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人与人的业障;菩萨与菩萨所看到的境界又不同;诸佛所看到的又不同。所以,就看如何相应。
螺髻梵王已经证得佛的法身,证得法身,螺髻梵王过去按照佛的教化去修行,所以,他的心很清净,所看到的完全跟自在天宫相同。舍利弗是人,他所看到的都是一些土跟石头所造成的。螺髻梵王住在天上,所以,所见到的都是天宫。
所以,每个人的业就是不同,别说什么,譬如说苍蝇,苍蝇停在大便上面,狗吃大便,过去有人用一个猜谜,用谜语给人猜:我蹲下去,牠在看,我站起来,牠就吃。听得懂吗?这是譬喻一只狗在等人,拉屎拉完,我蹲下去时,牠在那里睁着眼看,等我拉屎,等我起来,牠就吃,就是开始吃大便,这在乡下很多,我蹲下去,牠就看,我站起来,牠就吃。这是指大便,牠又吃得津津有味,有时候狗还来帮你擦屁股。所以,人看到的东西,认为很不清净的东西,但是,狗吃得津津有味,人丢掉的骨头,狗咬这支骨头不肯放,你若靠过去,牠会认为你要抢牠那支骨头。
人也是如此,人若以圣者而言,圣人悟到一切因缘法、无相法,当下就是空性,在他心中没有高、低、男、女、大、小、善、恶,所以,他什么都能舍,什么事都没事,众生认为很快乐的事,在诸佛菩萨而言,觉得很无知,我们会依依不舍,对金钱上,或者是儿女的私情,再怎样都看不开,在圣者看来,实在是很幼稚。
因此,虽然我们同样活在娑婆世界,同样活在这个地球,但是,因为心境、智慧、累劫夙世的善根不同,因此,对世界的感受完全不同。清净心感受出来的国土,就是什么都没差别;污染、业障深重所感受出来的,全都是贪瞋痴的心态。
光说人就好,人有千百万种,你有很多事情会觉得很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子?但是,你若设身处地替他想一想,他的境界就这么高而已,他很自然反应出这么无知,在我们看起来,他很无知,但以他的立场,他自认为很有道理,他讲得头头是道。因此,我们就了解,因为认知度的不同,角度的不同,层次面的不同,同年龄层看的不同,经验的不同,所以,我们有无量的认识的意识差别,因为,我们的意识形态是透过语言跟名相,并不是通达直接从本性而出,所以,我们会借着外来吸收的经验、教育,遮住真心,我们真正的心是事理圆融,当下空相,这是我们真正本来的面目,但是,我们若悟到清净心,当下一切事相就是我们本来的,它并没有高、低、大、小的对立性。
但是,因为我们无量劫以来,所用的都是语言、名相、假相的执着性,所以,我们用的不是本心,不是真正本来的真心,所用的都是经验,累积的经验,经验就是一种主观。所以,只要你透过无明,你讲的很客观,都是一种主观,只要透过无明,你无明不断,你没有证悟本性,你所讲的客观统统列为主观,因为意识形态里面没有真正的客观,客观是却二性,没有善恶大小的性,叫做真正有客观的心态,我们没有真正的客观,我们所讲的客观,本身就含有无明,因为它不是透过本性的,本性不可学习、不可熏习,本性是天生自然本来就具足无量智慧,平等一切毕竟空的思想。但是,今天我们所用的,全都是累积的一种经验。所以,我们要打破这个无底洞,无明的巢窟,虽然是经验,经验是一种假相,但是,我们借着经验,能够提起正念,所以,提起正念,常观照、常观照,我们就恢复本来清净的佛性。
所以,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所看到的,就是根据每个人的烦恼轻重,所以,活在这世间有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看法。所以,能够容纳异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伟大。这是我们应该要做的工作,我们若不能包容与我们看法不同的人,我们会活得很痛苦。
在这个世间,你要找两个相貌相同、思想相同、学历相同、看法相同,没有,因为它是透过业力,透过意识的差别心;不像佛,佛佛道同,诸佛菩萨看法都相同。为什么说诸佛菩萨看法都相同?因为他们证得的是本来的面目,所以,佛佛就道同。你不曾看过佛祖在吵架,因为,他们悟到的都是相同的、本来的。
但是,人为什么会意见、看法不同,因为,这是没办法的事,我们透过的是无明,无明有无量阶层的层次面,一直到等觉菩萨,还有生相无明。所以,娑婆世界本来就是如此的面目,这样我们就活得很快乐。所以,人可以拥有自己的生命,可以拥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你觉得快乐,又何尝不可呢?但是,听听大智慧人的话,总是对我们有好处,对我们一定有好处。
所以,读小学,有小学的看法,读小学时,我们的作文写得很好,老师叫我们念时,回来就急急忙忙要领一百元,我的作文..,数学考一百,作文...,一张一百分就赏一百元,若没有就没赏,这是世间人。我哪有一百元可赏,没有,我考试回来,印章都自己盖,师爷不在家,师妈又不识字,师妈不曾跟字结缘,字不认识她。所以,回来考几分都印章自己盖,又没差别,整天在工作,也没空,我是自立自强,靠佛祖保佑长大的,又没人栽培,全都没有,从小就都自己来,我就是这种命。
