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透为何,
方能迎接任何。”
我们正因为希望和目标,才愿意接受任何困难,心甘情愿接受挑战。生命是一个艰辛的历程,没有希望就无法活得好,就缺乏创造幸福的勇气。生命如果不是为了创造有价值的活动,就会失去它的光彩。
你究竟要什么?只要它是正当的,是你真实的希望,那么就请努力去实现,它将带给你意义、活力和神采奕奕的人生。但别忘了,记得跟别人一起分享的喜乐和成功。
5开创自己的生涯
决定生涯目标,除了充分了解自己的性向之外,还要把握自己的价值观。如果所选择的目标能合乎自己的价值观,则动机强,怀抱的希望也更殷切。
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生涯目标,才活得充实和振作,活得有意义、有价值。生涯不是只有工作和职业,而是融合了工作和生活,形成一个人生的信念,透过实践去回答自己的人生意义。
没有目标和价值依托的人生是彷徨的;是空虚无聊的;是无法振作起来,让自己珍爱自己的。缺乏生涯目标和计画的人,总是带著自我放逐的态度。他们不会爱自己,也不会爱别人,甚至连对自己的家人,也反应出漠然的态度。
要开创生涯,必须做正确的抉择。要知道用自己的能力、兴趣、环境条件,从现在拥有的资源著手,透过工作、经验、学习和创造,走出自己的生涯路。自己的生涯只属于自己,所以不能抄袭,不能模仿。人必须善用手中的现实,所做的抉择才是踏实可行的。
人要有远大的梦想,但要有踏实的阶段计画;要有未来美丽的愿景,但却要用现实的船筏,一步一步划过去,否则就是不切实际,就容易落空。有一次,一位年轻人对我说:
“我不知道要做什么,只是彷徨,没有目标。服兵役回来,每天待在家里,想参加考试上大学,又担心通不过,也就没有积极投入;想找工作,又不知道要做什么?”他的表情寞然,身体僵化刻板。我知道他陷在一个无奈的中容境里,不知该做什么。所谓中容境就是进退维谷,不知道如何取舍决定。不过,中容境不能提供积极振作的目标和希望,最后还是会掉到消极的情绪里。中容境只有在搜集资料,厘清问题时,具有积极的意义,否则终归要变得失落。我说:
“如果要参加升学考试,就痛下决心,排除万难,努力以赴;明天开始,每天上图书馆,专心准备。”
“我想可能考不取,因为我的程度不好。”他说。
“那么就去找一份工作,在工作中学习成长,也是大好的未来。”我鼓励他就自己能力所及,找一份工作,努力学习,自然能在工作上走出自己的人生路。他苦笑地回答:
“我曾想到去超商找事做,不过我厌烦那种应付人来人往的售货工作。”
“那么到职训局去,学习一技之长;别小看一技之长,它能给你新的机缘,只要跨出一步,推开那扇门,一个宽广的视野就会在你的眼前。“经过一番交谈,他相信去学习与自己性向接近的技术,较切实际。最后,我提醒他:
“要认清,一技之长是未来社会谋生的必要本领,不要迷恋高学历的文凭。大学考试录取率达65%,将来大学会扩充得更多,若无一技之长,不肯心甘情愿工作,大学毕业亦是枉然。何况学得本事就业之后,还可以参加空中大学,扩充自己的知识领域,毕业时亦颁授学位文凭。你要看清自己要走的路。然后一步一步走下去。记得!要抱著希望,要主动的学习,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
这个年轻人,从彷徨地进门,到打起精神要去走自己的路,表情判若两人。人在有所决定时,总会看出希望,有了希望就能引发耐心和刻苦的努力。不过,我还是不放心他是否切实执行自己的决定,所以要他跟我保持联络,维持后续的谘商。
