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能领受,没有善根那就难说了。所以这个地方,就在这个如字上就能真哪,所以佛临入灭的时候,阿难尊者问佛,你入灭以后这四十九年说的法,可以集成了经卷,这个文字一起首,得用什么文字的字句呢?佛告诉他两个字,「如是」二字呀,凡佛说的这个大乘教、小乘经都搁到一块,都得将这个「如是」二字起头,不信你们诸位看佛经,他就重在这个如字上,这个如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各如本位呀,要不如本位,这事情就多啦。你就说世间上一切名、一切相,那个都是假定的,大家要知道说是这个人富贵呀,这个人依着什么来的呀?依着贫贱来的呀,借着贫贱就说富、因着空就说有、因着好就说坏、因着上就说下,这统统是借来的名字呀!假借的名字,大家要知道哇!你们诸位说是不是?你说个来就有个去、你说个大就有个小、说远就有个近,就怕你不开口,一开口就是个对待,对待就是假借的,要不说都是假的呢,那么怎么就不假呢?就得如哇!说真啦!真才能如,非如还不真,怎么叫如呢?你在本位上论,你不借外缘,你们诸位想想,一切的法不借外缘,你就没有名字可叫啦,你要不叫外面有恶,你因什么叫善人?要外边没有穷人,你因什么叫富人?没有贱人你因什么叫贵人?要没有长怎么叫短呢?要没有方你就不会说圆,说方你借着圆的、借着长你就说短,你得假借,你不假借你这个名字不能成立,你们诸位打打这个算盘,所以要不假借呢?各如本位呀!你说大在本位上不借着小说,大的名字就没有了,说是我富有钱,你不借着穷说,你的这个富的名字就没有了,不成立呀!说这个你们大家想一想,都是假借的名字,人都是自己以假作假,不求真啦。
所以佛法他要求真说,世间上什么是个真的呀?你要如在本位上是真的,本位上是什么?本位上你不借着外边的假借,不借!一借就是假借,要不借这个名字就没有了,名字没有有什么好处呢?名字没有你就不起分别心了,你要不起分别心,你这个人别说是急,连善也没有了,这个地方大家要注意,你看讲到这里,这好似没有意思似的,这个地方这是修行的真法子,大家要知道,要说是不起妄想,怎么不起妄想啊?你把外边的事情都看假了,你就如在你的本位上,你心里也不想长、也不想短,这个地方就是如哇!所以就给他加上一个真字,这叫真如哇。这个真如,这是法相的一个名词,这在别教里真如是个理体,你要研究这个理,到了这个地方就不能说啦,无名无相,到了这个地方,心就住下了,就不打妄想了,所以你因为什么打妄想啊?这个胡思乱想,不应该想的你乱想,气血耗没了,就一挺尸,人都是如此,你们诸位想想,这道理就在这里,哪还有实在的呢?哪有真的呢?就是自己这个心哪!你不要妄用就是真心,你妄用就是假的,这真如两个字,说因着如就真,你要不如本位呢,就得假借。
所以说长是对短说的,你要如在本位呢,就没有名字啦,不借着外面说,没有话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这条道要断了,你这个心就不行动了,这心要不行动了,你这个地方认识你这个不行动的心哪,这就叫明心哪!你的心就明白了,我们每个人都是妄想心,他胡思乱想,拿着这个最宝贵的这个心就用错了,这是人根本上错的地方,要不怎么受苦呢?要能够把这个心在本位上坐住,如在本位,这个心的名字也没有啦,像我们这个真如两个字,真从哪里来的呢?非如不可呀!因如才真,要因如才真,为什么不叫如真?你还叫真如干什么呢?是不是呀!他这里头有个道理,所以这里头有两层意思:有一种尊重的地方、一种他随着言语之变,因这两种事情,他本如才真,他不叫如真,他叫真如,言语之变在哪里说呢?这言语之变是在这里,假比这个人是个善人,因什么叫善人?因这个人能做善事,人善就叫善人,你不能因这个人做善事叫人善,是不是呀?你得管他叫善人,说这个人好,人好转过来叫好人,说人如就真哪,这个名字就叫真如,是这么个意思,这是一种随着言语之变,若用这个理呢?一个如字为贵,这个真字还是假借的,真对着假说呀、假对着真说,这是个对等的名词,这个如是各如本位呀,不假借,所以这个名字才叫真如。
「大佛顶经」第三重玄义明宗以不生不灭因果为宗,这上来是解释了两重玄义,第一重玄义就是解释名字,第二重玄义是显体,显这部经的这个理体,现在到第三重玄义,是发明这部经的宗旨。这「楞严经」的这个宗,依这个不生不灭为宗,这三重玄义是最要紧,因什么呢?第一重玄义解释名词倒容易,第二重玄义是显理体,这第三重玄义,发明趣向宗旨,这是最要紧的地方,我们这个要紧的意思,我集下几段都印成片子,让大伙看看,容易了解,解释完了,还可以拿到家里去看,可以研究研究。因这段文要紧,他上边承着这个具体,底下接着一个利用,都在这个宗旨上,所以这个不生不灭,从因可以能克果,以这个为宗旨,这个道理是最关重要的。我们这个人心哪个人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的生死是很要紧的,这是个关键,所以人都知道,生死是个苦恼的事情,谁也免不了。佛出世说法,就为使人免去这个生死苦,所以这生死苦因什么有的呢?就是因世界上人不知道、不明白,他错认了啦,这个人在世界上就受了苦啦!
