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一卷▪P68

  ..续本文上一页还是菩萨,在讲小乘还是讲大乘,三藏十二部经典里面是在讲十二分教里面哪一分,讲教相,是讲小乘还是讲大乘呢?大乘菩萨藏摄,我现在讲的话,注意听,我们若讲这个三藏是经、律、论,我们若讲这个二藏就是声闻藏跟菩萨藏,讲二藏,声闻藏、菩萨藏,讲三藏就是经、律、论,讲四藏就是经、律、论、密,密藏,讲五藏就是经、律、论、密,密,杂,杂藏,加一个杂藏,杂藏,所以也可以讲二藏、三藏、四藏、五藏,这五藏不是我们五脏六腑那个五脏,你要分清楚,说五藏,就摸我们的心、肝,肝、胃,不是那个五脏,那么这个大乘菩萨藏,意思是说《弥陀经》这本经是大乘的菩萨,不简单,又是不问自说,所有的经典都有这个佛的弟子问,佛才回答,但是这本《弥陀经》是弟子不懂得问也无法问,佛祖看因缘根机成熟就讲这个《弥陀经》,讲这个《弥陀经》,这本《弥陀经》我看这个经典,差不多佛在六十五岁至七十二岁当中,讲这个《弥陀经》,就是小乘的根机都已经够了,大乘的根机差不多都够了,还没有进入涅槃以前大约……,依我估计起来差不多在……,若要讲得更标准,是应该七十岁到七十二岁佛讲《弥陀经》,就是说这些根机成熟都已经……,要赶快讲了,不然他要入涅槃了,《弥陀经》是这样,所以彻彻底底是大慈之所加持,我相信佛祖若没跟我们讲这部《佛说阿弥陀经》,到现在没有一个有办法了生死,没有,一个也没有,除非你有像广钦老和尚那种功夫,真的,一个都跑不掉,一个都跑不掉,包括我在内也是一样,没办法,幸好有这本《弥陀经》念佛的法门,今天若让你开悟,你还是要继续去修行,哪有像念佛这么殊胜,幸好佛慈悲有讲这本,这本若没有讲就全倒了,像股票跌停板,真的,没半个,说了生死,一个都不可能,一个都不可能,困难,一心念佛,彻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多障,末法众生障碍很多,有情,末法的众生感情束缚,情就是执著,障碍很多,很执著的众生,依斯径登不退,“径”就是“直”,真登不退,就是没有弯曲,就是径嘛!我们说:我们走小径,走小径,就是直,直接通达,依斯径登不退。

  【讲】已知此经力用殊胜。未审何为教相。教相即佛教之法相。教海汪洋。】就是教海很多,像海洋那么大,【不出二藏。一声闻藏。二菩萨藏。声闻藏。佛对小乘机所说。又为半字教。】半字教,把笔拿起来,这个是天台宗判教的,半字就是不圆满,简单讲就是不圆满的教叫做半字教。【菩萨藏。佛对大乘机所说。又为满字教。】满字教就是圆满,圆满的意思,所以有半字教,有满字教,半字教就是不圆满,所以小乘的教理就是不圆满就是这样,我们现在佛对大乘机所讲的满,满字,满字教。【此经是菩萨藏。大乘圆顿教所摄。以藏通二教。】我们昨天有解释藏教是对小乘讲的,通教是小乘通往大乘讲的,所以这二教是【不闻他方佛名。】这二教是不闻他方佛名是什么意思呢?是说他只知道娑婆世界有一个本师释迦牟尼佛,所以我们若去泰国看,去泰国看的话,你都不用问那尊什么佛,一定是释迦牟尼佛,你若到泰国的时候在路边看到出家人,阿弥陀佛!他没听过什么阿弥陀佛,他也没听过这种他方佛的名号,阿弥陀佛是在他方的世界,释迦牟尼佛向我们介绍,在小乘经典不曾听过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不曾听过什么大势至菩萨的名号,也不曾听过什么地藏王菩萨的名号,你去泰国看看,一律全都释迦牟尼佛,全都释迦牟尼佛,你去也不用问,问那尊是什么,不用问,那就是佛,本师释迦牟尼佛,他只承认娑婆世界,所以在小乘的这个国家里面,他尊重的是阿罗汉,你告诉他:这是阿罗汉。噢!马上跪下去拜。你跟他讲:这观世音菩萨。过去我们中国人不晓得,画一幅观世音菩萨的图很美给他看,送这个泰国的这个出家人,德高望众的出家人,送给他,丢掉,你怎么送我一幅女人的像,又骂他:不礼貌。上面明明写:南无观世音菩萨。看不懂,他们没有这种观念,不曾看过什么菩萨,什么地藏菩萨,文殊师利菩萨,什么普贤菩萨,大慈弥勒菩萨,他根本连听都没听过,三千大千世界里面,他就是只承认本师释迦牟尼佛,跟他那些弟子,这样而已,这样而已,可怜,所以说不闻他方的佛名。【此经佛告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我刚才想到,我们刚才那个字,讲到一半才想到,“挝”念作zhuā,挝就是敲打的意思,有人查出来,挝zhuā,挝涂毒鼓,挝就是敲打的意思,讲到这里突然想到,若不赶紧讲又忘记了。所以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就是那个世界有一个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故非藏通二教。又横生四种净土。圆证三种不退。位居补处。一生成佛。亦非别教。

