩萨,就是九界。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连菩萨他都没办法,只有佛与佛可以究竟。

  【讲】以此之此字。指上文一声阿弥陀佛。即是本师所证果觉之全体。今即以此果觉全体。一声阿弥陀佛。授与五浊恶世众生。如何授与。佛说此经。教人起信。发愿。专持一声阿弥陀佛名号。便得圆成果觉。故为授与。

  乃诸佛所行境界者。能于五浊恶世。说难信之法。乃是诸佛所行之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尽。难行能行也。

  ○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者。非独六凡二乘。自力不及。亦非菩萨法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只有佛能够了解。

  【解】诸众生。别指五浊恶人。一切世间。通指四土器世间。九界有情世间也。

  【讲】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诸众生。是别指五浊恶世之人。一切世间。是通指情器二世间。】有情就是众生跟器世间,两种世间,一切世间都包括在内。【因佛自居佛法界。是正觉世间。说是一切世间难信法。此一切世间。包括九法界。是通指四土。】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也有四土,东方琉璃世界也有四土,西方极乐世界也有四土,第一个世界都有四土,都有凡圣同居土,但是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就是具足上三土,清净殊胜不可思议,其他的净土没有,所以包括九法界是通指四土。【依报之器世间。及九法界。正报之有情世间(即菩萨法界,尚有情识未尽故也。)。

  初诸佛转赞竟。】诸佛都称赞。

  

丁二教主结叹

  【解】前劝信流通。是诸佛付嘱。】诸佛的交代。付嘱,这个字也不晓得怎么读,这个字怎么读,付嘱,付嘱,是诸佛的付嘱。【此本师付嘱。嘱语略别从通。但云一切世间。犹前诸佛所云。汝等众生。当知文殊迦叶等。皆在所嘱也。】待会儿再问罗汉看看这样读对不对?

  【讲】此科题以下之文。乃蕅公】蕅益大师【标明科意。科名教主结叹。】赞叹,【亦即付嘱流通。前劝信流通。是诸佛付嘱。此本师付嘱。】释迦牟尼佛付嘱我们。【嘱语略别从通者。上科有别指通指二义。】有别指跟通指,【本科但云为一切世间。不云为诸众生者。即略其别义。但从通义。以通该别也。】别的范围就比较小,通的范围就比较大。【犹如前文。六方诸佛。劝信文中所云:汝等众生。当信是。汝等二字。通指彼国九界众生在内。今本师云一切世间。亦复如是。当知文殊迦叶等。皆在所嘱也。】所以我们再看:前面是劝信流通,劝信,劝告你相信,是诸佛特别交代,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方都这样交代,这里是本师的交代,所以嘱有略别从通,略别从通,简单,略别就是简单,通就是范围比较大,范围比较大,别就是针对某一部分,所以简略这个别从这个通,所以只说一切世间,前面是说诸佛所说,汝等众生,当知文殊迦叶,全都包括在内,别的范围就比较小,通的范围就是比较大。

  【经】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讲】此。本师重呼当机咐嘱云:汝等应(平声。)当了知。我在此五浊恶世。行此等难事。此字。指成道说法二事。】这两件事情,成道之后说法,【浊世佛道难成。顿法难说。已解在前。今难成者能成。早得无上正等正觉之佛道。难说者亦能说。竟为一切世间(九界众生。)。说此持名难信之法。此二事。不独是难。】不独是难,【且是难中之难。故曰甚难。此句即属劝行流通。】劝你修行,劝你修行。【既是甚难说者。我今已说。汝等自当力而行之。】要全力修持叫做自当力而行之,就是全力修持。【又。非仅自行。且当化他。辗转流通。俾得利益今后也。】今后就是后面的众生。

  【解】信愿持名一行。不涉施为。】施为就是参禅、观想,【圆转五浊。唯信乃入。】只有相信的人才有办法入。【非思议所行境界。】不是我们一般众生有办法去讨论的境界,【设非本师。来入恶世。】若不本师释迦牟尼佛,来入这个恶世,【示得菩提。】示这个觉悟,示现佛道,菩提。【以大智大悲。见此。】就是看到、证到。【行此。】他确实去修行,【说此。】证悟之后说法,【众生何由禀此也哉。】众生怎么有办法按照正统正知正见信愿行去修持,不可能,要怎样听到这个殊胜胜义超绝的净土法门呢?不可能,不可能。