所以,这世间别说心净则佛土净,这是指究竟,这是诸佛菩萨的境界。现在,师父在分析意识状态你就了解了,很清楚,你看!那个人为了小事,他放不下,他在那里生气,我们做我们的工作,觉得很正常,很可怜!没有办法,你讲,他也要..,欲加之过,何患无辞?所以,这世间他若要让你死,他若要报仇,他恨你,他要攻击你、要伤害你,看你多会解释,如果,他对你已经有成见,心存恨意,你所有的好意,他会全部把你歪曲,你无法解释。世间上只有一种人,可以真正的解释自己的立场,就是沉默。所以,佛祖有举个例子,一直要伤害人就像拿一支火把烧虚空,诸佛菩萨心如虚空,他不理你,你一直想伤害他,就像火把一直烧虚空,烧久了徒自疲劳,他若不理你,你就像疯子,你一直要攻击他、一直要伤害他,他若不理你,你就像疯子,对不对?佛的譬喻实在很厉害。所以,害人者则徒自疲劳,自己忙碌,人家若不理我们,我们就像疯子一样,徒自疲劳。
因此,我们就了解,安住在毕竟空的立场,什么都不让它动摇,那就是我们本来的。
【舍利弗言。】舍利弗这么说。【我见此土丘陵坑坎】就是掉进坑,丘陵就是高,坑坎就是低,【荆棘】就是树木都含刺,【砂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我们这里是很肮脏的世界。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
高跟低是从心,我们若我慢会把心弄得很高,瞧不起别人。所以,我们若我慢会感应外面高低的山,我慢若不断,所出生之处就会有高低之处,像娑婆世界每个人都有我慢,所以,我们来到这个世间,每个人都有我慢,因为,我慢会把自己提高,把别人压低,你心有高低,所感应的国土,外面变出来的国土就不清净,你瞧不起人,你就有高跟低,
【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
【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全都平等,【深心清净.】
深心,深心清净,为什么讲深心清净?
就是清净到不可动摇,见佛的平等法身,法身就是空相。所以,若要进入佛的领域,你不能执着外相,一定要空一切相,无相修行。若要进入佛的领域,一定要无相,有相绝对不能达到佛的境界,【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按照佛的智慧,就能见到佛土清净。
【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就是用脚的大拇指按地,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宝珍严饰.】佛有神通力。【譬如宝庄严佛】
宝庄严佛,这是按照唯识学来说。佛借着八识,因为佛清净,因为众生是第八意识,根身器界种子变现出来的,佛的加持的能力,使他们的第八意识全部变现出清净的国土,变成共业所看得到的。所以,佛把不清净的秽土隐藏起来,现出清净的国土。当时,我们没有摄影机,不然,就能拍摄下来,没办法,以证佛语不虚,梵王见实,梵王确确实实看到,所以,譬如宝庄严佛,二乘人都看不到。
【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不但现无量国土,清净,无量的清净,宝庄严,一切大众都赞叹未曾有,而见到自己坐在宝莲花上面。
【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好好看清净的国土。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是、是,确实是。【本所不见.本所不闻。】本来不曾看过,本来不曾听过。【今佛国土严净悉现。】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
【佛告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
佛的国土是如此,佛告舍利弗:你要知道..,我佛是指释迦牟尼佛自己,释迦牟尼佛自己的国土是真正清净,因为,他证得法身,法身是无相,当然是清净。
【为欲度斯下劣人故.】为了要度业障这么重的众生,【示是众恶不净土耳。】为了要度众生,下劣的根机,太差,不能讲差,是很烂,根机很烂,讲差还有个比较。所以,佛为了度娑婆世界,只有示现众恶不净的净土,为秽土。
【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
在经典有如此记载,天人,来到天上的人,因为福报不同,所以..
比如说我,我端这杯茶来喝,我喝茶,天人若端杯茶来让我喝,福报不够的,只是一杯白开水而已,同样是倒茶,福报足够的,喝看看!嗯!甘露,甘露,比茶还好喝,同样一种东西,但是,福报不够,业感就不一样。
业感不同,这个业感都是在《俱舍论》里面讨论,《俱舍论》都是讲业力的感召而来,虽然,出生在天上,但是,吃同样食物时,挟起来的食物会不同。
阿修罗,阿修罗有两件很痛苦的事,阿修罗有天的福,没有天的德,阿修罗若在吃东西,吃到最后一口,会变成土。所以,阿修罗吃到最后一口一定要吐出来,吃下去的东西变成沙,土沙,变成沙一定要吐出来。阿修罗每天时间到时,从天上飞出刀枪,飞出来像机关枪的子弹一直射,所以,每天时间一到,阿修罗要关大殿,阿修罗宫殿要关起来,不然,箭会射进去,阿修罗要斩腰谓之亡,要斩腰才算死亡,你…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佛国品第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