  又是无问自说。乃是十二分教中。】我们《十四讲表》有讲过,若有上过《十四讲表》的人他就清清楚楚,所以没上过《十四讲表》的人,星期六若在讲《十四讲表》要来听,十二分教在《大专佛学十四讲表》,大家都有背过,都有默写过了,大家都知道,又是不问自说。【无问自说教。此经圆顿中。最极圆顿。无人能问。故佛观察时机既至。无问自说。是彻底无缘大慈。之所加被摄持。特向大智舍利弗。而告之曰:有西方极乐世界。有弥陀现在说法。此为持名念佛。】这就是持名念佛,【从出之大原。】就是根据,出来的根据,从出之大原就是持名念佛的根据,就是《弥陀经》,从出之大原,简单讲就是说持名念佛的根据就是从这里出来,从《弥陀经》出来。【乃金口所亲宣之妙法也。

  能令末法多障有情者。我佛灭度之后。正法住世一千年(亦有云五百年)。像法住世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末法有情。三障具足。】所谓三障具足就是【一惑障】惑就是【(粗】三个“鹿”是念cū,粗细的“粗”,粗【细烦恼之惑)。】粗细烦恼之惑,三只鹿聚在一起可能很粗,三只鹿聚在一起很粗,不然这读作cū,古时候的字,粗细的烦恼之惑,惑障。【二业障(有漏无漏之业)。】有漏就是烦恼,无漏就是没烦恼。有漏就是烦恼,无漏就是没烦恼。【三报障。(依惑业所感果报)既具三障。】障碍的障,不是藏经的藏,三障,障碍的障,惑,我们若迷惑会障碍,业,业障,报,报障,迷惑去造业,造业去受报,果报里面又不晓得要修行,又去造业,又迷惑,迷惑又去造业,造业又受报,受报又迷惑,迷惑又造业,造业又受报,如滚车轮般,既然具足三障,【故名多障有情。佛令多障众生。修念佛观。】修这个念佛观。【求生净土。是谓依斯(即念佛法门)径登不退。】直接达到不退的阶段,【径是捷径。】直接的,【持名念佛。是径中径。】直接的路又最快的,最快又最直的,所以持名念佛就是最快又最直的。【姑勿论念到事理一心不乱。但十念功成。皆得带业往生。】我们不用讨论到那么远,讨论到事一心不乱,或是理一心不乱,但临命终十念,你只要临命终有办法听到十念,念出十念,能够念得出来,这样皆得带业往生,【圆证三不退也。

  【解】故当来经法灭尽。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佗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我们这个众生他渐渐、渐渐来……,渐渐没福报,众生无论出家,无论在家,在经典,戒经里面讲,说出家的这个袈裟在末法当中,就全部袈裟会变白,袈裟会变白,末法,破戒的很多,这个比丘尼会当淫女,这个是末法,一直渐渐会……,比丘尼会当淫女,身穿是出家服,要在末法很后面的时候,这个时候是还没这样,所以那个时候的众生,包括出家他披的袈裟它自然变白,众生没有福报,比丘尼变淫女,这罪是非常严重,但是还有留这个经法在救我们,就是说我们若到末法我们人的寿命愈来愈短,福报愈来愈没有,到我们人没有福报的时候,经典若烧火,没有了,虚空当中自然浮现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美国人就浮现英文字,中国人就浮现中文,日本人(日语),日本人就浮现日本字,最后,那已经是这些众生已经没有福报了,已经犯到戒律了,而且又没办法修持,没有这个经典依据,没有善知识,可以说都没有了,在那个末法的期间只要你念一句佛,就可能往生极乐世界,佛大慈大悲,只要你《弥陀经》诵一遍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经典诵一遍,所以说,你要是说:这样我们还要等这样你死定了!有的人听一听:这样我还要再等。到那个时候,经典说到那个时候看到天空中那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自然念不出来,喉咙像被什么挡住,也没有人看到虚空中那六个字也没有人会去看,也没有人会去念,像当作陌生人,也没有人……,明明在前面,他看到归看到他也不会去念,业障重,重到那种程度。诸位!我们看!

  【讲】大《无量寿佛经》云:当来经法灭后。特留此经。】留这本《弥陀经》,最后【住世百年。广度含识。】简单讲就是说只有最后末法愈来愈远愈久的时候,演变到后来,只有这部《阿弥陀经》有办法救众生而已,其余都没办法。【经法灭时。《楞严经》首先灭。】因为《楞严经》有破这个五十阴魔,破这个五十阴魔。【然后诸经相继灭尽。特留《佛说阿弥陀经》。住世一百年。】底下那一句,【凡念一遍者。皆得往生净土。】这样就等等看,我们现在早课也念,晚课也念,念这么多,所以说,诸位!你只要认真念会往生,绝对往生极乐世界,放心,硬缠也要去,我不相信不能去。【以此广度含识。含识即】众生,我们含有意识,含有灵魂,是不是?含识就是众生,【含灵抱识。乃有情众生之别称。此经灭后。只有南】这本经灭度之后就是……,连这本《弥陀经》也不见了,《佛说阿弥陀经》这本经也不见了,只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住世。现在虚空之中。】那时候就一个灯、两个灯、三个灯、四个灯、五个灯、六个灯,六灯奖现在虚空,要看自己去看,每天都有看每天都不会念…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一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