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生命,那叫不毛之地。在我的观察中,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命运,家庭多情趣,孩子自然活泼;成员都能学习新知,分享个中的兴趣和知识,各个都聪慧健康。
家是一个整体,不是孤立个人的结合;家庭成员们互动密切,交互影响。所以积极性的精神特质很容易感动家人,形成家风,造成快乐和长进的气势。当然,消极性的思想、行为和情绪,也会感染家人,很容易陷入落寞和沮丧的迷雾之中。
我认为家里必须有几样清趣,它能使心灵清扬活泼,使人清纯振作,更重要的是它给人心理健康和幸福。我总觉得,客厅里的气氛,越是功利和欲望取向,气氛就越沉闷;越富清趣,懂得生活,不吝于互相鼓舞和支持,越容易保持温馨和奋发。
经验告诉我,孩子的偏差行为,大抵来自家庭生活的失调。有些人在进行谘商中,肯参与互动检讨和调整,家庭生活有了生机,孩子不久就振作起色;有些人固执己见,认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以致未能率先学习新的生活,经营家居清趣,所以效果相当有限。
我认为经营家庭清趣,就像经营一块富庶的大地。让孩子是以健壮成长,活力弃沛,从而发展良好的自律和兴趣,开展他们自己的生涯。至于成人也是一样,有了它才有应付挑战、肩负责任的本钱。
以下是我对经营家居清趣的几个建议:
·注意吃的艺术和情趣。
·有关怀爽朗的笑声和清闲的谈话。
·培养家人的雅兴。
·经营共同的活动和聚会。
·多欣赏家人的优点。
家居生活的第一要务是吃的兴致。有兴致下厨,让孩子欣赏吃的滋味,能带来许多乐趣。家人在品尝的欢笑和交谈之中,分享了食物的色香味,从而打形象互动的话题;吃得开心,笑得也开心。一道辣得发火的美食,也能成为家人欢度晚餐的好因缘;一盘难得的野菜,更是大家交谈的好话题。我们家是少吃多滋味,但秀真总是推陈布新,让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喂饱肚子,心情当然好起来,围著餐桌,就可以摆龙门陈,对自己一天的生活,乃至所见所学,所思所闻,都是聊天的素材。别忙了!要开心的谈和笑;用餐之后的笑点,比甜点更有益于身心健康。家,若不在用餐之后,能听到笑声,就得不到真正的温饱。
家人闲谈社会百态是雅兴,听一曲音乐,吟著和著一起来,亦是雅趣。雅兴出于自然,不是源于强制,否则就索然无味了。雅兴就是雅兴,它随手可得,买回来的水果,可以化作家庭艺术,摆在桌子上,食用欣赏皆宜。有雅兴的人,总是提醒家人,它妙在那里,味道好在那里。
雅兴给人充实、喜悦和无穷的宁谥。每天晚上工作一段时间,约十点半钟,透真和我总会在书房里,悠闲地沏一壶老人茶,啜饮品茗。这时候孩子们总会闻香而至,和我们聊起来。这种情趣增添许多生活的充实感。
家既需包容每一个独立的个人,尊重彼此的个性,欣赏每一个人的能力和特质,但偶尔也要经营家庭的活动。特别是家族聚会,一同出游,一起出去打牙祭等等,对于家庭的生活情趣,自然增色不少。举行家庭活动,最忌批评抱怨,当面指责,尤其忌讳的是一路训诫,把原本兴致勃勃的活动,变成赌气而归。如果是这样,不办也罢。
家居清趣,不是建立在功利和急切的指正上,而是建立在闲情、恬淡和生活创意上。教育子女,要求学习上进,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缺乏清趣,就好像没有开阔的空间可以挥洒,缺乏清净的空气可以呼吸,那会是一种僵化没有生机的生活。因此,我鼓励大家创造一点家居的清趣,提高生活的品质。
6饭香中的情趣
香积饭就是家里的饭香,它包涵著父母的慈悲、手艺和用餐的心境与喜悦。它使家庭成员各个身有妙香,各个成就健康人生。
家里煮饭作菜的饭香,总是牢记在每一个人的心底。母亲作菜时飘溢出来的香味,令你嘴馋,胃口大开;一阵阵打锅子里冒出来熟透的香气,令你觉得温馨,而期待著饱餐的满足和欢喜。
这样的情境令人觉得幸福和安全,更是孩子们成长茁壮的天地。家里的饭香,餐桌上欢喜的气氛,快意的饮食,偶尔大快朵颐地吃个过瘾,给每个人留下安全、温饱、幸福和满足的感觉。依我的观察,这方面得到满足的人,安全感较高,情绪生活愉快。
我能了解祖先留传下来的规矩:吃饭这件事受到绝对的尊重,要心情愉快的吃,不受干扰和责备。在我的记忆中,祖父每餐吃饭时,总是笑著跟我们谈话;什么是非曲直都得摆一边,只听到他赞美饭是香的,蔬菜是青脆可口的;偶尔有鱼肉,更要大家吃得眉开眼笑才罢休。
饭菜好坏且不论,只要它下锅就有香气;只要你以好心情、好气氛去享用,就会有好胃口,有满足的幸福。妈妈猛然把菜下锅,强烈的热气淬然发出清脆的爆声,能引发家人的食欲;菜起锅的刮擦声,更催人垂涎。吆喝一声“开饭啰!“然后,谈笑用餐,妙趣无比,这是孩子们成长的天堂。他们的性情、活力和乐观的态度都在这饭香中孕育出来。
