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难发现道德不只是为了约束和规范,而是承袭了心灵世界的光明智慧。它给我们生的力量和承担的勇气。
在生活与工作的遭遇中,领悟个中的价值和意义,是生命世界中极为美妙的智慧。
人活著必然要遭遇许多艰辛,承受许多挫折、打击和委屈。但有些人在面对痛苦时,却能孕育良好的精神力;有些人则在挫败之后,一蹶不振,再也站不起来。
意义治疗法的大师佛兰克说:“人能为他的理想和价值而生。人生意义的追求,是生命之中一股主要的力量。这个意义是唯一的,特殊的,是他独个儿要去完成的。只有等到成就时,他才得到满足。”他引用存在哲学家的话说:
“参透为何,才能迎接任何。”当一个人能从生活挫折和痛苦中,找到它的意义和价值时,就有力量去承担,去负起责任,而不再寻找藉口来逃避。
其实,人性含藏无限的潜能。你看到空难时,一位母亲竟能抱著婴儿,在严重的冲击火烧中,自己粉身碎骨,而婴儿得以幸存。她透过爱和意志,把人的潜能发挥到无上的力量。我深信人类透过爱和责任完成生命意义时,会使天地感动。我也深信精神世界的力量,就是来自这种崇高的生命力和纯粹的智慧。它们都是本真的我(subjective self)的实现。
透过悲智双运的佛教信仰,透过博爱与知识的基督诫律,透过儒家仁智双修的道统,都不难发现道德不只是为了约束和规范,而是承袭了心灵世界的光明智慧。它给我们生的力量和承担的勇气。
日本已逝的导演黑泽明,在其创作《生之欲》中,揭露了生命意义和精神力量的本质,就在于实践爱和责任。当剧中的主角渡边发现自己罹患癌症时,他开始恐慌起来,因为他自知没有好好实现生命的责任。当他对此有所觉醒时,他努力去完成一件艰钜的任务:做一位尽责的公务员,完成搁置多时的计画——建造一座儿童公园。由于他的坚持和努力,许多困难克服了,公园终于落成。然而,渡边却在落成典礼上与世长辞。后来,在追悼会上,一位警官说出渡边人生旅途最后的感人故事:
儿童公园落成的前一天晚上,夜深人静,月明星稀。渡边独自一个人在公园里,他在荡秋千,愉快地唱著这首歌:“人生如此的短,姑娘!你去谈情说爱吧,趁著你嘴唇仍鲜红,趁著你身体没冰冷,因为明天不会有。人生如此的短,姑娘!你去谈情说爱吧,趁著你头发还黑,趁著你心脏未停,因为今天不再来。”
渡边所说的去谈情说爱,是指生命之情与爱,是人生责任的实现。人从生之爱与责任中,得到意义,得到幸福,并创造了生活的光与热。无论在家庭、婚姻、工作与事业,它的道理至为明显。
人终其一生,不可能带走自己的事功、财物和地位。无论你是亮极一时的明星,是权高位重的政治人物,是显赫不可一世的财主或企业负责人,生命之戏一旦落幕,一切都成过去。不过,人的高贵德行却是存在的,人的智慧与爱之性灵是长存的,人将用自己的光明,继续走下去,那是光明之路。也是天堂之路。所以,人须能弘道,实践高贵的德行,而非名利是图,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来。
人的道德责任是生活幸福及心理健康的基础。因为透过爱与责任,让我们坚毅地去面对真实,清醒地活下去,并创造了幸福的生活。另一方面,道德责任促进了性灵的成长与开启,让自己参契存在的意义。
有一位中年妇人,来向我叙述一生的不幸;她从小就失去母亲,后母并不疼爱她。由于家境不好,所以在国小毕业后就辍学打工。她自立自强,学习营生本领,后来成家,有了子女,但好景不常,先生过世,还是要自己独撑生计大梁。在最近的经济不景气中,她的事业受到严重打击。
“我的命运多舛;对人生万灰俱灰。”
“可是你克服了许多困难,学会了一身本领,又乐于助人,我觉得你的人生是丰收的。”
“不,我很绝望,因为我一直都在受挫折。”
“人生如戏;每个人都在演一个角色,你演的是苦旦的角色。在戏台上你演受苦的剧情,一把眼泪,一段辛酸;但下了戏台,大家都说你的演技第一,是大明星。”
“谁会说我是大明星?我为什么时候会从苦难的戏台上下来,不再有痛苦?”
“人生结束时。阿弥陀和极乐圣众将现在跟前,赞美你这苦旦演出者是位大明星,成就非凡,而迎接你往极乐世界,得人生正果。所以,你要坚持下去,不要气馁。”
“啊!我现在有些明白受苦的意义了。我不该起退心,要打起精神活下去。”我看著她从倾诉、净化,到全新的信念。
全新的人生观,带给她新的力量,带来活下去的坚毅和勇气,更能衍生人生的意义和希望。因此,每一个注定要在他的生活中,不断发现正确的胜解,建立生活的信念。这使一个人健康快乐地迎接新的挑战。
一位丧子的年轻妈妈,陷入精神崩溃的状况。她哭,她痛苦,无法抑制心中不断涌现的悲伤和心疼。她坐在我的面前,只顾流泪和埋怨,她说:
“那么好的孩子,为什么上苍要夺走他的宝贵生命。”
“不过,他已走了!”
