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一卷▪P5

  ..续本文上一页道一直流传下来,一起流传。至今犹有存者,起到今天还有存在福建省里面,福建省里面。【圆瑛法师。籍隶古田。】圆瑛法师是哪里的人呢?我们说我们这个籍贯,籍隶古田,古田是一个地方,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名,他是属于这个古田这个地方。【蚤岁脱俗。】这个“蚤”跟我们早、晚的早是一样的意思,蚤岁脱俗,意思是说很早就出家了,不是像我这么晚,我二十七岁才出家,今年三十七,出家十年,那么人家是很早就出家了叫做蚤岁脱俗,脱俗就是脱离俗缘来出家的意思。【真参实学。】他是确确实实在参学,确确实实在学道。【孜孜弗懈。】孜孜弗懈就是很勤劳学习,很勤劳参学,没有懈怠。【卒能成就其德业。】所以最后他能成就,一切的道业,【光明俊伟。】很光明、很伟大。【与先哲同揆。】先哲就是以前的圣贤,跟以前的贤人,“同揆(kuí:道理,准则)”就是同一个道理,意思就是说古时候人怎么讲,他就是怎样道理,这揆就是同一个道理,他所讲的跟古时候圣人所讲的道理是同样的意思,同样那么行的意思,与先哲同揆,哲就是圣贤,揆就是道理。【乡人士皈依座下者。如水趋壑。】他的同故乡,同乡的人,来皈依的人,皈依座下的人,如水趋壑就是像水流入深谷内,像水流入深谷内,【比岁卓锡浙东。先后住持七塔天童二寺。法雨覃敷。】覃就是大,敷就是施,布施的意思,他就大大的布施这个法出去,大大的布施这个法出去叫做法雨大施。覃敷就是大施,大大的布施。【三根普被。】上根、中根、下根的人全都被他蔽荫到。【余今夏曾诣天童。】我今年的夏天曾经参访天童寺,【参承道席。】就是亲临请他开示,参承道席就是亲临请他开示。【是时方演讲楞严。】那个时候,那个时候他正在讲《楞严经》。【缁素翕集。】缁就是穿黑衣服,我们今天穿这个黑衣服,出家人的意思,素就是白色,就是在家人,缁素就是穿黑衣服的出家人(,穿黑衣服的出家人),跟穿白衣的在家人,缁素简单讲就是僧俗(,僧跟俗)。翕(xī:聚集)集就是集合。【法师阐明义趣。机辩纵横。】说这个法师,他阐扬……,这个义趣就更《楞严经》的义理,阐明就是说明它里面的义理,最重要的地方。机辩纵横,机辩纵横就是说他的反应很快,辩才无碍,纵横就是所向无敌,你走到哪里都是无对手。【听者无不悦服。】听者无不悦服,每一个在听讲经的没有一个不心悦诚服的。为什么圆瑛法师的辩才无碍,很简单,上辈子持清净戒,上辈子持清净的口业戒,这张嘴持得很清净,所以都赞叹众生,他不曾诽谤众生,不曾嫌弃众生,不曾打听众生的各种来说是非,他不曾这样,到他哪里,静悄悄,所以他这辈子,圆瑛法师他的口才辩才无碍,除了他有宿世的慧根以外,他就是上辈子没造口业,若上辈子他有造口业,要当一个法师他的智慧跟辩才无碍,还得音质要好,他讲经的声音听起来很舒服,有的人他是饱学之士,但是他讲话会沙哑:现在要讲这个《弥陀经》(法师学子嗓有病人说话的声音)。听完了,那天就生病了,不骗你,声音沙哑(众鼓掌),所以说人家有这种天份,人家有这种修持,不是没有原因的。为什么?持戒清净,所以要以持戒为学佛之要,持戒是我们学佛最重要的。【又以持戒为学佛之要。每反复诰诫而不已。】他每次都重复再重复。啊!持戒是很重要,持戒是很重要。【信乎宗说兼通。】信乎就是几乎,这个信不是相信的意思,这个信不是相信的意思。信乎意思就是说几乎,差不多,宗就是禅宗,说就是显教,无论禅宗的心法还是显教的说法全都通达,说就是解门,宗就是心法,信乎宗说兼通,【行解相应。】简单讲就是说差不多,几乎,他的禅的这个心要,他的教义教理的通达,他是行解相应,不但他会做,还会解,对这个佛法还会了解,了解还会去做,做还会了解,相应的意思。【足为学者之模楷也。】是我们要学的人的楷模。就是他的模范,他的模范。好!今天解释到这里。南无阿弥陀佛(念佛)

  【今上海佛学书局。以法师平生撰著。汇刻行世。征序于余。】昨天讲到福建省圆瑛法师,那个地方出了很多的高僧大德,这是说这个本书在印行之前,上海的佛学书局,以法师这辈子的著作,著作,彙刻行世,就把它集合起来印行,征序于余就是说要求我来为他写一篇序文,一篇文章还没有开始叫做序文,征序于余,就是说征求我来写这个序文。【夫我佛设教。法门虽广。无非使人解粘脱缚。】因为我本人没读过汉文,从小都读国语,又很少在看黄俊雄的布袋戏,所以这汉文就读不来,这点对大家很抱歉,我就不能像会宽法师那样那么会讲台语,会宽法师在讲台语讲得很顺,妙广法师,我没办法,我从小就是一直读书、读书,读二十几年,全都读国语的,有一次我也想去学台语的,老居士教我,台语是八音,很难读,读这个怎么读得来,读二十几年的中文,读这个破音字读不来,我说:没办法。