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人思考都是用实证逻辑来思考。我们常听人说,“嗯,这不合逻辑!”因而排斥一个看似乎矛盾的主意。不过,意义治疗的创始人佛兰克(Viktor E·Frankl)却因为使用反向逻辑(paradox logics),而发现了独特的心理治疗技术。就一般人而言,羞于见人而发抖,要尽量抑制发抖的行为,以免现场难堪。但是,越想抑制它,症状就越严重。他利用反向逻辑的方式,要病人在众人面前,说出他惧怕而发抖,而且要抖给别人看。结果,想要抖给别人看的想法,却治愈了发抖的症状。
我在国内外参观过许多学校,从国小到中学,甚至大学,校舍建筑都很制式化。但宜兰县的中小学就是不一样,在游锡堃担任县长期间,利用教育部国教改进计画的经费,把校舍盖得人性化,很温馨,像个美丽的家庭,而且各个学校不一样。 其他县市的学校,则用了相同的经费,盖出制式的校舍。很明显地,宜兰县的校舍盖得颇有创意。
一般人会认为,学校怎么可以没有围墙。“这一来,闲杂人不是很容易进去破坏公物吗?”宜兰县的大部分中小学,却把围墙壁拆除,更有趣的是把民众用的集会所和社教机构,盖在学校旁边,好共同使用。结果,住在附近社区的居民,反而更珍惜爱护学校,学校也就成为社区文教的中心。这也是打破成规,走向创意的尝试。
其三是不同领域的激荡,是引发创意的契机。不过你不能等到要解决问题时,才开始忙著接触不同领域的经验。我年轻时做水果生意,每天从产地购进,次日载运到市场批发。当时我念高中,必须清晨四点半出发,卖完后,要赶在上午八时回学校上课。来回二十六公里,用脚踏车运送,速度慢,容易迟到。不过,我每一次送货时,总会跟水果摊建立交情。进一步观察出戏院附近的水果店,卖的是上品货;一般菜市场卖的是普通货;学校附近的商店,卖的是颗粒小的下品货。后来,我说服他们同意,直接运销所需品级水果,只收运送费,结果生意从市场的议价买卖,发展成运销方式,节省许多时间,每天可以顺利回学校上课。
医学和工程的人在一起,就发展出医工科技,研发出令人赞叹的医学新技术。有一次,我和台大心脏科名医廖朝崧教授一起登山,边走边聊,他很有耐心为我解释,冠状动脉阻塞的治疗技术。他说,我们可以从血管进去,把阻塞的那一段撑开,或者装上一个金属环管,以保持血液流畅。我对这种医疗科技极为欣赏,也请教了许多问题。最后我问,“这点子不知怎么想出来的?”他告诉我说,“当研究人员想到工人怎么修水管时,他们于焉有了点子。”
他山之名可以攻错;不同领域的知识,因为偶然的经验和观察,都会在心理世界形成另一个启发的灵感。我们知道塑胶袋的封口,是从植物的荚壳中得到的灵感;攻木蛉蛀蚀木头的行为,却启发隧道开挖的技术。
其四是努力后的悠闲。人在经过专注努力,设法解决问题之后,要留给自己悠闲的时间。依我的写作经验,总是在努力阅读、研究和思索之后,去登山或散步,这时灵感源源不绝而来,许多疑问也豁然贯通。其实,我写作的点子,都是在散步或旅途,在飞机或舟车上浮现而记录下来的。
悠闲使人超越现实,能让自己神往天事理之中,这时一种自然的启发,像天启一般进入心灵世界。你得到全新的态度、想法或灵感,它通常是很好的点子。
创意往往要突破现实的规范,它会令人暂时感到不敢苟同。于是批评、非难、排斥随之而来,如果你在性格上有了惧怕的倾向,有了焦虑的心结,就会从创意中弃守。于是,怕成了创意的克星。尤其是怕错,怕别人嘲笑,怕下不了台,这些习气会令创意夭折。因此,敢于尝试,勇于发表,是敞开创意的必要途径。
最后,要指出自尊的重要,不要妄自菲薄,不要怕自己外行,而自以为没有创意。我相信认真的工作、努力思考和研究,在悠闲的时候,创意自然流露。创意免不了受人嘲笑,免不了出人意表,你不要被这些外来的批评打垮,那么美丽的点子自然会出现。
2藏在现实中的创意
要用自己的特质、价值观和机缘来订目标。行事有较多的弹性,不容易陷入不成则败的僵化思考,因此比较有创意。
人每一天都在现实中创造和抉择。它化作目标,化作行动,形成新的趋势,更创造新的未来。生活的本质是承担,要面对生活现实,并为它负起责任;要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能做什么,价值在哪里。你越能把这些问题结合起来想,越能有创意的行动和抉择。
抉择不能脱离现实,更不能没有创意。对于当下的现实,必须弄清楚,对于自己的决定必须有创意,并切忌意气用事。如果你容易受情面干扰,那要避免急做决定;容易听信别人意见,就要培养追根究柢和把事情弄清楚的习惯。要注意的是,所做的决定都必须由你来行动和承担,而不是别人,绝对不能人云己云,而要在现实中寻找创意。一位企业家朋友说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天,一位外国制鞋企业家的第二代年轻人,来我们公司和工厂参观学习。他要求跟著师傅实习做鞋样。年轻人很认真,很投入,几乎废寝忘食,把师傅交给你的功课做完。要搭机离境之前,我的朋友问他:
“你对工作的投入和专注令我敬佩,相信你在决定制鞋行业之前,一定有过深度的思考和抉择。”年轻人说:
“是的。起先我打算自行创业,不理会父亲的建议,不继承他的衣钵,不经营他的产业。我在大学主修企业经营,准备走自己的路;我压根儿就对父亲的制鞋事业没什么兴趣。可是,有一天父亲建议我,即使要创业也应该多参观,多学习。他给了我一个机会,对世界各地参观访问。
“当然,制鞋业是参观访问的对象之一。我访问了几家制鞋企业之后,对制鞋的技术,各国发展的特色,有了浓厚的兴致。同时,对于鞋子与脚的关系,有了更多的认识。我看出鞋子不只是一项工业产品,不只是民生的必需品,而且是给人带来生活品质、舒适和愉快的东西,它同时是一种艺术。
“父亲鞋厂所制造的产品已颇富盛名,相信我可以继续精益求精。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学习世界各地制鞋师傅的技巧,针对穿鞋的习惯和需要,设计出更令人满意的鞋子。同时,对于生产、销售和经营,体验新的观念。”
我的朋友谈到这里,若有所思地停顿一下。然后接著说:
“像这样的年轻人,明白自己的决定和意义,努力投入其中,我不认为他是继承你亲的衣钵,而是正在做一个人生和事业的创造。我很佩服他,赞赏他。我相信正确的抉择,能产生热情、意愿和行动。依我看,在企业界里,能崛起、发展、永续经营下去的是属于这种人。”他转身过来问我:
“你认为抉择是一种创造吗?”我说:
“正确的抉择应该有其基本特质。就人的性格而言,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实现型的人,他们对人与事抱著热心与挚爱,他们关心、负责、真实和了解自己所要做的事,构成一种成长和学习的态势,他们有朝气,也有创意。另一种是操纵型的人,他们把人与事当手段,为了暂时的利益去炒作,缺乏人道的目标和价值观,而显得冷漠、短视和激情,容易陷入失衡和冲突之中。
“错误的抉择,不只思考和判断出了差错,最根本的问题是基本态度出了差错。所以,要学习正确的决定,必须从自己最根本的性格和态度去努力。也就是说,要拒绝当一位操纵者,只想赢取一时的快意。要当一位实现者,他们的待人处事特质是:
·要用自己的特质、价值观和机缘来订目标。
·要有必要的资讯做判断的参考,不是赌一时的意气和冲动。
·透过不断学习,延伸自己的经验和意志,来达成目标。他们不做一步登天的梦,但却用毅力去实现他们的梦想。
·行事有较多的弱性,不容易陷入不成则败的僵化思考。他们知道这条路行不通,还有替代方案,因此比较有创意。
·较少感情用事,不受制于情面;但却能认真地聆听别人的建议。
“你不觉得吗?那位年轻的老外,具备许多上述的优点,所以能发展出特有的工作和生活情操。当一个人做了抉择,能对它产生情绪与情感,产生融合效应,就能达到你所谓的认真、投入和创意。这本身又开启了学习的动力,促使他成长和实现。”
“我能鼓励子女学习它吗?”
“当然可以。不过,要特别注意避免越俎代庖、替子女做决定。生活的抉择是勉强不来的,有些企业家的第二代,并没有承继他们的衣钵,而在新的领域崭露头角。”我的朋友听了这些话,点头表示赞同。
谈到这里。我想起一对经营花卉的夫妻。他们的事业经营得称心顺利。请注意,称心顺利的事业规模未必大,而是从工作中衬托了生活的价值,从事业中实现了人生的理想。在一次展示会上,我看他们表情愉悦,信心满满,我问:
“你们怎么能经营出那么好的花园和产品?”
“因为我们喜欢花,所以莳花接木,松土施肥,毫不以为苦。事业虽不大,但对我们而言已够充实。”
“你们怎么会有丰富和知识的技术,经营好你们的事业?”
“喜欢它,就会认真学习和尝试;经验累积越多,就更懂得研究和创新。成长与创造是乐于工作者很自然的结果。
“你们怎么做生意的?”
“啊!心情很重要。心情好就有劲儿去开拓市场,结下更多的人缘;有许多朋友帮助提携我们,给我们成长的机会和启发。”
我总觉得,无论做什么事,决定正确就能带来成长的机缘和条件。当然,必须配合并创造有利的条件,才能逐行正确的抉择。有人以为决定只是做个抉择,这是错误的。事实上,在你做决定之前,一定要有创意,并培养做抉择的气势,然后所做的决定才能付诸行动和实现。
3发掘生命的活力
透过悲智双运的佛教信仰,透过博爱与知识的基督诫律,透过儒家仁智双修的道统,都…
《寻找著力点 第五篇 做创意的思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