事过两个星期,他回来说:“老师!我去见过中区职训中心的主任丁文生博士,他给我一些协助和建议。正好赶上开学,我找到想学的职种,将来要在精密机械制造方面发展。”看著他充满信心的神情,真为他高兴。
决定生涯目标,除了充分了解自己的性向之外,还要把握自己的价值观。人若朝著性向所近的方向去发展,容易得心应手,比较有成就感和信心。当然,如果你所选择的目标能合乎自己的价值观,则动机强,怀抱的希望也更热情。
所以心理学家施薇(Lila Swell)认为:成功与个人的本质分不开,许多人放弃自己的本质,去做别人认为好却非自己的喜欢的决定,那是导致失败的原因。因此,若想寻找一个符合自己的目标,让它挑起你的热情和希望,她建议:
·列出三件你曾尝试过,最成功、最有成就感,至今想起来你还会觉得雀跃高兴的事。
·仔细分析在这些得意的事情之中,你表现的能力、性向、情绪、体能和人格特质。
·从中归纳你成功的理由和因素。
·找出你的价值观,是属于下列的哪一类:美感、人道、智能、经济、权力、宗教、快乐七种。
·根据你的价值观和性向特质,决定你的人生目标和职业。
人一旦有了重要决定,就会抱著希望,心智和精神就会动员起来。由于所做的决定,符合自己的本质,所以兴趣高,耐心和毅力容易发挥出来,创意也会源源不绝。只要努力,就会尝到顺心的感受。
抉择当然也会影响人际关系。由于你乐此不疲,经验丰富,就很容易跟同行朋友沟通,人际沟通的习惯,随之迁移到一般生活层面。这时跟一般朋友的互动也变得娴熟而有信心,从而扩大人际交往,而增加许多发展的机会。
我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有机会担任研讨会的主持人;经过战战兢兢的准备,紧张到会后还在偷偷的发抖,但那一次得到热烈的掌声和赞美,到现在想到那一幕,还在雀跃,那种成就感真是铭心入腑。我发现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不错的,在其后的经验中,更找到了演说的技巧和价值,因为我喜欢跟群众分享新的观念和知识。
我学辅导谘商,是因为对人同理不错,容易了解与感受别人的处境。天生又乐于助人,所以对于来协助的诸多个案,不但不心烦,而且会引发创意,去帮助对方走出泥淖。
我选择助人的工作,是经过反省和思考,才做了这样的决定。当然,这其中经历了各种学习、努力和坚持。希望的光芒会引导人走出想走的路。回首前尘往事,还是觉得满意,因为诚实地走自己该走的路,没有去走别人认为最好的路。我深知要生活的是自己,一定要选择自己做得来的事,才会心甘情愿去努力、去负起责任,这是保持喜乐的原因。
生涯就是希望,它代表著真正的自己和处境,它不该受野心支使,不可被流行掩盖。今天对生涯所做的决定,都构成明天要走的路,草率的决定,将得到草率的命运。
6活在希望之中
真正的希望必须是现实的延伸,是一步步往前走的路,不是断为美好的下一步做准备的实现。
人要抱著希望才能活得好。希望是指愿意主动实现其中生活,让生活更美好,更健康,更有活力。希望不是消极的期待,而是主动的创造。希望即是生命和生活的本身,而不是野心和贪婪。因此,抱著希望的人,总是心怀具体的目标和理想,而非虚幻的空想。他们不断孕育新的生活,心智不断成长,因此生命也是蓬勃地发展。
哀莫大于心死;人一旦不存希望,生机不再,生命也就休止。希望的具体表现就是欲。它形成具体的目标和实践的动力,而令自己乐于完成它,乐于实现它,从而缔造幸福的生活。《成唯识论》中说:
“云何为欲?
