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佛国品第一▪P16

  ..续本文上一页、养老婆,还被老婆烦,娶老婆跟娶烦、娶苦音近似,真的。所以,人在一剎那之间,选择的路线对,世智辩聪,一开始都自认为对,都认为学佛的人没用。所以,世智辩聪确实是很大的障道,在大学看得最清楚,世智辩聪最障道,他自认为很行,几年后就不同了,谁聪明?不晓得。谁比较行?不知道。对不对?

  第八就是生在佛前、佛后,我们现在也是八难之一,生在佛前就是佛还未降世时,佛后,佛灭度后经典灭亡叫佛后,像我们现在还好,虽然是末法时期,但是,还有佛法,还有人讲经说法,还好,还知道要了生脱死。

  所以说,说除八难是菩萨的净土。

  【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三恶八难。】

  无三恶道、无八难。

  无三恶就是你若不贪心、不瞋恨心、不愚痴心,你就没水灾,你就没一切灾难。

  贪心,我们的贪会遭水灾、饥饿,饿鬼的果报;我们若瞋恨心会遭火灾,刀兵、地狱的果报;若愚痴会遭风灾、疾病,畜生的果报。

  所以,三恶就是我们的贪瞋痴所招感的果报,三恶八难。

  【自守戒行.不讥彼阙.】

  这个要划线,持戒是持自己,自守戒行,自己守自己的戒行,包括佛也是这样告诉我们,自守戒行,戒是戒自己,不是说我们今天研究戒律,一天到晚说:喂!你犯戒喔!喂!你犯戒喔!一天到晚都讲人家破戒,你也是不持戒。

  自守戒行,不讥彼阙,不可以耻笑别人不守戒,不讥彼阙,不可以讥笑对方不守戒律,不讥彼阙,除了僧羯磨,【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犯禁】就是犯戒【之名。】

  【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命不中夭.】

  不中夭就是不会死,中间不会夭折。

  在娑婆世界,我们上辈子一定是做很多、很多恶,所以,在娑婆世界到一半,生命到一半就死了,我们的生命很少寿终正寝。我告诉诸位!在娑婆世界活到百年之后自然死的,实在是非常之少,都是不该死而死。

  前两天电视报导,一个国中二年级的学生,杀他父亲四十七刀,杀四十七刀,怎么杀的,知道吗?只喝他一杯梅子汁而已,那杯梅子汁是他儿子的,他父亲不知道,把它端起来喝,这个孩子从过去就有一个观念,我读国中二年级,杀死我父亲不会判死刑,警察问他,他也是这样讲,我知道杀死我父亲,不会判死刑,你想想看!因为不会判死刑,所以,他父亲喝他一杯梅子汁,杀他四十七刀。过去,这当然有原因,他一个大哥死,他一个大姐也死,他大姐游泳被溺死,大哥被杀死,父亲想:只剩这个儿子而已,不好好教不行,对他很严格,非常严格。结果,这个小孩怀恨在心,早就想让他父亲死,因为,喝一杯梅子汁,杀他父亲四十几刀,稍微想想看!娶妻生子,嫁丈夫要靠丈夫,生孩子要靠孩子,现在被儿子杀死,很难讲,不一定,当然,有的是娶好太太,有的是嫁好丈夫,有的是生到好儿子,像师妈就生到好儿子,这是事实,事实是如此,我算是好儿子,我从高中就很乖,若提到我,我不自夸会很难过,事实上,我真的很乖,我不会做坏事,我从小就不会偷东西,我从小就很尊重人家的自尊心,我从小就很同情可怜的人,从小就是这样,所以,法师当然有他前世因缘,不然,心地,不会这辈子这么善良,不会出家。大家都想造恶,对不对?喝酒,从小闻到酒味,头就会晕,赌博更不用说,舞厅、咖啡厅、妓院都不用说,绝对不可能到那种场所,这是善良,前世可能有持戒,这辈子很自然出家,就是这样子,我没有出过社会一天,所以,有修一点点善。

  因此,我们说这个娑婆世界,修善来的很少,都是修恶,原本命不该绝而绝,你想想看!一个国中生杀死父亲四十几刀,听起来很痛心,我看到新闻报导,我也很惊讶!I am surprised.(英语)我很惊讶!儿子杀死父亲,亲生父亲。接着,前几天,有一个年轻人,打电话来,一个信徒打电话来,他儿子当兵,当兵时,车子开出去,这孩子本来就很轻浮,听得懂吗?这孩子本来就很轻浮,车子不知怎么开的,开、开、..,撞到电线杆,当场死亡,可能开车都不念大悲咒,夭折,好啦!我说:你相片寄来,我帮你加持。

