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换个想法更好 第三篇 感受在牵引你的心情▪P3

  ..续本文上一页坦许多。

  我总觉得母亲像是天生的心理谘商家,难怪过去在宜兰老家时,邻居喜欢到家里来聊天,而每一次聊天,似乎都能令大家舒坦心情回家。我从她那里学到的是:事情当头,一定要说清楚,不可以含糊,但有很多事是说不清的,甚至连说的机会都没有,委屈伤痛已经临头了。那时,你能给自己最大的恩赐是原谅和宽恕。

  原谅其人,宽恕他的行为,完全是为了珍爱自己。“你受到创伤和损失已经够惨了,你还继续折磨自己吗?你情愿让自己陷于亲痛仇快吗?你继续愤怒伤痛有什么好处呢?你现在想要的是什么?”我采取反问的方式,让当事人好好地反省。我也告诉他:

  ·原谅别人并不表示“别人对,自己错”,也不在于值不值得原谅,而是自己从旧创中走出来,能自由地思考和抉择。

  ·别以为记恨在心就能得到报仇或补偿,采取这样的想法或做法,往往使自己失去开拓新生的机会。原谅不是值得或不值得的问题,原谅就是放下它,化除它对自己的干扰。

  ·创伤是可以发泄的,你可以找适当的人谈谈,写在日记上,或者寻求专家的协助。

  ·透过信仰能超越伤痛,这能令你与那精神世界产生虔诚的交流,在那儿得到洗濯和治疗,牠帮助你宽恕了对方。

  原谅是解脱之道。不肯原谅,孽缘就会俟机成熟,形成惑业,再度缘起新的伤痛和无明。原谅和宽恕不是纵容不义,而是别人害得你伤心受苦,你无法挣脱,这时你原谅了他,这会使你更清醒更有力量生活下去。

  4换个心情好过活

  可以轻松就轻松;可以笑,何妨来一次开朗的笑。大笑可以带来内脏的运动,可以使人增加氧气,可以引发好情绪。

  每一个人都有优心和沮丧的时候,它是挫折时的自然反应,也是解除困境的催化剂。人总是觉得不好受时,才会千方百计想点子,设法解决问题。

  不过,当心情坏到一定的限度,会抑制解决问题的创意,干扰正确思考和判断,甚至放弃面对问题的勇气,而寻求一了百了的短见。因此,有些棘手的问题,一时没有解决的方法,例如居丧的哀伤、婚姻决裂时的沮丧等等,如果没有适当排遣,会使身心陷入严重的创伤。此外,还有一些人情绪习惯不好,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闹情绪,日子久了,也会无缘无故沮丧优愁。我发觉,生活在这个高竞争高压力的社会里,受坏心情折磨的人很多。

  坏心情是可以调理的;只要你换一个想法,做一个有益的行为,就能牵引好心情出来,为人的困扰解围。有一次,一位中年女主管找我晤谈。她说,她常常觉得心情不好,有些沮丧,意气消沉。她担心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会被炒鱿鱼。我大略了解她的状况,如道问题的核心是情绪习惯不好,会为一些小事闹情绪,情绪过后又会产生莫名的意气消沉。我告诉她说:

  “有两个处方对你有用,都是你办得到的。你愿意照办,我就告诉你。”

  “当然愿意,要不然我为什么来找你晤谈?”

  “第一请你每天早上做三十分钟的运动;慢跑、游泳、打球、有氧舞蹈等等都可以。运动能给你好的体力和精神;又能给你带来好心情和天然的镇定效果,在思考和记忆方面也会有所裨益。你要天天做,有恒心地做下去。请记住!你未来的美丽愿景,会因运动而更分明,更容易实现。”

  “第二个处方是什么?”

  “改变心情;我是说你该换一个好心情。”

  “坏心情就是坏心情,怎么能换个好心情呢?”

  “你可以在上班时,装出一副快乐的表情。先装成快乐,不久就真的快乐起来。”我接著告诉她说,“我们既可以装出来某些行为而引起情绪,当然也可以装出某些情绪而引出想表现出来的行为。”

  于是,我教她装个笑脸,假想自己神情愉快,和蔼可亲。接著,我示范给她看,她也试著装出愉快的神情。这时,她不由得大笑起来。我说:

  “就从现在开始,你要装著心情快乐的表情,像打从心底快乐起来,包括心肺舒畅的感觉。”然后,她笑得认真,又是一次大笑。忽然她肃然起敬的坐好,“老师,我笑得太大声了,这样有些失态吧!”我说:

  “你越是拘谨,越容易不快乐,日子久了就压抑了人的活泼天性而变得沮丧。许多不快乐的人是由于成长过程中,一直被要求不苟言笑而起。现在,你要看场合,可以轻松就轻松;可以笑,何妨来一次开朗的笑。大笑可以带来内脏的运动,可以使人增加氧气,可以引发好情绪。跟家人一起逗笑,跟同事保持幽默,对心情帮助很大。这些都是心理学家们研究证实过的方法。

  “嘿!现在要加个第三个处方了:善用幽默和笑。保持幽默,所谓普世性幽默,是对于人生似是而非的道理和生活之中荒谬唐突事故,保持一种超然欣喜的态度,对于情绪的调理特别具有建设性。

  “至于笑!听说正常的美国人平均一天笑十五次。心理学家建议把它当做判断乐趣的基准。大家不妨拿这标准,看看自己是否笑了十五次。我和内子为了寻找幽默的笑声,经常搜集一些出人意表的相关语,制造一些笑声,甚至一些笑谭之类的题材,逗逗彼此的心境,享受欢笑。”

