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就罢了,小孩子也被你强迫吸二手菸,通宵达旦,情何以堪?假如大人为了玩牌打麻将,把孩子早早哄睡,或者要他们去看电视剧、打电玩,这对孩子主动性的戕害就更大了。
我看到经常玩牌打麻将的家庭,儿童较多依赖和怪癖,容易出现无理取闹的行为。长期生活在这样家庭的孩子,其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有较多困难。当然,这些人际支持不足、文化刺激不够的受害者,他们的智能也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另外,值得关心的是,这些麻将桌上的大人,工作表现也有问题,经常换工作。他们发展不出什么喜乐,唯一的喜乐是牌桌和麻将桌上的刻板行为。依我的观察,玩牌打麻将成瘾的人其最大的问题是主动性的消失。
最后我要提醒有些年轻人,通宵玩电脑游戏,在网络上当夜猫子,瞎掰整个晚上,或沉迷于色情、暴力的声色娱乐,一天接著一天,主动性就会渐渐迟滞。
这些娱乐有些偶一为之并无不可;但如果养成了瘾癖,往后的精神生活就会苦涩不堪,欲振乏力。当心,不要被娱乐绑架。
10别被钱愚弄了
人人须得对钱有个正确看法,切忌被它愚弄了才行。换句话说,要善于使用它,让赚钱和用钱的事,能真正服务你的人生。
生活在现代社会,每天都得用钱;没钱会引起情绪不安,会压抑信心和安全感。钱当然重要,不过如果把钱看得比生活重要,钱变成目的,生活反而在为手段,那么生活就有被践踏的危险。
其实,钱是经济生活的媒介,它本身不具价值,真正的价值在于用钱和赚钱的过程。因此,用钱和赚钱的态度,是影响生活和工作品质的因素。
路易士·亚伯朗斯基(Lewis Yablonsky)曾把用钱和赚钱的风格,分成五种型态,加以调查。他的结果是:知足常乐型的人占据25%;量力而为型的人占24%;冷静打拚型的人占20%;激进争斗型的人占14%;永不满足型的人占16%。他认为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位钱老爷在对自己说话,影响用钱和行事风格,甚至干扰情绪反应,支配人生态度。钱对于现代人的生活影响殊大,父母对钱的态度甚至影响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
知足常乐的人对于现在所拥有的财富、地位、情境能感到满意;量力而为的人是为自己订个合理的目标,自信能实现;冷静打拚的人是尽一切努力去获得财富;可是激进争斗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急著要出人头地,得到财富和地位,如果未能获得满足就心急痛苦,精神上受到折磨。至于永不满足型的人,他们的野心和权力欲太大,永远得不到满足,再多的金钱给他,还是不会快乐,所以他们的精神生活是痛苦的。
根据研究发现,把收入多寡分成几个等级,每一个等级约有70%的人表示满意,有30%的人觉得不满意。如果我们回头来看前面的调查,激进争斗型和永不满足型的人,加起来正好是30%。可知,这两个类型的生活态度,是导致痛苦和生活品质低落的原因。
依我的观察,把钱看得太重,是夫妻失和的重要原因。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不但会失去健康,也往往造成事业发展上的障碍。看来,激进争斗和永不满足的态度,是不足取的。因为这会把金钱的目的看得太高,以致牺牲生活,造成精神生活的困境。
钱,想的过火,不但会失去理智,还会干出伤天害理的勾当。抢劫、诈骗、暴力、贪赃枉法,都是想钱想疯了的结果。你在报纸上可以看到钱疯子,昧著良心杀害亲人诈领保险费;至于为了金钱,终日泡在赌场,典当借钱,举债下赌者更比比皆是。为钱而失去理智的人殊多,这些人总是坠入法网,身陷囹圄。
把钱看得太重,就会失去人情味。一对夫妻结婚二十几年,一直无法建立互信,他们只能以分担的方式来支付每个月的开销,彼此互相计较。大儿子的学费是爸爸付的,二儿子的生活所需是妈妈负担的;房屋贷款各付一半,可是两个人月入不同,彼此计较争吵又不可免。这个家,由金钱的计较衍生成冷漠的气氛;由经费负担的分配,造成一家有两个小团体。孩子在敌意和冲突之中长大,在金钱计较和吝啬之中生活,他们的人格都受到扭曲。
有些人教育子女,总是以赚钱、高薪和有利的发展来指引孩子的生涯,甚至强迫他们选择热门科系,而不顾及孩子真正的兴趣,这是很大的错误。孩子的前途要依其兴趣、能力和环境,随缘去努力,去成长,并非强制他作“有钱途”的选择,就能发展出亮丽的未来。依我的观察,这些被父母亲的“钱手”握得紧紧的人,往往也是受挫很深、不能开展潜能的人。
我不是假道学,在众人面前说钱不好;我要提醒的是人人须得对钱有个正确看法,切忌被它愚弄了才行。换句话说,要善于使用它,让赚钱和用钱的事,能真正服务你的人生。禅家的说法是,不要因为金钱打乱生活的常道。套用法眼禅师的说法是:
“要在万象中显露自在的生活,
不是为了追求而拨乱了万象。”
被钱迷惑的人,很难维持原先的崇高理想和抱负。有一位传道者,穿著破烂的衣裳,来到城市里的公园,他坐在那里冥思。由于他确实修得一副壮严的法相,城市的居民看到了便心生恭敬,于是供养了许多金钱和财物。他就在很短的期间内变成众所景仰的传道者。他望著那丰富的收入,心想著:“啊,靠民众的信仰吃饭,要比我在深山修行好过多了。”这位传道士即刻失去了他原来努力的方向。
钱就像水,它能载舟也能覆舟,别忘了你是舟上的主人,一定要深谙水性,不被它愚弄了才行。我对于金钱,有以下几点建议:
·金钱是拿来生活用的;如果生活变成钱的奴隶,那就叫例错。这是痛苦的来源。
·切忌用情绪发泄或心理补偿的方式用钱,那会使你变穷。
·贪得无厌是一种病,它的背后是匮乏。
·钱的最大功能是再创造,在这个前提下产生服务和幸福。
·学会用钱的顺序及赚钱的正当过程,是维护精神健全发展的重要课题。
我发现钱不能解决生活的全部问题,有更多精神生活,不需要钱就能实现,例如生活的情绪、家庭伦常之乐、友谊和人际的温馨等等。有许多人,他们并不富有,甚至可以说是穷,但他们快乐。有些人,他们坐拥万金,但愁眉苦脸,因为他们被钱事压得透不过气来。
《随缘成长 第三篇 随缘经营家庭》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