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六▪P4

  ..续本文上一页是分疆裂土,邦是国的边界、邑是州县的边界,分析开了,「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菩萨就现宰官身,主持国家的大事,宰官按世间法说,吏部天官为大主宰、户部地官是大主财,一共是六部,还有春官、夏官、秋官、冬官,春、夏、秋、冬四部,加上天官、地官,这是六部大臣,这得现宰官身而为说法,成就其志愿,扶救众生。

  

  五术士

  

  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设若有人爱好算数,驱神驱鬼的法术,能摄受自心卫护自己,「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菩萨就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婆罗门在印度,佛没出世前就有,佛出世都是出生在婆罗门家,他能守四戒,不杀、盗、淫、妄,佛要降生,会选择清净的地方,将来弥勒佛出世也是出生在婆罗门家,那时叫龙华胜会,我们这时候正是末法垂秋,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没定数。佛法在世间有兴的时候、有没的时候,就是关乎人的机缘善根成熟没成熟,人的机缘成熟了,这佛法就要出现了,这个地方这意思略说几句,当时下婆罗门在印度很盛,佛入灭以后,佛法在印度就慢慢的没有了,近代世界各国,有智慧的人,看见佛经他知道这种道理有根本,从根本上解决,旁的道门都说不到究竟,因此都要研究佛法。前几年印度有位领事官和我讨论过,问这涅槃有多少种?我给他说了一些,他说我们印度当下立了一个佛学研究会,他和我研究一次就走了,一见面就说他是婆罗门。释迦佛本是婆罗门的种族降生,后来佛才说法,建立佛教,佛入灭后,婆罗门就不信佛法了,因此各国都知道佛出在印度,都到印度找佛法去,印度没有佛法,因此这位领事官说印度立一个佛学研究会,他为的应酬外国人来访问佛法的,他那里没有佛法,佛法都散于周围了,佛法是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走动、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兴盛,不能固定在一个地方兴盛,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也令其由浅达入深理。

  

  六比丘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男人喜欢离开家庭,行持佛教里诸般的戒律,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受了戒才可以持戒,比丘翻乞士,在家学佛的人可以称居士,有清高出尘的志愿,就叫居士,出了家就叫比丘,引导不信佛法的教他求学,乞士是上乞佛法以资法身、下乞斋饭以养生命,当下南洋群岛仍有比丘托钵化斋,自己不能做饭吃,不要产业,到了中国风俗不同,就变化了,也可以自食其力,也有国家送产业的,也有自己置产业的,就不用上街托钵了,制度就变了,观世音菩萨现比丘身而为说法,成就比丘的资格。

  

  七比丘尼

  

  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持诸禁戒。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设有女人,好学出家,远尘离垢,比丘尼翻乞士女,持比丘尼的戒条,多过比丘的戒条一倍,菩萨现身说法,成就她的志愿。

  

  八优婆塞

  

  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优婆塞翻近事男,侍奉佛法的近人,菩萨现身为他说五戒十善法,令其成就。

  

  九优婆夷

  

  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优婆夷是近侍女,侍奉佛法接近的女人,佛教之中有四众弟子,这是在家二众弟子,菩萨现身为其说法成就五戒十善。

  

  十内政女人

  

  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这是说若有女子,欲在朝中执政,修身齐家,菩萨满一切众生愿,「现女主身」,也可以说是女皇帝及大臣夫人、命妇,知识高、受国家封,叫诰命夫人,大家,大家的家字在这里念姑,他这个字用是用大家,大家是什么意思呢?可以给国王诰命的夫人,可以做师父,就是女师,那时不同现在有学堂,就称大家,而为其说法,令其成就。

  

  十一童男

  

  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这是根本的童子,佛法里有童男身发心修行,童男身童女身修行容易成道,文殊菩萨恨本上就是童男身,观音菩萨也现童男身,令其成就道业。

  

  十二童女

  

  若有处女。爱乐处见。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处女是未曾出嫁的女人,观音菩萨现身说法,成就她的志愿。

  

  应现天龙等九

  

  一天众

  

  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底下说成就他所厌离的,人间受苦的时候多,生厌烦心,愿意离开,按天上受乐的时候多,享天堂的福,他怎么还有厌离的心?在佛经上仔细考查,天上有五衰相现,也有生死之苦,就愿意脱离,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令其脱离五衰现相之苦。

  

  二龙众

  

  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龙有两种,分天龙、海龙,有两种苦处,他总想脱他这一类,不愿在龙里头,他有两种苦难:一是金翅岛、一是热沙之苦,大鹏金翅鸟,常常吃龙,所以是苦,龙身有鳞,鳞里生虫,在热沙打滚,免除他的难过,所以是苦,观世音菩萨现龙身为其说法,满其所愿。

  

  三药叉

  

  若有药叉。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药叉也有说是夜叉的,能飞行,他不愿做药叉,喜欢脱离他的本伦,观世音菩萨现身为他说法,也成就其所愿。

  

  四干达婆

  

  若干达婆。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干达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干达婆翻寻香,哪里有香味他就去,也翻乐神,他能歌舞,他想脱离本伦,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也成就其所愿。

  

  五阿修罗

  

  若阿修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阿修罗翻无端正。

  

  六紧那罗

  

  若紧那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紧那罗也翻疑神,也翻歌神,这在天龙八部之中有这个名字,他要离开这一类,菩萨现身,也给他说说脱离的方法。

  

  七摩呼罗伽

  

  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摩呼罗伽是一种大蟒,也叫大腹蟒神,他要脱离其伦,菩萨就现身给他说法,令他成就,脱离蟒身之苦。

  

  八常人众

  

  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有些众生,喜欢生于人道,菩萨给他说法,成就他的志愿。

  

  九非人众

  

  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非人指不是人类的,这就叫不出什么名字来,有的有形相的、还有无形相的,也有有思想的、也有无思想的,土、木、金、石之类就是无思想的,这都在众生之类,他们愿脱其伦,菩萨皆能满其所愿,令其成就。

  

  妙应通结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这是观世音菩萨由前边到这里是现三十二身,应机说法,观世音菩萨从耳根圆通,耳根有个闻性,闻性寄托在耳朵上,「闻熏闻修」,从闻上熏修,我们人不承认闻性,承认耳朵能闻,就因这个意思人就受苦,「皆以三昧,闻熏闻修」,三昧是正定正受,由闻性起熏修的功夫悟道,「无作妙力」,无动作的这种力量,就是耳根的闻性,不用造作,人要修行,耳朵不随声音转,这就叫修行,这个没有什么作为,就是不思议的力量,这种智慧的力量,「自在成就」,在这上头得大自在,成就一切利人的好事。

  

  十四无畏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此一段文是总明全体大用所起,观世音菩萨对佛发明,「我复以此,闻熏闻修」,承着前边已经说过一次,我又以这个「闻熏闻修」,熏就是熏陶渐染,由浅入深,返闻闻自性,闻自性不随声音转,因有声音才显出闻性来、因有闻性才知道有声音,这个地方第一得要认清楚,这里是「闻熏闻修」,以闻闻闻,拿闻闻我的闻性,不去闻声音,这个人闻声音闻惯了,闻自己的闻不容易,所以慢慢的熏习,由浅入深,「闻熏闻修」,修成了,就成道了,大家要知道,这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应该这么去做,这种道理不是容易的事情,怎…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