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
以上佛略略地说这个世界的成立,就是一同一异,虚空为同、世界等等的万物为异,底下就说世界的相续,略略的说世界成立的意思,你心思还有什么东西成立的?一切唯心造!就是人心成的,把人心除去还有什么材料?地、水、大、风都是从心里变化出来的,人要不明白佛法,就是自暴自弃,人心的能力大,他都用偏了,大材小用,底下说世界相续不断的意思,「觉明空昧」,这是说人的知觉是明亮的,外边的环境顶大的就是个虚空,是暗昧的,这一明一暗一成立,这两个就不合了,「相待成摇」,对待一起就不稳了,你对我、我对你,互相对待摇动起来了,一动就生风,「故有风轮执持世界」,这世界一起的时候,先有风,「因空生摇」,你这个觉明要没有空,向哪里摇动?他得借着空,摇的时候久了,「坚明立碍」,摇来摇去的就僵住不动了,坚明就立了障碍,成为「彼金宝者」,这个世界成立,五行先成立金子,「彼金宝者」是「明觉立坚」,他「因空生摇,坚明立碍」,摇久了就坚固了,坚固了就发了明,就立了障碍,成为金宝者是「明觉立坚」,明觉就是觉明,就成了坚固相了,「故有金轮保持国上」,所以才有这个金轮能保持国土,这世界大地山河这么坚固、这么结实都是从这上头来的。
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这一段文乃是发明世界相椟,「坚觉宝成」,这个觉明就成了坚固的觉了,这是指着人心说,坚觉宝一成「摇明风出」,他就不安静了,这一摇动当然生风,这是说世界有的时候,「风金相摩」,风和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故有火光相摩发热,就生出火光来,这个世界成立就是这么个样子,这个火做为变化性,火性无我,火的性没有本体,他遇着什么烧什么,「宝明生润」,这指着「风金相摩」就成了宝,「故有火光为变化性」,这个宝明就生润了,这个明还指着觉明,这个人心就这个觉明一发动,就成立这个世界,这不是一个人的心,这是众人的心,「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所以这个宝明生起润,润就是水,这个火光就上升,上升就蒸这个水,愈蒸水愈大,「故有水轮含十方界」,含受这十方的世界,由这里「火腾水降」,这是水火既济、水火相交,「交发立坚」,水火一交生出坚固相,怎么出了坚固相呢?就是「湿为巨海」,水就成为巨海,干的地方就是「干为洲潬」,洲潬-大的陆地叫洲、小的陆地叫潬,「以是义故」,以着这个义理,说世界相绩的话,「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世界相续这就有了眉眼了,这说大海中还常起火光,船在大海洋里走着,阴天没有月亮,波浪统统都是火,我都见过,「彼洲潬中,江河常注」,陆地还有水,还有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这是说变化相,说水的势力小、大的势力大,就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这给人说出一个显验来,让人好信,怕人不信,解释说「是故山石击则成焰」,两块石头撞在一块就出火星子,这是一定的理,「融则成水」,你把山石化了,就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土的势力小、水的势力大,就抽为草木,草木是土里生出来的,还得用水抽出来,「是故林薮」,林是树林、薮是草地,「遇烧成土,因绞成水」,这就显出来了,有水还有土,遇着火烧,他就变成土,这都是草木,这草木才长出来,一拧就出水,他又能出水,又能出土,世界相续就是这么来的!「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互相交换,他这种子对种子,各样的万物都生出来了,「以是因缘世界相续」,三种相续,这是说世界相续,就是这么成立的。
二、众生相续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同业相缠。合离成化。
