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弟子品第三▪P5

  ..续本文上一页而取抟食。

  这个抟就是团长的团,一团二团的团,团结的团,这个团,以前的印度,印度吃东西不拿筷子,拿筷子,有的人说拿箸,是中国人才有人拿箸,日本人才有人拿筷子,印度人没人拿筷子,印度人左手是拉屎用的,右手抓东西吃,有的人用右手拉屎,用左手抓,所以,有的人写字用右手,有的人写字用左手,不同。所以,他们吃东西时都捏一团,你若曾见过就了解,捏成一团、一团、..,用拳头捏成金珠子这么大团,弹起来,弹起来听得懂吗?他们弹得很准,台湾人不曾这样吃过,弹下去,飞出去,弹下去,射中鼻孔不能呼吸,他们很厉害,他们按一按,碰!很准!不会弹错,按一按,弹下去,很准!都很准,一抟食。

  再解释一遍,为坏和合相故,因为五阴身都是和合相,我们为了坏五阴身的和合相,当然这就是涅磐,也是为了涅磐,以涅磐的心,所以,我们应该取抟食,这是当时印度的风俗,现在若说抟食没人知道,在中国没有这样。

  【为不受故.】

  不受也是涅磐的意思,为了涅磐,为了涅磐不受一切法,善恶不在、大小不分、空有不别,所有一切全都不受,所以,为不受故,【应受彼食。】我们为了涅磐,所以无受心,不受;一切法不受就是涅磐,所以,我们应该受彼食,为了涅磐,所以,我们应该乞食。

  【以空聚想.】

  涅磐就是空聚想,也是涅磐。为什么要讲这个?因为我们【入于聚落】时会看到很多人,看到你我,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聚落;落就是所谓的城巿、城镇叫做聚落,落就是落下来的落,聚落,所以,这个聚落就是集合的地方,涅磐是空聚落,也就是空掉集合的相,就是涅磐相,凡是托钵到人很多的地方,你应该了解一切都不是实在相,都是涅磐相,所以,我们来到聚落,以空聚相,入于聚落,聚落就是人多的地方,像我们现在的乡、镇;聚落。

  【所见色.与盲等。】

  要注意听!千万不能解释错误,所见色就是说看到一切外境的境界,与盲:跟没有看到没什么两样,就是完全不执着,百不见的意思,百不见、百不闻,一切法不可得,他根本连听都不要听,看都不要看,就是这个意思,所见色,与盲等,见跟不见统统平等,表示他的心不为所动,任何一个境界全都平等;我们眼睛看了会烦恼,瞎子看不到不会烦恼。

  【所闻声.与响等。】

  这个要注意听!声音是刚开始讲话,响是回过来,最后的尾音,无论你听到什么声音,就是等于跟结束一样,没什么两样,因为,你有音声、音响,所以,你就有喜怒哀乐,听到好的、听到坏的,他没有,没有这种产物。

  【所齅香.与风等.】

  风没有味道,表示你闻到再香的味,永远不生心,不生贪着的心,表示不生心,风,风无味,你闻到香味跟风一样,风无味,意思是统统不执着。

  【所食味.】所吃的味道,【不分别。】因为法是无等相,因为你有分别相,所以会觉得有味道,味有好跟坏,所以,不分别心。

  【受诸触.】

  注意!触是指实相,进入证悟实相的境界。受诸触,【如智证。】意思是说我们色身接触到外境,就像触到实相一样的智慧的证明。

  再讲一遍,受诸处,你接受到外境的触,外境有如同触到我们实相的自内证的智慧,受诸触,又如你内在自己证悟到,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因为你接触到外境好坏,你就是真正的实相,如智证就像你自内证的功夫,自内证就是无漏智、无生智。

  【知诸法.如幻相。】

  知道一切法是虚妄之相,一切法【无自性.】无自性当然是【无他性.】无自性就是在每一个个体上都没有自性,当然就不能推出对方有自性,对不对?当然就无他性。

  比如说师父这个色身,这个色身无自性,这个我相没有,对方也是没有我相,到处都没有我相,哪里有他性?他性是指自性开展出来的。所以,无自性当然就是无他性。

  【本自不然.今则无灭。】

  注意听!本自,把笔拿起来,本自无起,不然就是不生不灭,有然就是有怎么样,有怎么样就是有为法,就是生灭法,不然就是不生灭法,本自无起的不生灭法。今则无灭;不生,本自不然;本自不生,今则无灭,太棒了!太棒了!《维摩诘经》实在太棒了!

  本来就无生,诸法如幻,从因缘而生,法性常空,本来就无生,所以,不然,这个然就是生,本自不生,现在不必去灭它。所以,师父!我很烦恼,麻烦您帮我灭掉这个烦恼。唉!烦恼本自不生,不必灭,本来无缚,何必求解。

  【迦叶。若能不舍八邪.入八解脱.】

  迦叶!你若能不舍八邪,就是八种邪见,这个在佛学大辞典里有讲,内有色想、内无色想、不净想、一切色想等等,总之,我们知道,八邪就知道了,也没有所谓的八解脱,如果,你不认为有一个八种邪见,而入于八种解脱的话。

