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到前面三排都是比丘、比丘尼,说:我们都是台大的!这样不好。我认为出家是在你们毕业以后,冷静思维你的生命,确定,才做这样决定的。
那么,我们今天来讲,禅就是: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就是二六时中降伏自我。那么,要怎么样子做初步的调伏呢?初步的调伏就是说:因为这个生灭无常的世间,到哪里都有争执,有人的地方,它就一定有是非。所以,我们要了解,禅就是没有意见,有意见就会知见立知;说: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徹底没有意见。你这样才有办法进入禅的境界跟功夫。有一个人来问我说:慧律法师啊!您是哪一党的啊?我说:佛是无相的,哪来什么党呢?勉强讲就是释迦党了,释迦牟尼佛这一党了!所以,你要进入禅的境界,不能像政治人物这样子,严重的对立。因此,修禅的人,应该是: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徹底没有意见,然后,降伏自我。为什么徹底没有意见呢?有意见就知见立知。有的人讲说:徹底没有意见,不是死人吗?我说:那你错了!徹底没有意见是解脱,因为所有的意见不是善就是恶;不是是就是非;不是对就是错;不是好就是坏,它是永远落入二分法,二分法是切开来的。对不对?佛法是迈向生命的圆满的,它是圆满的清净智慧的般若心,它不是对立的东西。因此,搞对立就会变成孤立了。
所以,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磐,我们一定要了解,涅磐的心是怎么来的?知见立知就是:我们的清净心本来就能作用,知见,我们的清净心,本来就存在有观照的能力;立知就是强加一个观念,用现在的名词叫做观念,强加一个观念,不是蓝就是绿了;不是对就是错了;不是好就是坏了,因此,是非、攻击、伤害就不断,生命也很苦!所以,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磐,知见无见就是:我的清净心起作用,对立的心放下来。所以,六祖讲:不思善,不思恶,就这么时,就是明上座本来的面目。我们的本来面目,本来就是没有挂碍的;本来就是清净心的,没有任何的对立的东西。是因为你看了假相以后,立一个观念,你不知道说:五千年以后,蓝跟绿没有意义;一万年以后,台湾是不是变成怎么样?不知道;一百万年以后,这个世间又变成怎么样?现在全球暖化得很严重了!是不是?所以,未来不可知;过去心也不可得。因此,我们要了解,活在每一分、每一秒的正知、正觉、正观,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才不会迷失。
禅的心就是大般若智慧的心,我们对生命不了解,生命对我们来讲,是一种惩罚。为什么是一种惩罚?因为没有一天过得快乐,没有快乐的心,就是自己惩罚自己。我们对生命不了解,生命对我们来讲,是一种惩罚,我们每天都在惩罚自己;我们每天都在痛苦自己,烦恼得不得了、执著得不得了!这问题来了,说:师父!我们现在读书,你叫我们不要执著、不要烦恼,那怎么可能呢
我说:你尽力就好!有一个人更绝,有一个女众,生了三个儿子,跑到讲堂来,说:师父,师父!我听你佛学讲座听了好几年,您常常讲,劝人家放下,放下。她说:我现在放下,跟着您出家,那我三个孩子怎么办呢?我说:那个不叫放下,那个叫做放弃呢!放下是很有责任的呢,是面对这个现实的社会,你该有的责任、该有的义务,你要去完成它呢,朝着你一定的理想、目标去完成它,每一个动点上,都是尽己之力,竭己之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是放弃呢!因此,我们要了解,什么叫做放下?就是对这个缘起缘灭、一定会败坏之相,不要太执著;但是,你的责任跟义务都一直存在,不可逃避。譬如说:爱跟恨会毁掉一个人,我现在举个例子,你要很注意的听,看看你能不能在这一句《阿含经》里面去体悟到?体悟到。《阿含经》有一句话,叫做不相在,譬如说:你现在恨一个人,或者是爱一个人,好吧!就算用恨一个人的角度来讲,你现在很恨一个人,或者是很执著你的男朋友、女朋友,这是假设说;而佛陀说:这个叫做妄想,我们用恨的角度来说,说你恨一个人,世尊叫你,你要好好的冷静一下,有没有这个人?这个人,你把他头发剃掉,把他皮肤拨下来,看到筋脉,看到你的内脏,把心脏移开来,在《阿含经》讲:散观,就是把这个色身分开来观。刀子划下去,你会看到心脏、肺脏、肝脏、胰脏、胃、肠、大肠、小肠、直肠;你会看到膀胱;再深进去,你会看到骨头、肌肉,死的时候,会烂、会长虫,很恶臭,而这个就是我们自己啊,我们每天执著的一个“我”,就是这副德性!吃东西下去,消化吸收,排泄出来,恶臭,你不敢面对它,你一定迷惑它。
