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菩萨品第四▪P4

  ..续本文上一页直找、一直找..,找再久,找到后来,也是要从内心,你从内心发出来的智慧,才是你真正能受用的。我们向外找,比如说拜山,有的人: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拜山,拜下去起来,很伤心,很伤心拜山,回家后,我是怎样用功,我是怎样修行,怎样精进修行,我慢不断。人家说,拜山的定义是什么?除掉我慢,你的我慢还是依旧,我慢高山不留德水,你的我慢山都伏不下来,还拜什么山,你拜到阿里山去也没有用,不明佛法是内心的,内心若没有调伏,我慢的山没有越过去,拜山的意义在哪里?还不只,拜山拜下去,刮风下雨又冷得颤抖,爬起来,你感冒了,结果,拜下去感冒,回家又发烧,结果,脾气也没改,习气还存在,那你拜山有什么意义,我问你!我问你,拜山的用意?所有事相你不能会归到无生的本性,所有的事相都没什么意义,你说对不对?所有的事相若不能会归我们的本性,所有的事相都没什么意义,吃饭,吃饭,吃饭就是吃饭、拉屎,它的意义是什么?吃饭让你肚子能够饱,这代表听经闻法要充满欢喜,扫地代表的意义是什么?就是要扫除你内心的烦恼,把内心的贪、瞋、痴扫出来,不然,扫地在事相上有什么意义?你扫一扫,明天还是会肮脏,是啊!所有的事相若不能跟本体配合,中道的思想,所有事相都没有意义,因为这只是一个躯壳的运作而已,人只是一个躯壳的运作,如果不能配合智慧,所有躯壳都丧失我们真正本来的面目,真正的意义是什么?人有什么意义?你活到一百岁死或二十岁死,一样,老总统死、拿破仑死、斯大林死、毛泽东照常要死,对不对?照常要死,约翰韦恩,西部的牛仔照常死,电影明星super star,那光头的(尤勃连纳)也要死,全都要死,都一样,理查波顿,亚兰德鸟(伦),都要死,是亚兰德伦,我们看电影都故意说亚兰德鸟,我们逢甲大学有一个叫鸟仔,大家都称他亚兰德鸟,没什么,这世间若冷静想想看,就是如此。

  所以,我告诉他:充满着智慧,你有拜山也好,你没拜山也好,你拜八十八佛也好,你没拜八十八佛也好,他坐着,他就是佛,他闭上眼睛就是..,他内心充满了智慧、充满了欢喜、充满了无相、充满着无争、充满着不二、充满着实相、充满着中道、充满着慈悲喜舍,他何必如此,闭上眼睛也好,站起来眼睛睁开也好,行住坐卧都充满无量无边的智慧,一切世间都是他的财富。所以说,笨人的财富全都是为智慧的人所施设,傻人不会享受他的财富,我的田四、五十甲地,整天跟人吵架,有智慧的人,四、五十甲地看免费,我来绕一圈,哦!充满着智慧,欢喜心,有四、五十甲地,他不欢喜、不快乐,每天,老子不爽(不快乐),所以说,愚痴人的财产全部都是为智慧者所施设,他有财产他享受不到,他都没有在享受财产,都是有智慧的人在替他享受,难道不是吗?就是这样。

  所以,我们不用太富裕,你只要放大你的胸量,走到哪里都是你的财产,你说,是不是这样?唉!就是这样子,所以,我们说老师..,国小老师、国中老师、高中老师,教书,每天都为人师表,每天...,前面在教:你们不要吵架,后面,老师在吵架,大声骂,为了标会吵吵闹闹,老师不会标会吗?不然,陈勤陀我问你:你们老师有标会吗?绝对有标会,哪个老师不标会,都这样,所以,身为老师的人只会教人,自己却没办法,因为,他在事相上教,所有的研究都是为了生活,为了赚钱。佛法不同,佛教不是这样,第一个要先彻底解决自己内心的问题,不然,你要教人什么?自己不够力量,要教人什么?所以,还是内心的道场。

  【舍是道场.憎爱断故。】

  所有的恨跟爱的执着统统没有。

  在座诸位!今天讲这课程,我常说《维摩诘经》实在很好,若准备出家者找不到道场,这很棒!这太棒了!哪里是道场?哪里统统是道场,你不断内心的烦恼,你到哪里,统统不是道场;我要找个好师父,我要找间好道场,这很好!但是,问题在于自己,自己就像种子,这种子已经焦芽败种了,我把它种在最肥沃的土地,你照常不会成长。同此理,一个不充满智慧、不善于观照的人,即使到死照常没办法,即使是大道场,或多行的祖师大德在你身旁,没有用,除了善知识,除了道场以外,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觉悟。为什么?佛教是自觉的,自觉的学问,不是学者,所有佛说的,都是要成就我们的觉性,你自己不提起念头,你只想靠师父,没有用的啦!还是要靠你自己。

  【神通是道场.成就六通故。解脱是道场.能背舍故。】

  注意听!

