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第三▪P7

  ..续本文上一页法]尘[为缘],则能[生意识界];今以第一义谛而言,则于意根、法尘及意法和合[三处]求之[都无]能生意识之因。如是[则意]根界[与法]尘界[及意]识[界三]者,[本非]权教所示之[因缘]能生,亦[非]外道所计无因之[自然性] (——非有因生,非无因生,本如来藏妙真如不生灭性,随缘幻现,相妄性真。)相妄就是当体即空。

  诸位,昨天我说析空观跟这个体空,有的人把那个析空观当作是虚空的空,不是这个意思,从分析当作是空,分析到最后变成空,他弄不清楚,析空观是分析的析,不是虚空的空。意思就是说:我们一般人就卡在这个地方,认为分析一件事情,到最后的物质世界会变成虚空。好!诸位!(师父又举起一白纸)三藏十二部经典,统统在这一张卫生纸里面,你注意看!这是什么法?色法,对不对?按照二乘人的意思,就是色法一直分析~(师父拿起撕成小片的纸)把这大张的撕成小张的,分析~把它分析到最后,只剩下一点点,再把它分析~(师父把纸撕到只有一小点)到最后就是一个颗粒微尘了,这一点点的颗粒微尘,他(指小乘、二乘人)说:再分析下去,虚空就跑出来;这个问题出来了,那就表示这个颗粒微尘里面,含有虚空的质素,质素就是成分。

  色里面如果没有空的成分,你分析色法到最后怎么会跑出空来?懂这个意思吗?色法如果里面没有空,怎么可能色法一直分析~一直切割,切割到最后,变成虚空跑出来?他这个观念就是这样,(师父手拿一白纸一直撕变小再变小),一直撕一直分析,到最后这一点点色尘,再继续分析,好!我们就以一个颗粒微尘来讲,把它再分成七等分,就是七分之一的沙尘相;再分,七分之一再分,七七四十九,四十九分之一;那么,现在问题出来了,从二乘人的角度就是说,四十九分之一,再分,分下去,虚空就会跑出来,那佛陀问他说:那么,合多少的色会变成一个虚空?因为所有的色法,分析,都含带有空,就表示譬如说:这一张纸,把它撕裂成四十九份,每一份都应该有虚空的成分,再分下去,一千分之一的虚空,就无量无边的微细的虚空,佛陀说:集多少的色法会变成一个虚空?因为色尘可以分析到最后是变成虚空,色法里有虚空,要集多少的色法才变成一个虚空?佛陀就告诉我们:集色法是永远不能变成虚空的。集虚空是只有变虚空而已,集虚空怎么可能变成色法?集色法也不可能变成虚空,这就是问题所在。

  集于接近虚空的邻虚尘,集邻虚尘,一定会变成更大的色法而已,微小的色法集多了,就变成更大的色法而已,怎么可能集色成空?这就是问题。好!如果我们集一切的虚空,也只能变成虚空,因为虚空是无形相的。所以,空绝对不能产生色;而色一直分析到最后,也不能产生空。这个问题就出来了。小乘所修的析空是不究竟的,要讲体空,当体即空,这就是心所影现出来的空,叫做当体即空。好!当体即空就是这样子,(师父又拿出一纸)这一层纸,不可以经过意识型态去分析,意识型态统统是逻辑的观念、推论、分析的观念,一直分析,会变成演绎,或者是归纳的观念,分析的东西就会变成一种观念,这观念就会卡住某一种程度,没有办法进入绝对,这就是二乘人,没有办法成佛的这个答案就出来了。

  用析空观修行,是永远不能进入佛的领域。要什么?这张卫生纸,它就是空,没有东西可以讨论,这张纸跟绝对的虚空是一样的,当体即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分析、没有东西可以讨论,它就是缘起的一合相,缘起就是空,空就是本来的东西,我们本性所影现出来的。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花草树木、动物、植物、矿物,全部体性当体即空,统统是如来藏性所影现出来的,这个相妄,性真,顿悟、契入真心,绝对,没有东西可以争执、没有东西可以讨论,所谓妄是自心妄;所谓分别是自心性分别;所谓烦恼是自己的烦恼;如果都了悟万法的形相,统统来自一颗真如自性,就是一真法界,那么,所有事情都解决了,看到一张卫生纸,它就是绝对的空,绝对,没有来去、生灭、增减,为什么?当体即空。如果你继续用分析的,那是佛的善巧、方便,怕你落入意识型态,变成一种观念,卡在那个观念里面,认为微尘相变成有实体可得。分析到最后,你说可以变成空,诸位!那就表示微尘相是实体的,分析到最后,你就认为、承认说这个微尘相是有实体性的,有实体性,它就有分析;有实体性,就有体积、就有分析;有分析,它就是意识型态、就是观念、是数学、是逻辑、是推论、是演绎、是归纳,没有办法超越这些表相的意识型态,这些完全是生死法。