这没办法,所以很抱歉,对大家很抱歉,不能读这个汉文给大家听,夫我佛高教,法门虽广,我们这个佛门设这个教,法门虽然很广大,无非是要让人解黏,就是这个烦恼常常在向上,黏住的意思,业障如影随形,比如说我们坏脾气,一点小事就发脾气,一点小事就攻击别人,痛苦、烦恼就常常黏在心里,这个要解开,解破,事实上这是很简单的事,但是大家看得很难。脱缚,我们这个心就是被这个境界绑住,被烦恼绑住,研究这个佛法,要来信佛,不是要来拜平安的,是在拜解脱的,在拜解脱的,所以这个柏拉图说:一切现象皆是我们的牢狱,一切现象皆是我们的牢狱,说我们这世间一切的现象就是把我们绑得死死的,像监狱般把我们关着,缚就是绑住,绑住,那么我们今天要修行一定要从心下手。底下说【明心见性而已。】看到我们本来的面目来见到我们的本性,这是最重要的。【学道之士。真积力久。】学道的人,真就是本性,我们这个本性一直显化出来,一直显化出来,一直显化出来,真积力久,真就是我们的本性,我们回光返照,回光返照,这个久了力量就跑出来了,力量就跑出来,以前我……,几年前听到人家在诽谤我们佛教,心里很难过,一直想跟他辩论,到了今天不同了,没感觉了,因为我们成佛做菩萨的阶段,一定要有逆境才有可能成就,这个逆境就是一种力量,逆境就是一种力量,今天人家为什么对我们这样呢?我们自我检讨,我们若有过错我们忏悔,我们若是没有过错,他讲什么都没有关系,所以这个逆境一直来、一直来、一直来,我们今天凡夫就是说这个诽谤、批评都来,没有的事他也讲,现在一直想要阻挡他,现在内心就产生一股力量,逆境来一直要阻挡,就产生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他会很痛苦,要召开记者会,打官司,要来说明,全世界都一样,即使你是律师也一样,博士也一样,都想保护自己,宗教家在处理事情就不一样,大修行人在处理事情就不一样,随便你讲,我若问心无愧,随便你讲,我不解释,也不用记者招待会,也不用辩论,你讲什么反正你高兴就好,你讲这样,你的良心自己知道你讲这样对或不对,我今天根本就不用跟你解释,你讲我是你比我还痛苦,你讲的都是子虚乌有的事你怎么会比我还快乐,子虚乌有的事你怎么会比较快乐,众生有无量的恨,但是我们佛法有无量的慈悲,恨一定赢不了慈悲的,你记得这句话,仁者无敌嘛!你一直恨别人,讲的都是不实在的事,你那个恨你还没有打倒别人你就先倒了,整天就恨别人,想要怎样,要招兵买马,要攻击,要诽谤人家,要全台湾省的人都对这个法师反感,人家还没有对这个法师反感你就先倒了,你就寝食难安了,难道不是这样?所以我跟诸位讲(众鼓掌):整天想要害人的人,要讲人家坏话的人,他绝对活得很痛苦,别说往生极乐世界,平时他就很痛苦,折磨自己嘛!对生命不认识的人,生命对他是一种惩罚,对生命不了解的人,生命就是一种处罚,我们对生命不了解,生命就是一种惩罚,因为你根本不觉悟,整天都在跟人家过意不去,整天都跟这个不和,跟这个人不和,跟那个斗,这样众生哪有什么?我们原谅别人,不跟别人计较,放下,三餐吃得饱,好好修我们的行,做我们的工作,所以说明心见性,我们若要学道的人这个悟性要提起来,悟性若不提起来,你整天光是挡这些是非你就受不了,愈高位是非就愈多,你不修行便罢,你若愈修行魔就愈多,真的,所以真积力久,【有悟于第一义谛。】我们这个悟性若出来力量就强,有悟到这个第一义谛,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是说不可思议的境界,无诤的境界,无量的慈悲心的境界,绝对的境界,中道的境界,第一义谛就是中道的思想,过与不及,统统不对,第一义谛就是无所著的思想,第一义谛就是绝对的忍辱思想,第一义谛就是柔软心的思想,第一义谛就是永远是保持这么清净的内在,这第一义谛永远就是保持这么清净的心,不曾动过一个念头要去害人,不曾动过一个念头要去讲人家的坏话,不曾动过一个念头去搬弄别人的是非,不曾动过一个念头去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不曾这样,这就是佛法,【灵光独耀。】灵光,这个灵光不是世间人所讲的起乩,灵光就是佛光的意思,佛光的意思,意思是说我们内心若是有平等心就产生智慧,有智慧他就无量光明的意思。独耀就是别人没有,我们就产生,所以修行不只是念佛而已,开悟很需要,修行不只是念佛而已,开悟很需要,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你不要念回脱根尘,会笑死人的,迥脱根尘就是摆脱六根跟六尘的束缚,要是这四个字你能去参、去悟,那不得了,什么叫做迥脱根尘呢?摆脱,解脱这六根跟六尘所产生的痛苦跟烦恼,简单讲一句话,六根就是什么?眼睛,还没有学佛以前看大家全都不顺,学佛之后,记得!看大家都很顺,要看大家都很顺,看这个也很顺,看这个也很顺,这样我们的心二十四小时就不会动摇…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一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