所以,我今天来,不是来这里传教的,是来这里叫你认识自己的,禅就是叫你认识自己,认识我们这一颗心,错综复杂的烦恼心,你敢面对这个色身,去观照,而且很清楚!所以,佛陀说:当你恨一个人的时候,你错了!因为那个人并不存在,《阿含经》讲:不相在,不相在就是:你恨的对象,他本来就不存在,父母亲没有生他的时候,这个人根本没有来到这个世间;这个人,父母亲生他以后,来到这个世间,每一分、每一秒,身体的细胞都在变化,而到最后,都会死亡,化作一堆白骨。当我妈妈往生,去火葬场,火化以后拉出来,那个骨、骨头,让我这个修行人感触很大!我妈妈很了不起,也很拼,因为以前穷,吃了很多苦,拼死拼活,最后拼出一堆骨头,这个就是真相。你不敢面对生命的真相,那么,你就是注定一辈子都要痛苦;你不敢面对这个色身,你就永远不可能解脱,你不敢面对自己,这个色身是谁?我是谁呢?冷静一下,我们每天执著的这个不清净的色身,误认为自己,它到底是谁?既然是“我”,为什么它会病、会老、会死?会变成一堆骨头?后来这一堆骨头,只有价值二块八!我们把骨头化成灰烬,变成营养分,去种树,拿去种树,碳酸、磷、钙等等这些元素,价值只有二块八毛钱!二块八!那还是胖子才有这个价钱,像我们瘦子哪有?二块八!你想想看!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的终点,都是一堆白骨,没有任何的例外。
佛陀不是拿死亡来威胁你,佛陀讲的就是实在的话,那是每一个人都存在的问题,是看谁能够提早觉悟。我在没有学佛的时候,偶尔,同学嘛,唱唱歌,跳舞我是不会,看看电影,好,我们要冷静一下,唱歌、跳舞是为什么?是为了快乐,那你要唱到什么时候,那个快乐跟幸福才唱得出来呢?要唱到什么时候呢?你现在一直跳舞,是要跳多久?那到底要跳多久呢?是要跳到骨头扭到,那个快乐才跳得出来吗?我不是说否定唱歌;也不是说否定跳舞,唱歌、跳舞,的确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快乐;可是,那个是刹那、是生灭、是变化的东西。
所以,在高中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思维:生命是什么?生命的真相是什么?后来学佛了,知道幸福、快乐来自一颗智慧的心;幸福、快乐来自一颗知足的心;幸福、快乐来自一颗安详的心;幸福、快乐来自一颗解脱的心;幸福、快乐来自一颗拥有真理的心。
诸位!佛法不同于一般的宗教,一般的宗教,设定一个教主、一个神让你去膜拜,要神来救我们,我们对其他的宗教给予尊重,给予祝福,我们没有任何的意见。佛法不是这样子,佛法不是立一个教主释迦牟尼佛、立一个阿弥陀佛,叫你每天拜,不是这样子的!你每天拜佛、每天念佛,你也不能得救!说:师父!那为什么那么多人念佛?那么多人拜佛呢?念佛、拜佛,是佛弟子最基本上的尊重三宝,这是最基本上的礼貌而已,对自己教主一种尊重。重点在什么?重点在依教奉行,这个是重点,也就是你要实际,如实的依照释迦牟尼佛所讲的真理去实践,落实到你的生命究竟圆满,这个才是佛的思想。佛陀不是设一个高高的佛陀,离你好遥远,错了!佛陀离我们最近,因为他就在我们的心中,你只要每一念都平等心,你就见佛;你只要每一念放下那一份执著,放下,再放下,彻底放下,你就见佛,而且是真枪实弹的放下,不是口头说一说而已。为什么?不相在。《金刚经》讲: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也就是说:如果你见到了众相,本体就是空,本来就是空,万法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楞严经》就是这个意思。万法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万法只是说一说而已,因为它生灭无常、缘起缘灭,自性本来就是空,不可得,《阿含经》讲:叫做不相在;《金刚经》讲的叫做非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譬如说:这是毛巾,(师拿起一毛巾),这是毛巾的相,抽丝拨茧,你把它分析开来,这是丝;再把它切割,一粒一粒的颗粒微尘,后来分析:哦!原来色就是空,原来所有的色法,都是众缘所和合的。我们这个色身也是啊,我们这个色身,在《楞严经》里面讲:我们揽取、撷取了宇宙间少许的元素,叫做地、水、火、风,地就是骨头、指甲;水就是尿液、血液、唾液;火就是温度;风就是呼吸。我们撷取了宇宙当中的四大,少许的四大,误认为这个就是“我”。所以,生命是一种错觉,因此,不管你书读得再多,如果没有碰到佛法,你醒不过来!
你读到日文读了很多,有办法跟日本人讲话,对烦恼、解决烦恼没有帮助,那是谋生的工具,“求生之道易,求死之道难;学生之道易,学死之道难”。你英文学得很强,很好!师父很赞叹,那是一种工具,让你生存下来的工具,跟我们的无明烦恼,它是不相干的。报章杂志登的,清华大学那个女孩子,两个女孩子为了争一个男孩子,一下子气不过,把她杀死了!书读这么多呢!为什么我们台大的同学,稍微有一点人际关系做得不怎么样、不好,一个同学自杀!为什么会这样子想不开?我们因为执著一个“我”,把所有整个宇宙压缩到变成一点点的空间,讲一个“我”,他这个界限就卡死了!所以,放下,“我”就愈大;再放下,“我”…
《什么是[禅] [禅]是什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