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果说南极、北极,或者是海中一个小岛,像新闻报导的,印尼、菲律宾那些岛很多,一根蔬菜也没有!对不对?那个蔬菜、水果,它每一个礼拜,有一条船来分配到这个岛,大家交换,用鱼啊、肉啊来交换这个蔬菜、水果、还有米,师父看过这个记录。某一些岛,实在是拿不到水果跟蔬菜,那么如果他想学佛,如果看到这一段,他学不下去,学不下去!为什么?会怕啊,对不对?讲得那么严格!这里是稍微比较严格。那么师父鼓励大家,是以般若智慧为先导,关于吃素方面的话,就必需要看个人的善根、福德、因缘、时空、背景。你不晓得,有的人为了这个吃素,家庭大革命,大革命啊,你不晓得?她那个老公就不信邪,他信基督的,那个老婆信佛的,就是硬要吃素,而且不煮给他们吃!后来搞到什么?搞到离婚的边缘,离婚了,基督教他不信这一套的。所以,你看吃素有时候很容易,但是有时候那个特殊的家庭,却非常的困难!为什么?我们做法师的人,很容易就听到八方十路、十路八方的各个讯息,因为有苦就会向师父诉苦。所以我们听到很多因为这个吃素的问题,变成起家庭大革命的问题。有的为了煮这个荤食,受菩萨戒、受五戒,煮这个荤食,给这个婆婆,哇!恨透了、恨死了!为什么?她说:你们这个学佛自私,只自己要修行,不管别人这个家庭,没有学佛还好,煮饭煮得好好的;现在一学佛以后,回来统统不煮了!诸位!要不然我现在问你一个难题: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我现在问你,看你怎么下最后的答案,你来回答我。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子,算是小姐了,生了一个女儿二岁,这个女儿正在发育,结果她去受菩萨戒,可能是迷迷糊糊,也不了解佛教,受菩萨戒以后,这个戒师讲得很严,回来不敢煮荤的。这个女儿也不喜欢吃素,才二岁。她现在慢慢慢慢长大了,到三岁、四岁,开始营养不良,常常什么?常常送急诊,不是一下子晕倒了,要不然一下子就呕吐,要不然就是发高烧,她完全没有抵抗力,这个妈妈已经受菩萨戒,就是不敢煮肉给她吃、不敢煮鱼。她现在很困扰了,写信来请示师父。那现在这个女儿谁照顾呢?奶奶照顾,奶奶煮给这个小女孩,四岁的小女孩吃。她现在非常难过,很痛苦,常常拜托妈妈,妈妈年岁也大了,她受菩萨戒,看到就怕,然后女儿正在发育成长,我现在请问你:如果你是法师,你今天冷静一下,在这个时候,你煮不煮荤?要不要给这个小女孩吃?佛法它很困难的,有时候在智慧跟慈悲都没有办法解决,因为那个是时空性的问题。对不对?好!那我现在问你:赞成自己不吃,可以煮给那个女儿吃的,你认为应该可以的,你举手,我看看你们的表达。(众中有举手的)嗯!有慈悲心,你认为还是要坚持守戒,让她死的,对不对?女儿反正没有抗体,不管她,不吃就不吃了!对不对?你长不大没关系,我有得吃就好,管你的!你认为,受菩萨戒还是坚持戒在人在,戒亡人亡,你认为要坚持持戒的,还是不煮给女儿吃的,不管人情世故,你认为这样子请举手。(无一人举手)你看,这种东西,你真的一定要怎样,真的是很难!她才小女孩,听说常常送急诊,常常送急诊!为什么?她素也不吃,荤,她(母)又不煮,妈妈也不太会煮,就一直这样子,一直没有抵抗力,完全没有抵抗力。再言归正传,话讲回来,你要吃素的时候,记得!要把身体的营养均衡,记得早睡早起,记得跟着太阳跑,不要跟着月亮走,太阳跑,你晒到阳光,早睡嘛,跟着太阳跑就是健康。人的这个身体,它不是猫头鹰啊,猫头鹰是晚上出来,你又不是猫头鹰!你一定要早一点休息,九点、十点最慢,我们现在这个人,这个时间,最慢最慢不能超过十一点,最慢。因为你晚上不睡觉,你这个肝脏会很麻烦的!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肝癌,一下子就死掉,是为什么?来不及救啊,来不及,肝癌,一下就死了!为什么?就不睡觉啊,他就是跟着月亮跑,不睡觉伤肝、贪名伤脑、好色伤肾,都是伤!所以记得!跟着太阳跑,不会得忧郁症,记得出去运动,晒晒太阳运动一下,one more two more,我看看现在我们这个法师,在上面有运动器材,流汗啊也很好,这个是对的,很好!晚上就早点休息,这个是很好;营养要均衡,不要偏食,那么身体就会慢慢慢慢。。。尤其一定要睡觉,你要靠这个药力、要靠这个天力。也就是说:这个日月星辰的运转,你一定要跟着这样子的起居作息这样做,你的身体才会健康,皮肤也才会好。不睡觉的人皮肤不会好的,会又黑又干瘦,还长黑斑,因为不睡觉啊!不睡觉的人,或睡眠不足,黑斑就会一直出来,晚上不睡觉的,睡白天的,他就一定会这样,荷尔蒙会失调!也不用太严重,七、八点就去躺着,那又太严重了!为了皮肤好,七、八点就去躺着,,那又太严重了!对不对?所以吃素的人,要照顾这个身体,还是真正的要有一点点概念,人并不是一般的畜生、夜行性的动物,你一定要跟着太阳走,不可以跟着月亮走。
