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四卷▪P3

  ..續本文上一頁善根,遇到……,善根沒有信仰的,沒有信心的人。

  【解】常人叁世不妄語。舌能至鼻。】世間人持這不妄語戒,叁世會感應到舌頭碰到鼻頭,來!你們現在手伸這樣試看看,你試看看,看你到哪裏,到鼻頭的舉手,沒有,一個也沒有,若有到鼻頭的除非脫臼,手術,沒神經,脫臼,還有上吊,這樣有可能超過鼻,舌有可能到鼻,否則不可能,我們一般人不可能,舌能至鼻。【藏果頭佛。】藏就是藏教,果頭佛就是藏教的極至,這個藏教佛,藏教佛就是藏、通、別、圓,五時八教裏面:藏、通、別、圓,藏教,果頭佛就是最極的,最究竟的,藏教的最究竟的,叫做藏果頭佛,叁藏教應身之佛果就是釋迦牟尼佛,我們現在講的就是釋迦牟尼佛,示現在合謀丈六金身,所以印度那個釋迦牟尼佛是示現藏教佛。【叁大僧祇劫不妄語。】生生世世都不打妄語。所以感應到【舌薄廣長可覆面。今證大乘淨土妙門。所以遍覆叁千。】所以舌豐遍覆叁千,這比喻佛有無量的神通,這舌頭可以伸到叁千大千世界,表示佛沒有妄語,在無量叁千大千世界都是在說真實言,叫做遍覆,意思是說叁千大千世界他所度化的,全都是佛度化的,所以叫做遍覆叁千,就事相來講就是說佛有神通力,他這個舌頭伸出來可以遍叁千大千世界,這是事相來講,他不妄語,就理體來講,意思就是說佛沒有妄語,他度叁千大千世界全都在佛的直言實語之下,都對他說法叫做遍覆叁千。【表理誠稱真。】表示說……,理誠就是說本性,稱真,決定沒有錯,決定沒有錯,【事實非謬也。】理誠稱真就是說表示他的道理是很誠懇,是符合這個本性的意思。

  【講】常人能持不妄語戒至叁世者。可感舌相至鼻之果報。藏果頭佛者。乃叁藏教。應身之佛果也。經叁大阿僧祇劫。(解見在前。)感舌薄廣長之相。可以覆面。今證明大乘淨土圓妙法門。所以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亦解在前。)認爲一佛化土。佛現此相。表其理誠。稱合真性。事實決定非謬也。

  又。佛從無量劫來不妄語。故感廣長之舌相。《華嚴•離世間品》雲:菩薩有十種舌。所謂開示演說。】說法的,度無量的衆生這個舌,【無盡衆生行舌。開示演說。無盡法門舌。贊歎諸佛。無盡功德舌。乃至降伏一切諸魔外道。除滅生死煩惱。令至涅槃舌。菩薩成就此法。得如來遍覆國土(叁千大千世界。)無上舌。則廣長舌相。亦是修成。證小事。則覆面門。證大事。則覆大千。】意思就是說證到小乘的阿羅漢,就是藏教的佛,小乘阿羅漢就是藏教佛,就是覆這個面門,證到大乘的阿羅漢,阿羅漢分作小乘和阿羅漢跟大乘的阿羅漢,大乘的阿羅漢就是佛,小乘的阿羅漢就是四果的阿羅漢,則覆叁千。【今贊淨土法門。舌覆全界。】舌頭覆叁千大千世界,【當知即是圓頓大法也。

  ○又。廣長舌相。諸佛得之。衆生亦複具之。即萬象亦皆有之。】蘇東坡,【東坡居士雲:“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溪水若在流、流、流……,若一般衆生是雙腳伸下去涼快,衆生伸下去涼快,若有智慧的腳伸下去涼快,他就會在那裏想,水這樣湍流,像我們人的生命一分、一秒一直流,流、流、流……,一直流,我們現在生命就是隨時間一直流逝,一直流逝,所以要把握我們這個生命,這個生命,溪聲便是廣長舌,就是對你說法。山色無非清淨身,山色無好無壞,好壞起于心,你若證到如如不動,山就是山,水就是水,那個地方就是如法實相,如法實相,那就是我們清淨的法身。【請試思之。】好好去參。

  【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者。此乃諸佛婆心苦口。說至誠無妄。真實不虛之言。勸令衆生。發深信心。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是字指法之辭。即指下十六字經名。此經既具不可思議功德。而爲諸佛之所護念。當知依教起行。念佛之人。亦得不可思議功德。而爲諸佛同垂護念也。

  【解】標出經題。流通之本。】標出這個經題有十六個字,乃是這本經的原名現在流通鸠摩羅什的本名,【什師順此方】中國人順此方【好略。】中國人愈簡單愈好,所以說標出經題,流通之本,鸠摩羅什,什師就是鸠摩羅什,鸠摩羅什,什師,鸠摩羅什,中國人好簡略。【譯今題。巧合持名妙行。奘師譯雲:稱贊淨土。佛攝受經。文有詳略。】詳略,有詳細簡略。【義無增減。】不增不減。

  【講】六方佛于勸信辭中。標出經題十六字。乃此經原名。而現在流通之本。什師隨順此方人。好略之習慣。譯今題曰。佛說阿彌陀經。正巧合持名妙行。故舉世流通。多弘秦本。(後秦什師所譯之本。)而唐玄奘法師。譯爲稱贊淨土。佛攝受經。文字雖有詳略之異。而義理實無增減也。

