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观众生品第七▪P2

  ..续本文上一页我们的色身只有色受想行识,哪里有第六阴?

  【如第七情。】

  我们只有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可以让我们产生六尘的情执,哪有第七情?五阴只有六尘,哪里有第七尘?情就是尘,会让你产生情执,如第七情,根本就没有这个。

  【如十三入。】

  哪里有十三入?我们只有十二入,哪里有十三入?

  【如十九界。】

  我们只有十八界,哪里有十九界?

  以上讲的都是毕竟无,根本就没有。

  【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为若此,就是这样子。

  【如无色界色。】

  无色界之色就无色。

  【如燋谷芽。】

  燋就是被火烧过的,被火烧过的谷芽,种子,芽就是种子,不能栽种,

  【如须陀洹身见。】

  须陀洹是破身见,证初果就没有身见,意思就是根本不可能,须陀洹哪里有身见。

  【如阿那含入胎。】

  阿那含就是无生,哪里有什么入胎?不可能再来,阿那含就不来了,所以,这都是不可能。

  【如阿罗汉三毒。】

  阿罗汉哪里有贪瞋痴,阿罗汉早就没有贪瞋痴,我们的色身就是这样,观一切众生就是这样。

  【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

  毁禁就是犯戒,既然他是有忍的菩萨,当然就没有贪跟瞋恨心,而毁掉禁戒,不可能,因为忍菩萨贪恚就算犯戒,菩萨起心动念就算犯戒。

  【如佛烦恼习。】

  佛是断一切习气的,佛根本没有烦恼的习气。

  【如盲者见色。】

  瞎子看颜色怎么看得到,根本就不可能。

  【如入灭尽定出入息。】

  灭尽定就是所谓的九次第定,灭尽定就是证阿罗汉果,证阿罗汉果,心已经灭了,根本没有所谓的出入,心驰动于内,息出入于外,所以有出有入。

  所以,如盲者见色,不可能!如入灭尽定而有出入息,也不可能!

  【如空中鸟迹。】

  麻雀,鸟飞过去怎么会有迹象,根本就没有,飞过去,你说从哪里飞过去?后面又不是拖一条绳子,空中的鸟迹根本找不到,

  【如石女儿。】

  石女儿,不能性交之女人叫做石女,不能性交,

  因为我查词汇,我也不晓得这个石女是什么,查查看!它的答案就是不能性交之女人。

  【如化人烦恼。】

  变化人,他根本没有烦恼,变化出来的人哪里有烦恼。

  【如梦所见已寤。】

  晚上在做梦,做梦时又自己觉得很清醒,怎么可能?意思是说我们在做梦的时候,怎么可能看到自己是清醒的,不可能!已寤就是已经醒过来,在梦中,你哪有可能看到自己清醒的时候,不可能!

  【如灭度者受身。】

  未入涅磐,未有入涅磐,而复受身者,叫做如灭度者受身,入涅磐当然不可能。

  所以,这都是讲不可能,灭度已经证涅磐了,灭度就是证涅磐,证涅磐怎么可能受身,他来的都是神通,神通力。

  【如无烟之火。】

  无烟之火。就算是瓦斯的话,也有白色的烟,微细的我们看不到而已。

  【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为若此也,菩萨观众生就是这样观,就是这样观法。

  【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

  慈当然是对众生来讲,若没有众生,我们的慈悲心就发不起来。

  下面要讲的是慈悲要真正慈悲,真正的慈是什么?下面就是说一切慈悲就是在因缘中而离一切因缘,不离因缘而离一切因缘,变成无相的真正慈。

  【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

  说什么法?菩萨既然悟到,悟到之后,要开示众生实相的道理。

  众生本来就是空性,但是,众生不能自觉,没关系,有时候还会邪觉,还认为自己的觉悟是正确,所以,为了要讲这种法,令众生自己悟到,悟到什么?悟到一切众生当下就是空性。所以,我们若能观众生空,一切造作就离开生灭,以空性之心来修行就是无相,这是真正的慈,也就是说我们的心在行一切善,说法也好,我们若动一个念头,有众生相就不是慈,这才是真实的慈。

  【行寂灭慈.无所生故。】

  寂灭,诸法寂灭无生,你对待众生产生慈悲,不影响你的寂灭,不影响你的涅磐的本性。

  行寂灭慈就是说用不生不灭本性的慈悲的慈,不能用生灭的慈。生灭的慈:有一点想要回馈的感觉。我对众生慈是理所当然,慈有什么条件吗?没有任何条件,因为一切法无相,

  所以说,行寂灭慈,无所生故,为什么说无所生?因为不生不灭当下就是。

  【行不热慈。无烦恼故。】

  不热,要注意!不热就是不爱见的慈,就是行慈不夹杂着爱跟见的一种烦恼的慈,不热,这个热恼、热恼,从以前到现在,佛学总是有一个名词,热恼,热就会恼,人若夹带着爱、见,爱就是占有,见就是肯定自己,我是慈悲的人,这是着相的慈,这会产生烦恼,所以,我们若没有爱见,我们就没有热恼。

  【行等之慈.等三世故。】

  等就是平等,为什么?等三世故就是说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没有什么分别,平等;没有什么差异,昨天我对你这样慈悲,现在我也对你这样慈悲,乃至于未来,我也对你这样慈悲,没有任何改变,因为空性没有对立的不同,众生没办法做到这样,我昨天对你很慈悲,但是,今天不一定,若将来更是不一定,所以,我们的慈变成有隔易的、有变动的,过去、现在、未来,这个慈不相同。