在《维摩诘所说经》中记载,维摩诘到香积如来处,请来香积饭让佛弟子们享用。大家闻到饭香,身意快然;因为那是甘露味饭,大悲大慈所薰,饭香无尽,量亦无尽。吃香积如来的饭,要以开阔无限意的心享用,所有吃饭的人都身心快乐,毛孔皆绽放出妙香。当时,维摩诘问香积佛国的菩萨说:
“香积如来,以何说法?”答曰:
“香积如来不用语言文字说法,而以众香令诸天人,从而自发为高贵的品行。菩萨大众,闻斯妙香,所有功德,悉皆具足。”
每一个家庭都需要从香积如来那儿,请来香饭,家庭才会幸福,智慧德行才会增长,发展出健全的人格。这香积饭就是家里的饭香,它包涵著父母的慈悲、手艺和用餐的心境与喜悦。它使家庭成员各个身有妙香,各个成就健康人生。
家的薪火是不能断的,传统民俗告诉我们:新居落成必须从旧家带薪火入新宅,无非是炊事薪传不可断绝。中国人讲“民以食为天”,佛经中亦传述香积饭香。每一个家庭都要在炊事中演绎出幸福、健康和心灵生活的喜乐。
我的家每天都有香积如来的香饭,秀真下班回来即刻下厨,她动作快,半个小时几道菜就上桌了。孩子小的时候,一听到妈妈作菜声,就会去厨房打杂,跟妈妈有说有笑;有时也会手痒动起铲子,分享作菜的乐趣。我呢,虽然插不上手,但也会跟著凑热闹,在厨房进出,打著试吃之名,先尝尝菜香菜味。
我赞叹菜里乾坤,变化之妙;你未必有什么名菜或不凡的手艺,只要留心、有点变化,一家人的情趣口福就大了。秀真常常预告,过几天要做一道新菜,光是等的滋味就够你瞧;她要说明材料,怎么做,火候如何,香味又如何,等到我们吃到她的新作时,它已经被我们美化成香积如来请来的美食了。
食物不需山珍海味,有兴致有手艺,就会有好口福。有一天,她端出一盘炒皮蛋,大家瞪大眼睛,抱著怀疑下箸,结果全家赞不绝口,一扫而空。这是秀真最乐的时候,她还会开心地再作广告,下一次还有妙香上桌,请大家耐心等候。这时餐桌上的气氛,已然十足矣!
我看著孩子长大,从帮忙洗碗、炒花生,渐渐学会调味到偶尔下厨作一两道菜。我知道他们未必有妈妈的手艺,但却有开朗的心情和居家的情趣。我希望这种情趣和温饱之感,能成为他们成家立业之后,继续传承下去的妙事。
我常听说有些人家里不开伙,带著孩子在馆子、面摊打游系,一来省事,二来省时,我觉得这样的观念和作法是有待商榷的,因为这会使家庭的乐趣减少,亲子互动的经验匮乏。真正的喜乐和生活情趣,不是用故事和电视剧培养得来的,而是要在生活之中直接体验,而炊事是最重要的一环。
速食和便当一旦进入家庭,吃的东西一切现成,快速把肚子填饱。结果,共同创作生活经验,体认家庭生活情趣等有益身心的活动,会渐渐流失。那种能“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的经验学习,将越来越少。心灵的空虚和生活的疏离就可能会出现,它对于子女的情绪生活和多元智慧的发展,将会是一种不利因素。
家里的饭香,能给每一个人留下永远的温饱、喜乐和幸福感。它是孩子人格成长和良好情绪的资粮,同时也是孩子多才多艺的滥觞。在工作经验中,我发现享受饭香情趣越丰富的孩子,人格发展越健康。越是缺乏家庭生活体验和乐趣的孩子,心理上越可能出现困扰。因此,我呼吁大家重视家庭的饭香情趣,好好缔造自己家中的香积国。
7把家打理好
你的心情与环境有关,当然它包括物质的和人际的环境两方面。把家打理好,能帮助你培养好情绪、好精神,更能提高生活与工作效率。
对于一般人而言,每天总有相当长的时间待在家里;家庭主妇会花大部队时间待在家里,学生放学就回家,上班族下班也是回家,自由业的人更可能把家当办公室。家是人类很重要的活动空间,它的布置陈列、光线和空间,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影响殊大。
你有可能请两天假,想把一篇报告赶出来。结果,两天下来,在家里东摸西摸,一事无成,把时间花在整理琐碎的家务上,而没有把心专注下来工作,因为你觉得家里杂乱而心烦气躁。此外,当你在家时,很容易坠入纷烦的情绪,因为你会被电话打断工作或思绪,被邻居的音响或电视机干扰。总之,想像中家里是安宁的,但事实未必如此。
最近我卸下公职,有较多时间待在家里,我以为家里是一个安乐窝,能静下来一展写作的弘愿。结果两个星期下来,除了上课和演讲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接电话,整理杂物,或者东碰碰西挪挪,好像忙个没停,但一事无成。我注意到让我分心的事,正是周遭的琐碎事物。于是,我一口气把杂物狠狠清理一次,该丢的丢,该送资源回收的一点也不留情。霎时,杂物不见了,家里保持著宽敞明亮;然后把电话交给秘书处理,我得到安宁和自由思考的空间。
…
《随缘成长 第三篇 随缘经营家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