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如法师·法语分享▪P2

  ..续本文上一页去,再想相见难相逢。

  不是你想聚就聚,要因要缘要时辰。

  17、见闻不喜发脾气,

  发了脾气舒口气;

  舒一口气心怎地?

  伤到情感愈有迹!

  18、尔想去地狱,赶紧发脾气。

  不願去地狱,必须不生气。

  19、一怒,毁前程;一怒,事业毁;

  一怒,善心灭;一怒,功德吹;

  一怒,情感破;一怒,变仇敌;

  一怒,心烦躁;一怒,病来袭;

  一怒,战争起;一怒,国家没;

  一怒,入黄泉;一怒,进铁围。

  愚痴搅和人生

  正如法师法语

  1、不学,愚痴,来生沦为畜生道。

  2、无明,生死流转之因。

  3、愚痴而起贪,因贪而生嗔。愚痴三毒十恶之根本。

  4、愚痴生死苦海。

  5、愚痴是一艘没有舵手的船只,在人生茫茫大海中随风浪而飘荡。

  6、这个我不知,你说怎办就怎办。

  7、什么都不知,只好什么都相信。

  8、不解佛法,何以修行?愚昧无知,怎样度生?

  9、愚痴有眼难辨,有口难言,有心难知。

  10、讲一套,作一套,无实际,亦愚痴。

  11、痴人自知痴,还有出头时。愚人不认愚,如履薄冰欤!

