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近代佛学巨擘范古农的生平及其佛学思想论略▪P5

  ..续本文上一页己本身就是佛教徒,因而他所作的“答问”才可能获得更多的信众之信任并依之修习。在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之中,既需要如同欧阳竟无、吕澂等能从学科角度对于佛教的研究,更需要如范古农等这样的佛教实际工作者和佛教修行实践的实际指导者,范古农的贡献和独特价值也正在于此。

  (此文刊于《香港佛教》总第506、507期,2002年7月、八月出版。)

  


  [①] 台湾于凌波居士所著之《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由范古农居士之小传。而台湾东初法师在其大著《中国佛教近代史》(《东初老人全集》之一,台湾:东初出版社,1974年9月版)中对范古农有简要评介。本文的生平介绍部分多有参考此二种著述之处。

  

  [②] 参见《法相学社缘起》,在《觉有情》第9卷第10期。

  

  [③] 释东初《东初老人全集》之一《中国佛教近代史》上册,台湾:东初出版社,1974年9月版,第4页。

  

  [④] 东初法师也许在此指的是派别性组织与活动。

  

  [⑤] 据《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第26期,1930年8月。

  

  [⑥] 据《海潮音》第12卷第10期,1931年10月15日。

  

  [⑦] 据《佛学半月刊》第126期,1936年5月10日。

  

  [⑧] 据《佛学半月刊》第264期,1942年10月16日。

  

  [⑨] 据《佛学半月刊》第114期,1935年11月1日。

  

  [⑩] 据《海潮音》第27卷第12期,1946年1月1日。

  

  [11] 据《佛学半月刊》第113期,1935年10月15日。

  

  [12] 《古农佛学答问·自序》,佛学书局1936年7月初版。

  

  [13] 《古农佛学答问》卷6“经典之考据”,佛学书局1936年7月初版,第29页。

  

  [14] 《古农佛学答问》卷6“宗乘之校量”,第9页。

  

  [15] 《古农佛学答问》卷6“宗乘之校量”,第9页。

  

  [16] 《古农佛学答问》卷6“宗乘之校量”,第8页。

  

  [17] 《古农佛学答问》卷3“密宗”,第123页。

  

  [18] 《古农佛学答问》卷3“密宗”,第122页。

  

  [19] 《古农佛学答问》卷3“密宗”,第122页。

  

  [20] 《古农佛学答问》卷3“密宗”,第122页。

  

  [21] 《古农佛学答问》卷6“宗乘之校量”,第12页。

  

  [22] 《古农佛学答问》卷6“宗乘之校量”,第12页。

  

  [23] 《古农佛学答问》卷6“宗乘之校量”,第8页。

  

  [24] 《古农佛学答问》卷6“宗乘之校量”,第9页。

  

  [25] 《古农佛学答问》卷3“因果”,第5页。

  

  [26] 《古农佛学答问》卷2“三善道”,第20页。

  

  [27] 《古农佛学答问》卷2“三善道”,第21页。

  

  [28] 《古农佛学答问》卷2“三善道”,第22页。

  

  [29] 《古农佛学答问》卷2“三善道”,第22页。

  

  [30] 《古农佛学答问》卷2“三善道”,第23页。

  

  [31] 《古农佛学答问》卷2“三善道”,第l0页。

  

  [32] 范古农编《生》,佛学书局1931年版。

  

  [33] 《古农佛学答问》卷2”一切神识升沉变化之研究”,第43页。

  

  [34] 《古农佛学答问》卷2“一切神识升沉变化之研究”,第645页。

  

  [35] 《古农佛学答问》卷2“一切神识升沉变化之研究”,第45页。

  

  [36] 范古农《<8识规矩颂>贯珠解》。

  

  [37] 高振农《上海宗教史》第l6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l991年。

  

  [38] 《古农佛学答问》卷6“宗乘之校量”,第9页。

  

  [39] 《古农佛学答问》卷3“净土”,第85页。

  

  [40] 《古农佛学答问》卷3“净土”,第108页。

  

  [41] 《古农佛学答问》卷4“念佛”,第68页。

  

  [42] 《古农佛学答问》卷3“净土”,第95页。

  

  [43] 《古农佛学答问》卷3“净土”,第120页。

  

  [44] 《古农佛学答问》卷3“净土”,第120页。

  

  [45] 《古农佛学答问》卷3“净土”,第120页。

  

  [46] 《古农佛学答问》卷6“宗乘之校量”,第14页。

  

  [47] 《古农复示诸毅成函》,《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第28期(1931年3月。)

  

  [48] 《古农复示诸毅成函》,《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第28期(1931年3月。)

  

  [49] 参见拙文《生佛互具:天台宗心性本体论的逻辑推展》,《人文杂志》l999年第2期。

  

  [50] 《古农佛学答问》卷3“性具”,第33页。

  

  [51] 《古农佛学答问》卷3“因果”,第5页。

  

  [52] 《古农佛学答问》卷3“禅定”,第74-75页.

  

  [53] 《古农佛学答问》卷3“禅定”,第75页。

  

  [54] 《古农佛学答问》卷3“禅定”,第75页。

  

  [55] 《古农佛学答问》卷6“宗乘之校量”,第14页。

  

  [56] 《古农佛学答问》卷6“经典之考据”,第37-38页。

  

《近代佛学巨擘范古农的生平及其佛学思想论略》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