  【行无诤慈.无所起故。】

  无诤就是说他也空,我的五蕴当体就是空,没有诤讼,没有斗争的慈,无所起故,能人所做的,对一切众生的慈,他做到团体无诤,无诤慈就是说做得让一切众生,没有嫉妒、没有斗争,无所起故,一切法若有起就会有斗争。

  【行不二慈.内外不合故。】

  不二就是平等,也就是平等。

  内外不合故,注意听!内是指我们这个个体的存在性,外就是一切众生,内是空性,外也是空性,不和合,不和合就是没有所谓的因缘,因缘当下就是空,它就是在表达这个意思,内心的慈悲,心是空性,外面的众生可以让你度化的,也是空性,所以,内是指我们心灵的慈悲,外是指可以度化的众生,统统是空性,没有所谓的因缘和合,不合;用现在的数目字就是零加零等于零,用现在的数据来讲,零加零等于零,Zero plus zero equal zero.零加零还是零,永远都是进入平等。

  【行不坏慈.毕竟尽故。】

  这个尽就是空,什么是行不坏慈?有坏就是有生灭,不坏就是无缘大慈,行不坏慈就是没有慈的相,行于慈,但是不执着有慈之相。毕竟尽,尽就是空,毕竟空故。所以,行不坏慈就是没有行慈之相,没有所谓慈的执着之相,毕竟尽故,一切法毕竟是空性。

  【行坚固慈.心无毁故。】

  坚固就是说不管遭受到任何的外在,或是内在里面的,统统不动摇,永远都是保持这样,叫做坚固慈,没有人可以动摇他的慈的心。

  【行清净慈.诸法性净故。】

  真慈是无相,所以,清净慈就是无相的慈,它跟法性同样是那么清净,诸法性净故,诸法,法性同样清净。

  【行无边慈.如虚空故。】

  当然这不用解释,无量无边如虚空般。

  【行阿罗汉慈.破结贼故。】

  阿罗汉中国话称为杀贼,这个结贼,这个结是一种烦恼的意思,凝结内心里面错误的思想,变成不通,不能通畅、不能自在、不能解脱,这叫做结贼,这个贼是烦恼的别名,结贼都是表示嫉妒、瞋恚、邪见、怀疑、烦恼,只有慈能够灭除,所以,行阿罗汉的慈,也就是没有烦恼,没有烦恼。

  【行菩萨慈.安众生故。】

  因为安众生,因为慈安众生,可说是菩萨。

  【行如来慈.得如相故。】

  如来之心又得如相,如,随顺如相,可以说是如来,行如来慈,如就是不动,来就是随缘,以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慈,所以,得到如相故,就像佛陀一样,不动。

  【行佛之慈.觉众生故。】

  前面讲如来得如相,是就本体界来讲,现在行佛之慈,觉众生故,是指作用来讲,作用来讲,佛的慈,佛能自觉也能觉他,这才叫做佛,慈既然是自悟,又能令众生觉悟,当然这就是佛。

  【行自然慈.无因得故。】

  要注意听!无因就是说不必人家教自然就会,叫做无师智的意思。

  我们的自然慈跟外道讲的自然是不一样,外道讲的自然就是没有什么原因,他天生就是这样子,佛教讲的自然,本性本来就是这样,不假任何造作,这叫做自然,所以,二者差距是很大的,二者讲自然,差距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这里所讲的自然慈,就是无师智而发挥出来的慈悲,要记住!

  无因,无因就是自然,没有任何的需求,自自然然就有这种慈,

  所以,无因;没有任何条件。

  【行菩提慈.等一味故。】

  平等一味是无上之道,这叫做菩提,无上真慈就是平等一味,所以,我们若要入菩提之慈,一定要修无相。

  【行无等慈.]无等等,这里少一个字,无等就是无等等,没有一样能够超过这个,无等就是超越一切的慈,就是无等等,底下加一个字,加因为的因,因【断诸爱故。】因为断掉一切的束缚、烦恼、爱结,断诸爱所结的烦恼,断诸爱结故。

  【行大悲慈.导以大乘故。】

  帮助众生的苦难,引导他入大乘,这就是大悲,慈是要给他快乐,引导他入大乘可说是大悲,你只是对他好,但是,你没有引导他进来学佛,这不是真正有悲心的人。

  【行无厌慈.观空无我故。】

  无厌就是不疲倦,精进的意思,因为我们能够观空无我,所以,对慈不疲倦。

  【行法施慈。无遗惜故。】

  法施就是法的布施,我们今天若没听到法的布施,布施再多的钱财,也不能解脱生死,所以,法师是法的布施,众生是金钱的布施。

  【行持戒慈.化毁禁故。】

  毁禁就是犯戒,慈悲持戒,叫做持戒的慈,度化犯戒。

  【行忍辱慈.护彼我故。】

  我们若有忍辱,对方就不会对我们反感,护彼我就是让彼此不要有斗争,叫做护彼我,

  【行精进慈.荷负众生故。】

  这是六度里面的第四,精进慈。因为,我们若要负担众生、帮助众生,一定要精进,精进就是勇敢,勇敢的承担下来。

  人总是这样子,批评别人的,有很多。过去,有一位法师说:法师,您讲经时该怎样、怎样,我说:法师!你讲得很有理,来…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观众生品第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