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四卷▪P5

  ..续本文上一页就是有沙的洲叫做洲潬,就是指现在人间依水轮,结成这个洲潬,有水嘛!【为人所居。而水轮依金轮。】就是在地上。【金轮之下有风轮。】这个地球,地球,地球下面有空气,空气当中有空气包住,所以金轮下面有风轮,不是土地的地下,你要记得,土地的下面是指地心,现在是整个地球来讲,整个地球来讲,底下四周围就是有风在吹叫做风轮,风吹到金,马上产生火,这就是空轮,有风轮,石头互碰,火就产生,风轮吹过,火就产生,比如说树林的大火,树林的大火你知道怎么来的,两种原因,第一就是什么?雷击,第二就是什么,风,知道吗?树木一直吹,一直摩擦,一直摩擦,树木一直摩擦,干燥摩擦,燃起来,森林大火,森林大火,就是藉着风折力量,风的力量摩擦这个金就会产生什么,火花。所以金轮之下有风轮,【风金相磨。故有火轮。】火轮。【在风轮金轮之间。此世界为风力之所执持。风轮之下。有空轮。】有空轮,【又有非(想)非(非想)天。四空。四禅。六欲诸天。亦分三界。(无色界、色界、欲界诸天。)人间。乃至重重。无有穷尽也。

  师子佛者。师子为兽中王。师子一吼。百兽脑裂。】师(狮)子吼,意思是说佛一上台讲经说法,怎么样?所有的野兽都脑裂,都逃之夭夭,结果我一上台说法破这个外道,我自己跑回来躲,反过来,人家佛说法破外道,外道都整群跑去躲,我讲经讲完破外道,我自己跑回来躲,刚好相反,跑回来躲才不会被人家找碴,【以喻佛为法中王。佛若说法。天魔外道。恐怖毛竖。故名师子佛。

  ○名闻(去声。)佛。名称普闻于十方也。

  ○名光佛者。佛之声光所被。众生蒙益。犹如日光。】犹如日光,【普照四天下。能破黑暗。能育万物也。】【()

  达磨佛者。】这不是达磨祖师的。【梵语达磨。】达磨佛【此云法。】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法律,规矩,我们现在讲“法”有一种原则可循叫做法,你要修行有一个原则可循,循什么?空,观空,观空就可以解脱,观无常,观空、观无常,慢慢你就会解脱,什么叫做法?【法者可轨义。】可轨就是说可以依照那个原则行事。【如世间之轨道。车必依之而行。佛所说之教法。为众生修行之轨则。必当依之而修。此教可轨也。佛所修之行法。戒定慧以自庄严。堪作众生轨范。此行可轨也。故名达磨佛。

  法幢佛者。幢有高显义。佛所说法四谛十二因缘。高超同居土世间法。六度万行。高超方便土二乘法。第一义谛。高超实报土菩萨法。佛建竖种种法幢。故以为名。】法幢佛就是建立这个佛的法,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第一义谛,这就是法幢,以法当作幢。

  ○【持法佛者。佛善持大小顿渐。偏圆权实。一切诸法。随众生机。而为演说。】偏就是偏空,要不然就偏有,圆满就是空当下就是有,有当下就是空,中就是中道,权就是权巧,实就是实智,所以一切诸法,随众生机,而为说法,【令其信解修证。得大饶益。故名持法佛。

  如是六佛。等余下方沙数诸佛。劝信赞叹。与前同。

  

戊六上方

  【经】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那个念xìu,宿,懂得星……,我们若是生生世世叫做宿命,了解这个星球叫做宿,星宿。宿王佛。【香上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我们现在再来看:

  【解】此界非非想天之上。复有上界风轮。金轮。及三界等。重重(平声。)无尽也。】我们现在再看这里:我们刚才画圆圈圈,娑婆世界,对不对?娑婆世界刚好在中间,娑婆世界在这里,现在在讲上方佛,上方佛上面再画一个圆圈圈,画一个圆圈圈,所以我们这此界就是娑婆世界,非想非非想天接下来是什么?空轮,空轮,接下来是什么?风轮,风轮再接下去,金轮,所以说我们这一界最上面是非想非非想天,接到大泡泡的观念,中间,空,寂静,好像死城那样子的,一无东西,寂静,任何东西都没有,科学家讲的大泡泡的观念,宇宙的极限,宇宙的极限,他不晓得宇宙的极限是无量的球,无量的球,一个球的范围,一个球的范围,所以说此界非想非非想天之上,还有上界风轮、金轮以及三界等,重重无尽也。

