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四卷▪P3

  ..续本文上一页善根,遇到……,善根没有信仰的,没有信心的人。

  【解】常人三世不妄语。舌能至鼻。】世间人持这不妄语戒,三世会感应到舌头碰到鼻头,来!你们现在手伸这样试看看,你试看看,看你到哪里,到鼻头的举手,没有,一个也没有,若有到鼻头的除非脱臼,手术,没神经,脱臼,还有上吊,这样有可能超过鼻,舌有可能到鼻,否则不可能,我们一般人不可能,舌能至鼻。【藏果头佛。】藏就是藏教,果头佛就是藏教的极至,这个藏教佛,藏教佛就是藏、通、别、圆,五时八教里面:藏、通、别、圆,藏教,果头佛就是最极的,最究竟的,藏教的最究竟的,叫做藏果头佛,三藏教应身之佛果就是释迦牟尼佛,我们现在讲的就是释迦牟尼佛,示现在合谋丈六金身,所以印度那个释迦牟尼佛是示现藏教佛。【三大僧祇劫不妄语。】生生世世都不打妄语。所以感应到【舌薄广长可覆面。今证大乘净土妙门。所以遍覆三千。】所以舌丰遍覆三千,这比喻佛有无量的神通,这舌头可以伸到三千大千世界,表示佛没有妄语,在无量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在说真实言,叫做遍覆,意思是说三千大千世界他所度化的,全都是佛度化的,所以叫做遍覆三千,就事相来讲就是说佛有神通力,他这个舌头伸出来可以遍三千大千世界,这是事相来讲,他不妄语,就理体来讲,意思就是说佛没有妄语,他度三千大千世界全都在佛的直言实语之下,都对他说法叫做遍覆三千。【表理诚称真。】表示说……,理诚就是说本性,称真,决定没有错,决定没有错,【事实非谬也。】理诚称真就是说表示他的道理是很诚恳,是符合这个本性的意思。

  【讲】常人能持不妄语戒至三世者。可感舌相至鼻之果报。藏果头佛者。乃三藏教。应身之佛果也。经三大阿僧祇劫。(解见在前。)感舌薄广长之相。可以覆面。今证明大乘净土圆妙法门。所以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亦解在前。)认为一佛化土。佛现此相。表其理诚。称合真性。事实决定非谬也。

  又。佛从无量劫来不妄语。故感广长之舌相。《华严•离世间品》云:菩萨有十种舌。所谓开示演说。】说法的,度无量的众生这个舌,【无尽众生行舌。开示演说。无尽法门舌。赞叹诸佛。无尽功德舌。乃至降伏一切诸魔外道。除灭生死烦恼。令至涅槃舌。菩萨成就此法。得如来遍覆国土(三千大千世界。)无上舌。则广长舌相。亦是修成。证小事。则覆面门。证大事。则覆大千。】意思就是说证到小乘的阿罗汉,就是藏教的佛,小乘阿罗汉就是藏教佛,就是覆这个面门,证到大乘的阿罗汉,阿罗汉分作小乘和阿罗汉跟大乘的阿罗汉,大乘的阿罗汉就是佛,小乘的阿罗汉就是四果的阿罗汉,则覆三千。【今赞净土法门。舌覆全界。】舌头覆三千大千世界,【当知即是圆顿大法也。

  ○又。广长舌相。诸佛得之。众生亦复具之。即万象亦皆有之。】苏东坡,【东坡居士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溪水若在流、流、流……,若一般众生是双脚伸下去凉快,众生伸下去凉快,若有智慧的脚伸下去凉快,他就会在那里想,水这样湍流,像我们人的生命一分、一秒一直流,流、流、流……,一直流,我们现在生命就是随时间一直流逝,一直流逝,所以要把握我们这个生命,这个生命,溪声便是广长舌,就是对你说法。山色无非清净身,山色无好无坏,好坏起于心,你若证到如如不动,山就是山,水就是水,那个地方就是如法实相,如法实相,那就是我们清净的法身。【请试思之。】好好去参。

  【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者。此乃诸佛婆心苦口。说至诚无妄。真实不虚之言。劝令众生。发深信心。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是字指法之辞。即指下十六字经名。此经既具不可思议功德。而为诸佛之所护念。当知依教起行。念佛之人。亦得不可思议功德。而为诸佛同垂护念也。

  【解】标出经题。流通之本。】标出这个经题有十六个字,乃是这本经的原名现在流通鸠摩罗什的本名,【什师顺此方】中国人顺此方【好略。】中国人愈简单愈好,所以说标出经题,流通之本,鸠摩罗什,什师就是鸠摩罗什,鸠摩罗什,什师,鸠摩罗什,中国人好简略。【译今题。巧合持名妙行。奘师译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文有详略。】详略,有详细简略。【义无增减。】不增不减。

  【讲】六方佛于劝信辞中。标出经题十六字。乃此经原名。而现在流通之本。什师随顺此方人。好略之习惯。译今题曰。佛说阿弥陀经。正巧合持名妙行。故举世流通。多弘秦本。(后秦什师所译之本。)而唐玄奘法师。译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文字虽有详略之异。而义理实无增减也。