  佛法、佛道,就必须要完全进入佛的心的领域;(师父举起一毛巾)看到这个毛巾,它当体即空,这里面并没有来去、生灭、增减,来是妄、去是妄;增是妄、减是妄;生是妄、灭还是妄。为什么?本来就没有毛巾。知道吗?要这样体悟,本来就没有毛巾,没有东西可以讨论,菩萨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体悟到父母未生前本来的面目,当体即空,他本来就没有出生、没有这个人,没有生就一定没有灭,如是体悟,慢慢进入佛的领域,这样才有办法进入佛的领域,佛的伟大就是在这个地方;二乘人卡在一个观念里面。所以,你不用去听人家讲,说某某人有多么厉害,他只要一讲的、分析给你听,那个就错!没有东西可以分析的,你只能讲:他是善巧、是方便。你讲那个相说,如果法师你讲一切法,在相上里面打转,佛陀说:不名为说法。分析给你听的就不是佛法,那叫做方便法,究竟义,没有东西可以讲,体本来就是空,没有能说法的师父,没有听法的众生,也没有来去、生灭、增减的法相,统统没有!知道吗?就是这样子,这样比较清楚吗?有比较清楚一点吧?清楚一点。

  我们的世尊多么的不简单;不过,我也是下过很深的功夫,体悟了三十几年,才体悟到:喔!原来要顿悟体空才是佛,分析的那个就是方便而已,还拘泥于意识型态。所以,电视再怎么吵,就是意识型态;众生再怎么讲,就是离不开那种执着、观念、也离不开那种分析,没有办法进入佛的领域。佛的领域就是绝对的离语言相、绝对的离文字相、绝对的离一切相,当体就是空,没有东西可以讨论,法界性就是佛性,就是这样绝对的存在。这一念如果体悟得出来,哇!一辈子受用不尽,泡茶,茶有禅味;走路有走路的味道;交朋友有交朋友的禅味;夫妻之间相处之道,有相处之道的道味,我应该跟你这种人怎么相处。那种见性以后,你所有产生的统统是佛的智慧,无关于食衣住行,不管你是白衣、是出家现僧相,统统是佛,了解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道理。万法,相讲生灭,性讲不生不灭,都不对!空,哪里有什么生灭的东西?相是绝对的空,对不对?当体即空,诸位,空有来去、生灭、增减吗?没有!所以,佛看到的这个世界,就是唯是真心的世界,统统是永恒,这个就是佛,超越一切表相,存在宇宙当中永远的觉性,永远的存在,就是佛陀,法身常住,真空法性如同虚空,平等不二。如果把绝对的虚空转换成绝对的真实的智慧,就是法身就是虚空,虚空就是真实的智慧。为什么?转虚空为平等的真实的智慧,虚空就是法身,法身跟虚空是平等不二的,慢慢来,慢慢来体悟。

  明天讲:佛法,把它扩大到整个宇宙,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地水火风统统是宇宙的存在,而且是遍宇宙。明天讲的范围就更大,前面的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统统在人身的角度,人的身体发生的;七大是在宇宙当中发生的,佛法不是人身,它就是宇宙。这样我们就知道:喔!佛的智慧真是不可思议,为什么我们读这么多书的人,受过这么高等的教育,碰到佛,那就是五体投地的佩服,这全世界,你绝对找不到第二个这么有智慧的佛陀,绝对找不到!什么世间、外道、你讲的什么圣人,我告诉你:没有办法跟佛陀相提并论的,绝对没有办法的,宗教信仰是理智的延续,不是感情作用。

  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消灾在座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以及亡灵牌位拔度者,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生西方净土中

  上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第三》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