  【讲】上方亦有无尽世界。无尽诸佛。此界无色界。非非想天(三界极顶。)之上。是空轮。空轮之上。复有上界风轮。】空,再来就风,风,再来就火,【火轮。】火轮,再来就【金轮。】金轮,再来就【水轮。】我现在解释一下,空轮的意思就是上面是外太空,没有任何的空气,再来,风轮就进入大气层,进入大气层,里面有温度就是火轮,有温度就是火轮,金轮就是我们所讲的大地,大地承载什么?水,就是水轮,就是这样子而已,没什么了不起的,昨天讲的那个就比较困难,昨天讲的《十四讲表》那些,无明,《大乘起信论》一问之下没几个听得懂,问起来,没几个听得懂,大家瞪大双眼,以前说师父讲得太浅,现在说师父讲得太深奥,还没有,昨天讲那个是《大乘起信论》,那是最浅,《大乘起信论》中最差劲,最浅的东西,你知道吗?昨天讲那个不是很深奥的东西,那是最浅,佛经里面最浅、最浅的东西,还听不懂,看你程度有多高,以前常常嫌师父讲得太浅,现在渐渐深入,结果自己听不懂,自己听不懂,悲哀、悲哀,我上次讲经我就跟他讲:众生弘法……,法师在弘法是很困难,他也要针对初机,也要针对深入的,也要针对老人,也要针对法师,也要针对在家,根本就很困难,非常困难,我想说A班的程度比较高,结果,我讲的他们也听不懂,不晓得是真的听不懂还是假的,以后再讲《大乘起信论》。再来,【四洲大地。及人间天上。三界等。如是一重一重。无有穷尽。故诸佛亦无尽也。

  梵音佛。】你一听就知道【梵者】就是清【净也。佛所说法音清净。无有染著。不著我相。不著法相。不著非法相。一切无著。是谓梵音。佛说法】就是这样,【如是。故名梵音佛。

  ○宿王佛者。宿是星宿。】宿王佛,【月为宿中王。】宿就是所有的星球叫做宿,月为宿中王,因为月最亮,【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众星很多,众星很多,不如月亮孤月独明,【以喻佛为法中王。于法自在。三乘圣众。一切智。道种智。不及佛一切种智。如月为众宿中王。故名宿王佛。

  ○香上佛者。佛具足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戒香就是持戒,香的意思就是从本性产生一种自性的戒,香的意思就是通达法身,通达清净的心,像持戒清净叫做持戒香。定,定到通达本性就定香。慧,通达如如本性的智慧叫做慧香。解脱,通达本性解脱,解脱香。解脱知见就是妙用,解脱产生妙用叫做解脱知见香。【以为一切香中之上。故名香上佛。

  香光佛者。此佛亦修持名念佛法门。以香光庄严。得成为佛。何以知之?《大势至圆通章》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像染香的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故知此佛。定由念佛所成之佛也。

  大焰肩佛。与前南方同。】名字一样。

  ○【杂色宝华严身佛者。此佛约行而立名。】杂色宝华这个华就是花,花有很多颜色。【因中广修六度万行。万行既多。故喻杂色华。万行属两利行。】属于两利,【较之二乘自利行。更为可贵。故曰宝华。以此因行。庄严法身。故得是名。

  娑罗树王佛者。娑罗译为坚固。】意思是说这尊佛,【此树高大。一切林木无能及者。岁寒不凋。】岁寒不凋就是在冬天不凋谢。【故称坚固树王。以喻佛证究竟坚固法身理体。高超九界以独尊。为法中王。故以名焉。

  ○宝华德佛者。勤修万行因华。庄严一乘果德。】精进修行万行因华,庄严一乘的果德,【因行可贵。喻如宝华。果德亦尊。称为佛宝。故名宝华德佛。

  见一切义佛者。】是什么意思呢?【世出世间。诸法之义无尽。佛得一切种智。具足五眼。故能悉知悉见。即所谓真知无所不知。真见无所不见也。】意思是说教人家若真知就无所不知,其有所知就是有所不知,所以有所得就有所失,所以我们讲一贯道的在修持没有究竟就是这样,为什么说没有究竟?度一个有多少功德,得到多少功德,度两个有多少功德,佛性不这样讲,本性自有功德,不来也不去,没事,不生也不灭,本涅槃,所以佛门在修持就是究竟法,一切法无所著,度一百万个,心里也无所著,对不对?就世间来讲有无量的功德,就本性来讲功德本来具有,本来就有具足,所以说一贯道他怎么修绝对没办法解脱,他心中有相,所以他就不照顾这有,衣服没有洗,小孩没照顾,他替别人洗衣服,帮忙照顾小孩,最主要就是要来信一贯道,信了,我度一个,我度一个,我度两个,我度三个,所以他很勇猛,就是有所为,有所为就有不为,你不见性,不见性,所以说佛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可度,你看佛多伟大,佛实在很伟大,佛实在很伟大,实在很伟大,佛度无量无边的众生他说无一切众生可度,无相,这样才会解脱,对不对?我们度很多众生,众生又违逆你,你光是生气就气死,对不对?我度一切众生,无众生可度,所以你若违逆这个法师当然你有造无量的业,对我而言没有差别,你违逆不到我的本性,本性具足一切光明,你伤害不到我本人,对不对?你怎么骂还是一样,本性清清净净,在我内心你怎么骂得到,我若不要起心动念,你多行,难道不是这样,你若不倒,谁有办法让你倒,我问你,你不倒,谁能让你倒,你讲,对不对?佛若不到,哪一个有办法推佛推得倒?所以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自己的问题。真知无所不知,真见无所不见。

  ○【如须弥山…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四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