  

戊二南方

  现在讲南方:【经】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讲】南方亦有无尽世界。无尽诸佛。对于净土法门。无不称叹。今略举五佛。】简单举出五佛。【余以等字该之。

  日月灯佛者。此佛约真俗中三智以立名。日】就是白天。白天【以照昼。】天地万物。【发育万物。喻佛以俗智照事。成就众生故。】叫做日。【月以照夜。能除黑暗。喻佛以真智照理。】照到这个理性。【破除无明故。灯能昼夜并照。】昼夜,晚上、白天并照。【随意受用。】随意思而受用。【喻佛具中智。真俗并照。圆融无碍故。】南方亦有日月灯佛,这意思就是说日是照白天,月是照晚上,灯是照所有没看到的地方,日月灯佛就是遍照一切众生,遍照一切的菩萨,遍照一切黑暗之地方,表示说真俗中道全都具足,全都具足,表法的意思,表法的。

  ○再来:【名闻(去声。)光佛者。】读作去音,大家都读作名闻光佛。【名是名称。光是声光。谓佛名称普闻于十方。声光通照于四土。】叫做名闻光佛。

  ○【大焰肩佛者。此佛约权实二智以立名。焰即二智之焰。】很光明的意思。【肩有荷担之义。】大焰肩【谓佛以二智之焰。】权智跟实智,之焰就是光明,放大光明,【烧众生烦恼之薪。

  须弥灯佛者。此约四智立名。】什么叫做【须弥】灯佛呢?【四宝所成。宝各有光。能照如灯。喻佛转八识。成四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六七二识。】第六意识跟第七意识【因中先转。前五及第八识。果上方圆。】为什么呢?因为前五识是第八意识的根身,所以第八意识转,第五意识才有办法转,要记住!第八意识包括根身、器界、种子,根身就是六根,六根,第八意识会幻化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再来,叫做根身。器界就是山河大地,就是我们第八意识的相分所显现出来的,相分是从见分动念所显现出来的,见、相二分,物质跟精神是从自见分分裂出来的,所以说器世间,器,器具的器,器具的器,不是生气的气,器具的器,器世间,叫做器世间,为什么叫做器世间呢?因为可以乘载放东西,我们就是生活在这个地球,它就像东西把我们放着,人就是放在这个,像盘子放着一样叫做器,安顿众生的意思,器世间,根身、器界,第三个叫做种子,种子就是蕴藏在第八意识里面所有的动力,那一些动力,所以说前五识以及第八意识果上方转,就是说当一个人证到八地菩萨,他就有办法转这个相分了,他就可以变作无量的相分出来,色身都随他的心在转,所以果上,若到最后转第八意识。业识,微细的生相无明,前五识才有办法转,意思是说第八意识完全清净,第八意识完全清净,当然前五识就有办法转,所以第六意识第一个转,第二个转第七意识,第六意识就是分别意识,就是断我执,断我执,断这个我的分别,第七意识就是断这个法执,我执就是对人生观彻悟,法执就是对宇宙观彻悟,但是人生跟宇宙全都彻悟,还有一个微细的第八意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必须要转第八意识才有办法,所以你即使证到阿罗汉果,证到阿罗汉果,面貌也不一定会庄严,像佛当时在世的时候,有一千二百五十个阿罗汉,有的长得很丑,有的兔唇,有的黑,黑得很粗、很丑,像迦留陀夷去对人家化缘,刚好打雷,啪!黑,黑得……,人家看得……,孕妇看得吓一跳,后退,跌倒,流产,流产。所以佛就制戒,晚上不要去打扰在家人,晚上出家人就过午不食,不要吃饭,一心修行,不要吵到在家人,就是从化缘,迦留陀夷太黑了,所以阿罗汉他也没办法转他的色身,没办法,他还没办法转第八意识。【以此四智。照破自他三惑。故名须弥灯。】须弥灯。

  ○【无量精进佛者。此佛约行立名。因中行门无量。悉皆精进。不怯不退。】不惊恐不退转。【故得疾成佛道。】很快就成佛道。【如是等。如是指前列五佛。等余南方沙数诸佛。劝信赞叹。与前同。】是举这五名作代表。

  

戊三西方

  【经】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解】无量寿佛。与弥陀同名。】就像我们这世间同名的人太多。【十方各方面。同名诸佛无量也。】同佛号太多、太多。【然即是导师亦可。为度众生。不妨转赞释迦如来所说。】互相赞叹来赞叹去。若要佛法兴应该是僧赞僧,诸佛可以这样互相赞叹,一切诸佛都赞叹阿弥陀佛,一切诸佛也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稀有之事,佛都互相赞叹,我们佛门里面很奇怪,都互相诽谤,很奇怪,我们要学佛称赞如来才对,不要勾心斗角,不要说我拜哪一个法师,我修哪一…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四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