  这时,我又问她“是否还在装著愉快的样子?”她说“从刚刚保持到现在还觉得愉快,特别是大笑几声之后,心情就更轻松了。”我知道她已得到要领。像这样的心理学技巧,是改变心境的好方法。

  这真是心想事成的方法,可是为什么有许多人却情愿让自己泡在不愉快的心情里,慨叹著一寿莫展的郁卒呢?依我的观察,有许多人在沮丧时,没有自觉到要去改变自己的情绪,以致恶性循环,而产生更多焦虑和困扰。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调整坏情绪。心理学家艾克曼(Paul Ekman)实验指出:让人做出特定情绪的表情如惊讶、厌恶、优伤、愤怒、恐惧和快乐,结果当受试者表现害怕、优伤等表情时,他们的身体就作出真的害怕或优伤那样的反应。

  所以,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妨装著快乐的样子;可以透过幽默和笑来改善。不过,艾克曼提醒我们,虚伪的大笑,太短促,只用嘴角不用眼睛,不能产生快乐的感觉,因此要笑得认真才行。这也就是说,你要从浅笑,逐渐扩大成为热情、露齿和放声的笑。

  这里所说的幽默和笑声,是一种改变心情的技巧,让我们有更好的心力去面对困难,培养解决问题的创意和坚毅度,而不是教人学习一笑置之,得过且过的态度。我相信,一个人只要能保持好的心境,就能令自己振作起来。

  心情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经常作运动,心情就会比较愉快;肯提醒自己表现快乐些,精神会为之一振;肯多培养幽默和笑声,情绪就会得到调理。除此之外,要注意一下自己的仪容,穿著会影响你的精神,一副邋遢的仪表,对于原本就心境不好的人,往往造成更多负面效应。

  你不妨试试看,改变一下心情,让自己活得快乐些。

  5宽恕可以疗心

  既然无从挽回,那就宽恕他。透过宽恕,我们才会坚强起来,才会愈合内心的创伤,重新开展自己的未来。

  人如果受到别人的伤害,蒙受冤屈,遭人欺侮或创伤,就会产生愤恨之情,深藏在心里,久久难以释怀。当然,这种痛与恨会在心里闷烧,或者像酸液一样腐蚀精神力。长久下去,不但令人痛苦发狂,对身体的健康危害也大。

  人在遭遇不公平或苛刻对待之后,会产生很深的痛恨。每次想起旧恨就会添增新愁,回想过去的屈辱更是心有未甘,就会陷入新愁旧恨的恶性循环。一位女士跟先生离异之后,开始陷入这种痛苦的漩涡,她痛恨自己被骗,现在孑然一身。她诅咒前夫和新妻,希望他们不得幸福。她每天哭泣,时而嚎啕大哭一番。她想脱离痛苦,但对历历往事挥之不去。两次面谈,都在听她的倾吐,第三次谈话时,她说:

  “我这么痛苦,活不下去了。”她哭得令人鼻酸。

  “我知道你很痛苦,现在把痛苦再说一次。”

  她倾吐心中的积郁,说出自己受尽了委屈,断断续续抽泣,而夹杂著痛哭。适当的倾吐,能使人恢复平静;及时的关怀能让受创者得到暂时的镇定。我说:

  “你恨你的前夫?”

  “痛恨至极;他没良心,猪狗都不如。”

  “你现在已离开他,不再受气了,不是吗?”

  “可是我痛恨,他伤害我,侮辱我,我恨。”

  “你恨他,却继续折磨自己。你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表现给他看,证明他把你折磨成这副模样,用来告诉大家你的痛苦完全因他而起,是吗?”

  “都是他害我的。”

  “可是他不可能再折磨你了。你那恶梦般的婚姻已结束,不再受气,再也不会受到屈辱。你现在要面对的是自己,是自己的前途,自己如何去过充实的生活;如何东山再起,高高兴兴地活给大家看。你把自己折磨成这么憔悴,对你有什么好处?你究竟想要什么?”

  “我就是恨他。”

  “这样对你有什么好处?”

  “没有。”她低声的回答。她的脸庞泛出平静理性的表情。

  “那么想想看,怎么做对你有益?”

  在这次晤谈中,她应允恢复工作,从此情绪也比以前安定。以后的一段日子,她维持著工作,心情上仍然未能摆脱恨与痛的纠缠。不过,每一次谈话,都能给她一些新的改变。有一回她说:

  “我想摆脱过去的愤懑,但它总是袭上心头令我伤心。”

  “要彻底治疗你的伤痛,只有一个药方,那就是宽恕。”

  “宽恕不了的,这很难。”

  “仇恨当然很难破除。但你要认清,使你痛苦的正是你自己的想法——仇恨。如果你想著仇恨,想著讨回公道;那么你的心就陷入无止尽的挣扎和敌意,这会使人变得痛苦和焦虑不安。它更使你变得脆弱了。如果你能宽恕他,这些新愁旧恨就不会盘踞在你的心头,你要宽恕他才行,宽恕他也等于有能力赦免自己的痛苦。”

  “怎么做才能宽恕呢?我还是觉得愤愤不平。”

  “你要看清楚:恨和伤痛是在你这边,当你在痛苦时,他可能正在喜悦地跟新妻在一起。…

《换个想法更好 第三篇 感受在牵引你的心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