于所乐境,
希望为性,
勤依为业。”
人的生活目标、意义和价值观念,都是欲的一部分,它的特性就是希望。有了希望就会乐于行动,而且勤奋地振作起来。生活的丰富感,是从欲和希望中创造出来的。没有期待和希望,生活就会落空。心智消沉的人,大部分看不出希望,或者他们给自己订了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以致希望落空。
我认为希望、现实、行动和成长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想订一个目标,激发乐观奋斗的勇气,就必须从上述四个因素著手,缺一不可。举个例来说,当景气不好时,就会有人失业,面对失业是痛苦的,是恐惧的,也是空虚的;因为他没有希望,没有目标,不知从何著手,眼看著储蓄就要耗尽。这时,有些人采取消极的行动,堕落在赌场,藉酒浇愁,甚至在无聊空虚中闯下祸事;这样的人,显然因为不怀希望,而变得堕落。
反之,一个自我功能健全的人,会采取积极的行动,试探新的生涯目标。有一位朋友告诉我,由于公司例闭,他失业了,有几天他待在家里,觉得无聊恐慌。正好朋友找他去做义工,心想失业期间,闲著也是闲著,就到社团去做服务工作。服务工作结束的检讨会上,结识了一位企业负责人,他给了他一份新的工作。因此我相信行动往往给人带来新的希望。
人们遇到困难时,习惯性的反应是采取消极态度,变得保守退缩,甚至逃避困难。于是把心力放在如何减少损失,或者心生退却,昧于现实,而不再抱著希望,未能努力发挥潜能。然而,积极的行动力量,才会让我们重燃新机,实现新的希望。
你很容易遇到一些自以为见过世面的人,在你抱著希望试图创新时,以老气横秋的口吻对你说:
“奉劝你别作白日梦啦!实际一点的好。”
“主意倒是很好!做了你就知道困难重重!”
“别浪费时间精力去冒那种险!”
这些自以为是的人,经常给人浇冷水。要当心,他们往往把希望的火焰浇熄。我倒不鼓励人恃才自傲,更不赞成刚愎自用,不听别人规劝;但要强调希望的热情是生命之焰,不好好维护它就没有勤奋乐观的动力。因此,建议几个踏实的作法,让希望得以实现:
·积极地行动以实现梦想。
·步步为营,打好基础。
·克服消极思想的作祟。
·结缘,把握机会、力图发展。
无论做什么事,一开始时不要被唱反调的人把信心击垮。请记得!信心是希望的膏油。在我们的周遭,唱反调和缺乏斗志的人很多,他们有足够的理由动摇你的信心,把你从跑道上拖下来。因此,你一旦有了真实具体的目标,就要培养毅力;愿望切忌被别人的口水融化,才能完成它,实践它。不过,要把握一个要诀;每一个行动都必须认真踏实,从中不断获得经验和启示。
其次,不要心存侥幸,避免贪婪的心作怪,否则会使思考短路。如果不是步步踏实,就容易陷落不切实际的幻境。常有年轻人问我,“怎么才能成为成功的作家?”我总是告诉他:一天一天地写下去,把你的观察、体验、智慧和情感,透过笔书分享给读者。世上好像没有一蹴可几的事,因此我欣赏美国第三十任总统柯立芝(Calvin Coolidge)这段话:
“要勇往直前,只要有心,必无难事。才能不足为凭,世上多的是空有才能而一无所成的人;天赋不足为恃,腹内空空的天才随处可见;学历不足为傲,社会上充斥著受过教育的败类。惟有毅力与决心,才是无所不能的。”
其三,希望的克星是消极。消极是什么?惯于推拖拉、不能及时面对问题的人是消极;诱过而不能自我检讨的人是消极;经常抱著不测之感的人是消极;把目标订得遥不可及的人是消极;认为自己是无能蠢材的人是消极;不能跟别人合作、互相砥砺的人也是消极;不知随缘学习、向人请教的人更是消极。
希望觉于消极,痛苦的恶魔则藉消极而助虐。消极能制造问题,引发悲剧,孕育心理疾病。至于乐观,则能激发工作效率,实现怀抱中的目标和理想。
其四,希望是可以分享的。家人一起分享希望,可以互相打气,结合力量,创造幸福家庭。企业体系里也是一样,企业家要有格局的希望,要考虑员工的福利,要懂得分享共同的希望和愿景。这种让大家看到希望的一股热忱,能带动士气,发展合作意愿,创造共同生机,这就叫结缘。单打独斗的时代已成过去礤同努力和分享福社的时代来临,生活态度的最大改变莫甚于此。
人之所以对生命不抱希望,是因为长期活在挫折之中,活在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活在空想之中,他们自以为怀抱著的是希望,实际上那只是空想。真正的希望必须是现实的延伸,是一步步往前走的路,是不断为美好的下一步做准备的实现。
《寻找著力点 第一篇 拥抱希望的勇气》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