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四卷▪P20

  ..續本文上一頁做斷德。

  ○【衆生濁。色心陋劣。】剛才羅漢才教我的,陋劣,這不能讀作lào,要讀作陋劣,羅漢是我的老師,他教我臺語的。色心陋劣,聽了很好笑。【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衆生濁。爲蓮華化生。清淨勝妙。

  ○命濁。壽命短促。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命濁。】壽命很短,所以要趕快修行,不可以再等了,不可以再等了。【爲無量壽。壽與佛同。】無量無邊,【此皆以叁資糧爲能轉。五濁爲所轉。舉世之人。如果個個都能發心念佛。轉穢令淨。轉苦爲樂。則不難轉娑婆而成極樂矣。

  【解】故一聲阿彌陀佛。(淨宗千古之蘊,一旦發盡希有哉。)即釋迦本師。于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這句話很重要,意思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成佛,講經叁百多會,說一切經典就是要教人成佛,就是說一句阿彌陀佛就包括在內,全都包括在內,所以說一聲阿彌陀佛就是釋迦本師,于五濁惡世,所得的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你看看!

  【講】故字。承上文。】爲什麼?【一聲佛號。能圓轉五濁。圓成五清。則一聲佛號功德。不可思議。即是本師。于五濁惡世。所修因行。所得果覺之全體也。

  【解】[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衆生。】什麼叫做果覺全體呢?就是釋迦牟尼佛他成正等正覺,他所證的果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最究竟的覺就是果覺,全體就是所有的法身,果覺全體,全都包括在裏面,就是什麼?授與濁惡衆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不是其他九界,九界就是六道輪回再加上聲聞、緣覺、菩薩,若加上佛就十法界,六道,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就是六道加個聲聞、緣覺、菩薩,就是九界。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連菩薩他都沒辦法,只有佛與佛可以究竟。

  【講】以此之此字。指上文一聲阿彌陀佛。即是本師所證果覺之全體。今即以此果覺全體。一聲阿彌陀佛。授與五濁惡世衆生。如何授與。佛說此經。教人起信。發願。專持一聲阿彌陀佛名號。便得圓成果覺。故爲授與。

  乃諸佛所行境界者。能于五濁惡世。說難信之法。乃是諸佛所行之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盡。難行能行也。

  ○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者。非獨六凡二乘。自力不及。亦非菩薩法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只有佛能夠了解。

  【解】諸衆生。別指五濁惡人。一切世間。通指四土器世間。九界有情世間也。

  【講】爲諸衆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諸衆生。是別指五濁惡世之人。一切世間。是通指情器二世間。】有情就是衆生跟器世間,兩種世間,一切世間都包括在內。【因佛自居佛法界。是正覺世間。說是一切世間難信法。此一切世間。包括九法界。是通指四土。】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也有四土,東方琉璃世界也有四土,西方極樂世界也有四土,第一個世界都有四土,都有凡聖同居土,但是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就是具足上叁土,清淨殊勝不可思議,其他的淨土沒有,所以包括九法界是通指四土。【依報之器世間。及九法界。正報之有情世間(即菩薩法界,尚有情識未盡故也。)。

  初諸佛轉贊竟。】諸佛都稱贊。

  

丁二教主結歎

  【解】前勸信流通。是諸佛付囑。】諸佛的交代。付囑,這個字也不曉得怎麼讀,這個字怎麼讀,付囑,付囑,是諸佛的付囑。【此本師付囑。囑語略別從通。但雲一切世間。猶前諸佛所雲。汝等衆生。當知文殊迦葉等。皆在所囑也。】待會兒再問羅漢看看這樣讀對不對?

  【講】此科題以下之文。乃蕅公】蕅益大師【標明科意。科名教主結歎。】贊歎,【亦即付囑流通。前勸信流通。是諸佛付囑。此本師付囑。】釋迦牟尼佛付囑我們。【囑語略別從通者。上科有別指通指二義。】有別指跟通指,【本科但雲爲一切世間。不雲爲諸衆生者。即略其別義。但從通義。以通該別也。】別的範圍就比較小,通的範圍就比較大。【猶如前文。六方諸佛。勸信文中所雲:汝等衆生。當信是。汝等二字。通指彼國九界衆生在內。今本師雲一切世間。亦複如是。當知文殊迦葉等。皆在所囑也。】所以我們再看:前面是勸信流通,勸信,勸告你相信,是諸佛特別交代,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方都這樣交代,這裏是本師的交代,所以囑有略別從通,略別從通,簡單,略別就是簡單,通就是範圍比較大,範圍比較大,別就是針對某一部分,所以簡略這個別從這個通,所以只說一切世間,前面是說諸佛所說,汝等衆生,當知文殊迦葉,全都包括在內,別的範圍就比較小,通的範圍就是比較大。

  【經】舍利弗。當知我于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爲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爲甚難。

  【講】此。本師重呼當機咐囑雲:汝等應(平聲。)當了知。我在此五濁惡世。行此等難事。此字。指成道說法二事。】這兩件事情,成道之後說法,【濁世佛道難成。頓法難說。已解在前。今難成者能成。早得無上正等正覺之佛道。難說者亦能說。竟爲一切世間(九界衆生。)。說此持名難信之法。此二事。不獨是難。】不獨是難,【且是難中之難。故曰甚難。此句即屬勸行流通。】勸你修行,勸你修行。【既是甚難說者。我今已說。汝等自當力而行之。】要全力修持叫做自當力而行之,就是全力修持。【又。非僅自行。且當化他。輾轉流通。俾得利益今後也。】今後就是後面的衆生。