  中夭、【大富.】所以,菩萨成佛时,因为大家都行善,大富,接着就是【梵行.】不造业。

  【所言诚谛.】所说的语言,确确实实是诚恳的话。

  【常以輭语.】輭语就是安慰众生。 【眷属不离.】娑婆世界的眷属都会分离。

  【善和诤讼.】善和;好好地去处理斗诤的内容叫做善和诤讼,很容易就和解,像这种我体会最多。

  今天你告诉我:全台湾省的公公、婆婆,或是婆媳之间,你告诉我,合得来的,你告诉我,哪个婆媳之间合得来的,或是妯娌..,这个读作zhou li,(这样对吗?zhou li,法观,我的老师在那里,国文老师在那里,随时问没关系,我不是国文系的,我是读工程系的,zhou li,以前读错了,读作you li,我的国文是很烂的,)你跟我说妯娌合得来,我不相信,看某一家人,我就知道,我从小就是看人打架,看到长大的,斗争,没办法!再怎么讲就是没办法!坚持自己的看法,都是为了自己好,媳妇在吵架,都是为了自己好,你讲什么道理都没用,都是自私,为自己好而已,我是不愿意而已,不然,我娶个一百八十的,唉!痛苦!婆媳之间或是这世间,我认为..,尤其是这个时代,眷属合得来的等于零,我不相信,有啊!拥有过去那种美德,过去,我听师妈说,以前,对长辈要清晨端洗脸水,毛巾,要热水,温的哦!全都准备好,端到公公、婆婆面前,要这样做,很惊人!以前的人,以前的大陆,对师父也同样如此,像现在,像现代人,哪个媳妇,我真的不曾听过,端热水,端碗热腾腾的,给公公、婆婆在那里洗,或在那里吃,不曾听过,若有听过,你再告诉我,曾听过的是婆婆端热水,来到媳妇的面前,因为媳妇生产,所以,换婆婆准备给她吃,煮麻油酒给她吃,为她进补,不一样,时代不一样,朝代不一样。

  所以,学佛的人要自求多福,不要依靠人家,善和诤讼。

  【言必饶益.】讲话一定宽恕众生叫做言必饶益。

  【不嫉.】就是不嫉妒,这很难!你们女孩子,我调查一下,从来没有嫉妒心的举手,你从来不嫉妒的,你要老实,佛祖在这里,你从来没有犯过嫉妒的,你举手,楼上有吗?没有,所以,这很难,嫉妒,很难,男的也一样,男的怎么不会嫉妒,也一样,嫉妒不是女人的专利品,男人也是一样,男人有时还比较重一点,我们男人要检讨,要好好的检讨,男孩子现在业障重,我若讲谎话都想笑,自己会觉得好笑,不嫉妒,很难。

  【不恚.】就是不生气。【正见众生来生其国。】

  

  【如是.宝积。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因为他直心,所以,他能发起修行的心,

  【随其发行.则得深心。】他坚固不坏。

  【随其深心.】所以,他慢慢..,因为他坚固,坚固他的理念,学佛的理念。【则意调伏。】调伏,他不动摇。

  【随其调伏.则如说行。】如说;所说如所行叫做则如说行。所说如所行,所行如所说,则如说行。

  【随如说行.】怎么说就怎么做。【则能回向。】回向发愿心,直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有的是讲菩提心。

  【随其回向.】就是不自私。【则有方便。】

  【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还是众生的问题。

  【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

  【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这里要划起来,整部经典,《维摩诘经》就是这句最重要,若菩萨想清净他的土,一定要先清净他的心,随他的心清净,佛土就清净。

  所以,简单讲,讲来讲去,还是要学清净心,简单讲来讲去就是我们的心要清净,不要一直觉得别人怎样,我们有没有二十四小时观照自己,心要绝对的清净。

  【尔时.】那时候。【舍利弗.承佛威神】有的是说承佛的圣旨,承佛的圣旨,就是承佛的威神德。

  【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

  意思是说娑婆世界很肮脏、坎坎坷坷、高、低,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做菩萨时,是不是不清净?意岂不净就是,意不净所以感应不清净的国土,舍利弗有这种怀疑。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佛知道舍利弗有这种怀疑,他就如此说。【于意云何.】你的意思如何?我现在请问你。

  【日月岂不净耶.】日,白天的太阳,月,晚上,日月是不是不净?

  【而盲者不见。】盲就是眼睛瞎了,瞎眼的人看不到日光,也看不到月亮。

  舍利弗就回答。【对曰。不也。】说:不是这样。【世尊。】是瞎子自己看不到,【是盲者过.非日月咎。】]

  所以,舍利弗说:不是这样子,并不是日月的问题,是瞎子本身看不到的问题,所以说,世尊,是盲者过。瞎眼的人,本身看不到,并不是日月的过失。

  【舍利弗。众生罪故.】

  这个罪就是业障,不见佛陀的法身。众生罪故,这个罪就是业障卡住,无明,这个罪是指无明,因为,我们被无明遮住、业障遮住。

  【不见如来国土严净.非如来咎。】

  这不是佛祖的过失。所以,不见如来国土严净,我们不能看到清净的佛国,因为,我们的业障、心不清净、无明遮住,这不是如来的过失。

  【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

  我这个国土很清净,但是,你见不到,因为,你的心不净。

  佛是证得法身,当然他见到的是清净土。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为不净。】

  【所以者何。我】,螺髻梵王,【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

  那么清净,舍利弗看的跟螺髻梵王看的,两个人看的,竟然完全不同。

  可见,同住在这个娑婆世界,但是,因为心境的不同,修持的功德力不同,智慧的不同,所以对娑婆世界的感受就完全不同。

  所以,唯识学所说的「业」,共业的人所看到的都相同,…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佛国品第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