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随缘成长 第三篇 随缘经营家庭▪P4

  ..续本文上一页  在我的谘商经验中,发现不少父母因为孩子不能专心读书而苦恼。他们发现孩子在书房里东摸西摸,一会儿出来开冰箱,一会儿整理书包。他们问我,为什么孩子不能安静下来呢?我告诉他们,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情,书房杂乱,孩子的心就静不下来,放眼所及都是玩具、模型、书刊、电玩,而且处处零乱,内心也就跟著烦乱起来。我曾做过家庭访问,许多不能专心读书的孩子,家里的客厅正如孩子的心情一样,显得杂乱无章。对于这些人,我总是警告说:

  “如果你不肯割舍杂乱,

  你就得不到清幽和专注。”

  你的心情与环境有关,当然它包括物质的和人际的环境两方面。你未必要有好厅堂和好书房,但一定要安排得清爽亮丽;你未必有十全十美的爱,但在生活之中彼此尊重、关怀和支持却是人际环境所必须的。

  把家打理好,能帮助你培养好情绪、好精神,更能提高生活与工作效率。特别是孩子的教育,只要把家安顿好,孩子会像春天的花草,快速的茁壮。因此,你要注意以下几件事情:

  ·家居生活的空间,安排得有条理,能涵养良好的情绪,降低心理压力,它有益于家庭人际沟通,更有益于专注和清醒思考。

  ·家的空间有限,避免买太多东西回家,否则会堆积如山,造成心情烦乱。请记住!有用才买,买了就要用,要用就要放在使用的位置上。

  ·狠心处理杂物,该丢就丢,该送就送,舍不得的结果,造成家里大拥塞,令你分心,妨碍起居作息。

  ·家人要合作做家事,这才能培养大家遵守秩序的责任感;并养成家人按时打理自己房间的习惯。

  ·避免让家庭电话变得车水马龙一般的热闹;连吃饭和休息都得不到安宁,就会妨碍家人的生活。

  ·记得保持和谐的家庭生活气氛,不要把办公室或工作上的冲突和烦恼带回家里,投射到家人的生活上。

  你能把家里打理好,就叫做安内;能空内就能使身心协调健康,家庭成员的士气就能提振起来。这时,无论在工作、学习、待人和自身的修养上,都会有较好的表现。

  8濯除心中的屈气

  为人父母师长,要多欣赏孩子的优点,培养他的信心和自尊;倘若只是一味指正缺点,从不欣赏孩子的优点,日子久了,孩子就会产生屈气。

  人若长期没有受到肯定,又发展不出什么兴致,就会产生屈气。它的特质是失去朝气,抬不起头来,几分落寞,几分惆怅;觉得郁卒,缺乏生机,长期下来会出现上结心理症状;若不能及时改善,慢慢会变得沮丧,逃避人群,心境就更坏而陷入优郁。

  屈气是很难忍受的,有些人为了逃避这种坏心情,要依赖打牌、打麻将、酗酒或吸毒来排遣。有些人则采取喋喋不休地指责家人;特别是年纪越大,越难侍候。屈气为儿童青少年带来无心向学、中辍、犯罪;给成人造成自废武功,活得暮气沉沉或过著逃避现实的生活。

  我小时候住在乡下,祖母养了一群火鸡。有些长得快,有些长得慢,那些身体瘦小的火鸡总是跟在后头,不敢扬起羽毛,张屏展翅。尤其是长得最小的那只,羽毛不丰,又有些秃头,一副寒酸退却模样,其他的火鸡都会啄牠。更糟的是连蚊子都要欺侮牠,把头冠叮得红肿长疮,而其他火鸡总是啄牠的癞痢头,令牠尖叫逃避。

  那只可怜的火鸡表现出寒酸、退却的屈气。牠跟在群鸡后头,背是驼的,翅是垂落的;鸡群咯咯叫时,牠没有声音。祖母说,这只鸡很屈气,是一只臭头鸡仔,如果不特别照顾,会一直受到欺侮。于是每天特别为牠喂食,晚上给罩上蚊帐,还为牠的癞痢头敷上药。只花一个多月时间,牠便长大了,羽毛也亮了,牠跟鸡群们一起开屏展翅,咯咯叫起来,颇有意气风发的表现。

  家父是一位急性子的人,他吩咐的家事,如果没有做好,就会挨他训斥。有一次,我端了一脸盆的水,不小心滑倒,不但全身湿透,连地板都打湿了。过去农村的地板都是土辗成的,一脸盆的水打在客厅,家人一走动,很快就成为既滑又脏的烂泥浆。父亲看得光火,把我骂了一顿。

  到了夜晚,祖母大概以为我睡著了,就把父亲叫到跟前,她温和地说:

  “孩子还小,力气不足,端一脸盆的水很容易溅出来,或者跌倒把地板弄湿。你应该能了解孩子小,容易出岔错,何况又不是故意的,怎么好那么严厉责骂孩子。

  “教孩子要有耐性,要顾及孩子的自尊;你把孩子骂成垂头丧气的样子,我很心疼。当时,孩子的表情沮丧得像那只臭头鸡。火鸡失去尊严,牠的同伴都会欺负牠,瞧不起牠;孩子受到过头的责骂;就会造成屈气。人一旦屈气,就失去那分活泼和光彩。你以后不能再这样盛怒骂孩子。”

  小时候,妈妈的床容不下我们几个孩子,我总是跟祖母一起睡。当晚,我依偎在她和身边,觉得很安全、很温暖,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温馨。当晚,父亲没说一句话,大概是恭敬受教吧!从那天起,父亲很少对我大吼大叫。我知道要改掉脾气很难,但他总是有了一定的分寸和自制。