  

戊二南方

  現在講南方:【經】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講】南方亦有無盡世界。無盡諸佛。對于淨土法門。無不稱歎。今略舉五佛。】簡單舉出五佛。【余以等字該之。

  日月燈佛者。此佛約真俗中叁智以立名。日】就是白天。白天【以照晝。】天地萬物。【發育萬物。喻佛以俗智照事。成就衆生故。】叫做日。【月以照夜。能除黑暗。喻佛以真智照理。】照到這個理性。【破除無明故。燈能晝夜並照。】晝夜,晚上、白天並照。【隨意受用。】隨意思而受用。【喻佛具中智。真俗並照。圓融無礙故。】南方亦有日月燈佛,這意思就是說日是照白天,月是照晚上,燈是照所有沒看到的地方,日月燈佛就是遍照一切衆生,遍照一切的菩薩,遍照一切黑暗之地方,表示說真俗中道全都具足,全都具足,表法的意思,表法的。

  ○再來:【名聞(去聲。)光佛者。】讀作去音,大家都讀作名聞光佛。【名是名稱。光是聲光。謂佛名稱普聞于十方。聲光通照于四土。】叫做名聞光佛。

  ○【大焰肩佛者。此佛約權實二智以立名。焰即二智之焰。】很光明的意思。【肩有荷擔之義。】大焰肩【謂佛以二智之焰。】權智跟實智,之焰就是光明,放大光明,【燒衆生煩惱之薪。

  須彌燈佛者。此約四智立名。】什麼叫做【須彌】燈佛呢?【四寶所成。寶各有光。能照如燈。喻佛轉八識。成四智。轉第六識。爲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爲平等性智。轉前五識。爲成所作智。轉第八識。爲大圓鏡智。六七二識。】第六意識跟第七意識【因中先轉。前五及第八識。果上方圓。】爲什麼呢?因爲前五識是第八意識的根身,所以第八意識轉,第五意識才有辦法轉,要記住!第八意識包括根身、器界、種子,根身就是六根,六根,第八意識會幻化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再來,叫做根身。器界就是山河大地,就是我們第八意識的相分所顯現出來的,相分是從見分動念所顯現出來的,見、相二分,物質跟精神是從自見分分裂出來的,所以說器世間,器,器具的器,器具的器,不是生氣的氣,器具的器,器世間,叫做器世間,爲什麼叫做器世間呢?因爲可以乘載放東西,我們就是生活在這個地球,它就像東西把我們放著,人就是放在這個,像盤子放著一樣叫做器,安頓衆生的意思,器世間,根身、器界,第叁個叫做種子,種子就是蘊藏在第八意識裏面所有的動力,那一些動力,所以說前五識以及第八意識果上方轉,就是說當一個人證到八地菩薩,他就有辦法轉這個相分了,他就可以變作無量的相分出來,色身都隨他的心在轉,所以果上,若到最後轉第八意識。業識,微細的生相無明,前五識才有辦法轉,意思是說第八意識完全清淨,第八意識完全清淨,當然前五識就有辦法轉,所以第六意識第一個轉,第二個轉第七意識,第六意識就是分別意識,就是斷我執,斷我執,斷這個我的分別,第七意識就是斷這個法執,我執就是對人生觀徹悟,法執就是對宇宙觀徹悟,但是人生跟宇宙全都徹悟,還有一個微細的第八意識,前五識,眼、耳、鼻、舌、身必須要轉第八意識才有辦法,所以你即使證到阿羅漢果,證到阿羅漢果,面貌也不一定會莊嚴,像佛當時在世的時候,有一千二百五十個阿羅漢,有的長得很醜,有的兔唇,有的黑,黑得很粗、很醜,像迦留陀夷去對人家化緣,剛好打雷,啪!黑,黑得……,人家看得……,孕婦看得嚇一跳,後退,跌倒,流産,流産。所以佛就製戒,晚上不要去打擾在家人,晚上出家人就過午不食,不要吃飯,一心修行,不要吵到在家人,就是從化緣,迦留陀夷太黑了,所以阿羅漢他也沒辦法轉他的色身,沒辦法,他還沒辦法轉第八意識。【以此四智。照破自他叁惑。故名須彌燈。】須彌燈。

  ○【無量精進佛者。此佛約行立名。因中行門無量。悉皆精進。不怯不退。】不驚恐不退轉。【故得疾成佛道。】很快就成佛道。【如是等。如是指前列五佛。等余南方沙數諸佛。勸信贊歎。與前同。】是舉這五名作代表。

  

戊叁西方

  【經】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解】無量壽佛。與彌陀同名。】就像我們這世間同名的人太多。【十方各方面。同名諸佛無量也。】同佛號太多、太多。【然即是導師亦可。爲度衆生。不妨轉贊釋迦如來所說。】互相贊歎來贊歎去。若要佛法興應該是僧贊僧,諸佛可以這樣互相贊歎,一切諸佛都贊歎阿彌陀佛,一切諸佛也贊歎釋迦牟尼佛,能爲甚難稀有之事,佛都互相贊歎,我們佛門裏面很奇怪,都互相誹謗,很奇怪,我們要學佛稱贊如來才對,不要勾心鬥角,不要說我拜哪一個法師,我修哪一…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四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