  12、什么都不知,心相对平静,走得对,下决心,一句扫帚也道明。

  13、学佛,学智慧除愚昧,学觉悟破迷信。

  14、智慧开创人生,愚痴搅和人生。

  15、智慧如眼目,愚痴似黑夜。

  16、宁学智慧活一日,不要无知长百岁。

  17、无知则心蔽,有慧则心明。愚痴则心慌,有慧则心定。

  18、智慧如剑,能破烦恼。智慧喻灯,能破黑暗。

  19、不懂受欺负,懂了生傲慢;全懂大智慧,有超凡能力。

  20、愚痴人在茫然中度日子。

  菩提心通徃成佛之路

  正如法师法语

  01、何谓菩提心?所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就是。

  02、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说的就是菩提心。

  03、《金刚经》上说:“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这个发心,就是菩提心。

  04、罪业忏悔后,紧接着就应该发心,否则,必然恶业再起,苦难重演。

  05、求做亿万富翁,求当总统,乃至求上天堂,这些用心,虽很积极,但都是凡夫心。出离六道,了脱生死,这就要有出离心。行菩萨行,成佛道果,这需要菩提心。

  06、发菩提心者,已列菩萨位,佛果指日可成。

  07、发菩提心,开通成佛之路。无菩提心,则无成佛之希望。

  08、诸功德中,发菩提心的功德最大。

  09、菩提心,菩萨道之根本。

  10、菩提心,菩萨初发心。

  11、菩提心,就是菩萨心。

  12、不发菩提心,无以成佛道。

  13、无菩提心,而修一切善法,依然不能成正觉。

  14、无菩提心,而修一切善法,容易入魔道。

  15、欲求无上佛道者,先当安住菩提心。

  16、无菩提心,不是真佛子。

  17、恭敬礼赞发菩提心者,即是恭敬礼拜诸佛菩萨,能灭无边罪业烦恼,能获无量功德利益。

  智慧,灭苦之利器

  正如法师法语

  1、修福修慧,修行首务。福慧圆满,佛道成就。

  2、福如身体,慧比心眼。

  3、智慧从学习与实践中累积。

  4、菩萨学一切法,成就一切种智。

  5、学有专攻,博览群书。

  6、读经要虔诚要专心要笔录要思考,以一二钟头为一时段,不宜太长。

  7、从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入实相般若。

  8、闻思修解脱。

  9、学经习教,开发智慧。

  10、见道指导修道,修道方可证道。

  11、超凡见地,卓越才能。

  12、智慧如剑,能断烦恼。智慧喻灯,能破黑暗。

  13、智慧如方向,万行似车轮。

  14、宁学智慧活一日,不要无知长百岁。

  15、智慧如眼目,愚痴似黑夜。

  16、学佛,学智慧除愚昧,学觉悟破迷信。

  17、无知则心蔽,有慧则心明。愚痴则心慌,有慧则心定。

  18、外所学名聪,内所悟曰慧。

  19、不懂受欺负,懂了生傲慢;全懂大智慧,有超凡能力。

  20、智慧人每天都有新发现。

  21、智慧,灭苦之利器。

  22、智慧乃万行之导向。

  23、依靠真理,才有出路。

  明了法性,实现证悟。

  信願念佛是往生净土的捷径

  正如法师法语

  1、念佛法门殊胜极妙。

  2、信願念佛,决定往生。

  3、念佛乃人生最快乐的事。

  4、念佛人,有大福报,有大智慧。

  5、念佛人,是大福报、大善根、大智慧之人。

  6、拿起佛珠,一切具足。

  7、老人念佛,除寂寞,驱孤独,治啰嗦,防痴呆,能放下,无惧死神来访。

  8、念佛,心平静,除烦躁。

  念佛,开智慧,增记忆。

  念佛,灭罪业,增福报。

  9、念佛之人,不敢为恶;不慎过失,心自惭愧。悔过自新,永不再犯。

  10、念佛人,视一切众生皆是佛。

  11、念佛,要为佛增光。念佛,要代佛利生。

  12、放下万缘,一心念佛。

  13、一心念佛,不改题目。直到临终,不变初衷。

  14、念佛一声,声传西方。

  15、修则一门唯念佛,学可博闻通五明。

  16、修学佛法,贵在一门深入。

  17、修行最可贵的是一心,一心才能成就。

  18、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第一,但以应机为妙。

  19、修行目的是成佛。

  20、念佛以求生西方为究竟。

  21、信願念佛,一条移民西方净土的捷径。

  22、念佛,不能妨碍工作和生活。

  23、作好工作,搞好生活,与人为善,减少是非,创造善缘,有利清净念佛。

  24、念佛人,在家中是模范。否则,不名念佛人。

  25、念佛人,要在在处处争取为人榜样。否则,引来讥嫌毁谤,骂佛辱祖,折损福德,增添罪业,不可不知。

  26、“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乃是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比丘时,经历无量亿劫修行所成。此佛号凝聚无量无边福德,众生称念,可获无量功德,可灭无边罪业。

  27、念佛能离尘嚣,灭烦恼,智慧增长。

  28、修念佛法门最简单、最方便、最稳重。

  29、念佛,乃众善之根本,能消业灭罪,增无量福德。

  30、念佛一法稳当保险,绝不会出毛病,不必担心走火入魔等事,真所谓“一句弥陀最方便,不费工夫不费钱,简单稳当最保险,横超三界到佛前。”

  31、假如你将念佛的功德,用去求财求名,这虽无非议,但太可惜了!就犹如一颗无价之宝的摩尼宝珠,拿去换几个桔子一样,十分可惜!

  32、念佛时,依木鱼声整整齐齐,口念得清清楚楚,耳听得清清楚楚,心想得清清楚楚,眼耳鼻舌身意都住于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佛号上,则六根都摄,凈念相继。

  33、在绕佛时,脚步依念佛节拍慢行,念“南无”时,抬起左脚向前迈下,念“阿弥”时,抬起右脚向前迈下,念“陀”字时,抬前左脚向前迈下,念“佛”字时,抬起右脚向前迈下。举步挺胸收腹凝神,抬脚向前迈下要用点力,并观想地上生出莲花,我的脚正好踏在莲花上,一步一莲花,迈向弥陀凈土。

  34、求生西方才是究竟,才是我佛释迦牟尼讲《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的用意,也是佛陀教导我们念佛的用意。

  35、信愿行三种资粮带齐了,我们就可以往生西方。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种,我们则不能往生西方。信为导向,愿为动力,行为车轮,三者具备,必生西方。

  36、不但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这个地球的众生,全部往生极乐世界都能够住得下,就是十方世界众生统统往生极乐世界,也住得下,而且还有无量无边的剩余空间。

  37、虽然众生本性迷覆,但这佛性并没有因众生沉迷而减少而遗失。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虽然是佛,但佛性也并不比我们多,这就是佛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不增不减”的道理。

  38、极乐世界莲花化生,没有生老病死种种苦恼,寿命也同阿弥陀佛一样,无量寿。

  39、极乐世界里,所看到的都是佛、菩萨、阿罗汉等诸上善人,没有恶人恶事。极乐世界衣食住行,随意变化。极乐世界花草树木鸟兽等物,皆能发出音乐,演说妙法。

  40、极乐世界所有园林、街道、建筑设备,七宝组成,安排有致,微妙庄严,并能随意组合,大小如愿,自然受用。

  41、发生西方之愿,此愿必须是真真实实,心口如一,现在以至尽形寿皆如一,也不管是逆境或顺境都不改变,也不管人家怎么说,也不改变,这名切愿。

  42、光说我信有极乐世界,我也信念佛可以往生,我也愿意往生,这样说上一百遍,也不能往生极乐。有“信”有“愿”,还需要有“行”才能往生。

  43、在往生极乐世界的一切“行”之中,念佛方法是最方便、最简单、最快捷的往生方法。所以古往今来倍受凈宗祖师大德的推崇。

  44、念佛的方法很多,有所谓的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持名念佛。持名念佛又有高声念、金刚念、默念、静坐念、摄心念、十念等等,在这许多念佛方法中,我们应该选择那一种念佛方法呢?那一种念佛方法比较适应我们呢?近代凈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经过实践,认为“摄心念法”和“十念念法”,最能降伏散心妄想,是念佛的“究竟之妙法”。

  45、无论是出声念或默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号,都必须作到是,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摄住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意为主,故叫“摄心”。如此摄心,一切杂念自然无从生起,妄想自灭。

  46、出声念法,如果身体虚弱者则不要长久高声念佛。虽然高声念佛,可制伏掉举昏沉,但长久高声念佛容易伤元气而患病。如果上洗手间、卧床,或不想打搅他人,均可用默念法。默念时,可以念“阿弥陀佛”四字。因为四字容易默念。四字与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功德相同。

  47、你想到极乐世界去,而你却修往东方琉璃世界去的法门,那就“愿”与“行”相违背了,是到不了极乐世界的。就好比,想到华盛顿去,而你却往相反的方向走,这样是到不了华盛顿的。

  48、口念佛号,口讲善语,口出妙香,是真念佛。心生佛号,心起善念,心无烦恼,是真念佛。身在念…

《正如法师·法语分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