  后来轮到自己做父亲,很很疼爱孩子,对于他们的生活规矩当然有一定程度的要求。有一次,我生气地责骂孩子没有把玩具收拾好,语气过重了。当晚,母亲一样把我叫到跟前,婉转地告诉我做父亲之道,她说:

  “孩子当然要管教,但不能太强烈,太权威,否则孩子会变得屈气。孩子一旦屈气了,他就没有信心走出去,不能勇敢地尝试开展自己的生活。”

  然后,她讲了一段故事,是从祖母那儿口述来的。这则故事就是我童年时,在祖终房间偷听到的,我津津有味地听著,并不以为我学教育懂得这些而打断她的心传口述,因为我拥有过这段温馨的回忆。

  为人父母师长,必须为孩子留一些尊严和豪气。要多欣赏孩子的优点,培养他的信心和自尊;然后,才有空间来纠正错误,矫正缺点。倘若只是一味指正缺点,从不欣赏孩子的优点,日子久了,孩子就会产生屈气。

  我相信大人也一样,如果你专看清自己的缺点,而不欣赏自己的成就和优点,就会变得屈气。这项道理,可以引用在夫妇之道上,也可以扩大用到领导和管理层面,只要把干气带起来,无论是个人、家庭或团体,成员都会振作敬业。只要屈气渐渐露出来,谁都难逃落寞沮丧的劫数。

  9不被娱乐绑架

  被动、消极和退却是失去主动性的现象;不断寻求声色之娱,贪恋物质的享受,也是失主动性的表现。因为他们失去快乐,才去追求声色之娱。

  人最需要保持主动性,它使你觉得充实,不再寂寞无聊。精神生活的主动性,可以发展成独立思考、自我肯定和兴趣的丰足感;生活中的喜乐和情趣,是人的主动性创造来的。人一旦失去这种精神力,就需要依赖麻醉,寻求狂欢或各种刺激。依我的观察,生活的溃败,主要来自主动性的衰竭。

  在禅的传承中,主动性是精神生活修持的重要课题。主动性好的人就作得了主,他能独立思考,在生活上较能体验其情趣。他是能思考、能工作,而且是风趣的,所以在情绪上能保持喜乐。这样的人不但心灵自由,而且也是一个懂得生活,有情趣的人。由于心灵上的专注和开朗,在没有障碍下,他们确能体验所谓“耳闻之而成声,目遇之而成色”的喜乐。所以从初禅到三禅都有喜乐,都令禅者觉得丰足。

  反之,失去主动性的人感受不到喜乐,他们要靠著娱乐或寻找刺激,才能打发无奈、空虚和乏味。于是吸毒、酗酒、性的狂欢、沉缅于赌博和娱乐,就成为这些苍灵魂的习惯性行为;他们明知道那是堕落,但仍然不能自拔。

  禅修的关键就是学作主人,古人把这事稍为作家。因为作得了主的人,他就能成为主导生活的人,过得丰足自在。唐朝的黄檗和临济,两人在出坡工作时,有一段精采的对话可以说明主动性是什么。黄檗说:

  “你请过来,我有事跟你商量。”黄檗对学生临济说罢,就拿起身边的锄头,深深地锄地一下,然后说:

  “就是这个,天下人捉掇不动。”

  黄檗才说完话,临济便走了过去,把锄头从地上提了起来,并对黄檗说:

  “锄头不就在我的手中了吗?”

  黄檗就在这次考验中,知道临济是一位积极主动者,是一位能创造,给生活带来自在和喜乐的主人。当然,他很高兴有了传人,于是黄檗对大家说:

  “各位!今天已经有人可以带领大家生活和工作了。”

  锄头就掌握在每一个人的手中,这象徵攻每一个人都能当一位主动的生活者。让自己过得喜乐、有创意;既能造福,又能发慧。主动性使一个人积极振作,遇到困难或挫折不会因之颓丧。

  我知道许多人的心灵生活建立在依赖上,而不是靠著自己的主动性去成长、去实现。被动、消极和退却是失去主动性的现象;不断寻求声色之娱,贪恋物质的享受,也是失去主动性的表现。因为他们失去快乐,才去追求声色物质之娱。

  放纵于声色之娱,会使精神更颓废,“玩物丧志”古有明训。我知道许多家庭,天天打麻将,孩子在一旁哭闹;有些家庭沉缅于电视剧,家人没有时间会心交谈。久之,这样的家庭就会出现难题,家庭的成员渐渐失去创造生活的能力,他们会越来越依赖娱乐,甚至依赖麻醉式的游戏,如酗酒、狂欢、沉迷于电玩等等来逃避现实。

  人若不太依赖电视,就会主动找书看,跟家人聊天,或者做点很久没有做的手艺,渐渐就会发现,家人有更多时间相互支持和了解,有闲情悠然坐在客厅一起欣赏风声雨声,有兴致一起唱一首歌。减少较多时间为自己创造幸福,这种幸福是主动性的表现。

  其次,我要建议,千万不要找朋友到家里玩牌打麻将。玩牌打麻将不是一两个小时可以结束的,这种游戏有输有赢,它会让你难以自拔;赢了不好意思叫停,输了又想扳回一城,总是到天亮才不得罢手。请问你还有精神去生活得快乐吗?有力气工作吗?

  玩牌打麻将还有一个大麻烦,那就是抽菸不停。家里大大小小通通泡在菸毒之中,大人自作自受也…

《随缘成长 第三篇 随缘经营家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