这又发明众生相续,「复次富楼那」,复次就是接着上边说,佛对富楼那说,「明妄非他」,明白这一切的虚妄,不是旁的,就是「觉明为咎」,上文说「觉明空昧」,觉是明的、空是昧的,「相待成摇」,这还是接着那个说的,这还是「性觉妙明」不守本分,还是他的过咎,「所妄既立」,由此就立上所知所见,所妄已成立,这就是有一定的理了,「明理不逾」,世界发明这个理,是各不超越,各有一定的作用,不能乱用,「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六根不能互用,被世间法执住了,一个顶一个,你超不过去,眼只是见色,不能听声。这世界没成的时候,或修行人成道的时候,这六根能互用,见也能听声,色、声、香、味、触、法,六种都能互用,凡夫就不可以,见只是见不能听声,「色香味触,六妄成就」,六根对六尘,是一样管一样,一样不能管六样,这就是世界上的凡夫境界,「由是分开见觉闻知」,见是见、觉是觉、闻是闻、知是知,不能六根互用,「同业相缠,合离成化」,「同业相缠」就是世间上男女之情,这是个人有个人的业,有同的有不同的,同业就是相缠,这就是胎生卵生的,这是众生相续,有胎生的,我们人类、驴、骡、牛、马都属胎生,鸡、鸭、雀、鸟都是卵生,是「同业相缠」,胎卵都是造一样的业相缠的,「合离成化」,合是二缘生、化是一缘生、胎生是三缘生、卵生是四缘生,卵生的四缘是中阴、公、母、伏蛋,胎生的三缘:中阴、父、母,「同业相缠」是离不开的,就是人间夫妻几百世的因缘,今世是夫妻、来世还是夫妻,你要是一个做善的、一个做恶的,性情不同就离开了,「同业相缠」指的就是胎生卵生,「合离成化」,湿生是二缘生,湿气到了时候他就生,都是虫子这些小物,化生是一缘生,也不用父母、也不用阴阳,它自个就生出来,好比米里的虫子,它自己缩成了,养成了泡,泡破了就飞了,这地方说的是四生,「同业相缠,合离成化」,底下说人投胎。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媾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见明色发」,他与哪个父母有缘,他的中阴身就看见父母那里明亮,去到那里就投胎,「明见想成」,他看见有亮到那里去投胎,那个思想也成就了,「异见成憎」,异见,与他的知见不相合,他是个男的,他见了他父亲就憎恶他,「同想成爱」,男的中阴身见他母亲是相合的,「同想成爱」,由这里是「流爱为种,纳想为胎」,这不要细说了,由彼此的爱心,这是种子,一纳想就坐胎了,「交媾发生,吸引同业」,一样的业力,这是胎生的,「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羯罗蓝是凝滑,一坐胎的时候名叫羯罗蓝,是一七的名,遏蒲昙是成泡形,是二七的名字,到三七日成软肉,到四七日成硬肉,到五七日成纹流,分开胳臂腿了,由此「胎卵湿化」四种众生「随其所应,卵唯想生」,这个卵得离开了,是想生的,你看孔雀,到了飞禽里头,一个雌一个雄,雄在上方叫、雌在下方合,一叫一合这就坐胎,「胎因情有」,坐胎因男女之情,「湿以合感」,湿气和热度合在一块,就生出来了,「化以离应」,它自己变化会飞,生来就是这么一种物,「情想合离,更相变易」,由这里情想有个合有个离,其中的变化,这就说不尽了,「所有受业,逐其飞沉」,所以有什么思想就受什么业报,有在空中飞的、有在水里沉的,「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三、业果相续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
世界相续与众生相续已经讲完,当文是业果相续,怎么叫业杲相续?有世界就有众生,有众生就有业果,业有三种:有善业、恶业、不动业,业字是造作之义,善、恶业都懂啊,什么叫不动业呢?不动业都是修行人造作的,这里发明业果相续不断,佛对富楼那说「想爱同结,爱不能离」,这个人在世间上统统都如此,只要是动物就有这个思想,就有这个亲爱,业果相续这是照着众生来说,造善恶业,不要说那个不动业,那是修行人才有,现在说「想爱同结」,思想和亲爱合在一块凝结住了,结成了一个了,这个爱,世间上谁能离开父母之爱、子女之爱?这都是亲爱的,这业果相续就是从爱上来的,才能相续不断,「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一代一代的向下传,「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这都是爱欲所贪,「贪爱同滋」,这贪心和亲爱的心互相滋生,由这个贪爱滋生「贪不能止」,人在世界上哪个人没有贪心?贪爱止不住,佛说要在世间法说,这还者是正理,人人都如此,若按佛法说,这就不对了,造业就要受果报,「则诸世间」,因为贪心就有四生,「卵化湿胎」,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凡是有生命的都叫众生,「随力强弱,递相吞食」,四类众生当然有力量大的、力量小的,这就是弱肉强食,你看这卵生的鸡鸭,当然人要吃它就吃,它下了蛋人也吃,化生的虫子,我们人类就不理会了,「递相吞食」就是力大降力弱,大鱼吃小鱼、人吃猪羊牛,…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