  神通是道场,我们能够有定有慧,当然就有无量神通。

  师父还没有神通,我只有第六感,我的第六感非常准又很厉害,第六感,但是没有生死恋,第六感而已。我修行修到现在,说真的,我都没有通,我没有伟大之处,我很平凡,只是心比较能够保持平静。但是,我有第六感,有预感,看一些事情,一看就差不多了,事情大概可以了解一些,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只是我充满了法喜,我有佛陀千万分之一的智慧,知道如何解脱、放下,不与众生计较,你要是跟众生计较,我告诉你!就算你一头撞死,一样无法解决自己的事,我不骗你!师父讲这句话,你要记得!虽然很平淡,如果你硬是要跟众生计较,你会被气死,你会恨不得撞墙,我不骗你!众生不能满你的愿,不可能!

  所以,我们别说神通,我们平常若有一点点智慧、定力就不得了。

  解脱是道场,能背舍,这个背就是离境,离开一切境界的束缚。舍就是心得自在,修八背舍能得八解脱。所以解脱才是我们真正的道场。

  今天你所有的修行,在座诸位!我现在跟你讲一句话很重要,什么叫做很重要?你今天所有的听经闻法是为了什么?为了解脱,为了你的心能自在,所以在座诸位!如果,你动个念头,我慢,你不会自在,与法不相应,动念即乖,你只要动个贪心,就与法不相应,你不能自在,你闻法是白费的,你今天痛苦,你烦恼,你听经都是白费的,你只能说是熏习而已。听经闻法最大的目的是做啥?就是要让我们解脱,你今天不但不能解脱,你还着相、执着、痛苦,哪里是真正在听经闻法的人?真正在听经闻法的人,他能运用在二十四小时的时间跟空间,这才是能人。不会运用佛法的人,反而会被佛法束缚,变成愈我慢,愈糟糕!

  【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四摄是道场.摄众生故。】

  方便就是我们要用善巧的智慧叫做方便,讲话要带给众生希望,不要带给众生绝望,任何的时间、空间,以不伤害一切众生的心为主,慢慢引导他,方便才是道场,劝人来听经闻法,而且要多赞叹他,多关心他才对。

  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我们若教众生,佛教不能像一贯道那样的教法,一贯道的教法,我告诉你!他到你家洗衣、照顾孩子,还拿牛奶给他喝,还帮助他,我告诉你!这是一贯道的作风,以后,当他发现道理不通达时,他会不好意思离开。佛教不是这样度众生,佛教是以真实义、真理度你。所以佛教,只要你认同、深入,即使打死他,他也不可能跳入一贯道,一贯道、天主教、基督教、回教,有可能转为佛教,若是真正的佛教徒,百分之一千万,绝对不可能改变成其它外道,除非是皈依的,入门还不很深入的人,对佛教完全不了解,可以说只懂一点点,他没有清楚的理念,他才会被转变。所以,佛教在度众生,只要你深入,打死他都不会改变,他绝对,因为离开佛教哪有解脱的机会,不可能!所以,你从过去听到现在,绝对有可能的是一贯道的讲师、堂主发愿,改变过来出家剃度,不可能一个大法师,拥有无量智慧,换我做一贯道的堂主,做一贯道的点传师,开玩笑,有毛病,不可能!为什么?一贯道的点传师或是堂主,到最后会怀疑自己,道理讲不通,一组、一组抗拒,斗争,斗争,像现在宝光组斗争得很严重,对不对?不可能!所以,他知道佛法是究竟的慧命,你打死他,他也不可能变成外道,因此,佛教度众生是以真理,不是每天到你家为你洗衣服,每天到你家替你换尿布,这样就能度众生,不是,那是感情,感情跟真理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佛教徒也不用到他家怎样,帮忙他,我们也很亲切给他机会,他若自己发现真理,打死他,他也会来,你叫他不要来,他也要来,不用像一贯道那样,像一贯道那样度,要度到何时,虽然人很多,没有根,我们的根是智慧,深信不疑就是根,根,有时候说真的,以一贯道本身,官做很大,做到经理,有时候他也会怀疑自己,我这样做对吗?我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因为,有一些道理他讲不通,要自圆其说很困难,法师哪会:我这样做对吗?一定对,百分之一千万,百分之一百万、一亿万,我敢跟你肯定,这条路绝对不后悔,千真万确,拥有般若的思想、佛陀的智慧,哪有这条路会走错的道理,所以,我们度众生,若光靠我对你好,而引入门,没有根,马上会跑掉,没用,没有用,所以,方便是道场,我们怎样善巧、怎样方便教化众生。

  四摄是道场,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就是度众生的四种方法。

  摄受众生,布施:比如说财布施,或是法的布施;爱语就是关怀,讲话很柔软,讲话不要从鼻孔出来,有的人讲话都从鼻孔出来,让你听了很生气,心脏快停止了,不好,在座诸位!人家说我们心地法门不够,没关系!我们至少要把话讲好,我常劝告诸位!三百五十条戒也好,四百条戒也好,第一条戒就是口业,讲话讲得柔软,讲得温柔、关怀,难道这点学不来吗?每次讲话都要伤人,这样好吗?不好!第三就是利行,就是方便帮忙他,方便帮忙他,能够让他得到利益;第四就是同事,同事就是说他是恶,我们同他恶,然后诱导他为善,他是善我们真赞叹他,增加他的善。

  【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

  就是说闻而不能行,跟禽兽听经相同。禽兽;对牛弹琴,对牛弹琴没用,在牛面前弹琴没有用,多闻就要如闻而行,你听到佛法就要照佛的教…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菩萨品第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