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弟子品第三▪P3

  ..续本文上一页烦恼而入涅磐.是为宴坐。】

  不断烦恼,因为烦恼当下就是涅磐,烦恼即菩提,所以不用断烦恼。

  你若悟到,烦恼自性就是空,那就是涅磐、不生不灭,进入不生不灭的阶段,你会活得很有意义,你会活得很欢喜心。你的内心从不看轻哪个,你的内心也不曾我慢哪个,你的内心二十四小时都平等法,没有分别,皇帝来也如此,乞丐来也如此,狗来也如此,鸡来也是如此,一切都平等法;除非是菩萨示现要教化众生,就是说示现生气或是责备,这是菩萨示现的,不然,烦恼当下就是涅磐。

  【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你若真的如此打坐,这才是佛所赞叹的,所印可,佛所认同的实相的打坐,那叫做平等法的打坐,

  【时我.世尊。】我就是舍利弗,当时的我,舍利弗吓一跳,噢!这位在家人怎么这么行,世尊,我【闻说是语.】我听到维摩诘这么说,【默然而止。】我却默然不语,【不能加报。】这个报是回答,我没有办法回答,被问得答不出话来。这个报不是报应的报。

  【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所以,我不够资格问维摩诘居士的病。因为每次去都被训斥,讲不赢他,没办法。

  

  【佛告大目犍连。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目犍连是神通第一,他是出自婆罗门种。

  【目连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我不够资格去探他的病苦。

  【所以者何。】为什么?【忆念我昔】我过去【入毘耶离大城.于里巷中为诸居士说法。】

  他说法:人应如何做善事,身口意应如何修行,目犍连就是开示这些十善,我们要布施、要持戒。讲一讲都是生灭的有为法的善,目犍连就是如此开示。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谓我言;对我讲,讲什么?【唯.大目连。】喂!尊者!尊者!大目犍连!【为白衣居士说法.不当如仁者所说。】不当就是这样不对,你这样说法不对。

  【夫说法者.当如法说。】

  你叫人要修十善、要布施、要持戒,这样讲是不究竟,这样是不恰当的说法。不当:不恰当;不当如仁者说:你这样说,一点也不恰当。

  夫说法者,当如法说。你既然要说法,应当如法。注意!如法应当与空、无相、无愿相连接,以中道第一义谛、究竟的涅磐,这个叫做如法说。

  意思是说你若教人修十善,但是一定要教三轮体空,不应该说我在做善的这种观念;若教人持戒,要用无相持戒,不可认为说,执着我是一个持戒清净的人,这样又不对了。因为他讲得不够彻底,不与空相应、不与究竟相应,所以,维摩诘居士就训他、责备他。

  【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

  什么才是真正的法?法是无相。

  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你对人说法没关系;但是,你还存有众生相。所以,法无众生,真正说法不可以存有众生相,你若存众生相,还执着有相,有为的十善、布施、持戒,那是污染清净的真法。你若悟到法,法当下就是没有众生,当下就能离开一切的烦恼,众生有一个自我观念,所以,他会习惯性,执着性偏重,所以,要用空性,让他了解法,法性本来就无众生,不是二乘人所说的“有众生相可断,要断我相”;大乘佛法不这样,大乘佛法当下就是空性。

  所以说,法当下就是空性,无众生,当下就能离开众生的污染跟烦恼。意思是说目犍连讲得不究竟。

  【法无有我.离我垢故。】

  法当下也无有我,无有我相,当下就能离开我垢。垢就是说因为人会执着我见,因为有我所以烦恼就生,离开这个我;烦恼的主体。

  【法无寿命。】

  法当下无寿者相。寿就是生死去来的假名,我们从出生一直到生命的结束,这叫做寿命。

  但是,生本来就是不生,去也实无所去,因为虚妄执着四大、五阴的假体,所以,我们认为有一个真实的生命来出生,其实是因为我们妄想,业力而来的,实在是空性的,是带着业力、意识来投胎的,结合物质的世界,而产生虚妄的世界。所以,我们认为有一个生,色身的寿命尽,结束了,我们认为有个死,这叫做生命;寿者相。

  但是法本身并不这样,并没有寿者相,离开生死垢,离开生死,没有这种东西,因为生死本性是空,本自无生死叫做离生死,这个离就是空,空掉这个生死,本无生死名【离生死故。】意思是说法性本来就没有生命的观念,当下就离开生死的念头;生死是凡夫迷失的执着,才会产生生死的念头。

  【法无有人.前后际断故。】

  法无有人,人有灵性,草木没有灵性,所以,我们认为有人,有来有去,所以有时间观念。

  但是,法性,法身,佛的法身无有人相,前后际断就是没有所谓的过去,没有所谓的未来,也没有所谓的现在,现在心本身不可得,过去已经过去;这都是虚妄连续的错觉,才说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前后际断是指时间,意思就是法性如虚空,无所来去,无所过去、未来,现在又当体即空,当下就无不变,不变的事情,所以,没有所谓的人相。

  【法常寂然.灭诸相故。】

  我们若有相,我们就有种种形状不同。

  我们今天就是有相,所以,在座诸位!今天,为什么有这么多是非,为什么有是非?因为众生有相。你的看法跟我的看法就不同,有我相、我见,你的看法跟我的看法就不同,认知度就不一样,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斗争是很正常的,那个人对你很慈悲,不太正常,我们活在这个娑婆世界,有人对你慈悲,这不太正常,这是佛菩萨再来的,我们若走到外面,人家对我们不好,很正常,你就想,他会到娑婆世界,他不是没原因的,所以,我们若到外面要挂一个牌子,不要打我!这很正常,斗争不断,没办法!是非绝对不断,是非既然生,你如何能清净呢?

