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P69

  ..续本文上一页但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只要我们听到佛法大家都会成佛。【又云: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就是说我们若念一句南无佛,将来我们一定会成佛,不管你懂,不懂,有心,无心,这就是等于金刚的种子。【此经专示持名念佛。圆证三不退。】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三不退。【必得成佛。】这本经在告诉我们的。【故为法华秘密之髓。

  一切诸佛心要。不出我现前念佛之心性。】一切诸佛的心要就是当下这一念的本性,悟了是本性,迷了叫做意识。【菩萨万行司南。】就是我们的指标,我们这个指南针,菩萨万行要如何修,就是【亦不出我一念心性。万行虽多。以心为主。如指南针。依此而行。故称司南。皆不出此者。即诸佛菩萨。所修所证。皆不出此经。】不出这个经典,这是这个《弥陀经》。【此经体即法界。法界无尽。故叹述亦莫能尽。】这个很赞叹,赞叹不完,无边,无量无边。【智者当自知之。】有智慧的人自己要了解。【不必广明。】不必很广大的说明,大家都很了解,这经典,《华严》、《法华》太多、太多。

  【五重玄义。第五明教相讲竟。合大科。五解经玄义讲竟。】就是讲完。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第一终卷】

  , 那个人傻在诵《地藏经》,那么笑人者要经过无量阿僧祇劫的地狱的果报,报还未能尽。全台湾问我的,就我所知问我的差不多已经有二、三百人,问:师父,为什么《地藏经》不能在家里诵?地藏王菩萨为什么不能在家里念?我听某某人说我们功力不够,一念统统都是鬼,地藏王菩萨是鬼王,你看《地藏经》佛要入涅槃的时候,交代地藏王菩萨在佛入涅槃到弥勒佛出世以前,他要负起度众生的责任,地藏王菩萨的愿力,他的伟大。一个这么伟大的人被这种半调子的一说就完蛋了,那种罪过实在太重了,说真的时间一到你注意看,那会很凄惨、很凄惨,你谤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关系,你毁谤我慧律这都是小事情,因为我是一个凡夫,对不对?我是个凡夫,有的人会尊重你,有的人根本就不甩你,毁谤地藏王菩萨叫人家不要念这个不得了,这怎么得了,你看地藏王菩萨的伟大,所以我说我们人有福气,他就会进入正信的宗教,一个人如果没有福气他就会走向偏门了,这个和福有关、和因缘有关,和因缘有关。所以这个很惨。有的人刚发一个愿要来学佛,一走出去听人家毁谤三宝,他就离开。有的人是已经来拜拜了,人家说几句他就离开,这个都是没有福气、没有因缘的人,有的人你怎么说他连听都不听,我常常说:你现在都不必发什么愿,不必发什么地藏王菩萨的愿、观世音菩萨的愿,都不必发,都不必发那种愿,你只要发一个愿:“我依法不依人”。你只要发这个愿就好了,师父讲的是正知正见,我就跟他到死,你发这个愿就好了,什么都不必管。不得了,就不得了了,也不必发太多愿,但是也不要像我朋友发那种愿:打佛七七天不洗澡。也不要发这种愿,他说他一个星期都不洗澡。他说:人家都发完了,我要发什么愿?佛菩萨我一个星期不洗澡。刚好睡在我隔壁,每天都要戴氧气罩再打佛七,受不了。所以说我们人如果不了解佛法的可怕因果之大,他会乱说法,会乱说。说的是他劝人家为善,但是谤地藏王菩萨的罪过实在是太重了。现在连大陆人都写信来问我,不知道为什么大陆人也认识我,很奇怪,大陆。【又如阿弥陀佛所发四十八愿,愿愿皆云:若不尔者,终不成正觉。是之谓坚固愿。】坚固愿。所以我现在要发什么愿?我们依师父的法,以佛讲的法的真理;你讲什么是非我听都不要听,你先发这个愿就不得了,什么都考不倒你,你绝对不会倒。我们人的信心不具足,就是怎么样?对法的认识不够,对法的认识不够,信心会容易动摇。