底下,更有习邪密者,恣行淫欲,讬言“在刀口上修”,更是在造无间重业。凡此皆是犯了善星比丘一类的拨无因果之过咎。末法行人宜特别留意,莫受其误导。
复次,“不随分别”是很高的不分别智,但并不是不分别善恶是非;若不分别善恶、是非,则是愚痴、迷妄;然而“无分别智”则是于诸法相不起“虚妄分别”,从而生爱憎等。所以,当知“分别”有两种,一种是“虚妄分别”,一种是“善分别”。所谓“虚妄分别”是依于我执、我见、我爱等,以自我为中心而起的分别,因此虚妄分别是烦恼的来源,是无明的根本。然而“善分别”则是依法、依理去思维而判断、拣择,故是“七觉支”中“择法觉支”之所依,择法觉支就是要用智慧决择正确的法,叫做择法觉支。意思就是:学佛道的人要有智慧,不是迷迷糊糊,是善分别,善分别就是说:依法、依理,用正确的智慧去思维、去判别、去拣择,不是虚妄分别。所以这个“七觉支”中“择法觉支”之所依,亦是无漏真智的来源,881页,也是开发般若与解脱的根本。因为能判辨拣择世间诸法,故能舍恶从善,断恶修善;以断恶修善故,增长福德、智慧;广说甚至一切世出世间善根,乃至得证道果、菩提,全都是依善分别之智而来;所以“善分别”为得正知见,一切修行之根本,令人不落恶道、邪道、魔道,令行者得趋正道,入于佛道,如人有眼,得见前路。所以经中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所以“善分别”是修大乘人、修无上乘人无始修来的智眼、慧眼、乃至道眼所依的根本,这其中即含无量世修行的般若种子在内,不是容易的事,更不是一般人所容易企及的。与此上上根人的“善分别”相对的,则是“虚妄分别”。除了上上根人的“善分别”,其他一切世间凡夫、外道、权教、小乘所作的分别,依佛之义,都入于“虚妄分别”之列,所以都是“言说戏论”。至于现下流行的口头禅“不分别”,则是愚痴再加恶知见。例如有人作犯戒或破戒之行,别人问他,他就回答说:“哦,我不分别!”这“不分别”等于是“不分别善恶”——不能分别是非善恶,则是愚痴无明;造了恶业居然不知悔愧,却又大言不惭地企图以无上法来遮掩、文过饰非,冠冕堂皇地合理化,而且还自以为高,如是转为邪慢,成就恶知见。
882页,所以,末世行人见此经文“汝但不随分别”,切不可断章取义,一定要往下看,直到“三, 缘断故、三因不生”,才不致扭曲佛义。而且切不可造恶业或犯戒,而妄言“不随分别”,否则罪愆极重;其结果是,本要修佛道,反落魔道,岂不可惜、冤枉?
又,交光法师于《楞严正脉》中云:“不随二字但是顿修、顿断工夫。”又于解释“何藉劬劳肯綮修证”时说:“依管见,”——这个当然是谦虚啦!说:“ (肯綮)作劳筋苦骨、克(刻)苦修行之意。“何藉”的意思是说,言不须作意苦求修证也。良以顿入悟处高妙,了达妄本空、而真本有,但息颠倒分别,一念入无分别,本空者无依而何所留,本有者无覆而何所隐哉,故不假于苦修证也。”接着又说:“而欲希顿修者,当先求于顿悟,如其悟未大彻,而妄拨事修,自成陷堕,亦愚惑之甚也,甚之!”交光法师此段之意为:“不随”二字便是顿修、顿断的工夫(法门);所以修行不一定要所谓“苦修”,只要法门对,法门巧妙,法门刚刚对、刚刚好,是可以顿修、顿断的;但是要这样顿修、顿断的人,却要有条件、够资格,那就是要先“顿悟”。顿悟以后,才能谈得上“顿修”、“顿断”。交光法师之意,如果还没有顿悟,便不能废掉事修,而光侈谈顿修、顿断,那是不相应,也无济于事,只会变成言说戏论,都无实义。若以本经的经文内容之发展来看,交光法师的看法是十分符合经义的:因为从一开始到现在,世尊所一直谆谆教诲的目的,就是引导阿难等人及末世众生,入于一念相应、顿悟玄旨之境;于顿悟之后,又再一次宣说大佛顶神咒,令依神咒不可思议威神加持,而顿修、顿证菩提。这也是本经的主轴大义所在。
又,关于“顿悟、顿修、顿证”,有些人颇有怀疑,而执一定要三大阿僧祗劫渐修。渐修法门是有的,但那是对渐根人说的,什么是渐根人呢?渐根人善根较浅,不堪顿受无量大法,不能发起无量猛利大心,凡事皆温温吞吞、拖拖拉拉的,这跟我的个性合不来,搞这个很累,我也不喜欢跟这种人做朋友;我们要那个猛力的、大心的,猛力大心的,这个速度快!是不是?温温吞吞、拖拖拉拉,推、拖、拉。甚而苟且延宕,这个“宕”就是放荡的意思。贪著依恋,不能顿舍。佛为摄受成熟此种根器人,为令不惊、不怖、不退,故说种种渐修渐证法门。若依诸佛祖师度众的实例,则多数都是“顿教”式的顿悟与顿证的。例如佛世时,经上所载,佛为弟子讲经说法,弟子在听法的当时,或在家、或出家、甚至或是外道…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