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你那个心,是一个灵明的一个知觉,一切明明了了的,若汝现前所明了的心,「实在身内」,若实实在在的在你身内的话,我前边问你,你说你那个心在你的身体以内,「实在身内」,若果然是这么着,「尔时先合了知内身」,你要是心在身内,你这时候光应该(合字当该字讲)明了知道你内身里的事情,你不是说先见内、后见外吗?拿这个比较,说是这个明了的心「实在身内」,「尔时」,就在这个时候上,先应该了了然然知道,「了知内身」,你的身子里的事情你得知道,要是身子里的事应当知道-
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
要是这个,心要是实在身内,这个时候就先应该了知内身,你就觉着你的身子里头五脏六腑、肠子、肚、心、肝、肺什么样?你得知道了,在哪里摆着?哪样挨着哪一样(肠子连着肚子,肚子连着大肠、小肠)?你都得明白,是不是?你的心你不是说在身子里边吗?你若在房子里头,你能说是不见如来吗?这房子和你住在一块,你不能明明白白的见着我吗?你这个心不是明明白白的吗?心是个明明了了的心,你若在身内,你要知道,在堂内见着如来,就像在身内见着五脏六腑了,这不是一定的理吗?「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了,若照着你这么一说,可能有众生,也得光见身中,后观外物了,这是可能性,怎么个理呢?你明明了了这个心在身内吗?你怎么不知道呢?所以这个道理,心在身内,五脏六腑太深啦,一时见不到,也纵着你说,所以嘛,不能见心肝脾胃。
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
向浅近的,容易看见的地方,这指甲向外生、头发向外长,你这个筋在骨头上肉的当中动转、血脉流动,「试合明了」,诚当实字讲、合当该字讲,实实在在也该明明了了,你看的真,你这浅处都看不见,深处更看不见了,你看不见,你怎么说是你的心在内?在内你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如何不知?」心内的事情你一样也不知道,你连身上的事情你一点儿也不知道,你怎么这个心还在身子里头呢?
必不内知。云何知外。
若是必定的不能够里面知道,不知道一切都不知道,「云何知外?」你这个心在身子里头,你不知道,不知道全不知道啊,你外边的事情却都知道,你怎么说心在身内呢?这个理不是明明在这里摆着吗?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你这个心在身子里头,却不知道其里头的事,你外边的事情却都知道,你怎么说心在身内呢?这个理不是明明地在这里摆着吗?「住在身内,无有是处」,这个地方是要紧的地方,「无有是处」,就是不对,你要说是心在身内,你说的就是完全地不对,怎么才算对呢?所以这个地方说这个直心,「酬我所问」,我问你的话,你拿这个直心回答,直心是什么?是不思议的心、不转弯的心,问你,你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你别强知道,你要一个劲总绕着弯,那你就越说越糊涂、越说越不明白。所以,这个地方是要紧的地方,就在这个「无有是处」,就是没有对的地方,说到这里是怎么回事呢?佛说法,破处就是显处,你说这个道,给你破除了,不能成立,不能成立!你说的那个道对,你给我说说,佛就不说啦,佛要一说也错,我告诉你吧!这种道理,这说「无言说道」,他显这个无言说,他说来说去尽说这个格涩的话,让你自己说,说来说去,你把自己关在大门里头,出不来了,所以他这个道,就在这儿,全都在这个「无有是处」,这个「无有是处」是什么?就是由「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你就听听,为的什么呢?就是为的这个「无有是处」,怎么叫个「无有是处」?所以,这个地方就是在佛说到这儿,你也没有话说了,所以,这个地方就对啦,那个直心就显出来啦;你要说是这么的、那么的,你再说出个法来,你那个心不就是不直了,是弯弯了吗?他不可思议吗?这不是说了多少句了,把嘴都说破了,说不可思议,这个地方哪可思议呢?你一定说住在身内,那个一点也不对,照你说,在内不对?不对,底下佛你得说个对的,佛再说个对,也错了,所以这个道理就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叫什么呢?这是佛最贵重的,先要表示出来,「大佛顶首楞严王」就是这个,我这一问你,说的你没有话说啦,大家要知道,这自己的真心,现量的境界都露出来了,你就发楞了!就在这个地方!你要心一转弯就错了,就在这个地方上,人要修行,你得认得自己,这是人的真心,你学的又是这个、又是那个,你自己把自己给骗了,你要在这个地方明白了,在这个地方起上观念,这才叫「大佛顶首楞严王」,所以一切事究竟坚固,永远也不坏,这个地方得慢慢地研究、慢慢地考察。