  最后,【末四句,承上若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使经历尘点劫数,不能了脱生死,依然还在轮回。虽有种种修行,如《楞严经》所云: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嘉馔就是美好的食物。煮沙怎么能当饭,怎么可能?沙非饭因,你煮沙怎么吃呢?煮一百年也不能变成饭,就是你修的因如果错误,这个果报你永远都得不到,【纵经尘劫,】虽然经过尘沙劫,【终不能得。二本:一妄本,依识心所修。】依虚妄的分别心来修行,依虚妄的分别心,因为他没有明心见性,【二真本,依菩提心所修。不发菩提心,不成菩提道,岂非徒劳辛苦耶?】就是首先你要用真心,真心就是我们的本性,本性就是清净心、广大心、慈悲心,要先用这种心。我不敢要求诸位像佛菩萨发这种大心,你先发一个什么?无是非心,接着再宽恕一切众生,先发这种原谅、慈悲,尽量退步、委屈、含冤受屈,委屈自己没有关系,学吃亏,你先学这种事情,学这种事情——一切感情的问题、一切金钱的问题、名利的问题,能放几分尽量放,如此临命终哪有不自在的事?现在不必发像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文殊师利菩萨、阿弥陀佛,不必如此,不必发这种愿,你敢发这种愿我还不敢听,有哪一点做得到?你敢发第一点我要如何,第二点要如何。第一点、我要诵《地藏经》,诵四十九部,发愿,诵到第三部就没力量了,第四天就没在诵了,我们人这种愿力不够,不要说发这种愿。你发一个什么愿?我每天都要早晚二课。这样就好了,我一定要坚持早课、一定要坚持晚课,我二十四个小时都念阿弥陀佛,尊师重道。你发这个愿就好了。从你学佛到现在有三年以上的,两年的不要说,三年以上的,早上、晚上每天都念一个小时,不会缺席的你举手,三年,包括你生生病躺在病床上照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三年,学佛三年的,没半个,你看,有吗?不必发那么大的愿,发这个简单的愿你都办不到了,你都办不到了。所以乞丐发大愿,乞丐发大愿就是这样。

  底下,【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你如果忘失我们这颗菩提心,修种种的善。什么叫做魔业?你修种种善,来世果报愈大,果报愈大你就会变成富有的人,或是当总统或是当国王,就开始战争、开始享受,富有的人一个生日席开一百桌,席开二百桌,二百桌。为什么?很富有,我有钱,有钱,来世如果很富有,车子就一辆再一辆,妻子一个接一个,常常办桌宴客,一次就二百桌、三百桌,你想想看,海霸王。今天电视报导的,刚才报导的海霸王集体中毒,集体中毒,南京分馆集体中毒,国家在查,我不曾听过吃素吃到素食馆中毒,我不曾听过,吃海产吃到中毒,刚才报导得很大篇幅,明天报纸就有大篇幅报导了,中毒,集体中毒,所以你若修善法,你忘失菩提心,这个善就会变成使你造业,因为来世你的福报会很大,布施心很大的人你要特别注意,布施心很大的人你要特别注意,一次三万、十万在施舍的,你要特别注意,为什么?来世你的福报会很大,福报很大,你就要赶快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你千万不要一念留恋,决定往生极乐世界。要不然来世你变成很富有的人,你不一定会遇到师父,不一定。搞不好遇到某某某,你的麻烦就大了,不骗你的。因为他会毁谤我,他的名字我都不敢讲得太清楚,就是这样子,因为他会毁谤我,还骂我矮冬瓜,他讲经还骂我矮冬瓜。广钦老和尚也被骂在内,广钦老和尚比我还矮,所以他的口业,我们如果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人家说我们,我们要检讨自己,如果人家说他,他就攻击别人,所以由此我们就知道他的心地的功夫,由这样就知道一个人的心地的功夫,所以说你有修善法,但是忘失菩提心就麻烦很大,【忘失尚尔,况未发乎?】忘失了就变成魔业,何况你连发菩提心都没有?【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就是不能慢。

  【此引经作证。《华严经》,】这是出自《华严经》,《华严经》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是释迦如来初成正觉,如日初出,先照高山。为大根】大根就是利根的【众生,转无上根本*轮。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圆融无碍,举一即三,全三即一。如举一心字,佛及众生,皆悉在内。迷此心者,乃为众生。悟此心者,当下成佛。】所以悟了你就是佛,迷了就是众生,【如举一佛字,心及众生,亦皆在内。】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佛原从众生修成。如举一众生,心佛亦皆在内。众生莫不有心,凡有心者,皆当作佛。即是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经中有云:忘失菩提心,】就是我们若忘失了菩提心,这一颗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有一菩萨,往昔遇佛,】遇到佛,【已发菩提心。后在世间修行,将前所发菩提心忘失,并不记忆。如是,则所修无论世间善,出世间善,皆名魔业。】魔业。

  【问:出世善法,何名魔业?

  答:《楞严经》中,声闻缘觉,皆列五十种阴魔之内,】五十种阴魔,所以《楞严经》是外道最怕的一部经典,【据此可知。又波旬魔王,】波旬魔王都会扰乱我们的修行,会扰乱出家人或是在家人,魔就是极恶的人叫做魔,波旬就是我们所说的魔王,【因中亦修十善,及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就是还没有到初禅的定,到初禅的定叫做根本定,相似而已,相似而已叫做未到地定,相似初禅的定,但是这个不是初禅的定,【此定亦云未至定,】还没有到真正的定,【未至初禅离生喜乐地之根本定(断欲界六品思惑),但修近分定(只能伏惑),】还没有断惑,还没有断欲界的六品思惑,只是修近分的定,【故名未到地定。因不发菩提心,故报生欲界顶天,而为魔王。】因为他修过十善,修过十善,好事做得很多,但是邪知邪见,因此若没有遇到佛的正法,没有变成魔王的也是很少,他一直拼命地布施,一直布施就有福,有福,结果没有正知正见,没有正知正见就变成魔,魔。

  【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此以轻况重。】以轻何况说重,轻…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