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四卷▪P8

  ..续本文上一页”台湾话怎么读,你们会不会读?拱,会读的举手,一定对的举手,你有学过汉音的,你教我一下,拱,拱,拱北,不然暂时用他的好了,拱北,如众星皆拱北,没办法,我们又不懂,会宽法师他有读过汉音,不会去问他,他比较懂,一些老法师,妙广法师,妙广老和尚他有读过这个汉音,噢!很厉害,我有一次听老居士讲过汉音给我听,gong、gōng、góng、gǒng、gòng,这么难学,汉音本来就是很难学,我们现在没几个会讲这个汉音的,真的,我们讲的都是土音,真正的汉音读得很好听,我们没办法,所以成功大学有开一课台语的,台语的,请人去教,台语的汉音可以说都没有在教,快断灭了,我们这一代受国语的教育,读这个根本就很辛苦,本来我不要用台语讲,阿婆就说:不讲台语我们就不要来。年纪大的听不懂,你每次讲都讲国语,又讲那么深奥,她不听,没办法就讲台语,台语我不会,所以你就稍微忍耐一下,我读台语你就稍微忍耐一下,一半英语,一半国语。【二谓十方无量菩萨。皆愿生极乐。亲近弥陀。大本云。佛告弥勒。此世界中。有七百二十亿菩萨生彼。一一已曾供养无央数佛。】就是生极乐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就是我们娑婆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已经有七百二十亿的菩萨,这些菩萨都是供养无量数佛,所修的善根才往生到极乐世界。【如弥勒者。他方世界。第一光远照佛所。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第二宝藏佛所。有九十亿。第三无量音佛所。有二百二十亿。以及无量佛刹。往生者众。故曰群灵拱极。】拱极。

  【解】当知佛种从缘起。】佛的这个种子,念佛的种子,成佛的种子是从缘起,缘就是什么?【缘即】我们所讲的【法界。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因为法界就是无相,就是平等法,所以一念就是一切念,每一念都一样,就像模型,同样的模型印出来全都一样,因为无相,无一切相,无一切相,当然你无相,我无相,无相就是都一样,所以一念就是一切念,一生一切生。【一香一(花)[华]。一声一色。乃至受忏授记。摩顶垂手。】垂手就是佛垂手摩顶,垂手就是接引,摩顶就是授记,垂手摩顶,摩顶垂手,【十方三世。莫不遍融。】莫不遍融,【故此增上缘因。名法界缘起。】法界缘起。【此正所谓遍缘法界者也。

  【讲】此约理答。即答何不遍缘之问。当知二字。乃嘱】就是告诉。告诉【其当知】我们应该要知道【遍缘之理。佛种】就是成佛的种子。【从缘起者。佛种乃佛性种子。即众生所具之正因佛性。】正因佛性就是要成佛的,人人都有具足这个正因佛性。【亦即一真法界必从缘了二因而起。】缘了二因就是缘因跟了因,缘因就是藉着缘来成佛,了因就是下功夫去修行、修道叫做了因。【若无了因佛性。慧心之解悟。及缘因佛性。善心之修持。则正因佛性理心。终归埋没。】意思就是说若没有了因的佛性或是缘因的佛性,我们的佛性显示不出来,了因就是了悟,就是用智慧去观照,这就是解悟,缘因就是藉着种种的缘去修持叫做善心的修缘,善心的修持就是正因佛性的理心,终归埋没,【不得而发起。故曰佛种从缘起。

  缘即法界者。当知缘了二因。即是全体法界。以三因】就是正因、了因、缘因。【不出一心故。而西方依正。亦不出一心。法界即一心别名。弥陀是法界藏身。故一念一切念。念一佛。即念一切诸佛。极乐是法界藏土。故一生一切生。生极乐一土。即生一切诸佛国土也。一香一花。一声一色。乃至受忏】受忏就是接受忏悔,【授记。】就是【摩顶】授记,授记你将来会成佛,【垂手】就是佛的慈悲【。一一无非全体法界。一一皆横遍十方。竖穷三际。莫不互遍互融。事事无碍也。故此念佛增上缘因。】增上缘因,增上缘因就是有大力用,【(有大力用。)得生净土。即名法界缘起正理。此专念弥陀。正所谓遍缘法界者也。若念西方。再念东方。南方。北方。下方。上方。皆非遍念。赞叹亦然。以未明理性。】就是尽虚空。【都属偏念偏赞也。】若不了解本性都偏。

  【解】浅位人。便可决志专求。(本不出法界外。)深位人。亦不必舍西方。而别求华藏。(何以加于法界?)若谓西方是权。华藏是实。(解千余的之惑。)西方小。华藏大者。全堕众生遍计执情。以不达权实一体。大小无性故也。】【