二 执心身外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
上来这头一次辨别人的真心,到底在什么地方?佛问阿难尊者,你的心到底在什么地方?他说心在身子以内,人人都如此啊,哪个人不知道心在身内呢?所以佛又问他,你在如来讲堂坐着,你先见什么呢?他说先见如来你呀,后又看见大众,都在这儿坐着,你看见外边了?外边从窗户门开着,又看见外边的树林子、花园子,都看见了,把这内外的比例说到这儿。佛一问他,他就说心一定是在身内,佛说刚才说了个比例,你在屋里头,应该先看见近处的人,然后你从窗户门才看见外边,你说心在身子里,身子里的五脏六腑怎么不知道呢?实在不能知道,太深了,浅一点说,乃至爪生、发长,筋动、脉摇,你也得知道,这不都是内里的事情吗?这还不是太深啊,你怎么一样都不知道呢?这一样就把他问住了,是不是?你的心要在内,你得先知道内里的事情啊?内里要不知,全不知也可以,你怎么心在内还偏知道外边的事情?外边的树木、花园子你都看见了,这是怎么个道理呢?佛说得有理,大家在这个地方要注意!阿难一听,对呀!心在内,五脏六腑都不知道是什么样,里边的事情不知道,外边的事情都知道,这个事不对!阿难一听,对啰!明白啦!这个心在外边?是不是?所以,阿难稽首而白佛言,说:「我闻如来,如是法音」,刚才我听见佛说的这个比例,我明白了,在外才知道外头,在内好知道内,一定是心在外边,「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我知道我这个心实实在在在身体以外。这是阿难尊者,他这么一转个,这是人之常情,你一说这个理,要不在内、一定在外,我们人都是对待法,不在此、就在彼,不在东、就在西,这都是人之常情,佛问到这里,你说心在内,无有是处!「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与有是处」,没有对的地方!他因着这个,他又一转个,心就在外,这个话能在这儿,这地方不怕多说闲话,这个理要弄清楚,大家好了然。在前文佛告诉他,你要想明白这个修行的法、明白佛法,怎么证的佛果?我问你,你得拿直心答我,你那个心别转弯,你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你别瞎猜,是不是?佛早告诉他了,你拿直心回答我,这个时候阿难尊者,他老习惯,心不拿弯行吗?他心思着,你这么一问我,我心思这个心在里边,这个理说不过去,不在内就在外,是不是?他这个心一转弯,一转弯不要紧,就错了!这个心,依我一听,一定是在身子外头。说这个道理,大家听这个经,想研究这个经,这是个要紧的地方。所以这个佛法是无言说道,他是没有言说的一个道理,没有言说的道理怎么说呢?这就用着这句话了,叫曲引旁征,绕着他引到这个地方,引他,打旁处把他考征起来,旁处一考征,你这个地方就得-要了悟啦,了悟什么?了悟这个不可以说的地方,要紧在这儿!说的全不是,大家要知道。这个佛经大乘法,你要开佛的心印,大家要注意,他说的这个地方全不是,他把你引到这个不可说的地方,这个不可说的地方在哪儿?能在这个征心的地方,佛把他问住了,说:「阿难,你不是说心在内,你怎么不知道里头的事?心在内,外边的事情都知道,这个道理说的过去吗?」当然是说不过去了,在说不过去的地方,我们大家想一想,你们诸位听这个经,听到这个地方,你这个心还向哪想?可不是吗?过不去啊!这个地方,这个心在这儿一定,这是问住啦!大家要知道,这个心就不活动啦,不在内在哪呢?这个地方,这是个直心,我今天把这个地方说一说吧,大家想一想,这个心就一点思想也没有了,这不都圆了吗?没有地方说了,到没有地方说的这个地方得承认,他不认得,这个地方不能住目、不能住心,他一转弯心思在外头,可这又错啦,是不是?这个道理就在这儿,所以这个佛经的道理在哪?佛说这一句话「无有是处」,这正是把他那个心里问住,素常人人都如此,都知道这个心在身体以内,拿这个理一比喻,他就没有说的了,你说不在内,在哪呢?所以就在这个地方,大家要想想,你就没法想了,想不出来了,就在这想不出来的地方,这是自己的本心,大家知道。所以我们这个人,都把心都用错了,说我这个知道、那个又知道,你所知道的事情,心里一定有个对相,不是有什么话,我知道了;要不就是什么形态,我知道了;要不就是什么气味,是香、是臭,我知道了,这都是对相;这个东西吃到嘴里,好吃不好吃,你知道了;要不就是感觉身上是痛是痒、是冷是热,你也知道了,这都是这个对相。再者,心里一转个,外头眼见、耳闻、鼻子齅、舌头尝、身上感觉、心里头了知,都连在一块堆了,这就迷惑得更深了,你说更深在哪儿?这都成了影子,所以色、声、香、味、触这五样…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