  【解】信願持名一行。不涉施爲。】施爲就是參禅、觀想,【圓轉五濁。唯信乃入。】只有相信的人才有辦法入。【非思議所行境界。】不是我們一般衆生有辦法去討論的境界,【設非本師。來入惡世。】若不本師釋迦牟尼佛,來入這個惡世,【示得菩提。】示這個覺悟,示現佛道,菩提。【以大智大悲。見此。】就是看到、證到。【行此。】他確實去修行,【說此。】證悟之後說法,【衆生何由禀此也哉。】衆生怎麼有辦法按照正統正知正見信願行去修持,不可能,要怎樣聽到這個殊勝勝義超絕的淨土法門呢?不可能,不可能。

  【講】此明法門難遇。信願持名一行。爲第一無上法門。不涉施爲。即不假參究。不勞觀想。】所以說不假參究,不勞觀想,【但一心專持名號。即得圓超五濁。如前所說。唯有智者。方能深信。乃可得入。】所以我們若相信佛的話我們就是大智慧的人,我們是不是常常在講,我很可憐,我沒有智慧:師父,我業障深重。沒問題,只要你相信有極樂世界,有一尊阿彌陀佛,只要你相信釋迦牟尼佛絕對沒有妄語,只要你相信確定我只要一心用功就會往生,你只要深信切願你就是世間大智慧的人,不必再謙虛了,不必再謙虛了,我們常常在謙虛,說:師父!我業障深重,我就是世間最傻的人。很簡單,你若相信有淨土法門你就是世間最聰明的人,讀到博士不相信淨土,那是世間最傻的人,要這樣想。【非是意識思議所行境界。是爲圓頓不思議境界。

  設非本師。來入惡世。示得菩提者。以此不思議法門。設或不是本師。乘大願輪。來入五濁惡世。示現難行能行。難得能得。得成無上菩提。于此不思議境界。亦不能究盡。

  既成菩提。以大智即一切種智。以大悲即同體大悲。見此圓頓法門。可以圓超五濁。行此圓頓法門。自己圓轉五濁。說此圓頓法門。欲令衆生修此。同出五濁。】同出五濁,【設非本師如是。一切衆生。何由聞此勝異超絕之法門。而得禀承也哉。誠法門之難遇也。】難遇也。

  【解】然吾人處劫獨中。次定爲時所囿。爲苦所逼。(此五段應與五必不能度之訓合觀。)

  【講】此明五濁難超。文有五段。此文。要與前文五濁中。五種必不能度之訓合觀。】警告我們。【謂吾人處此濁法聚會之時。決定爲時劫之所囿。囿者苑囿。】範圍,範疇,所束縛的意思,所束縛的意思,這個念yòu,國語念yòu,四聲囿,yòu,四聲囿,決定爲時所囿,限製,因爲我們的壽命短。【四邊有圍垣。】圍牆。【圈囿其中不能出。】範圍就遮起來,束縛起來,【如囚在獄。不能逃也。劫濁難逃。亦複如是。若非念佛。帶業橫出叁界之行。必不能超度也。】沒辦法超度。

  【解】處見濁中。決定爲邪智所纏。】所纏,所纏,纏繞,所纏。【邪師所惑。】這句就是我們今天……,這句,我說末法的時候,不要說找到一個證阿羅漢果、菩薩果,那些都別談,要找到穿僧服講正法的,正知正見的,已經是非常、非常困難了,一般講經都有夾帶自己的意思,用自己的方便,其實是汙染到佛教,其實是破壞到佛教,他種種的方便會破壞到佛教的正知正見,對不對?所以在見濁當中決定爲邪法智所困擾,所纏,邪師所惑,今天要遇到一個正知正見的,非常、非常地困難,一貫道的說一篇道理,基督教的也講一篇道理,清海今天報紙有刊登,對不對?我們登在民衆日報,她也登在民衆日報,再世佛,嚇死人,這種的惡業,敢造這種業那實在是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沒有人敢造這種業,這完全是大妄語罪,佛經裏面,戒律裏面講,我們不是證阿羅漢果,只說我是阿羅漢果,對方相信就不得了了,大妄語,大妄語戒,犯根本大戒,大妄語戒,當下十八層地獄求出無期,別說她是佛,不得了了,越南人不曉得因果,不曾研究過佛法,有很多法師去聽、聽、聽……,不曉得在講什麼,眼睛一看就開悟了,叫她說法,因緣果報講不來,跑到麻豆講經,一本《金剛經》撕破,放在地上踩,踐踏,踐踏,再大修行的人也沒敢這樣做,再怎麼大修行,即使是祖師大德開悟的人人家也不敢這樣做,不敢這樣做,所以說這個末法的時候,沒有人要來救這個世間人,因爲要來救世間人一定要死的,你要救他,他要讓你死,一定的,你現在要救他:你不要相信清海。他說: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你沒有跟她接觸你不知道。若看過《楞嚴經》的人,若看過《楞嚴經》的人知道五十陰魔,兩千多年前佛都講好的,…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四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