  所以说,怎么样能够没有是非,从自己做起,把你的心情摆平,用空性、用法身、用无生法忍,完成你不生不灭的本性,将来你进入了本体,你的清净之土就无量无边,因为你现在度量无量无边,你将来所住的世界就无量无边,很简单的道理,一切都是你的念头,你的念头决定你的将来,对不对?有相的世界,你有执着,当然你下辈子出生,就是出生在很复杂、对立的世界。我现在摆平我的内在,别人是是非非没有关系,我永远没有是非,完成了觉悟,心净则佛土净。

  所以,我才告诉诸位!你不必盼望你将来会投胎到哪里,你不必恐惧你的将来,你死后所住的地方,你现在的意志、这一念、所有的行为就决定一切,要记得师父跟你们讲的话,你现在所有每个念头,就是决定你将来出生的净土在哪里。

  所以,法身是常寂灭、寂然,因为它是无相,灭诸相故。所以,在座诸位!诸佛菩萨如何一直对我们开示,如何修正我们的观念,我们怎么一直无法放下,我们是不是很愚痴?快乐的道理,都跟我们讲得很清楚,我们老是要听师父开示, 师父开示会比佛祖开示还行吗?佛、诸佛菩萨,维摩诘居士都是佛再来的,他对你讲得很诚恳,一切法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一切法都是寂灭,是因为你的心起心动念,让你产生痛苦,让我们产生痛苦。

  【法离于相.无所缘故。】

  法离于相,我们有离相吗?我们有离开一切相吗?离相不是跑到深山林中才叫做离相,那也是执相,放弃城巿,执着深山林中也叫做执。

  法离于相是不管任何时间、空间,都无所住、无所著叫做离于相,眼睛所看的都欢喜心,耳朵所听的都欢喜心,无所缘故就是说没有值得我们攀缘之处,叫做无所缘故,这个缘是指执着的对象,无所缘就是法本身就离一切相,意思是一切相不值得我们执着,无所执着;无所缘故。

  【法无名字.】

  因为一切法都产生在语言当中,语言当中就有名相,法的自性是空,实相是无相无不相,当下无一切相,当然也没有这些文字、名字,【言语断故。】语言是安插不上去的,所以,人家说我们好、说我们坏,骂我们、赞叹我们,于我们的空性无碍。我才告诉诸位!悟到空性的人,一切无碍,再怎样都无碍。

  【法无有说.离觉观故。】

  觉观就是我们粗糙的审察力量,法无有说,语言跟实相当然是不离,是不离,法本来就是无可言说,唯佛与佛乃能亲证,诸佛菩萨、等觉菩萨,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法本自是无有说,不可以讲,不可思议的心境境界。

  离觉观,不是你粗糙的念头意识去观照、可以体会到的无所说的实相。这句话意思是说法本自离开一切言说,不是你用粗糙的意识去观照可以观照得出来,叫做离觉观故。

  【法无形相.如虚空故。】

  【法无戏论.】因为是实相,哪里有戏论,真实相是离一切言语,所有的言论都是戏论,实相是【毕竟空故。】妙觉圆境也就是不可思议,摆脱了这些语言。所以,法是无戏论,因为,它是毕竟空。

  【法无我所.】上面是讲无我,现在是讲无我所,【离我所故。】

  我所表示说他身旁的一切东西以为是自我,有个东西,因为,我们对一切法都认为是我所有的,我拥有一切,我所就是我拥有,法是没有所谓你拥有的,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这是暂时借我们住、借我们穿、借我们吃的,这世界,这物质的世间,不是我们究竟解脱之处,不是究竟,我们所取之处,是生灭之处,你拥有的一切,也不是真实。

  所以,法无我所,意思是说法没有所谓你拥有什么东西,因为,法本身不可得,简单讲,你现在所有的东西,所拥有的东西,全部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消失,你的头发,你的美貌,你的金钱,一切你所拥有的,眨个眼,眼睛一睁一眨就变化,眼睛一睁一眨又变化,你的细胞没有一分一秒停止的,所以,我所拥有的东西,统统是空相,不实在的。

  【法无分别.离诸识故。】

  法是无分别心,因为意识能分别,所以,法、意识是不分别,空性你要如何分别?就像虚空是无相,要如何分别?离诸识故,离开一切分别心。

  【法无有比.】把笔拿起来,比就是所谓的比较,就是所谓的对待法,对立法叫做比,法无有比,法有长、有短叫做比,有善、有恶叫做比,有大、有小叫做比,有男、有女叫做比,有天、有地叫做比,所以,法无有比,因为一切法当体就是空性,哪里有大小、长短…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弟子品第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