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四卷▪P19

  ..續本文上一頁 width=379>

  觸、作意、受、想、思。

  

別境(5)

  

  欲、勝解、念、定、慧。

  

善(11)

  

  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逢、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煩惱(6)

  

  貪、嗔、癡(無明)、慢、疑、惡見(不正見)。

  

隨煩惱(20)

  

  忿、恨、惱、覆、诳、谄、憍、害、嫉、悭、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沈、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

  

不定(4)

  

  悔(惡作)、眠、尊、伺。

  

色(11)

  

  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法處所攝色。

  

心不相應行(24)

  

  得、命根、衆瞬分、異生性、無想定、減盡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欠身、生、住、老、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方、時、數、和合性、不和合性。

  

無爲(6)

  

  虛空、擇滅、非擇滅、不動、想受滅、真如。

  

  再來,【五陰。】五陰是什麼呢?【不出色(第一陰。)心(後四陰。)】色,心就是受、想、行、識。【二法。色】不出色、心二【法。】那麼這二法就是包括天地萬物,那麼色心二法,色法【有地水火風四大。外身。皮肉筋骨。爲地大。痰淚精血。爲水大。周身暖觸(熱氣。)。爲火大。】人這若在生氣說:你是在火大?就是在發脾氣,你是在火大,要喝沙土,要喝沙土。【氣息動轉。爲風大。】氣息運轉,呼吸,呼吸。【四大和合。外身生。四大分離。外身死】所以色身死的時候,看小字的:【(身死之時,風大先離,】就是先沒有呼吸,呼吸先停止,【全身不動,氣息亦絕;次火大離,】再來溫度慢慢、慢慢就冷,【暖相盡,】再來,【冷觸生;】我們全身就冷掉了。【後屍爛水流,】色身若爛掉,死,水就流出來,屍水就流出來,這是很有營養的,但是要經過化學作用,種植,種植,最有營養就是我們人的屍體,我們人的屍體,我們現在吃人家,百年之後換細菌吃我們,所以講起來我們人實在是很迷惑,色身看不開,實在是很沒辦法,很沒辦法,因此有人主張用這個土葬,我是很不主張這樣,用土葬的埋下去,蟲啃,爛掉,屍水流出來,還要爛很久,還要爛很久,在座諸位!我們若對世間很執著的話,有須要去火葬場看看,有須要去埋死人的地方看看,或是去金山寺那裏,專門放死人的停屍間,其實我們都看很多了,愛錢的還是愛錢,對不對?我們也知道有一天我們要躺在棺材裏面,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知道要推入火葬場裏面,每一個都知道,哪一個不知道,哪一個不知道一定要死,大家都知道,不過還是照常執著,還是照常相罵,對這世間五欲六塵還是照常,一樣,衆生確實沒辦法,所以有大智慧的人出汙泥而不染,他在汙泥裏面他不會被汙染到,隨時覺悟,藉著境界在覺悟,我們是藉著境界在迷惑,所以說屍爛水流,我認爲這四個字貼在牆上去參,屍爛水流,參參看,屍爛水流,屍爛水流(法師笑),回去你就聞到臭味了,這四個字真的讓人開悟,啊!有一天你就會嘻嘻笑笑來到師父面前:師父!我覺悟。屍爛水流,人若死的時候水就流出來了,確實是真的,一無可樂。【筋骨終化爲土。】筋骨終化爲土。【《金光明經》雲:四大假合,無可愛樂。)。心法。有八識心王。五十一心所。以此六十叁法和合。假名衆生。即衆法和合而生。故稱衆生。

  色心並皆陋劣者。】陋劣,陋劣這臺語不知該怎麼讀,劣,陋劣,熱鬧是人家迎神拜拜叫做熱鬧,陋劣。【陋則不美。劣則不勝。此之色心。不淨(從頭至腳,叁十六】叁十六物全都有,你去查字典就有。((名數)人身有叁十六之不淨物。《涅槃經•二十四》曰:“凡夫身叁十六物不淨充滿。”分爲叁類:一、外相十二:發、毛、爪、齒、眵(chī 眼睛分泌出來的液體凝結成的淡黃色的東西。俗稱“眼屎”,亦稱“眵目糊)、淚、涎、唾、屎、溺、垢、汗。二、身器十二: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叁、內含十二:肝、膽、腸、胃、脾、腎、心、肺、生藏、藏、赤痰、白痰。見《大疏演義鈔•叁十》)【物悉皆不淨。)。無常(內外身心有生必滅。)。苦(衆苦所集。)。空(到底成空。)。故並皆陋劣。名衆生濁。極樂生身。蓮華化生。清淨莊嚴。微妙相好。我等自當念佛。求生彼國。超衆生濁。但衆生濁中。若非持名念佛。欣慕極樂。厭離娑婆。舍穢取淨之行。必不能得度。】所以要舍這汙穢的,肮髒,取這個清淨。諸位!回去好好念佛吧!