怎么错认的呢?说他依这个世间上的生死,是一种痛苦的事情,谁也脱不了,有些个旁门外道,他想炼这个不生不死,炼长生不死,这都是骗人的事情啊,我问你传这个不生不死的道理,你老师活了几万岁呀?他长生不死吗?可是你的老师也没找出一个活几百岁的来呀!你这不是骗人吗?哪个地方有个不生不死的呢?所以这个人错、不明白,说错在这个地方,错认了生死啦!怎么错认的呢?在根本上说是生死是假定的名词呀!能没有个生死,没有生死,怎么还有生死呢?人到了临死的时候,又哭又嚎、痛苦烦恼,你看这些事情,就是在根本上错认了,你要明白、要不错认呢,根本上就没有生死,这个道理怎么使人信呢?怎么可以使人明白呢?所以佛大慈大悲呀!世间人都怕这个生死,佛才出世,把这个道理给人说明白了、说清楚了,你要认识自己有一个不生不死的,你错认了这个生死的当了自己啦,这是错的地方,怎么错了呢?你以这个身体为我,这就是一个大错的地方,这个我就是主宰之义,我能作主吗?你自己作不得主,一天比一天老,非老不可,老大了劲说死说死,非死不可,你怎么说能作得了主呢?你不教他死不行,有了病你说得难过,你说是我不难过不行,由不得你,因什么呢?因错认了啦!这个身体呀,不是我是谁呢!得加上一个字,我常给人说这个字,这个身体不叫我,叫什么呢?加上一个字是我的身体,这么讲就好办啦!哪个人没有身体呢?这个身体是我的身体,要是我的身体还得有个我,是不是呀!谁是我呢?我,我的,这个地方得要弄清楚了,这个我呀,就是人天然的知觉,这个知觉性,大家知道哇,哪个人没有知觉性?你这个知觉自己不认得自己的知觉,你就错误了,你拿着我的就当了我,你看你这冤不冤枉,你身上这个知觉他从来也没生过,他哪个时候有死呢?从来他也不生不死呀!你自己不承认,只承认有生有死的这个身体,你拿着这个当我,其实这叫我的、我的身体,好比这个桌子,这是谁的呀?这是我的桌子,我使用它,坏了再换一个,你看这个身体吧,是我的身体,得使用他,使坏了我再换一个,主人翁呢?能换的是谁呢?就是那个本有的知觉性,大家要知道,这一个知觉分了六样:见、闻、齅、尝、觉、知,眼晴看、耳朵闻、鼻子能齅味、舌头能尝咸淡、身上感觉痛痒、心里分别是非邪正,哪个人没有呀?你们诸位想想,人人皆具足哇!谁没有见、闻、觉、知,这个见、闻、觉、知叫我,你不知道吗?你往往说,你知道不知道哇?我知道了,你承认我知道,你总拿着这个身体当我,这个身体是我的,我是我、我的是我的,这个地方要清楚了,就客易商量,就好办了。所以佛在一切大乘经上,常说这个有不生不灭的道理,世间人多有不明白、不肯接受,佛说这个意思呢,他是个真理呀,你说这个人他认定啦,自己有个生死,这地方有个生死,就按佛说的意思吧,说你认定了有生死,佛说没有生死,这个道理怎么分析的开呢?说你要想明白这个道理,你要认真的有研究,佛也说过,说是你要认真了世间上有个生死,佛经上说生灭,又怎么说生死呢?这是两个说法,这个生死范围小一点,在此是个名词,说生灭呢,这个范围大一点,怎么个理呢?照动物说就有生有死,若照着矿物植物连动物说一块呢,就叫生灭,大家就明白啦,这生灭包罗的广,生死光照着动物说的,我们人有知觉都叫动物,驴、骡、牛、马、蚊、虻、蛐、虫,这都叫动物一类。这个宇宙、山河大地所有的这一切物件,这都是光有形相,所以他就不叫生死啦,他没有知觉叫生灭,这个人生死合在一块也叫生灭,佛怎么说是没有生灭呢?佛说你承认有生灭,你把这个道理说一说,是先有生是先有灭?还是这个生和灭是一块发生?这三个问题,你要说清楚了,就算有生灭,让你说,你说是先有生后有灭,是不是呀?你要是说先有生后有灭,先有生,你问他以什么为生呢?你原先有个灭才说有生啊!灭了这个东西又生出来了,你先有生没有灭,生的名字怎么起的呢?是不是呀?就不好起啦!你要是说先有灭,因什么你就说先有灭呢?若有灭以先当然是有生了,你没有生拿什么东西当灭呢?这个地方说不过去呀!你说先有生先有灭都不对,那生灭一块呢?这两样不同,生就不灭、灭就不生,不能并着引啊,你这个理说的出吗?说这就是略略的一解释,龙树菩萨在「中观论」上又解释的明明白白,龙树菩萨遵着佛的这个道理解释这个不生不灭,使人好明白这个生死是怎么回事情,随后这龙树菩萨说:「诸法不自生,亦不…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玄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