  【讲】此明法门难遇。信愿持名一行。为第一无上法门。不涉施为。即不假参究。不劳观想。】所以说不假参究,不劳观想,【但一心专持名号。即得圆超五浊。如前所说。唯有智者。方能深信。乃可得入。】所以我们若相信佛的话我们就是大智慧的人,我们是不是常常在讲,我很可怜,我没有智慧:师父,我业障深重。没问题,只要你相信有极乐世界,有一尊阿弥陀佛,只要你相信释迦牟尼佛绝对没有妄语,只要你相信确定我只要一心用功就会往生,你只要深信切愿你就是世间大智慧的人,不必再谦虚了,不必再谦虚了,我们常常在谦虚,说:师父!我业障深重,我就是世间最傻的人。很简单,你若相信有净土法门你就是世间最聪明的人,读到博士不相信净土,那是世间最傻的人,要这样想。【非是意识思议所行境界。是为圆顿不思议境界。

  设非本师。来入恶世。示得菩提者。以此不思议法门。设或不是本师。乘大愿轮。来入五浊恶世。示现难行能行。难得能得。得成无上菩提。于此不思议境界。亦不能究尽。

  既成菩提。以大智即一切种智。以大悲即同体大悲。见此圆顿法门。可以圆超五浊。行此圆顿法门。自己圆转五浊。说此圆顿法门。欲令众生修此。同出五浊。】同出五浊,【设非本师如是。一切众生。何由闻此胜异超绝之法门。而得禀承也哉。诚法门之难遇也。】难遇也。

  【解】然吾人处劫独中。次定为时所囿。为苦所逼。(此五段应与五必不能度之训合观。)

  【讲】此明五浊难超。文有五段。此文。要与前文五浊中。五种必不能度之训合观。】警告我们。【谓吾人处此浊法聚会之时。决定为时劫之所囿。囿者苑囿。】范围,范畴,所束缚的意思,所束缚的意思,这个念yòu,国语念yòu,四声囿,yòu,四声囿,决定为时所囿,限制,因为我们的寿命短。【四边有围垣。】围墙。【圈囿其中不能出。】范围就遮起来,束缚起来,【如囚在狱。不能逃也。劫浊难逃。亦复如是。若非念佛。带业横出三界之行。必不能超度也。】没办法超度。

  【解】处见浊中。决定为邪智所缠。】所缠,所缠,缠绕,所缠。【邪师所惑。】这句就是我们今天……,这句,我说末法的时候,不要说找到一个证阿罗汉果、菩萨果,那些都别谈,要找到穿僧服讲正法的,正知正见的,已经是非常、非常困难了,一般讲经都有夹带自己的意思,用自己的方便,其实是污染到佛教,其实是破坏到佛教,他种种的方便会破坏到佛教的正知正见,对不对?所以在见浊当中决定为邪法智所困扰,所缠,邪师所惑,今天要遇到一个正知正见的,非常、非常地困难,一贯道的说一篇道理,基督教的也讲一篇道理,清海今天报纸有刊登,对不对?我们登在民众日报,她也登在民众日报,再世佛,吓死人,这种的恶业,敢造这种业那实在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没有人敢造这种业,这完全是大妄语罪,佛经里面,戒律里面讲,我们不是证阿罗汉果,只说我是阿罗汉果,对方相信就不得了了,大妄语,大妄语戒,犯根本大戒,大妄语戒,当下十八层地狱求出无期,别说她是佛,不得了了,越南人不晓得因果,不曾研究过佛法,有很多法师去听、听、听……,不晓得在讲什么,眼睛一看就开悟了,叫她说法,因缘果报讲不来,跑到麻豆讲经,一本《金刚经》撕破,放在地上踩,践踏,践踏,再大修行的人也没敢这样做,再怎么大修行,即使是祖师大德开悟的人人家也不敢这样做,不敢这样做,所以说这个末法的时候,没有人要来救这个世间人,因为要来救世间人一定要死的,你要救他,他要让你死,一定的,你现在要救他:你不要相信清海。他说: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你没有跟她接触你不知道。若看过《楞严经》的人,若看过《楞严经》的人知道五十阴魔,两千多年前佛都讲好的,…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四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