“我信佛,每天修持,难道都保不住他的生命?你知道吗?这孩子聪明、活泼、善良,一岁多就会念佛,为什么佛不能保住他的生命呢?”她痛哭失声。
透过倾诉和净化的过程,心情平静下来时,我开始协助她,透过她的信仰和基本信念,去建构一个全新的胜解,寻找遭遇的意义。我说:
“你学佛应该听过四果中的斯陀含果吧?它叫什么?”
“它是一来果。”
“这是已经修得差不多,还有点馀习,再来一趟就完成圆满的性德者。这样的再来人,都表现得很善良,与佛有缘,但其寿命有长有短。有些只到童年或少年就超生,因为他已完成了全部性德。他的来临只是跟你叙个缘,并告诉你人生很短,一刹那就过去,人生难得,要好好珍惜成长,用悲智双运完成生命的圆融。”
“他回去了,我伤心。”
“是的,但你要认清,他已完成了性德的圆熟,超升到极乐世界;你是为他伤心呢?还是很庄严地认识这件事情,节哀顺变,从中看出它的启示呢?”她沉默了一下,拭去眼泪,然后抬起头来看著我,点头表示她的领会。我继续说:
“你的孩子留给你无限的温暖和怀念,要从积极面去想,把它当做一种天赐,一项值得珍惜的福。不要用悲伤去看待它,要感恩你们的一段深情,更要明白往后你必须独自去完成生命的责任。你坚强起来时,在天国的孩子也会感应而欢喜,得到会心的安慰。
“孩子受你的爱,跟你结了善缘。但他该回去了,却也教你如何看清生命的有限性和性灵的存在与成长之理。别用优伤和失去爱子来看待它,要用更宽阔的爱和智慧去看待它。由于你看出它的意义,你的心灵就是更具爱与光明。”
人要懂得在自己的生活和遭遇中寻找价值和意义,这能使一个人提升受苦的能力,从而克服它,并从中得到心智成长的机会。从自己生活中看出价值和意义,看出光明和希望,便是智慧的表现。它的线索如次:
·生命的意义是无限的,在自己当下生活中就能发现;它不是外来的,而是内省的。即使在痛苦中一样可以找到意义。
·透过宗教的信仰和实践,能从教养中领受到活下去的智慧,从而得到安全、喜悦和幸福之感。
·对挫折、不幸和痛苦的承担,会使人因而坚强,从中孕育生命的活力和价值感。具备道德勇气和信念的人,普遍生活得健康;道德本身源源不绝提供了光明的智慧,使人有能力克服种种冲突、引诱、不安和犹豫。
在谘商工作中,我发现人若有一个光明的意志,他的心理就健康。反之,若采取防卫和执著,就会陷入困境,看不出价值和意义。其实,一个人找到生命意义时,所绽放出来的生命力,不只是一种潜能,而是本真智慧和创意的流泄。这超越一般的意识观念和思考,形成一种单纯而伟大的光明性。
4实现希望的智慧
你必须清楚自己的希望是什么,把握它的合理性,朝著它做积极的回应和行动,才会获得成功。对自己的希望保持真诚的态度,并应用创意去实现它。
能肯定自己的意愿和希望,努力实现它,就是一种生活智慧。
人只要活著就有希望,它是生命现象的起点,也是心理生活的动力。人要懂得看清它,理清它,实现它,它是智慧的表现。
我们能维持健康、喜乐和丰足感,是由于我们有希望、目标和活力。有了它,我们才有未来感,才不致迷失,才能改善生活,让自己不寂寞。佛经上把欲列为达成如意足的因素之一,足见希望的重要性。
希望是与生俱来的心理现象,它是不容否定的。人在必要时可以修正它。做适当的调整,但不可以压抑它,或摒弃它,否则会落空、苍茫和完全的沮丧。我们对希望所做的压抑,最通常的形式就是不真实。
当一个人不愿意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肯维护自己的意见,或者不肯坚持他认为该坚持的立场时,这个人便失去了肯定自己的能力。这样的人,当然也没有勇气维护自己的权益和道德责任,他的生活智慧变得苍白,人生变得黯淡,缺乏生机。
在会心团体谘商中,有一位成员说:“我去理容院理发,理完发要付钱时,照照镜子,才发现头发剪得一边高一边低。我很不满意,希望能剪得好一些,但是我没有争取,只是一肚子火付了钱,边走边咕哝回家,整个晚上对太太抱怨这件事情,结果还跟太太吵了一架。”
另一位成员听了,感同身受。他发现自己也有不能肯定自己希望的经验;“天啊!这种经验我常有,所以常常陷于纷扰。你的经验还不够糟呢!”他情绪有些激动地说了更生动的经验,他说:
“几年前我搬新家,请了一个室内装潢的包商来为我们设计、装潢和施工。花了半个月,工程完成后,我认为橱柜的颜色和墙的颜色不协调,我希望包商能重新粉刷过;但是我没有坚持我的希望,就在不满意中验收付款…
《寻找著力点 第五篇 做创意的思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