  【解】命濁者。因果並劣。壽命短促。】壽命很短,【乃至不滿百歲。故名(命)[爲]濁。命濁中。非不費時劫。不勞勤苦之行。(應量而飽。)必不能度。

  【講】命濁者。色心連持爲體。】色心連持爲體,【催年減壽。即其相也。】催年減壽就是一年,一年一直過去,所以我們下次若過年到,我們就問人家:可憐!又減少一歲了。不要說:恭喜!又增加一歲了。要講:可憐!壽命又減少一歲了。這樣才對。【因果並劣。因。即見濁。煩惱濁。見思二惑。爲受報之因。果。即是衆生濁。粗弊五陰。爲托生之果。若因若果。幷皆是劣。命以色心二法。互相連持爲體。色。即地水火風之色法(身也。)。心。即見聞覺知之心法(心也。)。身心相依爲命。若無識陰之心執持。則色法之身必爛壞。】會爛掉,我們若沒有心在執持這個色身馬上就爛掉,因爲我們這色身就是有意識。【若無色法之身執持。則八識之心無所托。】無所寄托,【故曰連持。】連續地執持。

  ○【催年減壽。即壽命短促。乃至不滿百歲。故名命濁。極樂國中。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我等自當發心念佛。求生彼國。超越命濁。但命濁中。若非一心念佛。七日功成。乃至十念一念。皆得往生。隨人工夫善根。皆得滿願。如大海水。阿修羅。乃至蚊蚋。】蚊是蚊子,蚋就是小蟲,它的形狀像蚊蟲。(蚋ruì:昆蟲,體長二、叁毫米,頭小,色黑,胸背隆起,吸人畜的血液,幼蟲棲于水中。)【飲之皆得應量而飽。並不費時劫。】沒有費這個時劫,【不勞勤苦之行。必不能得度。

  【解】複次。只此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轉劫濁。爲清淨海會。轉見濁。爲無量光。轉煩惱濁。爲常寂光。轉衆生濁。爲蓮華化生。轉命濁。爲無量壽。

  【講】此明叁資】叁資就是信、願、行。信、願、行,【能轉五濁】惡世,【。只此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者。謂不必假藉諸余法門。厭此信願行叁資。】什麼叫做叁次呢?就是要走遠路要准備一些資糧,我們要往生要准備一些功德就是信、願、行。【即可轉五濁爲五清。信願是慧行。爲能莊嚴。依慧行而起行行。執持一聲(即一句六字洪名。)阿彌陀佛。即行行。又即以此二行。莊嚴淨土。故能轉五濁也。衆生自心法界。本來清淨。迷則成濁。】講來講去都是這顆心,都是這顆心。過去有一個人,過去有一個人他在縫衣服,縫衣服,縫衣服,縫一縫沒有線,剪線,穿線,穿線,穿下去,那支針卻不見了,一直覺得針小支,一直覺得刺刺的,刺刺的,很痛苦,找不到,我不曉得會不會吃下去,一支針,我不曉得會不會吃下去,一支針跑到哪裏,寢食難安,都找不到,無法睡覺,很痛苦,自己都覺得一支針卡住,有一天她這個先生有學佛,他知道盡量負擔很重,去拿一支同樣的針來:你怎麼了,你在哪裏縫,在哪裏縫衣服。在這裏,我坐在這裏,我用線,針卻不見了,從那時候之後,我就覺得喉嚨很痛苦。啊!在這裏。找到了,找到了。那時候就:沒有了,沒有感覺了。結果是怎樣,你知道嗎?她先生去買一支針跟那支針一樣的,那支針根本找不到。轉移目標,你聽得懂嗎?轉移心理的負擔,所以說我們人的心是很厲害,你若覺得怎樣就覺得怎樣,一念之間而已,馬上覺得喉嚨不會卡住,其實那支針根本就找不到,所以衆生自心的法界本來就是清淨,迷了就成濁。【今既覺悟。而起信願行叁資糧。自可轉濁成清。莊嚴淨土矣。

  劫濁。爲濁法聚會之時。】我昨天講的劫濁沒有一個體,就是綜合見濁、煩惱濁、衆生濁、命濁,合起來這四濁叫做劫濁,【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劫濁。爲淨法聚會。

  ○見濁。邪見增盛。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見濁。成智德無量光。

  ○煩惱濁。煩惑增盛。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煩惱濁。成斷德常寂光。】成這個斷德。斷德就是後天的修成叫做斷,先天叫做智,先天叫做智德,後天修行而産生的智慧、光明、德行叫…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四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