  【讲】此是诫劝。上中下根。皆可修持净土。浅位人。】浅位的人就是根机比较浅的,【未明理性者。便可决志念佛。】就是【专求往生】极乐世界【。事念本不出法界外。若深位人。】亦不必舍西方,为什么呢?【已明法界之理。】当然他也是【念弥陀。即念诸佛。生极乐。即生十方。】因为他了解这个阿弥陀佛就是一切诸佛的本性,诸佛的本性跟阿弥陀佛的本性都一样,所以深位有证悟,有了解理性的人,【亦不必舍西方。】西方就是一切,所以即事就是理,【别求华藏】世界【。】意思就是说我们若是深位了解理性的人,他也可以念阿弥陀佛就是念诸佛,生极乐世界就是往生十方,也不必舍去西方,另外再求一个华藏世界,为什么呢?【西方亦不出自心。】西方是不能离开我们的本性。【若谓西方是权。】意思是说西方极乐世界是权。华藏是实。【乃李长者《华严合论》之伪。】错误的讲法。【于一心性中。分权分实。分小分大。全堕众生遍计执情。妄生分别。】我们一心里面没有大小权实,没有凡夫的情执,遍计,所以说若说西方是权,华藏世界是实。西方是小,华藏世界是大,这全都落入众生遍计,遍的执情。【以不达权实唯是一体。】权就是实,实就是权。【大小本来无性之故。】你不会说这个虚空比较大,那个虚空比较小,虚空大小是有事相的东西才分大小,大的虚空,你说哪一个大,哪一个小,对不对?比如说这里面的虚空比较大,比较小,没有,不然你倒出来看看,你倒出来看看,里面空空倒出来,你有看到虚空倒得出来?没有虚空倒不出来,它没有来也没有去,你说虚空有,还是没有,你说有,你说有这虚空,有这虚空的时候,我把水倒进去,虚空怎么样?会跑出来,对不对?难道不是这样,有虚空吗?有啊!有虚空,有虚空,我把水倒进去占了它的位置,对不对?虚空是不是要跑出来,我水倒下去,虚空有跑出来吗?有吗?没有,怎么有,我喝一口,虚空没有增加,它本来就这样,你有看虚空又跑进去?没有,所以说你说有也不对,你说没有也不对,没有虚空怎么倒得下去,我问你,没有虚空,这水倒得进去吗?你说有虚空,你说有虚空的话,水倒下去你有看到它跑出来,没有,说有也不对,说空也不对,说没有也不对,全都不对,简单讲就是口渴就喝,所以我说牧师的辩论一定不会赢法师,一贯道讲师辩论绝对不会赢法师,你要相信吗?你看他多行,哪有可能行到会比法师还行?绝对互通的事情,法师讲这样是我的对,讲这样也是我的对,全都对,对不对?他就辩不来了,所以说研究佛法开大智慧。【权实大小。皆依他起性。依他如幻。故无性。依他不离圆成。故一体。以不达故。堕遍计执性。

  初略引经题竟。

  

丁二征释经题

  【经】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你的意思是什么呢?【(称赞功德之名,上来已详言矣。)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讲】此是劝信流通第二科。征释名题。先征下释。云何何故。皆征问口气。上诸佛劝信此经。经题共十六字。曰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有其名。必有其义。必须明了。方得受持。今佛自征。乃呼舍利弗。征问之曰。在汝之意。以为云何。何故此经。名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耶。此只征下八字。以上半题称赞不可思议功德。

  前文已经极显。不必更释故也。

  【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若有善男子,当然他念佛就是善,早课、晚课就是善,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听到这本经典,以及听到诸佛的名,善男子、善女人一切诸佛就都护念他,很好,意思是说你若常诵《弥陀经》,十方诸佛都保佑你,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不会退转于无上正等正觉,后面会解释到,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佛的语言,以及诸佛所说,诸佛都赞叹。

  【解】此经独诠无上心要。】这本经就是独独来解释无上的心要,【诸佛名字。并诠无上圆满究竟万德。故闻者皆为诸佛护念。又。闻经受持。即执持名号。阿弥名号。诸佛所护念故。

  【讲】此释护念。诠者显也。经为能诠。】能诠就是能解释。【无上心要。诸佛名字。圆满究竟万德。三为所诠。】三种是所解释。

  ○【一无上心要。即能念之心性。此心为诸佛之本源。万法之理体。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是不可思不可议,中道,实相,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所名无所不名,一切无为法皆名第一义,一切究竟实相都是第一义。【无有何法。能加其上。故曰无上心要。

  ○二诸佛名字。即所念弥陀名号。前云。弥陀乃法界藏身。念弥陀一佛。即念一切诸佛。故曰诸佛名字。】【()

  ○三并诠圆满究竟万德。】同时解释圆满究竟万德。【既诠佛名。】既然解释佛的名,【名以召德。诸佛之名。皆称万德洪名故。诠佛名。并诠显万德也。何为圆满究竟?诸佛因行圆满。】因地修行是圆满。【智德究竟。】智慧的德究竟。【证般若德。】(所以说在智德究竟证般若德,写个:)A。【断德究竟。证解脱德。】B。【心性究竟。证法身德。】C。智德、断德、法身德。智德:智德就是究竟,所以证到般若,有智慧当然就是有般若。“断德究竟”,断一切烦恼,断尽当然就解脱了,“证解脱德”。“心性究竟”,究竟就是不坏,不生不灭“证法身德”…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四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