  【以邪相入正法.】

  转一个念头而已,邪、正在于心不在于外相。

   比如今天我们称外道,天主教、基督教或是一贯道,回教也好,有一天,他有这因缘,起心动念动一个念头,马上了解,悟到他本来的面目,邪马上就是正,马上就是佛法,正知正见的三宝弟子。所以,我们四月十二日还要办皈依,也有很多外道的人要来皈依,同样,录音带、录像带的影响力可能很大,每次办皈依,每次都客满,所以,现在拜佛的人很多,听说凤鸣广播电台,五点到六点有播我的录音带,我不知道,台北也是如此,播我的录音带我都不知道,现在大家都替我广告,高雄人说有听到,不知是否是真的,不知会不会骗我,我是没听到。

  以邪相入正法,当体就是空性,悟到马上就能入正法,这是我们心的问题。

  【以一食施一切.】

  注意听!以一食就是平等,以一食;以平等的绝对来施一切,这个一食,不是一、二、三、四的一,是平等心,

  【供养诸佛及众贤圣.然后可食。如是食者.非有烦恼.非离烦恼.】

  如是食者,离开凡夫、离开二乘的意思,非有烦恼,非离烦恼,有烦恼是凡夫,离烦恼是二乘法,若能平等食者,这是法身之食,所以,佛吃饭就是平等法,行住坐卧都是平等法,我们一切造作都不平等法,所以,烦恼很多。如是食者,无有烦恼,不可以说他有烦恼,也不可以离开烦恼的众生,他是安住实相的食。

  【非入定意.】

  把笔拿起来,这是二乘人所修的,入定。

  【非起定意.】

  根本没有入定,哪里有什么出定呢?

  起定就是出定,二乘人有入定跟出定,法身大士终日食,终日定,没有所谓出入的观念,所以,非入定,没有所谓的入定,也没有出定的观念。

  【非住世间.非住涅磐。】

  因为他大智慧,所以他不执着这世间,因为他大慈悲心,所以不安住在涅磐,因为他常常度众生,所以,你要加几个字——因大智故,非住世间;因大悲故,非住涅磐,这样你就更清楚。

  因为他有大智慧,所以他不执着这世间,这世间是生灭法,他要住什么?一切法不可得,你要住什么?哪一种东西可以给你快乐,你告诉我?永远的快乐,非住世间,非住涅磐,因为大悲,所以不住涅磐,住在涅磐就不出来了,二乘人就是住在涅磐里面。

  【其有施者.无大福.无小福.不为益.不为损。】

  若真正布施的人,真正布施,平等法布施的人,没有大福报;也没有所谓的小福报,既不为益,也不为损,对自己没有益处,对自己并没损害,不为益也不为损,并不是为了所谓的利益,也没有所谓的损失,没有。

  【是为正入佛道.不依声闻。】

  因为你是平等乞食,自利利他,所以,这才能入佛道,不依声闻道才是真正的供养,所以,不空施福,你这样才是不空,没有白费了布施。所以,你若平等布施,你就得平等报应果报,你就不是二乘布施。

  【迦叶。若如是食.】你若这样吃、这样托钵,【为不空食人之施也。】才没有白费吃人家的信施。

  【时我.世尊。闻说是语.得未曾有.】

  哇!听到这样实在很感动,当时我听到这些,太感动,得未曾有。

  【即于一切菩萨深起敬心。】

  连迦叶尊者都尊重他。

  【复作是念.斯有家名.辩才智慧乃能如是.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斯有家名就是这只是一个在家人,就有这样的辩才,就有这样的智慧,还能够如此大智慧、大辩才,还有谁不发菩提心呢?斯有家名就是他只是一个在家人,有这样一个在家人,就有这样的辩才智慧,还能够如此的智慧辩才,乃能如是,有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太伟大!

  【我从是来.不复劝人以声闻辟支佛行。是故不任】我不够资格【诣彼问疾。】

  【佛告须菩提。】须菩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须菩提中国话叫做善吉,很善良、很吉祥的吉,弟子当中他是解空第一,了解空理第一,所以《金刚经》就是对须菩提讲的,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想起我过去,【入其舍.从乞食。】入他的房舍,入其舍就是入他的房舍,向他托钵,向维摩诘居士托钵,他不知道他多厉害,若有这种居士,我可能也不敢去托钵,因为,太厉害,他会训斥,我不敢。

  【时维摩诘取我钵]盛满饭。】

  盛满饭之后你就知道,他就开始说法,先盛一钵饭给你吃,就要开始训示了,怎么训呢?

  【谓我言。】告诉我,【唯.须菩提。若能于食等者.诸法亦等。】

  你若能在吃饭当中了解平等法,诸法就平等,意思是说诸法平等,你当下若修平等法,你连吃饭也是平等,解脱的意思,维摩诘居士说【诸法等者,于食亦等。】你吃若平等。

  【如是行乞.乃可取食。】

  这样才够资格受人家的布施,因为你是平等法。

  因为,须菩提出生时很富裕,所以,他能了解,富裕人比较我慢,所以,他专门要救富裕人,须菩提了解富裕人不念及世间无常,所以,他不肯布施,因此,须菩提就专程托钵,托什么钵,向富裕人托钵,他不向穷人托钵,他想救济富裕人,我若不救富裕人,接受他们的供养,下辈子会贫穷,所以,须菩提专门向富人托钵。

  所以,维摩诘居士告诉他,不可以,你托钵也要给穷人机会,怎么可以…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弟子品第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